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養蠶日記範文10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日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養蠶日記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蠶日記範文10篇

養蠶日記 篇1

上個月,爸爸給我買回了幾隻蠶。瞧,多可愛呀!細細的、白白的,眼睛很小,頭上有兩個黑色的圓點,不知道的人還以爲這就是蠶的眼睛呢!蠶的身上有許多黑色的圓形花紋,美麗極了!

起先,我去家附近的一棵蘋果樹上摘下了一片蘋果葉子,放到蠶的嘴邊,可蠶頭一甩,就到別處去了,那樣子就像一個驕傲的小公主,遇到了自己不愛吃的食物,開始鬧小姐脾氣了。

媽媽告訴我,蠶是吃桑葉的,別的葉子它都不吃,嘴可刁呢!而且,還要特意摘那嫩嫩的、有水份的,不然,它就會“寧死不吃”!

原來,蠶是這麼難伺候啊!爲了摘桑葉,我特地跑到羊腸小道上去找,羊腸小道的兩邊是小河溝,長着許多果樹,可是我挑了半天也沒挑到那種嫩嫩的桑葉,走了好久,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那種葉子,摘了滿滿一袋子,才“傷痕累累”地回到了家。

我把蠶先拎起來,然後把它放到桑葉上。嘿!這小傢伙還挺能吃,半個小時就啃掉了桑葉的一大半!

過了不久,蠶開始脫皮了。只見它慢慢地移動着身子,好像在不停地蹭着什麼,然後,最前端的皮慢慢地往上翹,直到最後,皮就完全脫下來了,脫得很整齊,就像剛剛生下來的小蠶一樣。

日復一日,蠶慢慢變大了,沒有了昔日的可愛。不知什麼原因,竟然一天能吃下兩片桑葉,我問爸爸蠶是不是病了,爸爸卻神祕地對我說:“你觀察幾天就知道了。”

於是,我整天守在蠶旁邊,看有沒有什麼變化,果然,我發現蠶開始在角落裏吐出一種銀白色的絲,拉也拉不動,該不會要織繭了吧?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爸爸,果然,蠶是要織繭了。

過了幾天,繭的形狀基本上形成了,是個橢圓形,非常有規則,蠶在裏面不停地吐着絲,難怪,蠶那幾天吃那麼多是怕織繭的時候餓肚子,還想得挺周到的嘛!繭織好了,蠶開始“閉門大睡”了,不管外面颳風下雨,它也可以“兩耳不聞繭外事,一心只想睡大覺”了。

不知什麼時候,它從繭裏面鑽出來了,繭頂上還有個洞呢!再一看它,完全變了樣,長出了翅膀,多了許多斑紋,過不了幾天,它就可以在大自然中和其它蝴蝶一起自由地飛翔啦!

養蠶日記 篇2

星期五,我到超市裏買了一些蠶。一到家,我就開啟盒子,給蠶寶寶搭了個小窩。蠶寶寶們都長得黑乎乎的,小巧玲瓏,才二毫米長呢!

安完了家,蠶寶寶們都看着我,彷彿在說:“我快餓死了!”我馬上醒悟過來,摘了一些桑葉,放進盒子裏。可是,蠶寶寶並不吃,我心裏暗暗罵它們是“挑食鬼”。這時,突然想起了科學老師的話——要把桑葉切成一條條的,蠶才吃得了。我立刻找來剪刀,把桑葉剪成“細絲”,放了進去。這招可真靈,蠶寶寶都搶着吃呢!

第二天一起牀,我就跑去給蠶寶寶“量身高”,蠶寶寶們都整整長大了一毫米,最大的長了二毫米呢!給蠶寶寶打掃完“小窩”後,便讓它們吃起了“桑葉大餐”。怕蠶寶寶們太胖,就摘來桑果拿給它們玩,好讓他們運動運動。

我真希望蠶寶寶們能夠快快長大呀!

養蠶日記 篇3

20xx年3月7日:爸爸在淘寶網上拍下了200粒蠶卵和一棵桑樹苗,說準備養蠶。我十分高興。

20xx年3月9日:買的蠶卵和桑樹苗到了。蠶卵黑黑的,小小的,還沒有一粒油菜籽大。桑樹苗也很小,光禿禿的枝幹上只露出幾個褐色的小芽,爸爸把桑樹苗栽到一個花盆中,說等桑樹苗長出新芽就可以孵蠶寶寶了。

20xx年3月15日:我每天都去看看蠶卵有什麼變化沒有,桑樹苗發芽沒有,可是它們都沒有什麼動靜。我問爸爸:“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孵蠶寶寶啊?”爸爸說:“等天暖了,桑樹苗發芽了就可以了,你耐心等待吧!”

