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有關心情日記集合八篇

一天終於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情日記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心情日記集合八篇

心情日記 篇1

親愛的,

我是那麼不幸,

怎麼會有那麼多傷心的事,

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眼淚流,

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痛折磨我,

但我又怎麼那麼幸運,

怎麼有那麼好的你陪着我,

怎麼那麼執着的不離不棄

曾幾何時我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濟於事,有多少次我差點選擇放棄

要不是你的苦口婆心我也許不會有今天的一切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

這條從出生通向死亡的路不是做到淡定自若就可以

一路上你會失敗很多次,

你會失去很多你不想失去的東西,

也會有很多你不願接受的現實,

很多事情真的是你再怎麼堅強也無法面對

但我相信,你們身邊一定也有一直不離不棄從未離去的人,

當我們回過神,

是不是應該給他一個擁抱或是一個親吻,

讓這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複雜感情用一種零距離的接觸代替

親們,你們也憂愁過很多吧

有沒有過處在死亡邊緣的絕望呢,

看看窗外,太陽還照進來了叻,

如果你從此消失,明天一早太陽還會在它東起西落的軌道上歡聲笑語,

知道爲什麼嗎

因爲你的離去不會改變什麼,

你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趕日落之前改變你所有的錯誤想法,

只要太陽還能照到你你就不能自己主動躲進黑暗,

那裏不屬於你,

太陽在等你哩,看看那些愛你的人,

你是多麼幸福,

如果沒有人愛你你就去愛別人

讓自己在付出中尋找踏踏實實的快樂

自己去點燃希望

每個人的這條命都是需要認真對待的,我希望我們每一條生命都活出應有的價值,我沒什麼文采,沒什麼能力,我這點力氣也無濟於事,但是您能明白我要表達什麼吧,也許語無倫次,但我已經完整的表達了我的心願

總之,你還在,就有期待,祝您在拼搏之下人生金碧輝煌

心情日記 篇2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帶着面具生活,有時候因爲我們戴的時間太長,都已經忘記自己是誰了,即使我們每個人都有好幾副面具,以不同的面貌示人,有些面具過了那個場合就摘不掉了,有些面具戴久了,自己都覺得那就是本真的自我習以爲常之後都忘了哪一個纔是真正的自己。

常常一副堅定自立的樣子都快忘了原來自己也有脆弱的樣子,這些面具戴久了,已經在別人心中留下了一個刻板印象,就連自己都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那層面具再難摘下來。

可自己也有脆弱的時候啊,也有想要拒絕別人的時候啊,也有撒嬌耍賴的時候啊,可戴久了也就成了自己的貼身面板了,順其自然固然好,習慣一個人堅強獨立固然也不可厚非,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並非聖人,也有脆弱難過需要人陪的時候,所以不要再把面具戴得那麼嚴封死收了,適當的時候要摘下面具來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心情日記 篇3

“秋風秋雨愁煞人,寒霄獨坐心如搗”。是誰的憂傷惹了秋的愁思?傷心的淚水止不住“汩汩”流淌。從秋的開始,流到秋的尾聲,穿過了整個漫長的秋季,氾濫成災。

雨,時大時小、時緊時慢;雨聲隨之變換:時而如蠶兒吞食桑葉的“沙沙”聲,時而如琴手敲擊鍵盤的“叮咚”聲。秋雨,牽着我那顆善感的心,變得陰鬱憂傷。因而在我聽來,那雨聲,不是悠揚婉轉的天籟之音,而是低沉時,是蒼天的嗚咽聲;急昂時,是上天的吶喊聲。城市的青磚灰瓦、鄉村的田間小徑、野外的山林小河……全籠罩在濛濛的煙雨中,泛着溼漉漉的氣息。偌大的世界只剩綿綿的秋雨,如此蒼涼。

低頭,發現心早已長滿了青苔,斑斑駁駁,和此時的天空一樣,低沉陰鬱地不見一絲笑意。

下了班,獨自一人撐着雨傘,漫無目的地漫步在雨中。公園裏,豔麗的木槿花在寒風冷雨中開得如此熱烈,雖沒桃花妖嬈嫵媚,沒牡丹雍容典雅,但粉紫色、紫色的花冠自有其獨特的風姿。所有花中,我是最鍾情木槿花的,只因我與木槿花結緣最早,有着深厚的緣分。

