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

一年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年是一個新的征程,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寒假日記,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一首充滿了過年氣氛的詩《元日》。現在,只要你開啟窗戶那麼一瞧,你準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耳旁的鞭炮聲聲不斷、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還有那醬鴨、醬肉……

今天呀,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換了新顏,大家忙個不停,都在爲除夕夜而忙碌着,小區裏處處都是歡聲笑語。傍晚,我們會聚在奶奶家,團團圓圓過除夕,一會兒談談一年的生意,一會兒說說老人們的身體,好不熱鬧!奶奶在廚房忙進忙出,爺爺在客廳招呼大家吃瓜子、花生等。就只有我們小孩子閒着無聊,於是便結伴去放鞭炮。我們把鞭炮放在空地上,一羣人蹲在一起,看哥哥點火。只見哥哥,不慌不忙地抽出一根火柴,輕輕一劃,就擦出了火花,然後在導線上這麼一點,哥哥一聲令下,我們便四處跑開,看着鞭炮一個個爆開,聽着那一聲聲鞭炮聲,我們個個哈哈大笑,整個夜空中都是我們的笑聲。擡頭一望,家家的視窗都亮起了燈。終於吃晚飯了,大家齊聚一堂,歡歡喜喜的吃着晚餐,藉着窗外放起了煙花,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絢麗繽紛,盡情地綻放自己的笑臉,像花一般迎接新年的美好,一朵比一朵高,一朵比一朵漂亮、絢麗。整個夜空像一片花海,是那麼的驚豔。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二

今年的這場風雪阻擋了多少回家的夢想,大人們在外工作了這麼多年,年是回家的期盼,家是永遠的夢想。當人們帶着多年的期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可風雪阻擋了人們回家的道路。留在外地工作的人,有誰不想念家這個溫馨的字眼。有誰不想念母親包的那熱氣騰騰的餃子,年,也就只有短短的幾天。或者有人說年這幾天他能掙很多的錢,可爲什麼,人們能爲了這幾天趕回家裏,因爲,春節是中華人民以持續了五千年的歷史,節日是生命的盛典。若人們把節日的時間拿來掙錢,那豈不是侮辱了“節”這個神聖的字。

在中國的某個角落裏,有一戶人家正在收看春節晚會的節目,他們已經離開家有幾年了,也想回家和家人們一起過年,但是……

他們在吃着年飯,看着電視裏的那些歡歡喜喜的場景,兒子突然說了聲:“我也想回家過年。”兒子的一句話深深地震撼了母親的心。“是啊!自己已經出來幾年了,兒子也是。”母親於是下了決心,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

回家過年,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不會去埋怨,你可以忘記工作的負擔,心底奔涌的都是溫暖

回家過年,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會欣喜萬千……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三

過年是什麼?過年就是名義上你又大了一歲。過年開心嗎?當然開心,因爲可以敞開肚皮吃喝,還可以收到壓歲錢。是啊,過年了!家家都喜慶極了,孩子們早就數着手指盼着過年了。

今天是一月一日,早已下過了雪,前幾天漫天飛舞的白雪落得到處都是,爲大家增添了幾分過年的感覺。昨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焰火成了除燈光外漫漫長夜中的唯一的裝飾。那煙花種類繁多,五彩繽紛,絢麗奪目。在這美麗而不平凡的夜晚中成了嬌豔的新娘,它們穿着五彩的.婚紗,那無數新娘把月亮羞得不敢出來了,成了空中最美的點綴。在這些焰火中,我體會到了過年的美麗。

今天,我們穿上新衣服徒步來到了山上,來拜祭去世前後加起來未過百歲的親人。我看到不少人來得比我們早的多。我們燒完香,拜完祖宗,放完了鞭炮。下午,我們來到外婆的墳前,照樣做了一遍。鞭炮在竹林中炸開,我感覺到了過年的質樸。拜祭完親人,到了長輩給我們晚輩分發壓歲錢的時候了,我們小孩子都很高興收到了壓歲錢,但我們知道這錢是父母送了禮纔有的,相當於在用父母的錢,是不能亂花的。當我收到壓歲錢的一刻起,我又體會到了過年的喜悅。

