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從激情到理性的心情日記

愛國主義不是情感的短暫而狂熱的爆發,而是人生一生中冷靜而紮實的奉獻。 ——史蒂文森

從激情到理性的心情日記

愛國,需要激情。

春天,是播種希望和光明的季節。200x年北京奧運聖火全球傳遞,照亮了四海五洲的“同一個世界”,點燃了億萬民衆的“同一個夢想”。熊熊燃燒的火炬,不僅表達了人類對和平、進步、友誼、合作的不懈追求,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一個朝氣蓬勃、成熟自信的中國,更展示了每一個華夏兒女規模空前的愛國熱潮。

拿破崙曾經說過,人類的最高道德心就是“愛國心”。愛國,歷來也是中華民族頂天立地的脊樑,尤其在遭遇外族強權欺侮時更是如此。梁啓超先生在閱讀陸游的`詩詞時,發出了“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的感慨;在抗戰的洪流中,郁達夫寫下了“今朝痛覺詩人夢,血奠神州頭作樽”的詩句,在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樣的赤子之心更是熠熠生輝:太白有“中夜四五嘆,常爲文國憂 ”,太史公有“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韓愈有“赤心事上,憂國如家”……這樣的詩詞爲何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被淹滅,反而愈久彌堅?因爲他們無一不是愛國赤子的真情呼喚,無一不是對心中那片熱土的深情傾訴。

這是我們的時代。相信每一個有正氣的中國人,不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有“祖國”這一概念深深紮根於心田。因爲,對於一個已經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融入血液的社會羣體,對於一個曾經依靠着愛國的巨大力量戰勝西方列強、挺起獨立脊樑的東方民族,對於一個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正在致力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文明古國,愛國無須理由,愛國無須召喚。

愛國,更需要理性。

美國政治家史蒂文森說過:“愛國主義不是情感的短暫而狂熱的爆發,而是人生一世中冷靜而紮實的奉獻。”即使我們喊一千句“祖國在心中”的口號,也還不如俯下身來做好一件事來得更實在。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口號比冷靜而紮實的奉獻來得更響亮。

理性愛國,首先要立足中國,登高望遠,堅持走自己的路,堅持做好自己的事。有人說,60年前,我們因落後而捱打;30年前,我們因落後而捱餓,此話不無道理。因此,一切有愛國志向的中華兒女,都應當志存高遠,勤奮學習。只有多一分實幹,國家才能多一分實力,我們才能在世界上多一分尊嚴和地位。

理性愛國,還需要我們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需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寬廣的胸懷。一個成熟的愛國者,擁有面向世界的從容淡定和“有容乃大”的氣度風範。柏楊說:“我畢生的努力就能使中國人的頭腦裏多一點理性。”我們目前與發達國家間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我們博採衆長,堅持以我爲主,爲我所用。充分吸收其先進成果。這就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來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趕上乃至超過發達國家。

從激情愛國到理性愛國,是我們公民素質不斷提升的過程。愛國的理性張揚與激情揮灑並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輔相成。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真正做到“祖國在心中”,才能真正做到一個真善美的人。

標籤:理性 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