最早認識木槿花,是小時候在外爺家。外爺家是一個大家族,一大村子,幾乎全姓張。在那溫飽都成問題的年月,沒人會有閒心去養花。在一個遠房舅舅家,我第一次見到了木槿花,稀稀疏疏,紫色的花朵從低矮的院牆裏伸出。那花瓣,像極了那年月缺吃少喝的我們,也是極其清瘦。不像眼前的木槿花這麼豐滿,帶着福相。但我依然深深地愛上它,心裏喜愛之極,多想摘一朵帶在身邊,仔細欣賞!我問表姐:“那是什麼花?”表姐說:“柵欄花。”這麼美的花竟做了籬笆,心裏難免生出一絲惋惜。但從此,柵欄花便在我心裏紮下了根。

後來才知,柵欄花還有一個洋氣好聽的學名——木槿花。這個喜歡,名字和她的形象一樣美好。此刻,我站在木槿樹下,仰着臉,仔細欣賞着:灰綠色的花萼,包裹着或淡紫、或紫紅,或單或重的花瓣,卵形互生的單葉,密密的細小絨毛,朵大色豔,漂亮極了。兒時的心願終於了結,心裏着實歡喜。

這時,一朵木槿花在我始料不及中,突然從枝頭跌落在地上,雖然雨聲淹沒了它落地時無奈的嘆息聲,但我心還是“倏”地一驚,緊縮一團,心裏一陣劇烈地疼痛。一直以爲,所有的花,都像桃花、梨花一樣,是一瓣一瓣,帶着深深的依戀和不捨,從枝頭慢慢飄落的。沒想到,木槿花是如此剛烈、決絕,那麼茂盛,沒有絲毫的頹敗之跡,卻是如此的奮不顧身,縱身躍下。我低頭一看,地下竟是厚厚的一層,眼淚瞬間涌出。我蹲下身子,細細地撫摸着地上的花朵,花朵上晶瑩的雨珠,像極了美人傷心絕望的眼。是葉傷了花的心,還是風沾惹了花?我不得而知,但我卻知,一定是什麼冷了花的心,讓花絕望。

“槿花不見夕,一日一回新。東風吹桃李,須到明年春。”也是後來才知,木槿花的花語是溫柔的堅持:木槿花朝開暮落,但每一次凋謝是爲了下一次更絢爛地綻放。就像太陽不斷地落下又升起,就像春去秋來四季輪轉,生生不息。從仲夏開到初冬。像一個沉靜含蓄頑強的女人,花開花落人如舊。

女人如花,花似夢。用木槿花來比喻女人,是最爲恰當不過了。前段時間去雙龍,公路沿途兩側,滿是盈目的木槿花。只是若遇土地肥沃,木槿花就開得豔麗茂盛,色澤濃厚;若遇貧瘠瓦礫,木槿花就開得瘦弱,色澤也稍稍遜色。家鄉有句俗語:“女人是菜籽命。”以後的好壞,就看你落在什麼地方。那時,更多的是指地理條件。現在,依然適用,但更多的是指陪伴一生的他和他背後的原生大家庭。婆家父母慈愛,他愛她,女人必定溫潤嫺靜;婆家父母苛責,他無原則,女人定是早早枯萎凋謝。

這時,不遠處幽幽飄來鄧麗君的《我只在乎你》,歌聲甜美溫婉,令人着迷。只是歌者一如眼前凋零的木槿,早在盛年香消玉殞,徒留貌如穠花的音容和充滿磁性魅力的歌聲,被人懷念、傳頌、模仿。

若在他年,年輕氣盛,必是欣賞木槿花“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決絕好強性格。如今,對人生、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包容,覺得木槿花的花語並不完全正確,也不欣賞木槿花這種極端的行事方式。生命不易,因而倒更喜歡桃花、梨花了。雖少了生命的厚重,略顯輕浮,但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因而,也更喜更敬那些身處逆境、在困難面前不輕言放棄的生活強者。憑着他們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做事溫和,就值得敬重。