20xx年3月25日:我發現桑樹苗開始冒出一點點嫩綠的芽了,趕快告訴爸爸,讓爸爸孵蠶寶寶。爸爸看了看桑樹,說:“現在纔剛剛萌芽,要等到桑樹芽明顯長出來才能孵化呢!再說,這兩天氣溫還比較低,大概到清明節時候就可以孵化了。”我好希望清明節馬上到來,天氣趕快暖和起來,桑樹芽快快長大,蠶寶寶快點出來。

20xx年4月4日:清明節終於到了,我催爸爸趕快孵蠶寶寶。爸爸說這兩天氣溫還比較低,需要將蠶寶寶包在軟紙裏放在貼身的口袋裏保溫。於是我和爸爸一人一份,用衛生紙包了蠶卵放在貼身的口袋裏,懷着激動的心情等待蠶寶寶孵出來。保護環境的宣傳語

20xx年4月8日:這幾天,我和爸爸一會兒把蠶卵放在貼身口袋裏,可是怕它們悶壞了,一會兒又把它們取出來放在小盒子裏。蠶卵一天天變黑,慢慢的,透過卵殼已經能夠看到蠶寶寶黑黑的身子了。可是還是沒有看寶寶孵化出來。我每次問爸爸,爸爸總說:“快了,快了,就這幾天。”

20xx年4月10日:今天早上,我正在呼呼大睡時,被爸爸一陣大叫大吵弄醒了:“楚楚,快起來,第一條蠶寶寶出世了!”我趕緊穿好衣服,跑到陽臺上,果然看到一條蠶寶寶,剛出來的蠶寶寶,又黑又小,身子大概只有2毫米長,象一隻小螞蟻,爸爸說,剛出來的蠶寶寶叫“蟻蠶”。我和爸爸到陽臺上採來桑葉嫩芽,用軟毛刷將蠶寶寶掃到桑葉上,很快,蠶寶寶就開始吃桑葉,一會兒桑葉上就被啃出了一個小眼。中午回家後,又有3只蠶寶寶孵出來了,到晚上,一共有7只蠶寶寶了。

20xx年4月11日:今天,大量的蠶寶寶孵出來了,在紙上留下了許多透明的卵殼,每個卵殼上都有一個圓圓的小孔。我真佩服這些小傢伙,這麼小,是怎麼有力氣咬破硬硬的卵殼的呢?由於家裏的桑樹很小,只發了幾棵小芽,所以,我和爸爸到野外去採桑葉給蠶寶寶吃。蠶越來越多,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桑葉,可真熱鬧啊!雖然每個蠶寶寶很小,可是這麼多的蠶寶寶吃起桑葉來也很厲害,一片桑葉很快就被吃出了許許多多的小眼,變成了桑葉網。吃過桑葉後它們排出像細沙一樣蠶糞,黑黑的,乾乾的,爸爸說這叫蠶沙。動情的話

20xx年4月12日,吃了兩天桑葉的蠶寶寶已經長到4、5毫米了,差不多有剛出生時兩個大了,頭部黑得發亮,靠近頭部的身子(爸爸說是蠶的胸部)變白了,後面的身子(爸爸說是腹部)也比原來顏色要淺了。吃起桑葉來快多了。

20xx年4月14日:蠶寶寶給我們全家帶來了很多快樂,我們每個人都很喜歡這些蠶寶寶,大家沒事都要去看看蠶寶寶,爲蠶寶寶採桑葉。特別是媽媽,每天下班都從路旁採了桑葉帶回來,還細心地把桑葉剪碎了給蠶寶寶吃。蠶寶寶在全家人精心地照料下越長越快,越來越大,顏色越來越淺,吃起桑葉來也越來越猛。

20xx年4月15日:今天,我發現有很多蠶寶寶身子變得有點亮,昂着頭不吃也不動,是不是生病了?我趕快告訴了爸爸。爸爸說:“蠶寶寶這是在休息,要蛻皮了。因爲蠶寶寶的身子長大了,可是它們原來的皮不再長大了,所以,要蛻去舊皮,蠶寶寶才能繼續生長。蛻皮後蠶寶寶就長大一歲了。”我聽了非常高興,原來是蠶寶寶要長大了。

20xx年4月17日:不知什麼時候蠶寶寶已經脫去了黑色的舊衣裳,換上了灰白色的新衣裳,身子也大得多了。我們開始用大片的桑葉喂蠶寶寶了,它們吃起桑葉來比以前快得多了,桑葉被它們吃出一個個的洞。蠶糞也比以前大些了,還是黑黑的,乾乾的。爸爸過一些時候就要清理出不新鮮的桑葉和蠶沙,讓它們保持清潔。

20xx年4月20日:蠶寶寶比以前大多了,它們的胸部又開始發亮,昂着頭不再吃桑葉了,這次我沒有着急,知道它們又要蛻皮了,我們不再給它們吃桑葉,讓他們靜靜地躺在蠶牀上休息。

20xx年4月21日:蠶寶寶開始第二次蛻皮了。這次,我們注意觀察,終於發現了蠶寶寶蛻皮的過程。蛻皮前,蠶寶寶吐出一些蠶絲將自己的腹部的腳固定在桑葉上,休息了一段時間,它的頭部出現一個褐色的倒三角,身子也縮短了。開始蛻皮了,它拼命地搖動着身體,然後用力拉長身子,擠破頭部的皮,露出肉色的頭來。剛出來的頭顏色比原來的要淺得多,老的頭皮還掛在嘴上。頭露出來後,蠶繼續用力,使勁地往前爬,爬一段收縮一下身子,將身上的舊皮往後面脫,大概經過一分多鐘,蠶的尾部終於從舊皮中露了出來,原來的皮就留在了桑葉上。一會兒後,掛在嘴上的黑色的頭皮也掉了下來。剛蛻皮的蠶頭大大的.,身上皺巴巴的,像一個小老頭。可能是蛻皮太累了,它需要休息一會兒,所以趴在桑葉上一動也不動。二十幾分鍾後,蛻皮過的蠶纔開始吃我們給它準備的新鮮桑葉。