過完年,我們就又長了一歲。我也要面臨小升初的考驗了,也到了童年的盡頭,要長大了。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四

盼呀,盼呀,我盼了好久,終於盼到了這一天——過年。

過年是家家戶戶團圓的日子。大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每戶人家的大門上都帖着“福”字和對聯,表示春節的喜慶。奶奶也開始忙着剪窗花,那窗花有的像傲霜鬥雪的梅花,有的像火紅嬌豔的杜鵑花,還有的像一朵朵綻放的牽牛花,真是美麗極了!而我和姐姐也一刻也不停息,在一旁寫對聯。

最讓人忘不了的是媽媽爲大家準備的豐盛的年夜飯。每年的年夜飯都少不了香甜可口的芝麻炒年糕,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的渴望,盼望來年的生活光景芝麻開花節節高。同時,還有我最喜歡的,也是媽媽最拿手的紅燒魚,這道菜不能吃完,意味着人們期待未來的生活年年有餘。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大飽口福。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晚會中那滑稽的小品和相聲逗得我們捧腹大笑,還有那美麗的舞蹈。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使我不禁想起這麼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的勞動人民也是如此,付出一年的 辛勤勞動,這一刻不僅可以享受到過節的快樂,同時,還可以享受到豐收的喜悅。

過年多麼熱鬧,過年多麼喜慶,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盼望過年。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五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我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爲大家介紹一下我麼的民風民俗。

春節作爲我國的農曆新年,在鄭州民間習俗中是一個古老而又最爲隆重的節日。過了“臘八節”就可以聞到“年”的氣息了,進入臘月二十三統稱“小年”,也是送竈神的“祭竈日”。人們都要趕集買竈糖,晚上祭竈。之後,過年的氣氛就越來越濃了,一邊忙於購置年貨,一邊要清理竈臺几案,打掃屋宇積塵,這種被羣衆稱作“去穢”的活動,既清潔、美化環境,又有除舊迎新的意思。 每逢春節前,無論城鎮還是農村,鄭州家家戶戶都愛貼上紅豔豔的對聯、年畫、門楣,正廳貼“福”、“祿”、“壽”等紅紙或五彩福符。鄉村農戶就連窗戶、豬舍、牛舍、雞鴨禽舍,甚至井上、竈臺上都貼上“福”、“春”等小紅紙,象徵新春吉祥,以此烘托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臘月三十的晚上稱“除夕”,這是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夜晚。外出者多於前幾天已經回到家裏,閤家團聚祭祖吃年夜飯,民間一向有除夕“守歲”習俗,等待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門前張燈結綵,戶戶院內放鞭炮,接年迎喜神,促膝交談,以敘天倫,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盡情歡樂,通宵達旦,期盼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鄭州城內和市郊的農村,正月裏的各種慶祝活動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才告結束。初一俗稱歡慶日,迎春、祭祖、祀神、拜年是這一天的重要活動,這天人們都早早起來,梳妝打扮,吃過餃子後,人人都穿着整潔漂亮的新衣裳,堂前點起大紅燭,祭上糕點水果,依着長幼的輩分,先拜天地,再拜祖先,然後幼者向長輩叩頭拜年,稱“辭歲”,長輩發錢給幼者稱“壓歲錢”,祝賀他們又增加一歲。下午出外再到親友家拜年,互相問候和祝賀。舊時多數以下跪叩頭和撅屁股作揖拜禮,現多行鞠躬禮。農村還時興同族長輩帶領本族親屬,挨門挨戶拜年,相互問候,恭賀新年快樂,說一些“新年如意”、“恭喜發財”的吉利話。 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兒帶女婿給父母拜年日;初三是祭奠亡父母日,給已故父母拜年;初四爲給外祖父母拜年日;初五回拜遠房親戚,探朋訪友,相互拜年。鄭州民間還有逛廟會、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猜燈謎等各種遊藝活動,熱鬧而富有情趣。正月十五“燈節”又叫“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觀花燈,是新年活動的又一個高潮,過了這一天,新年活動全部結束,民間又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所有這些春節傳統的良風美俗,都表達着人們祈求國泰民安、連年豐收、生產發展、生活幸福的祝願……