心情日記 篇4

女兒像只負心的小狗,一杯咖啡餵飽了就跑,留下獨自的我,在暗夜咖啡店的剪影裏。

我坐在店裏的一角,望街頭來往的人流,從我的視線裏飄過,咖啡店裏周圍歡快的笑聲,那似乎都與我無關。

這世界彷彿離我很遙遠。

獨自靜坐,是放鬆心靈的最佳方式。

這個世界,沒有誰可以陪伴誰。

即便是孩子,她只是落入你生命的一顆種子,長大以後依然會遠離你。你只有在她的某個年齡段,在辛勞中才有享用她的份。

獨自靜坐,在這樣的暗夜裏,遠離世間的喧囂,求得一絲寧靜,在炎熱的夏季,心略生出一絲寒涼。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世界和生活,即便再愛誰,也都是獨自的事,無論遠的近的都不在眼前。

把生命裏所有的過往收藏於心,自有一片天地。在寂靜浩瀚的夜空裏,做那個仰望天空數星星的大孩子吧!

心情日記 篇5

春是立了,而殘雪未消,時令給人以一種不真實的錯位感。年初四“立春”時分,我沿襲多年的一貫做法,踏雪到淮河邊觀察物候的微妙變化,這時手機突然響了,是一個陌生的女子,聲音裏透着江南米酒的柔和味道。她說她是池州人,按古今一脈相承的民間習俗,正月初七看人儺,因此想找幾位寫散文的去她們那裏的鄉村,喝儺酒,看儺戲。聽得此言,美酒尚未沾脣,便已然有幾分醉意了。

如今被稱作“中國戲劇活化石”的池州儺,是一種草根味十足的鄉儺,至於它的源頭在哪裏,經歷了多少歲月,我想那是人類文化史學者的事,用不着我在這裏饒舌。但有一點似乎是可以肯定的,儺這個怪模怪樣的漢字,最早竟是皇家奢侈的御用品,出沒於幽禁、森嚴的宮廷之中,曾爲天子祭祀充當過安魂的角色,想必是受過寵,也風光過的。然而,殊不知江山易改,國祚難續,後來隨着王綱朝政的廢弛(也許還有其他不爲人知的原因吧),曾一度與天子相伴的儺,黯然走下巍峨的廟堂,把鄉野作爲自己最後的歸宿;雖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儺畢竟從此有了安頓宿命的地方。況且,鄉野是個多麼富有包容性的所在啊,那裏有土地,山川,草木,炊煙,有土地和草木一樣卑微而樸素的心靈。是的,心靈。像大地一樣仁慈、寬厚的心靈。那些散發着草木與泥土氣息的心靈,你即使給它一把秕穀,它也會將其緊緊地揣在懷裏,和歲月一起慢慢地釀成一壺香醇的美酒來。如今,在池州民間,特別是在古風猶存的偏僻山村,每至農曆的年頭歲尾,莊重而熱鬧的儺事活動,通宵達旦,那委實就是一次神喜人歡的開懷暢飲了。

我的這種感覺(也只能說是感覺),當我們沿着一條蜿蜒的山道,斗折蛇行,緩慢地進入九華山腹地一個叫梅街的小村莊時,果然得到了驗證。這裏,山高林密,天窘地窄,幾十戶人家疏疏落落星散於大山的懷抱裏,它那渾沌未鑿的古樸,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柳宗元筆下那個夢幻般的“桃花源”。面對着這樣一個還少有被外界侵擾的處所,我隱約嗅到了歲月發酵的氣息,那氣息有幾分玄祕,幾分幽芬,就好比你在耕耘稔熟的土地時,一不留神掘開一座古老的酒窖,當你還沒來得及弄清真相時,靈魂就已經飄搖欲墜了。

我也是。一踏進山環水抱的梅街村,就像多喝了三杯兩盞米酒似的,從肉體到靈魂都彷彿不再是自己的了,時而亢奮,又時而緘默,跌跌撞撞地跟隨着一幫滿臉虔誠的村民進入一座古祠,屏聲靜息地看着一位耄耋老人將盛放在“日月箱”中的各方神祗(其實只是各式各樣的神的面具),恭恭敬敬地“請”出來。也許是出於敬畏吧,老人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就在木箱被輕輕開啟的剎那,我感到他開啟的已不僅僅是一隻木箱,而分明是開啓了一扇神祕的天堂之門。此時,我發現那些一直以安詳的姿態睡在木箱中的面具,面容和表情竟如此鮮活,或喜或怒,讓人一眼便能看出它們的性格和“職業”特點;雖然它們與世隔絕整整一年了,誰又能說它們不是在暗中庇護着這塊土地上那些卑微的生靈呢。

這時,一誦衆和的吉祥詞(喊斷)也響起來了:

新年上七接神靈———嗬!