20xx年4月26日:多數蠶寶寶完成了第三次蛻皮,長到4歲了。

20xx年4月27日:現在已經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蠶寶寶的每一個部位了。在爸爸的介紹下,我知道了蠶可以分爲頭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頭部相對於身子來說很小,硬硬的,還發亮,以前是黑色的,現在變成淺褐色了,仔細看還可以看到頭部前面它們的嘴。頭部以外的身子分成13節,第一節到第三節就是胸部,後面10節屬於腹部。胸部最大,第一節頂上有一對像眼睛一樣的花紋,所以我經常把這一部分看成頭,而把真正的頭看成嘴。胸部下面有三對腳(爸爸說叫胸足)。在第五節和第八節背上各有一對小括號一樣的褐色花紋,看起來像是背上長的四隻小眼睛。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四節下面各有一對腳(腹足),比胸部的腳大一點。這樣蠶寶寶一共7對腳,胸部的三對腳主要用來抓桑葉,腹部的四對腳是用來爬行和固定的。第十一節上面有一個翹翹的尾巴,可愛極了。最後一節分成兩片,夾住桑葉時很牢固,拉都拉不下來,爸爸說,這也可以叫足,稱爲尾足。每一節兩側都有一個黑色的圓點爸爸說那是蠶的氣孔,呼吸用的,就像人的鼻子。在蠶的背部面板下還能看到一條透明的線,一會兒變寬,一會兒變窄,爸爸說那是蠶的血管,輸送營養的。這時候的蠶白白胖胖非常可愛,我經常仍不住要用手去摸它們,摸上去肉滾滾的,感覺舒服極了。蠶吃桑葉也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總是把桑葉吃成一個個小洞,現在是沿着桑葉的邊從上到下很快地吃,一片桑葉很快就被它們吃光了,甚至連小的葉脈也吃掉了,吃的時候還能聽到沙沙的聲音,蠶沙也比以前大了。

20xx年5月4日:蠶寶寶已經長到六七釐米了,吃起桑葉來特別厲害,爸爸從學校帶回來的桑葉已經不夠吃了,我們全家總動員,一起摘桑葉。每天,媽媽下班的時候,從路邊摘桑葉;我在放學回家時在小區花圃裏摘桑葉;爸爸從學校操場摘桑葉;爺爺利用釣魚的空閒時間摘桑葉;奶奶用散步的時間摘桑葉……大家都養成了一個習慣:走在路上的時候,左看看右瞧瞧,注意自己身旁是否有桑樹。桑葉每天要換五、六次,早上起來換一次,中午換一次,晚飯前換一次,睡覺前換一次,有時候,中途還要換一兩次,甚至夜裏爸爸媽媽還要起來換桑葉。在我們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蠶寶寶們是猛吃猛長,每天都在變化,白白胖胖的,實在是太可愛了。

20xx年5月8日:今天中午,我發現一隻蠶寶寶身體變透明瞭,在桑葉上爬來爬去,不吃桑葉。爸爸說:“這隻蠶是要吐絲結繭了。”我們將它捉到早已準備好了的紙盒子裏,它在紙盒子裏到處亂爬,最後在一個角落裏停了下來,開始吐絲。我仔細觀察蠶寶寶吐絲,只見它把一根絲固定在一個地方,繞一個圈,黏在自己身上,這樣反覆連續好幾次,下午放學回來時,我發現,蠶寶寶已經被一些蠶絲圍在中間,透過蠶絲,還能看到蠶寶寶在辛勤工作呢。

20xx年5月9日:今天早上起來看結繭的蠶,繭已經成型了,不過還能隱隱約約地看到裏面的蠶在繼續吐絲。又有一些蠶開始吐絲了,我們把它們放在用紙板隔成的一個個格子的大紙盒子裏,每個格子裏放一條蠶。可是,我發現它們很不聽話,總是喜歡到處亂爬,有的爬到盒子外面,有的幾條擠在一個格子裏。

20xx年5月10日:大批蠶寶寶都開始吐絲結繭了。盒子不夠用了,我們又把一些蠶放在竹篩子裏,在上面搭一些桑枝讓它們結繭。最早結的蠶繭已經變厚變硬了,再也看不到裏面的蠶寶寶了。昨天結繭的也基本成型了。

20xx年5月11日:今天媽媽從醫院裏帶回來幾十個小紙盒子,試試看能不能讓蠶在盒子裏結繭。我們將每個盒子裏放一條蠶,發現蠶寶寶很喜歡這種安排,它們在盒子裏很快就開始結繭了。我們還嘗試讓蠶在各種地方結繭:比如牀頭櫃裏、牛奶盒子裏、鐵絲漏網裏、竹籃子裏,哈哈,蠶寶寶們對我們安排的地方都很滿意,都開始結繭了。

