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200字

清明節感悟日記200字(通用17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感悟日記200字(通用17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感悟日記200字(通用17篇)

清明節感悟日記1

清明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經過兩百多公里的山路,回到鄉下掃墓。

上山的時候,下着毛毛細雨,我懷着悲傷的心情上了山。咱們來到過世的人墳前,點燃香火,向他們鞠躬,表示對他們的敬意。經過幾個小時,終於結束了掃墓,咱們戀戀不捨地下山啦。這一天,令我終身難忘。

清明節,讓我認識到:咱們要紀念先祖,拜祭哺育過咱們,愛過咱們的人,更要珍惜今天美好的日子。

清明節感悟日記2

今天是傳統的清明節,咱們一家回家鄉祭祖。一路上下着濛濛細雨,路高低不平,終於到家鄉了。家鄉里的人已經做好了飯給咱們吃。飯後,大家都去祭祖了。

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着祭品;有的人拿着香、蠟燭和炮竹,還有的人擡着一隻油膩膩的乳豬。我怕草叢中有蛇,於是我就拿着一根竹子,準備打草驚蛇。

大家在祭祖時,有的在燒祭品;有的在除草;還是的在點燃炮竹。炮竹聲在山間迴盪着,散發出來的煙好像一層層厚厚的白霧。

祭完祖,咱們就回家了,我又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清明節感悟日記3

今天是清明節,是紀念咱們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爲了人類解放的先烈們!雖然你們已不在咱們的身邊,但是你們永遠在咱們的心中。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我要向你們鞠躬,鞠躬,再鞠躬!

我不由還想到了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也是表達了清明時節大家思念和追悼逝去的親人和革命烈士們的悲痛心情。

咱們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清明節感悟日記4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踏青。大家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今天是一個晴朗的天氣,是去踏青的好日子。咱們來到田野,踏在青青的小草上,感覺軟綿綿的,舒服極了。油菜花開了,整片田野就像戴上了金色的皇冠,把整個天空染黃了。一陣微風吹來,油菜花不停地點頭,好像歡迎咱們的到來。勤勞的小蜜蜂在花叢中採蜜,來來回回,忙碌極了。美麗的花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它們時而嬉戲打鬧,時而傳播花粉,開心極了。我完全融入了田野裏,好像我是這裏的一份子。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我要像小蜜蜂一樣勤勞,刻苦學習。

清明節感悟日記5

古人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一直不信,可是,事實證明我錯了,今天從早上開始就陰天,中午便下起了雨,難道說古人說的話真的是預言麼?

清明的早上,山上就像是有金子一樣,好多好多的人都在那裏移動,都是來看望已故的家人,讓咱們不由的感嘆,人,果然是一個重感情的而動物,也是一種迷信的動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一首表達了所有人心情的詩,但,已故的人永遠也不會回來,所以,活着的人,要帶着已故人的夢想,開心地活着,這樣才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感悟日記6

4月6日的早上,天氣不是太好,但我們還是準備去外婆家掃墓。一路上,交通非常擁擠,我坐在車裏很無奈,車子想一條長龍一樣停在那裏不動,還有不少車禍呢,但是車外的景色吸引着我,開啟車窗,可以聞到一股清香的氣息,那時在市區所沒有的,路邊的桃花,油菜花,白玉蘭(清明節作文200字)等都爭奇都豔。你還可以在田間看到一股股的黑煙,那是人們爲了紀念已故的親人而化的紙錢。

經過1個多小時到了外婆家,我們拿着紙錢,蠟燭和紅紙袋走向墓地。媽媽她們走在小路上,我騎着自行車走在前面。到了墓地,我看見大人們邊燒着紙錢,邊合着手許着心願,可孩子們個個象小鳥似的歡蹦着。也許等我們長大了也要這樣嚴肅吧。

清明節感悟日記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清明節,天下起了小雨,我和媽媽爸爸,老伯,嬤嬤,哥哥,外婆一起去餘姚看外公和太公太婆。爬山坡時我很怕,還摔了一腳,幸虧後面有媽媽在,我就不怕了。到了外公那裏,我拜了幾次,媽媽外婆老伯,嬤嬤,哥哥也拜了。拜完後就放鞭炮了,在放時我很怕,媽媽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我。看完外公我們就去看太公太婆了。在太公太婆那,我們點好蠟燭,全都拜了一下。在放鞭炮時,我還吃了果凍,放完時,我果凍也吃好了,一共吃了八個。我們看完太公太婆,就回家了。我下山時又摔倒了。

今天我去看外公、太公、太婆好開心啊!今天我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清明節感悟日記8

清明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習俗,這天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在古代的時候,清明這一傳統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現在的人們已經沒有古時候的習慣了,我看見有人在十字路口燒紙。爺爺和奶奶回老家去給太爺、太婆們燒紙去了,沒有帶上我。

清明節感悟日記9

這天就是4月5號,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清明節。早上,我5、6點就被拉起來,胡亂套上衣服,還沒有來的及吃早飯,就被塞進車裏,向老家出發。

這天的天氣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掃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麼老奶奶老姥姥老爺爺——有的地方十分遠,但就是不管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叔叔們都說我太小,什麼都不和我說,然後但就是我自己倒就是對“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欲斷魂”三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清明節感悟日記10

昨天,是清明時節,爸爸帶着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給姑爺爺燒紙。

到了姥姥家,我就看見姥爺在那裏剪白色的紙條,我很好奇:“姥爺,您在幹什麼?”姥爺笑了,小聲地告訴我:“保密啦!”姥爺剪好了,把它們掛在釘耙上,我拿着一大把紙錢,爸爸拿着一盒蠟燭、媽媽拿着一個小打火機。

