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範文(精選5篇)

一天即將完結,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日記寫什麼內容才新穎、豐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包糉子日記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範文(精選5篇)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1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糉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糉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糉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糉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把包糉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糉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開啟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糉葉,糉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糉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糉葉,左手抓住糉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糉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裏的頂端一定要尖。”後來,老師在用手託者糉葉,在裏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釐米的時候,在拿糉針向糉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糉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糉子這麼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2

端午節就要到了,小姨帶回來了好多糯米和紅棗,媽媽說既然有這麼多材料,咱們一起包糉子吃吧,大家一致贊成。

說幹就幹,糯米泡起來,我們又去超市買了一些糉子葉,甜甜的葡萄乾,花生米,紅豆。第二天正好是端午節,糯米泡好了,我們三個動手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把長長的糉葉先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形狀,然後依次往這個漏斗裏放各種材料,再用手壓一壓這些材料,用多出來的糉葉把剩餘的部分包嚴實,最後用繩子把它捆起來,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做好了。看着媽媽做的這麼簡單,我也躍躍欲試了,拿起糉葉,我就犯難了,漏斗做不好,糯米放不進去,這邊裝着,那邊就漏出來了,看來真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最後還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勉強做好了三個。

媽媽把做好的糉子下鍋煮熟,我們迫不及待地吃起來,自己做的糉子真是好吃極了,我一定要趕緊練習,爭取明年的端午能夠自己包出漂亮的糉子。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3

端午節到了,我們來到姥姥家,姥姥要包糉子,我也來參與。先包泡好的米、糉葉、花生還有肉棗、紅棗……放在桌上,開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個,簡單!

我學着姥姥的樣子,先把糉葉捲成漏斗狀,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個棗和幾顆花生,再放一勺米,用剩餘的糉葉包住,兩個手都佔住了沒法捆了,在姥姥的.幫助下,快要散架的糉子終於包好了。

我們包了肉糉、甜糉、豆糉……開始煮了,裏面除了糉子,還有雞蛋。滿屋子飄着糉香,太誘人了。

糉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清香,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紀念屈原、賽龍舟……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4

我今天想吃糉子了,就讓媽媽包糉子,但又想自己試試,又讓媽媽答應我包糉子,媽媽看我那牛勁,就滿口答應下來。

媽媽把一些竹葉子拿出來,我想就要包糉子了,便準備好包糉子了,卻沒想到媽媽把葉子放入鍋中,用兩個碗壓住,再倒入一些水,燒了起來。我想這樣肯定要去掉上面的有害物質。媽媽告訴我先要把竹葉煮軟,還能消毒,這樣纔可以。不容易水開了,媽媽把兩個碗拿開,把鍋裏的東西全部倒在一個大盆裏,再把那個大盆擡到桌上,媽媽對我說一定要在包糉子前洗乾淨竹葉。

終於可以包糉子了,我拿起一片糉葉子,學着媽媽的樣子,在接近葉柄的地方用兩隻手拿住,再一弄,變成了一個圓錐一樣的東西,我用一個稍微平一點的大勺弄了一些米,倒在裏面,不好!漏斗事件,手沒拿穩,下面有了一個口子,結果米掉了出來,我弄了好幾次“天”都會有洞,“天河”就像雨一樣漏了出來,眼看媽媽包好了一個又一個糉子,我心裏非常着急。好不容易完成了這個步驟,媽媽差不多包了五六個糉子。接着包的時候,又出現了漏斗事件,我又好不容易完成了,但我不會繫繩子。讓媽媽幫忙一下就包好了。

不管怎樣,這次包糉子讓我感到非常辛苦,以後要幫媽媽做一些事才行。

端午節包糉子日記5

我們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端午節的活動,其中我最喜歡包糉子了。剛走進廚房,便看見一個大盆子裏放着一大堆碧綠的糉葉,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包糉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桌上擺放着四角糉、枕頭棕、三角糉。老師讓我們自己選擇要包什麼糉子。

我選的是四角糉,只見做糉子的師傅拿起一片糉葉,並把它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錐體,熟練地拿勺子舀了一些糯米和餡放進去,包好。到了捆線的時候,把線輕輕一拽,一個漂漂亮亮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看了好一會兒,才學着師傅的樣子,想把糉葉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師傅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師傅的指點下,我終於卷好了糉葉。到了舀米時,不是上面漏,就是下面漏。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糉子包好,果然吃時容易做時難!

最後,我們既學會了包糉子的手藝,吃到了美味的糉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