到了晚上,已經有幾十個結好的蠶繭了。看着白白的蠶繭,全家心裏都非常高興,這可是我們這一個月來的勞動成果啊。

20xx年5月18日:爸爸剪開了一個蠶繭,裏面的蠶已經變成蛹了。蠶蛹是棕色的,比原來的蠶短多了。我問爸爸:“蠶寶寶死了嗎?”爸爸說:“沒有啊,你摸摸看!”我用手一摸,蠶蛹的腹部動來動去的,嚇了我一跳。後來爸爸把這個蠶蛹喂烏龜了,害得我傷心地哭了一場。真是狠心的爸爸,蠶也是生命啊!我甚至討厭起我家的烏龜來了。

20xx年5月22日:爸爸說蠶蛹很快要變成蠶蛾了,這麼多的蠶蛾出來要是在家裏亂爬亂飛可不得了,他決定將大多數蠶繭用來抽絲,留下幾個蠶繭留着變蠶蛾產卵。雖然我很捨不得將這些小生命拋棄,但是聽爸爸說得也有道理,也只好同意抽絲了,其實我也想看一下怎麼將蠶絲抽出來。爸爸將蠶繭放在不鏽鋼盆裏,裝上水,然後在電磁爐上燒開,這些蠶寶寶就這麼被活活地煮死了。煮開幾分鐘後,爸爸用筷子攪動盆裏的蠶繭,很多蠶絲就纏在了筷子上,爸爸提起絲頭,將它們纏繞在衣架上。蠶絲源源不斷地從開水盆裏的蠶繭上被抽了出來,爸爸一個人忙不過來了,爺爺、奶奶和媽媽也來幫忙,爸爸把蠶絲從蠶繭上拉出來,爺爺用衣架將抽出來的蠶絲纏繞起來,蠶絲好像沒有盡頭,拉了好長時間還不斷。忙了大概半個小時,盆裏的幾十個蠶繭的絲才差不多抽完了,繞成了白白亮亮的一大卷。爺爺將蠶蛹收集起來,說用來釣魚,蠶蛹是高蛋白的食物,魚非常喜歡吃。

20xx年5月25日:今天早上起牀,發現一個蠶繭的一頭有一片棕色的液體,蠶絲變軟了,一會兒,一隻蠶蛾咬破蠶繭從裏面鑽了出來。它渾身毛絨絨的,頭上有一對像羽毛一樣的觸角,胸部上面有一對皺巴巴的翅膀,下面有三對腳,還有一個大大的肚子,跟原來的蠶完全是兩個樣子,難看死了。

我拿起剩下的蠶繭,發現裏面竟然還有一個蠶蛹。爸爸說這是雙宮繭,是兩條蠶共同結了一個繭。怪不得這個蠶繭比其他的蠶繭都要大呢,原來裏面裝了兩條蠶啊!

20xx年5月27日:留下的十個蠶繭裏的蠶蛹都變成蛾子了,一共有11只蛾子。其中有5只肚子大大的,有6只肚子小一些的,爸爸說:“肚子大的是雌蛾,肚子小的是雄蛾。我們把蠶蛾放在一張軟紙上,蠶蛾們扇動着翅膀找朋友,找到之後尾巴連在一起。有五對蠶蛾都找到了朋友,就剩下一隻雄蠶蛾孤零零的待在一邊到處亂跑。

20xx年5月28日:蠶蛾產卵了。一顆顆菜籽大小的蠶卵,嫩黃嫩黃的,散步在紙上。

20xx年5月29日:今天早上起來,昨天的蠶卵變成褐色的了。

透過這一個多月來的養蠶經歷,雖然有些辛苦,但更多的是蠶寶寶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對蠶寶寶也有了更深的瞭解,蠶寶寶的一生雖然很短暫,但是它卻給我們留下了蠶絲,讓我們可以織出美麗的絲綢。

養蠶日記 篇4

上週三,宓老師發給我們班同學每人20枚左右的蠶卵,爲此,我的“養蠶之旅”就開始了。

我一拿到屬於自己的卵,就開始仔細觀察。蠶卵芝麻般大小,呈暗灰色,個個都是橢圓形的。這時,我發現三條“迷你小蠶”偷偷地從卵殼裏爬了出來,簡直比螞蟻還要小。這時,只聽宓老師說:“剛孵出的蠶又叫蟻蠶。”我恍然大悟,怪不得這麼小呢!

只見蠶寶寶身穿黑色毛絨外套,身上繫着一根白腰帶,別提有多神氣了。它烏溜溜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好像對我很感興趣。我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着這些蠶寶寶……就在這時,我聽見“啪”的一聲響,原來又有一條蟻蠶問世了。這條蠶寶寶是咬開卵殼爬出來的。它一爬出來,就馬上把自己的殼吃掉了。我很奇怪,爲什麼蠶寶寶出世時要吃掉卵殼呢?問了宓老師後,我才知道,卵殼裏有很多營養,可供剛出生的小蠶吃。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給小蠶“蓋房子”。我用圖畫紙和雙面膠做了個“養蠶手提袋,還在”袋“的底部放上一層紙巾,又放上幾片鮮嫩的桑葉,可愛的”蠶蠶公寓“就誕生了。

後來,我爲了讓小蠶們更快地出世,想了很多辦法,如:把有蠶卵的紙貼在熱水杯上;把電熱板開啟,再把有蠶卵的紙放在上面等。第二天,果然有6條小蠶出生了!