到了姑爺爺的墓前,我們把旁邊的雜草除掉,在給姑爺爺的墓上培上了新土,爸爸把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姥爺把那些白紙掛到姑爺爺墓上的樹枝上,媽媽把打火機點燃,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放到火裏,紙錢燒完了,我們給姑爺爺我們就回家了。

清明節感悟日記11

“清明時節雨紛紛”果然如此。清明節我和爸爸我的媽媽去掛紙。

我們走進農村,漫步綠易盎然的草原上,那裏到處鳥語花香,一路上我邊玩邊觀賞那植物世界,啊、原來植物也很堅強呀、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管是下雨、打雷還是火燒到死不了。讓我很佩服。

我們來到墓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美麗無比。墓前還有幾隻布穀鳥,那布穀鳥的叫聲真是可愛。有趣極了,彷彿我自己也變成了一隻翩翩飛翔的鳥兒。我的媽媽見我在那發呆就提醒了我。燒紙錢。那時我纔想起來我是來燒紙錢的呀。

經過那件事以後,我就一放假就叫爸爸我的媽媽帶我回老家。原來農村是這麼的美呀!

清明節感悟日記12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爺爺奶奶還有爸爸都不在家,今年的清明節媽媽帶我和妹妹去上的墳。

我們帶着沉重的腳步來到墳前,祭拜已故的長輩。我和妹妹把一掛好長好長的鞭炮拆開,圍着墳堆繞了一圈,媽媽在準備燒紙錢。之後媽媽讓我和妹妹站在一邊,她把鞭炮點着後開始燒紙錢。媽媽讓我和妹妹跟着她一同跪在墳前,嘴裏還嘟嘟囔囔說些什麼話。最後我們還在墳前叩了3個頭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在墳前說的都是什麼。媽媽告訴我,她在祈求天堂裏的親人能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清明節感悟日記13

清明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爲故去的人掃墓,燒紙錢,人們也利用這次機會帶領孩子去烈士陵園,紀念館,深切緬懷先輩們。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文化。

今天我也沒有閒着,也去掃墓,祭奠那些先輩們,我和爺爺、奶奶和爸爸坐車去祖墳,一路上見了許多沒有見過到東西,這可真是不出門不知道,一出門下一跳,我們到了以後,拿着貢品和大金來到了祖墳前,先畫一個圓圈,然後把大金放到裏面燒,奶奶還給我講哪個是祖奶和祖爺。燒完了,我們就去我奶奶他媽媽和他爸爸的墳前,我們又燒了許多的大金,燒完了,我們去二老舅的家,吃完飯,我們回家了。

清明節感悟日記14

即使人們都說清明要掃墓,但我卻沒有這樣做我而是去了——書店,一大清早就來到新華書店,即使來得很早但裏面已經有四五個人了,我立刻來到沈石溪的專櫃上拿起一本書就開始津津有味的看起來,站着看了一會,覺得腿有些麻木,向四周望了望,沒有位置我知道蹲在地上看書還沒有一會,我就感覺到不舒服了,我乾脆坐在了地上,這樣舒服多了但還沒一會,工作人員就對我說地上太髒了,讓我站起來看。

我站在那無奈了一會突然發現有很多人在那邊的臺階上坐着看書,我立刻跑過去坐在了臺階上沉入了書中,等我看完了已經有很多人了,看來清明節纔是看書的好日子啊!

清明節感悟日記15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天空無比陰暗讓人覺得毛骨悚然,你知道嗎?今天是爲祭拜革命先烈的日子,雖說“清明時節雨紛紛”,可今年下的卻是雪,讓人感到很不舒服!

早上,早早地來到學校,戴好紅領巾,穿上整齊的校服,我校五年級學生就這樣集體出發,沒想到我們竟然徒步去烈士陵園掃墓,天哪!不敢想象,像我這樣的城市孩子一直嬌生慣養,竟然徒步走兩個多小時的路,這是我纔想起以前革命烈士的辛苦,他們每次去前線打仗,都要走好幾裏的路,而我們走兩個小時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那他們豈不更累?就這樣,我堅持走到烈士陵園。

來到陵墓前,我們低下頭,默哀三分鐘,這三分鐘有的同學哭,讓我想起不屈不撓的江姐,魯迅,徐永光。

清明節感悟日記16

大家一說到清明節,就會想到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我給大家講一講清明節的由來吧!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關於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爲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和飢餓,有一次,重耳餓暈,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割肉奉君。後來,重耳做了君主,要對介子推受賞封官,介子推爲行孝推卻躲進綿山。晉文公聽信他人言,放火燒山逼介子推下山,介子推最後燒死在綿山。晉文公傷心悔恨,於是把這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節那天,我們要懷着崇敬的心情爲先人掃墓,向先人致敬!

清明節感悟日記17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灑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節古詩裏面的詩句,就像已經到了清明節一樣,讓人身臨其境。

在清明節時,有吃冷食的風俗,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做飯,還會象中秋吃月餅一樣,清明節要吃雞蛋。在上海清明節時,還會有吃青團的習俗,那是一種用青艾汁和米粉混合蒸熟的食物。

清明節還是後人拜祭先人的日子。人們都會忙着準備祭品、上香、燒冥紙之類,來懷念離世的親人。清明節不僅是祭奠的節日,也是踏青嬉遊、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清明節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但有活動,有學問,還有佳餚,是一個多麼有深刻意義的節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