頂禮躬身品物亨———嗬!

慶賀良辰佳節景———嗬!

名成立就萬年春———嗬!

聆聽着如詩如歌的迎神誦辭,儘管濃郁的鄉音也許會使你懵懂不知所云,但是,玩儺人的表情你是可以心領神會的,莊重,肅穆,似乎還有幾份期待與興奮。在這種神祕的氛圍裏,你隱約覺得神靈離自己已經不遠了,或者,神靈就在某個地方悄悄地看着你,還有村莊裏的那些牲畜,山坡上的茶園、果樹、飛禽……它們都是上帝的孩子,神靈怎麼可能不眷顧呢?

當然,神靈也是喜歡熱鬧和恭維的,它們踏上土地之後,即被人們高高地擡在“龍亭”上,着實過了一把被擡舉的癮。這時,五彩傘舞起來了,喧鬧的鑼鼓敲起來了,古老的火銃宛如一聲聲禮炮,把沉寂了一冬的小山村鬧得沸沸揚揚。此時的玩儺人也藉助神的名義,很是精神了一回。是的,一年中能夠騰出幾個清爽的日子,用溪水洗去身上的塵土,讓平日裏負重的靈魂就此放鬆一下,歡快一下,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於是,人們在神靈的參與下,頭戴着各種儺具,從宗祠裏走了出來,遊走在撒滿鞭炮碎屑和點點殘雪的村道上,把一份又一份美好的祈願分送給每家每戶。我發現,在儺神抵達的人家,案頭上都擺放着各色供品,當然人神皆喜的美酒是少不了的,那酒就來自跳儺人腳下世代耕耘播插的土地,來自山澗淙淙流淌的清溪,儘管它是給神靈喝的,但是我分明感到整個村莊都醉了,甚至連料峭的寒風也醉了,吹在臉上已與昨天迥然不同,溫溫的,軟軟的,像是有一雙醉飲後迴歸人性的靈性之手,輕輕拂去世間的一切困惑和煩惱,彷彿使每個人的靈魂都得到少有的安寧和踏實。

在儺人行進的隊伍裏,我意外地發現了一隻黃狗,我們昨天進村時,它吠得多兇啊,可是此時它徹底安靜下來了,一步亦趨地跟在人們的身後,當我走近它時,它尾巴搖呀搖的,友善得可愛。一位婦女告訴我,他們全村就這一隻狗,還是流浪被收留的。她說他們這裏不需要狗,民風好着呢,從沒見過誰家丟過東西。後來我有意識地問過一位老人,想驗證一下那位婦女說的話,你猜老人怎麼說?他長長的眉毛一挑:你說神什麼東西看不見?

這個小插曲的背後隱藏着什麼呢?我想,大概是敬畏吧。對,敬畏。人是要有一點敬畏的,不要以爲你手裏攥着科技就可以藐視一切,也不要以爲你腰纏萬貫就可以恣意妄爲。其實神靈就蹲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它什麼都看得見。