啊,小蠶,你們真可愛!

養蠶日記 篇5

5月8日星期二晴

(一)

今天,我興沖沖地把一個盒子帶到了學校,裏面有新鮮桑葉鋪成的“地毯”。這是要幹什麼呢?原來,學校要舉行養蠶活動,幹這類事兒我向來是十分積極的。

我拿着盒子,飛一般地跑到班長那兒領蠶,心情激動得可真沒話說了!領到蠶之後,我捧着盒子,慢慢地回到坐位,小心翼翼地認真數了起來,生怕驚嚇了它們。我領到了三十條蠶,可惜其中有一條已經上天堂了。

這些小傢伙真可愛,身體分十節,長了七對腳,一張小小的三瓣嘴。我一定好好地照顧這些小蠶,就像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一樣,把它們養得白白胖胖的。

5月13日星期日晴

(二)

可愛的小蠶寶寶們落戶我家已經六天了。看樣子,他們生活得不錯,也很適應這裏的環境。它們的膚色漸漸由灰色變成銀白色,富有光澤,個子比剛領回家時大了三四倍,因爲我每天都要給它們換上三次桑葉,而且桑葉十分新鮮。

晚上,我把它們放在櫃子裏,並且不讓老爸點蚊香,因爲我查了資料,發現蠶寶寶對蚊香“過敏”,這可把老爸害慘了,天天給蚊子義務“獻血”。

小蠶寶寶們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看着它們,我想到了自己也是在爸爸媽媽的細心照顧下慢慢長大的,而且,我還發現蠶會吐絲救生,好厲害哦!有一次,我換桑葉時一條小蠶不小心從桑葉上掉了下去,我的心一顫,完了,這麼嬌小的東西,經得起摔嗎?但我又來不及去救它,只好眼睜睜地看着它走向死亡。突然,我驚訝地發現,它突然吐了一根絲,讓絲粘住葉子,把自己懸掛在空中逃過了一劫。我震撼了,面對生命中的磨難,它機智地救了自己,真了不起!

最近幾天,不知怎麼的,我發現小蠶寶寶們的身體凹進去的地方都或深或淺地呈現出綠色,大概是因爲桑葉吃得太多了吧!

5月15日星期二晴

(三)

今天,我滿懷喜悅把小蠶寶寶們帶到了學校,因爲老師要我們讓蠶寶寶回來聚聚,順便比比誰把蠶養得最好。我得意揚揚地想:“我的小蠶最大的有3。5釐米長,贏定了!”哦,老師還說要來場PK賽,選出最佳蠶爸爸和蠶媽媽。其中的一項桂冠,我是摘定了——當然是最佳蠶爸爸嘍!

沒想到,童佳俊的蠶要比我的大得多、粗得多。我驚訝地睜圓了眼睛——不可能吧?吃什麼靈丹妙藥養的啊?

老師大大表揚了他,還請他上臺爲全班同學傳授科學養蠶經驗。他樂滋滋地走上講臺,詳細講述了養蠶的經歷。我發現他的確很用心。比如:家裏不點蚊香、用電風扇趕蚊子、爸爸不抽菸、媽媽燒菜開油煙機、爸爸每天到山上採桑葉……。哦,一人養蠶,全家上陣!

我暗暗發誓:要更加用心養蠶,以後再和他決一雌雄。

回家後,我發現29只小蠶死了三隻,感到十分難過。這些死去的小蠶全是不足一釐米長的。我覺得這和我們的學習十分相像,老師教我們的知識就像一片片桑葉,只有吃得多,吸收得多才能生存下去,不會被淘汰。

5月22日星期二晴

(四)

今天,小蠶們搬家了,因爲原來那間房子對它們來說實在是太擁擠。於是,我爲它們製做了一個精美的小蠶屋〈誰叫它們都有六——七釐米長,長的膘肥體壯,不搬家也不行了〉,以前裏面是裝蛋糕的,很大,還有一絲淡淡的清香,用來當小蠶屋再合適不過了!小蠶爲什麼會這麼長的這麼快呢?這還得歸功於我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們,每天,他們早晨散步回來時,總會爲我的小蠶帶來幾十片新鮮的桑葉,有了足夠的桑葉,小蠶整天就只知道吃,不肥纔怪呢!

我有一個疑問,小蠶只吃桑葉,大熊貓只吃箭竹,澳大利亞的考拉只吃桉樹葉,它們都非常挑食,只吃一種食物。爲什麼大熊貓、考拉都瀕臨滅絕,而蠶之一族卻子孫興旺,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帶着疑問上網查資料,原來大熊貓的精子存活力特別低,繁殖能力差。而考拉因爲以前被大量獵殺,現在雖然受保護,但它的食物來源桉樹林卻不受保護同樣瀕臨滅絕。而小蠶不但繁殖能力強,而且食物來源充足,自然繁榮昌盛。

5月27日星期日雨

(五)

這幾天,我在小蠶屋裏發現有幾隻小蠶的身體由尾部到腹部開始變黃、呈透明狀,身長竟然由7釐米縮成了5釐米,桑葉也無法引起它們的興趣,一個個都往高處爬,嘴巴里吐出了一根又一根銀白色的絲,閃爍着光澤,媽媽說它們要上山了——結繭,便找來了一大捆稻草,剛準備把小蠶們放上去結蛹,一個老奶奶走了進來,想要買藥,見我們正準備把小蠶們放上去結蛹,說:“應該取出稻草芯,捆紮起來,然後,把蠶放上去”我按老奶奶的話做了幾座蠶山,小蠶們迫不及待的在幾根稻草芯之間努力工作起來,它們嘴裏吐出幾根絲來,粘住稻草芯,六隻胸足站定在絲上,以s形的方式繼續吐絲,頭一扭一扭的,像印度的舞蛇,那樣子可有趣了。半天時間,一個透明的蠶繭就形成了!