今年寒假,我們每逢去別人家拜年,我們幾個小孩兒便有意無意地從他們身邊走過,叔叔阿姨們們看到我們,似乎也想起了什麼,開啟皮夾,我們趕緊湊上去高高興興的接過似乎是應得的壓歲錢,嘴上說着祝福的話,眼睛卻緊緊盯着那紅包的厚度,如果厚一點,我們祝福的話就多一點,如果薄一點,我們祝福的話就少一兩句。

其實還有很多傳聞。例如:在古時候,有一種兇獸叫“祟”,黑身白手,他每年三十夜裏出來,專門摸熟睡小孩的腦門,小孩被“祟”摸了後就會高燒不止,燒退了也變成了瘋瘋癲癲的傻子。人們爲了防止“祟”來傷害孩子,大人們就將一枚銅錢用紅布包着,三十晚上,“祟”又來作怪,放在小孩枕邊紅布包着的銅錢忽然發出一道亮光,“祟”尖叫着跑走了,由於“祟”和“歲”的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人們念成了現在的“壓歲錢”,給孩子的壓歲錢的習俗就一直流傳至今。

這就是我們的民風民俗,其實還有很多,說也說不完但這一定會繼續發揚光大的!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六

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

放眼,滿是喜慶的紅。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派新氣象;擦得雪亮的玻璃在紅燈的照射下閃爍着溫馨暖和的色彩來;喜慶的春聯字裏行間流露着歡樂的喜悅;火紅的蠟燭,火苗正歡快地跳躍着,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聽到過年的鐘聲……好一派喜慶的景象啊!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在我熱切的期待中,大年三十有如一個小姑娘,邁着輕盈的步伐,悄然地來了。天邊,落日戀戀不捨的收走了最後一道夕陽,悄悄的躲到了大山媽媽的背後,藏了起來。一個個不同的身影在不同的廚房忙碌着,正爲家人悉心準備着豐盛的年夜飯。這時候,已是滿天星辰,人們吃飽飯足後,便饒有興致地放起了煙花。

瞧,漫天的煙花。那兒一朵火紅的盛開的紅玫瑰,那兒一串金黃色的鈴鐺,那兒一些宛如眨着眼跟你捉迷藏的亮閃閃的小星星,那兒有一連串的流星劃過夜空。最美的要數那兒,綻開後的煙花另你歎爲觀止:是那麼圓,有如十五皎皎的大玉盤;是那麼緊湊,幾乎看不見縫隙;是那麼亮力,煙花照亮了整個夜空,照得如同白天;是那麼陸離,色彩繁雜,數也熟不清;又是那麼奇妙,當你讚歎煙花的初次綻開,可在0。01秒後,又“唰”地一下子亮起來,閃爍着鑽石般耀眼的光芒。

一個個另人忍俊不禁的小品,一曲曲悠揚動聽的歌謠,一段段賦有動感的優美舞蹈,一句句感人心扉的祝福,齊聚在一起構成了最引人注目的,最具特色的春節聯歡晚會。

和着零時鐘聲的響起憨厚老實的金牛邁着大步向着我們走來了。剎那,炮竹聲四起,震耳欲聾,火花一齊飛向夜空,我感受到了濃郁的過年氣氛。形成了百炮齊鳴,百花齊放的迎春圖。

又一年過去了,又有新的一年來了。玉鼠辭舊歲,金牛賀新春。我又長了一歲,變成了個全新的自我,添了幾分煩惱,又添了幾分快樂。

一年是一個新的起點,一年是一個新的征程,踩着七彩的焰火,帶着節日的氣息,帶着沖天的牛氣,掀起新的一頁,展望美好明天,走向這個充滿希望的一年!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過年嘍!過年嘍!家家戶戶都忙着放鞭炮,貼春聯,好不熱鬧。