儺鄉的人們似乎是懂得這一點的,他們在一年一度神聖的“人日”(按我國古老的傳統習俗,舊曆初一是雞日,初二爲犬日,初三爲豬日,初四爲羊日,初五爲牛日,初六爲馬日,初七爲人日)這天,並沒有目空一切,而是對神靈保持着一份恰到好處的敬畏。當夜幕緩緩降臨,儺戲尚沒有登場之前,他們總是心懷感激地來到村莊的“水口”處,畢恭畢敬地獻上“三牲”與紙燭,隆重迎接神靈的駕臨。所謂的“水口”,依我看,不外乎就是村莊的一個隱蔽處,那裏集聚了全村最好的風水,溪流潺潺,松風陣陣,此時天空有一輪弦月淡淡的照着,眼前的一切都顯得那麼幽深與詭祕。一位神色安詳的老人小聲告訴我,自古以來他們都是從這裏把神靈“請”到村裏來的,因此村莊裏的人家,種什麼長什麼,養什麼興什麼,你信不信?我在燈籠與火把搖曳的光影中笑笑,不知道我的笑老人是否看得見。其實,即使看不見也無妨,只要他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夠帶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就足夠了,對於那些把生命和希望全部寄託在土地上的人們,他們有理由祈求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

說來你也許可能不信,在從“水口”回來的山道上,我驀然發現頭頂的天空是那麼潔淨,腳下的土地是那麼鬆軟,而此時此刻的小山村,儺戲纔剛剛上演。它猶如一罈被歷史遺忘在民間的酒,在今夜被一羣沾滿泥土的手輕輕的開啟,那沉澱了幾千年的誘惑,誰又能夠拒絕得了呢?

一場人與神痛飲的盛宴,在小山村開始了……

心情日記 篇6

人生歷程,就像一條大河,滾滾流去而無復返,所有身邊的事就像沿岸的風景,再怎麼美麗也只能是過往的事物。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在失去的同時也會得到新的,所以,請不要爲失去而悲傷,新的得到會讓你更加快樂。”的確,人生中,有失必有得。

以前,曾對自己說過:“一定要做個學會珍惜的人。因爲珍惜,所以不會輕易想得到什麼,也不會失去什麼。”或許是因爲如此,曾經天真地以爲只要自己努力了,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其實,有時候,有些事是我們無能爲力的。不管如何,只要自己盡力了,用心了,就不應當責備自己,不應當後悔。畢竟人生沒有完美的句號。

有句話這樣說:“因爲不知道在乎什麼,所以有不在乎一切的堅強。”我覺得,人活着,就要有自己的倔強個性——一種不被他人所動搖、勇往直前而無所畏懼的倔強。用堅持來以剛克剛,用最後的堅持來珍惜身邊的一切。

懂得珍惜的人,是不畏懼困難的;懂得珍惜的人,他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像荊棘鳥一樣,跋山涉水,越過海洋,尋找那一株又尖又長的荊棘,然後積蓄一切力量,箭一般直衝上去,發出一聲世間壯美的絕唱。

珍惜擁有,會讓我們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珍惜一切,會讓我們明白什麼叫做永不放棄。

所擁有的,纔是最幸福的。所以,讓我們學會珍惜,帶着珍惜去走人生的路。

心情日記 篇7

前些日子,居住在我們小區的一些老人,傍晚到百荷公園散步,他們回來都稱讚那裏的荷池真美呀!濃郁的清香撲面而來,令人愜意不過。老伴聽了很興奮、非要到那裏去。這幾天,我們傍晚散步不逛清溪河,不去煙柳園,不跑秀山門廣場,一心一腦的去百荷公園,認認真真欣賞荷池的風景。

百荷公園荷池緊挨東湖路,是公園整體一部分,而四周砌有堤埂,修有道路,又可獨立成爲一個景點。這荷池面積不小,呈橢圓形。以往我們也去過,那時匆匆過路,沒有細心品賞,感覺不到荷池秀美所在。這幾日,我們專心致志在這裏走着,駐足看着,用心想着,深有感慨。整個荷池是一片綠色,散發出陣陣清香,挾裹着池水少有的涼氣,在空中游離飄蕩,給人以清新涼爽,別具一格的享受。大小荷葉參差不齊,密密麻麻,把整個荷池都蓋住了,一般鑽出水只有2尺多高,少數達1米以上,荷莖挺直,荷葉展開,一個挨一個,爭芳鬥豔,和諧相處,任憑風吹雨打,表現了一種頑強不屈的精神。荷池中有不少粉紅色的蓮花,直長在荷葉間隙之中,有的已開放,露出金黃色絲須;有的含苞待放,欲說還休。她們分散在池中各個角落,點綴荷池更加絢麗多彩,惹人喜愛,許多遊人高興地把手機拍下此景欣賞。蓮鬚(花蕊)、蓮蓬(花托)、蓮子(果實),三蓮緊連,依序漸近,表現了一種按規律成長的繁衍。荷池中荷花、荷葉都是從水底污染中而出,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荷園,是一片淨地。人說:“出污泥而一塵不染”,一點不假,她們一身乾乾淨淨,青青綠綠,讓人感受到一種純潔自律的品質。荷藕一身都是寶。據瞭解,除荷葉可入藥外,蓮鬚、蓮蓬、荷埂、蓮子、蓮子心、藕等均可入藥。其中藕可做多種美味佳餚,蓮子可煮粥味道鮮美,蓮子心水煎代茶飲清心安神,這些絕大多數家庭吃過喝過。荷葉曬乾當包裝材料用,我在少年時代購物時就見過,不過現在見得很少。由此看來,荷藕從頭到尾全部爲人們所利用,她們的奉獻精神可真偉大。