小蠶可真是天生的建築師呀!

養蠶日記 篇6

這回,我們班上又掀起了一層養蠶風波。大家用自己的錢財買了一條條可愛的蠶寶寶,當然,我也不例外。

當我買蠶時,我心裏充滿了愛意,心中就有一個念想,一定要把蠶寶寶養大,像照顧一個嬰兒似的照顧他。當我看着蠶寶寶那妖嫩的身軀,就覺得蠶寶寶身體軟,白得像一個嬌貴的小公主,讓人又歡喜又開心。

今天中午,我閒着沒事幹,就把那些蠶寶寶給拿了出來。我把那個盒子理乾淨,放進我新買的桑葉,蠶寶寶向着桑葉火速似的往上爬,用它那小小的嘴巴,在那一點一點的吃着。我專心致志地看,看着蠶寶寶那狼吞虎嚥的樣子,我開心了許多。

這時,有些同學看見我們養蠶,也心動地買了蠶。我去看看盧成的蠶寶寶,到了他那,我大吃一驚,心想:他的蠶怎麼那麼大了,又白又胖,還結層薄薄的絲。看見蠶寶寶,在那緩慢地移動,嘴裏不斷地吐出一根根細絲,在那裏不斷繞圈。我就想讓自己的蠶寶寶也快快長大,成爲一個吐絲的蠶媽媽。

蠶寶寶不僅可愛,還非常得嬌貴!我們要好好照顧它們噢!

養蠶日記 篇7

我相信每個人都在科學課上養蠶。哦!順便說一下,這是一種會吐絲的蟲子。它的絲也可以用來製造絲。讓我告訴你一些關於我養蠶的有趣的事情。

“小芝麻,一點一點”

自從我收到科學老師寄來的蠶卵,我就一直等啊等。大約四五天之後,我所有的蠶寶寶都破殼而出。“啊!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麗。”誰在悲嘆?原來是一隻剛孵出的蠶寶寶,它的小腦袋東張西望,好像在探索一個新世界。新生的蠶寶寶都是黑黑的。透過放大鏡看,他們的身體是不均勻的。新生的蠶寶寶正在吃桑葉。它看起來真像芝麻撒在桑葉上。雖然蠶很多,但它們不可能一天吃完一片桑葉。

“金蟬脫殼”

蠶一天天長大,現在越來越胖越來越白了。這一天,我發現兩隻小蠶在“打架”。一隻蠶爬到另一隻蠶身上,抓住它的背。蠶脫了一層皮,像“金蟬脫殼”。科學老師說這是剝蠶。

三個“大胃王”來了。

科學老師給了我三條豬蟲。老師說:“豬蟲也是一種蠶。”豬蟲的顏色比普通蠶的顏色要多得多。它有黑、白、紅、綠……豬蟲是蠶中的“胃王”。豬蟲的食慾是三隻普通蠶的食慾。只要豬和昆蟲看到桑葉,它們就會抓住桑葉並吃掉它們。

我所有的蠶都有繭。透過養蠶,我知道絲綢來之不易,每一個生命都是可愛的。

養蠶日記 篇8

4月11日 星期五:

媽媽在網上買了一些小蠶,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快遞公司送來了。那個叔叔把盒子遞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啟盒子,可惜不是蠶卵。買蠶時賣家說是3月30號出生的小蠶寶寶,那麼現在已有12天,該是二齡蠶了,但看起來還是很小的,只有幾毫米大,顏色是灰黑色的。前面的腿細細的;後面的腿粗粗壯壯的。小蠶雖小卻個個都很強壯,我們找來幾片嫩嫩的桑葉,他們就拼命地吃起來。

小蠶很快就吃飽了,然後就一個個趴在葉片上,昂着頭一動不動地,媽媽說可能他們是這樣“消化食”的吧。

4月14日 星期一

小蠶似乎一天一個樣子。今天,我們摘了許多桑葉,洗乾淨並用紙巾擦乾了。當我們正要喂小蠶的時候,發現只是幾天的功夫,小蠶就已經長得了許多,大概是我們喂得好吧!最大的長10毫米,最小的也有7毫米,顏色也淺了一些。他們現在一個個高昂着頭,左右搖擺地搜尋着桑葉,象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原來小蠶很小還看不出有多少條,現在看來大概要有100多條呢,那麼將來會需要很多桑葉的。爲此我們特意找了一棵小桑樹苗種在小區的花園裏,但不知道它能不能活下來?