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貼春聯,上聯是:爆竹聲聲辭舊歲。下聯是:紅梅朵朵迎新春。這時爸爸拿來一個“福”字卻倒着貼,我大聲喊道“福倒了,福倒了!”這時,我才悄然大悟,“福倒了”就是“福到了”。

貼好好春聯該吃飯。我看見桌上的美味佳餚,垂涎三尺。爸爸拿出鞭炮,點燃引線,只聽見“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節目的盛宴,一家人其樂融融。小表妹奇怪地問媽媽:“這什麼過年要放鞭炮,貼春聯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媽媽對我們說:“從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物,它天天都騷擾人們,因此,它把天神都惹怒了。於是,天神把年封在山中,一年只許它出來一次。人們都很害怕年,一到過年就想方設法提防年的攻擊。有一年年又出來了,這時,有個人在年的面前放鞭炮,把年嚇得魂飛魄散,那人又拿出一些紅紙,把年嚇得落荒而逃。不久,人們發現了年的弱點:怕響聲和怕紅色。從此,就形成了過年放鞭炮,貼春聯的風俗習慣。”媽媽知道的可真多呀!

吃完年夜飯,爸爸帶我來到院子裏放煙花,煙花陸續升上了天空,把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回到家裏,外婆對我說:“把紅色拿着,並放在忱頭下,就可以長高。”

今年過年真快樂呀!

關於過年的寒假日記八

時間過得真快,快得我都來不及回味了。明明記得纔剛剛放假,怎麼就快過年了?

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好熱鬧,節日的氣氛濃起來了,那種景象真是讓人開心,街上的彩燈、彩花、燈籠、全都掛出來, 家家都開始辦年貨,超市裏滿是買新衣服,買糖果、桔仔、水產的人。小孩子開始叫爸媽買好鞭炮煙花等着過年,有些小朋友已等不及,晚上出來放鞭炮煙花啦…… 哦!這天裏已經有了過年的氣分。家家戶戶都要料理過年吃的東西,都在做香腸,還要殺雞殺鴨呢。戶戶都開始清理房屋,把院落打扮得清潔。漂亮,處處衝滿了過年的喜氣。

電視上天天都在報道,這幾天全國好多地方都在鬧雪災,在外打工的人都急着回家過年,被大雪堵在了火車站,回不了家,我想家人十分的擔心。

朱峯哥哥[姨父的兒子]在西安上大學,從那回家,到我們家來,小住兩天。朱峯哥哥說:“姨父今年又回不了家了。”我想起了我的姨父,他往常春節回家,特喜歡我,和我一起度過了幾個美好的春節。大姨有事,在安康過春節。朱峯哥哥要回到老家和自己的奶奶一起過春節,一家四口在三地過春節,不能團聚在一起,姨夫呢!現在還遠在他鄉,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西昌,國家水電三局,修水電站。我連忙給姨父發電子郵件:姨父,最近可好,您現在還在西昌,好辛苦,過年都回不了家,我很想你。你在外一定要保重哦!“矣!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體貼人了。有出息”姨父給我回電。我想起了小舅也在外打工,打電話問小舅回來了嗎?舅媽說還沒有,小舅也在山西省大同市煤礦上做工,十分的辛苦,乾的是沉重的活。唉!我想舅媽她們家過年一定特想一家人團聚,還有弟弟妹妹正在門口翹首以待小舅的回家。

看到朱蜂哥哥這樣孝敬自己的奶奶,忽然我受感動了,我奶奶年近古稀了,活動非常不方便,她的腿和腰天天都疼,,聽醫生說是骨質增生和腰神經退化,天天都很痛。“爸爸我們給奶奶買一點止疼的補藥,給她補補身子吧!順便再給她買一點愛吃的禮品,給奶奶也拜個早年,讓奶奶高興。”

我和爸爸買好東西就直奔奶奶家, “奶奶我知道您身體不好,就給您買了一點營養品,給您補補身子。”我對奶奶說。爸爸看見奶奶行動很不方便,就想起了給奶奶把年貨買好,減輕奶奶的負擔不讓她勞累,說幹就幹。

矣!這年我們準備得差不多了。

標籤: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