百荷公園荷池景點的確很美,但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荷池四周靠堤埂邊的荷葉大部分摘掉了,荷莖焦頭乾枯着,好像向我們訴說:遊人請手下留情,讓我們完美成長。

心情日記 篇8

無數張喜悅的笑臉,如綻放的花蕊;無數顆跳動的心兒,如敲打的鼓點。電話中,家人會問你回家過年嗎?網上,朋友會問你回家過年嗎?單位裏,同事會問你回家過年嗎?大家口中談的是年話,媒體報道的是春運,汽車火車飛機顯得格外地忙碌,搭載的忙着回家過年的民工、商人、學生,超市商場賣的很多都是年貨,一股股濃郁的年味氣息撲面而來。

年象徵着吉祥和團圓,更象徵着歡樂和幸福。過年了,人人都往家中趕,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此時的主旋律。家是避風的港灣,家是溫暖的巢穴,因爲這裏有生養我們的土地,有哺育我們的爹孃,有我們熟悉親切的鄉音,還有那豐盛可口的團年飯。說句心裏話,父母親一年老似一年,而我們一年年回家的次數也屈指可數,無論在外面過得好與不好,有錢沒錢,對父母來說,能回家過年就是送給他們最好的年貨,也是他們最大的期盼和幸福。

當然,對於過年,大家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心境。辛苦了一年,期盼的事情很多,如孩子有個好的學習成績,企業員工能有個好的收入,農民能有個好的收成,家人有個健康的身體等等。但不管是實現願望的,還是因生活工作不稱心的,都有一個共同心願就是過個好大年。過年了,家家戶戶一樣貼上對聯,放起鞭炮,掛起紅燈籠,祈求新年能順順當當,國泰民安。大家都希望把年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喜氣洋洋。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小時候的過年,穿新衣服吃年夜飯,放鞭炮,拜年得壓歲錢大概是當時最開心的事情。

如今,隨着社會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年復一年,過年的心情也不再像兒時那樣憧憬和狂熱,也難怪總有人抱怨年味淡了,現在,新年的新衣成了平常服飾,年夜飯成了家常菜餚,科技的發展給人們提供了更爲豐富的過年方式,用手機短信送個祝福,用網絡發個電子賀卡,既方便又快捷。雖然如此,但我認爲,過年的味兒並沒有淡,只是改變了形式。我依然情有獨鍾地盼過年,盼着回家過年的那種心情。

是的,回家過年,盡亨親情,回憶往昔,展望未來。爲此,過年就成爲一種心情,咀嚼着昔日的得失,感悟着生命的珍貴,描繪着明日的藍圖,將一年的快樂和悲傷釋放一次,把幸福和溫情傳遞給家人朋友,把煩惱和憂愁丟在新年的鐘聲裏,這就是一種收穫和財富,使人們在辭舊迎新之際看到了最濃郁的生活氣息。

過完了除夕,鬧完了元宵,年味兒也就隨着正月十五的火樹銀花漸漸散開了,人們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和工作軌跡,該上學的去上學,該打工的去打工,該幹嗎的去幹嗎,只是心中多了些溫馨的情感,外出的遊子們帶着這份思念和牽掛離開了家,期盼着下一次依然回家過年!

標籤: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