4月15日 星期二

小蠶現在又長大了很多,變得能吃多了,我們每天都要摘很多桑葉來喂他們。

今天我們又去看了一下那棵小桑樹苗,看它還是沒有“醒”過來,媽媽說剛種下的小樹是要“緩”幾天的。我們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要是它能活就好了,那麼小蠶就一定不會餓到了。”想到這時,我又想起父親教我一句話: 只要有信心,事情就可以成功。我告訴了姐姐,然後,我和姐姐異口同聲的說:“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它一定能醒過來的,因爲它也是一條小生命啊!”

4月16日 星期三

今天我們去市裏參加舞蹈比賽,媽媽順便去了河西中山小學。媽媽回來時手裏拿着一個塑料包,她說那是彩蠶飼料,是她託中山小學的科學老師代買的。包裏有兩根包裝得像香腸一樣的東西,媽媽說那就是飼料,等蠶到了三齡以後就可以喂飼料了,蠶吃了飼料就會吐出彩色的絲。我和姐姐都期待着看到彩色的絲。

4月18日 星期五

今天早上我發現有一些蠶不吃東西,也不動,身體有些淡淡的發黃,面板顯得很緊很亮,嘴的周圍也有一些“發鏽”,呈褐色,我們想它們可能是要蛻皮了吧。

下午放學一到家,我們立刻跑去看小蠶,小蠶果然是在蛻皮。剛巧有一條正在蛻皮,我們仔細地觀察。原來小蠶蛻皮前吐的絲是用來把自己固定住。小蠶的皮是從嘴那裂開的,現在他身子一拱一拱的往前爬了幾下,奇蹟發生了,小蠶就像是在脫衣服,從舊皮當中一點一點鑽了出來。說起來容易,但我想小蠶蛻皮一定是費了他很多的力氣,所以他蛻完皮就趴在那又一動不動了。是啊,這是他又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自然會很辛苦。

剛蛻完皮的蠶,身體有些發白,很嫩的樣子,嘴部的顏色也很淺。現在他們已經足夠大,可以看清他們的長相了。我們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真的和資料裏說的一樣:身體有十三節;八對足--三對胸足,四對腹足,一對尾足;身體前端分別有一對像眼睛一樣的斑點和一對半月形斑紋;身體兩側還有一溜黑色斑點。他們在盒子裏歇了一陣,等體力恢復了一些,身體的面板也不再那麼嬌嫩了。我們拿了一些新鮮的桑葉放在他們旁邊,他們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不上課,早上起來後,剛吃過早點我和姐姐就開始看蠶。

只一天的時間,昨天蛻了皮的蠶又長大了許多,他們現在看起來有3釐米長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忙完了她的事也來看蠶。媽媽看着小蠶說:“這幾條大的可能就是三齡的了,咱們給他們喂彩蠶飼料吧。”我們拿來彩蠶飼料,剪開一個小口擠出一些放在紙盒裏,又拿出幾條大一些的蠶放進去。可是那些蠶似乎對飼料不感興趣,雖然看起來他們已經很餓了,但就是不吃飼料。媽媽說她在網上了解過,這些從小吃桑葉的蠶,就不愛吃飼料了,就像是如果一直給我們吃漢堡包,再給我們饅頭,我們就不會吃了一樣。好在當我們把飼料抹在桑葉背面,餵給他們時,他們聞了一會兒,就開始吃了起來。我們就用這法子,分出倆個小盒子分別養吃紅色飼料和吃紫色飼料的蠶。

4月21日 星期一

這倆天我們每天都觀察蠶。他們長的很快,大部分蠶都到了三齡,有些已經是四齡了,而且長得很壯,白白胖胖的,有5-6釐米長了。每天他們都會吃很多的桑葉,現在他們吃起桑葉來也非常快,一條蠶只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吃下大半片桑葉。因爲怕我們耽誤學習,所以媽媽承擔下了大部分的養蠶和採摘桑葉的任務,媽媽說每天這些蠶能吃下一百多片葉子呢。

真是辛苦媽媽了!

4月25日 星期五

真是神奇,那些吃了彩蠶飼料的蠶,身體開始發生變化了。吃紅色飼料的蠶身體呈現粉黃色,而那些吃紫色飼料的蠶真的變成了紫色的。他們現在又長大了些,有7釐米多了,而且長得像我的小手指一樣粗細了,媽媽說,他們小時候養的蠶也沒有長到這麼大。每次給他們打掃衛生時,我們就喜歡把他們拿在手上,涼冰冰的,肉乎乎的,很可愛;不過媽媽說那樣對蠶不好,所以不能拿久了。

4月27日 星期日

今天一早看蠶時,已經有幾條開始吐絲了。媽媽用硬紙板剪了一個心形,一個圓形,把一部分吐絲的蠶放上去,他們就開始在紙上一圈一圈的爬,直到他們確認確實沒有角落可以做繭了,才無可奈何地在紙上吐起絲來。媽媽說這樣他們沒有了蠶繭的包裹,就可以很容易的觀察他們的變化了,只是要在他們吐完絲後放在柔軟的盒子裏,好好保護他們,不能讓你過他們受到傷害。另外的一些蠶,媽媽也給他們做了可以織繭的盒架,把他們放進去,很快他們就各自找了一個“房間”,開始織繭。有意思的是,他們有些也很笨,分明還有空着的“單間”,他們卻非要和別的蠶擠在一個“房間”中。

4月29日 星期二

每天觀察那些吐絲的蠶,看到隨着他們不停地吐絲,他們的身體,也在不斷的縮小,像一個年邁的小老太太,很憔悴。現在他們已經不能再像開始那樣精神百倍地在紙板上爬行,只能在身體的周圍用嘴划着越來越小的“8”字。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我爲他們的精神感動,同時也從心底心疼這些蠶兒。

終於,一條小蠶在紙板上把持不住,掉了下來,他是筋疲力盡了呢。我小心地把他捧起來,放進已經鋪好柔軟的紙巾的盒子了。

蠶兒啊,蠶兒,你好好休息吧!

