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集合11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日記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的數學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集合11篇)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1

早上吃完飯媽媽看到電視上說衣服大甩賣,於是就問我說:一件衣服先漲價10%,後又降價10%,現在的衣服價格與原來相比 ,是升高了、降低了還是沒變呢?我想都沒想,脫口而出,當然是沒變了,媽媽又問:那一斤棉花和一斤鐵比,誰重?這個更簡單,當然是鐵了。媽媽沒說對錯,只是讓我好好想想。我恍然大悟,都是一斤,當然一樣重了,難道上個題看似簡單也暗藏玄機?我拿來紙和筆,假如一件衣服原價一百,先漲百分之十就成了100*(1+10%)=110,然後又降百分之十110*(1-10%=99,原來真的變了啊!對啊!老媽那麼聰明,不是真的便宜了,她怎麼想着去買呢?數學無處不在啊!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2

8月1日,我和爸爸媽媽奶奶還有叔叔全家到蓬萊長島去旅遊。我們晚上9:00在新世紀坐車。第二天7:00到達長島港。一共走了大約10個小時。

我們又乘船大約行駛了40分鐘到達長島。我們住在漁家小院,每天吃海鮮,有貝殼肉,魚肉餡餃子和炸黃花魚。上午我們乘船出海打魚,成人票每人40元,兒童票:身高超過1。4米是40元,沒有超過是20元。

我和哥哥得身高都沒超過1。4米。這樣我們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們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見漁民伯伯打上來一個海貝和一隻海星。晚上我們逛海邊夜市。媽媽給我買了一條玉石項鍊和用貝殼作的三隻小狗。又給我的哥哥和妹妹買了三條玉石項鍊,一共花了50元錢。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3

20xx年X月X日晴天

在今天上午的數學課上,我明白了許多關於年月日的知識。如:一年有12個月其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2月份是個特殊的月份,我們稱它爲特殊月。我懂得如何記大小月的方法,即握緊左拳頭,在拳頭上依次數着1—12,凡是數到凸起的地方每月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二月份,每月都是30天。

我還知道,通常每4年裏有3個平年,一個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例如,1988年、1992年、1996年、20xx年都是閏年。20xx年是平年,所以20xx年2月有28天。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例如:1900年不是閏年,而20xx年纔是閏年。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4

20xx年X月X日晴天

這幾個單元裏,我最最喜歡的是年、月、日那個單元。它主要講了怎樣讓人一看就知道是閏年還是平年,還有,我很輕鬆就知道哪幾個(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份,哪月(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而2月份是特月,閏年的二月有二十九天,平年二月只有二十八天。閏年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平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5

今天早上,老師把數學練習冊發下來,我一看,“怎麼錯了一題應用題?”我驚訝地說。又仔細一看,原來少寫了一步換算呀。我仔細地想了一想,20400米應該等於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

原來是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給老師批,老師看了說:“340×60的得數的單位應該是米,而不是千米。”我看了看,原來是上面一個算式的單位寫錯了。我又改了,這纔給老師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給老師批兩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好了。我覺得我們要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的纔是好學生,所以我以前在楊市是中上等。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6

今天,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我發現每個攤位上都有一塊長方形的電器,它的正面都是標着:千克 克我很好奇地問媽媽,媽媽說你剛看到的克和千克都是用來稱東西表示重量單位的。回到家我便在家亂七八糟地找了好多東西:一盒茶葉125克 一支口紅克 一盒尿素霜48克……牛奶1。5L。

然後媽媽告訴我:能用手拿起的固體,都是用克 表示質量單位,液體用手拿不起來用L表示,原來生活中這麼多的知識我不知道。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7

4月4日 星期一 晴 一一班 崔新雨

今天,我起得特別早,我幫媽媽收拾屋子。從5點半開始,一直忙到6點半,我一共收拾了整整一個小時,看着被我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屋子,我笑了。媽媽誇我是個既懂事又能幹的好孩子。我聽了,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呢 。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8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裏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後,我用小數加、減法覈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透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9

這幾天我一直在思考着另外一種求圓柱體積的方法,憑着我的感覺我列出了這樣一個算式:直徑×直徑×高×3.14÷4。

放學回到家,我就開始證明這個式子到底對不對,我試了一下,用課本上的解法和我的這種解法來算一個圓柱的體積完全一樣,我又試了很多次結果都一樣。

我感到非常地納鬧,我的這種解法到底是什麼意思,經過我一番的思考和證明發現原來是把圓柱看成一個相當於直徑和高相等的正方體。然後求出正方體的體積,再根據圓柱與正方體的比是:3.14∶4就成了一個圓柱的體積了。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10

我們家的牆上有個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長高了6cm。

我問媽媽:“我什麼時候能長到姚明那麼高?”媽媽說:“只要你天天多吃飯,不挑食,堅持鍛鍊身體,將來就能長成像姚明那樣的小巨人”。

篇四:口算

數學中,最簡單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難的,爲什麼說呢?就聽我介紹吧。口算,要經過大腦的快速計算,是脫口而出的,可不能在草稿紙上等你算出來才說出來的,那樣子叫計算,不叫口算。而我卻不一樣,一道題目,像0.75除以3,我會脫口而出,答案是0.25,對嗎?

口算,其實很簡單,加油!

三年級的數學日記11

20xx年X月X日晴天

小趙、小丁、小張分別是教師、醫生和律師,只知道:(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2)小張和教師不同歲;(3)小趙和律師是朋友,你能推斷誰是教師,誰是律師,誰是醫生嗎?

根據(1)小趙比教師年紀大和(3)小趙和律師是朋友,可以推斷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所以小趙是醫生,再根據(2)小張和教師不同歲和小趙是醫生可以看出小張是律師,所以剩下的小丁是個教師。

這道題目很簡單,我運用了排除法,比如:根據條件(1)和(3)就可以看出,小趙既不是教師,也不是律師。以次類推就可以得出答案。

標籤:數學 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