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關於數學生活日記範文集錦七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生活日記7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數學生活日記範文集錦七篇

數學生活日記 篇1

我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現,數學真的無處不在啊,仔細想一想,真的有很多與數學有關的有趣事情。

我的`姑姑開了一家商店,裏面有零食、文具、生活用品、菸酒等,很齊全,每次去姑姑那裏,替姑姑收錢成了我的樂趣。

有一次我去姑姑家,一位阿姨來買東西,她買了一條毛巾六元,一盒紅燒牛肉麪3。5元,一塊香皂4元,1包瓜子2。5元。阿姨付了20元錢,姐姐說“姿萱:你算算應找阿姨多少錢?”我急忙接過錢去,在心裏算:6+3。5+4+2。5=16(元) 20——16=4(元)我向姐姐說應找回阿姨4元錢。姑姑連聲說:“你的數學很棒哦!口算就能算出來,而且又那麼快!”

過了一會兒,一個叔叔急匆匆來到商店裏,馬上要開會,需要一箱蘇打水,姑姑說:“一瓶單買2元,一箱是48元。”叔叔剛買過走後。姐姐問我,知道剛纔一箱有多少瓶嗎?我腦海裏出現一個算式:48÷2=24(瓶)就脫口而出24瓶。姐姐笑着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開心的笑了。

無論簡單或是困難,生活中的數學都是那麼的奧妙。以前我認爲數學很普通,但這次經歷給我很大啓發。原來生活就是學習的另一課堂啊!

數學生活日記 篇2

過年了,我和爸爸媽媽開車回濮陽。

在路上,媽媽問我:“從安陽到濮陽一共是100公里,我們現在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公里,若是以這樣的速度我們什麼時候能到濮陽?”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終於回憶起了以前學過的路程問題。想到這個,我頓時茅塞頓開,對媽媽說出了我的解題思路:“先用120千米除以60,算出來每分鐘行2千米,然後用100除以2,算出來從安陽到濮陽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需要50分鐘就可到達。”

媽媽問我爲什麼這樣算,我說:“因爲路程除以速度等於時間,100千米除以每小時120 千米除不盡,所以我把每小時120千米除以60算出每分鐘行2千米,再用100 除以二千米就算出了所需時間。”媽媽聽了我的解題思路,直誇我知道動腦筋了。我得到表揚心裏高興極了,生活中到處是數學,學好數學知識真好!

數學生活日記 篇3

今天,我高興在家裏看着我《聰明數學》,我看着看着,看到一個春聯中有關於數學方面趣味數學題。裏面內容是語靈部落漢末央長老過生了,魔數王國女王帶領下他們臣子去給長老祝壽。到了以後,魔女小星看到長老白鬍子長長,就忍不住問:“請問長老有多大年紀了。

啃啃獸精靈長比較調皮,他對魔數王國臣民數學能力早有耳聞,他今天決定見識一下。

於是,他出了一道題是用對聯形勢寫:

上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

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開始我一直不知道從哪入手,因爲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麼意思,後來,媽媽說:“花甲是指“60”歲了,古稀是指“70”歲了。現在,我終於有頭緒了,上聯“重開”就是,下聯兩個60,“三七歲月”是3×7=21歲,上聯年齡是60×2+3×7=141歲,下聯:“雙慶”是兩個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聯年齡是70×2+1=141歲,所以長老年齡是141+141=282(歲)。

啊!原來數學是那麼有趣。

數學生活日記 篇4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數據:“一張厚度爲0、01釐米紙對摺30次之後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麼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紙,透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峯嗎?但很多意想不到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透過計算,這一切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釐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釐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瑪峯高度8848·13米轉化爲884813釐米,透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紙張厚度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峯高度,而且還是後者10多倍。

其實,像這樣驚人數據在平常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眼睛。

數學生活日記 篇5

今天,媽媽跟我說:“雪飛,跟你玩個遊戲吧!”我說:“好呀!”

媽媽拿來一塊圓紙板,紙板中心用釘子固定了一根指針。紙板平均分成24個格,格內分別寫着1—24、“媽媽,遊戲規則是什麼?”“遊戲規則很簡單:指針轉到單數格或雙數格,都要加上下一個數。加起來是單數就是我贏,加起來是雙數就是你贏。”

我一連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輸。“爲什麼總是單數呢?”我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想想吧!”於是,我絞盡腦汁地想,終於讓我想起了:單數+雙數=單數。這下子我明白了,如果指針轉到單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雙數;如果指針轉到雙數格,那麼加下一個數就是單數。所以,指針轉到任何一格,加起來的數都是單數。

數學生活日記 篇6

一說起數學,那可就說來話長了,本來我不喜歡數學,一上數學課我就頭大,上起數學課我就沒心思學,更別說數學的學習成績了。

就因爲我的數學學得不好,媽媽非帶給我報了一個數學輔導班。就因爲這一個輔導班,使我的數學學習成績大大的提高了上去。

一開始,我認爲數學沒什麼好學的,不就算一下嗎,得出了一個結果,沒什麼好學的,只要口算學得好就行了,數學的結果只要算對了就行了。就坐在椅子上呆呆的看着老師講題。但是上了幾次課後,我覺得老師講得很好,並不是那麼乏味,我就仔細的聽了起來。我認真的聽了一節課,覺得很好玩,看來數學也很好,並不是我認爲的那麼乏味、枯燥。

記得有一次,老師講了一道題,是一道看圖計算題,要求出陰影部分的面積和周長,我們好幾個同學都不會,我想了很長時間都沒想出來,這時,老師給了我們提示:可以在本子上畫一下圖,把圖分割一下,平移一下。我聽了,就迫不及待得開始畫了起來,果然,老師說的沒錯,我第一個舉起手來,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誇我真不錯,寫的既對又快。

我想:數學也並不難呀,只要認真的學,就能學得好,數學也並不是只要計算出結果,就能寫對了,還要動動腦子,不會算了就換一種方法,就能算出來了。

我喜歡數學。

數學生活日記 篇7

幾天前數學課,邵老師帶我們去體驗一千米有多長。

老師告訴我們操場一週是200米,要走幾圈是一千米呢?同學們異口同聲說:“5圈”老師有點擔心又有點神祕地說:“你們走得下來嗎?”我們自以爲是說:“能”。

開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盡了,但是我還是艱難地走完了5圈,別人也都像我一樣。有同學還記錄了我們走得時間,我們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鐘。老師問我們:“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學說:“累、苦、腰痠背痛、全身乏力”老師笑着說:“還自以爲是嗎?”我們有氣無力地回答:“不了。”

這就是邵老師帶着我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