4月30日 星期三

五一要放幾天假,張老師把她的小蠶拿給我們,讓我們幫她養幾天。她的小蠶好小呀!她一定是太忙了,把小蠶餓壞了,都沒怎麼長。

5月3日 星期六

張老師的小蠶到了我家,有兩條只吃了一天桑葉,就開始蛻皮了,然後就瘋狂地猛吃桑葉,體型也在突飛猛進地增大;只有一條小蠶,大概是因爲吃了張老師喂的帶水的葉子,一直“上吐下瀉”,我看着她不停地在盒子裏痛苦地翻滾,很是難過,心裏甚至想,也許她早些死掉會更好些。哎...

5月5日 星期一

媽媽把幾個蠶繭剪開,讓我們可以看到蠶在蠶繭中的變化,那些沒有在蠶繭中的蠶也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現在有一些蠶已經開始蛻皮,變成蛹了。

蠶蛹看起來沒有足,也沒有眼睛,有時候他們會在盒子裏扭啊扭的。早些時候變成蛹的蠶,現在開始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在頭部開始有一些要分化出觸鬚和眼睛的樣子。

所有的蠶都已經吐絲了。我們把蠶繭取下來放進大紙箱中,靜靜地等着他們進一步變成蠶蛾。

5月10日 星期六

幾天沒有看蠶了,這天我們忽然聽到一陣“撲棱棱”的聲音,忽然想起那些蠶大概已經變成蠶蛾了吧。開啟紙箱,幾隻早出的蠶蛾正在紙箱中“振翅欲飛”,當然他們早已不能飛了。

我們把紙箱底部鋪上白紙,把蠶蛾重新放進去,蠶蛾很快找到了一個異性同伴,開始交尾,完成生命中重要的一步。

5月13日 星期二

今天再次開啟紙箱,啊,紙箱底部,密密的一層蠶卵,先產下的蠶卵已經變成黑褐色。這就是一個個新的生命啊!

至此,小蠶完成了他一生的生命歷程。蠶的一生只有30-40天,但在這短短的幾十天中他卻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甚至爲了繁衍後代,竭盡心力,付出生命。多麼神奇而偉大的生命啊!

養蠶日記 篇9

夏天即將來臨,我家裏又增添了八條小生命——蠶寶寶。

“哇!好可愛呀!媽媽給我買幾條吧!”我請求地說道:“可是養蠶可不那麼容易,你必須要照顧它們,能做到嗎?”媽媽問。“一定做到,我保證!”我再三請求下,媽媽給我買了八條蠶寶寶,我開心極了。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給蠶寶寶們摘了最鮮嫩的桑葉,給蠶寶寶們鋪上了一層香軟的“綠毯”,並把它們放進了一個溫暖的小屋——鞋盒。

放學回到家後,我立刻給它們換綠葉,清掃它們的家。“咦!這幾隻蠶寶寶怎麼不吃也不動了?”媽媽疑惑地問,我應聲答道:“那是因爲它們在睡覺,準備換”衣”哦!”媽媽恍然大悟,誇我真用心。

過了十幾分鍾,只見它一伸一縮,開始蛻皮了。蠶寶寶的“衣”已經蛻到尾部了,怎麼還不掉呢?我看了好久好久,那“舊衣”就是捨不得掉,一直粘在尾巴的一角,我一氣之下,將那件“衣服”從尾部輕輕地拉了下來。又過了好一會兒,蠶寶寶們的“衣服”都換新的了,我也給它們換了新鮮的桑葉,幾隻蠶寶寶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蠶寶寶進食的樣子:那樣皺的臉,那樣小的嘴,那樣安靜,那麼快速地嚼着桑葉,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不禁動了起來。

養蠶真的不容易,但我卻十分享受。

養蠶日記 篇10

我家又來了幾個新朋友,你猜它們是誰?對,它們就是蠶!

蠶的身體又細又長,表面的皮還帶滿皺紋。它們長長的身體上有16只小小的腳。它們的腦袋大大的,好像有着無盡的智慧。它們大大的腦袋上有着鋒利的牙齒,別看它們的牙齒很小很小,啃起桑葉來可快哩!它們的身子柔軟得很,白白胖胖的。它們的尾巴上還有一根小刺,估計是用來自我保護的吧!

蠶剛來我家“做客”的時候,還是灰灰的只有一釐米長,現在已經長大了很多,成爲我們家的“熟客”了!每天回家看見蠶長了不少,大了一點時,我總要大聲嚷嚷,向媽媽吹噓個遍。媽媽也高興地不得了!

可是,我的蠶突然不吃桑葉了,這可怎麼辦呢?我要繼續觀察,解開謎團。

標籤:範文 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