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心理作文

【精華】心理作文彙編八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心理作文彙編八篇

心理作文 篇1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陰影和挫折,走出陰影實實在在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小時候,我很胖,在學校裏同學們都叫我“胖子”。有時候,同學們開玩笑會說:“咱們班上最胖的同學是誰?”同學們就會喊我的名字。到了親戚朋友家,親友們常常會說:“喲,肚子還沒消下去呀?越長越大,更像個胖小子了。”我雖然知道這些都是開玩笑的話,但是這些話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我決定去鍛鍊,但是沒有一個運動是能讓我堅持下去的。就算鍛鍊減肥有點成效了,可是大吃幾次後,體重又反彈了。真是悲催啊!

於是,我變得自卑了,膽子也小了。不管爸爸媽媽說我不是很胖了,但是我心中的陰影還是依然存在。有時媽媽跟別人聊天時,總會聽到胖會得什麼病了。所以在我的印象中,胖是沒有好處的,我因此變得更加自卑。

有一天,我在電視上看到NBA的籃球明星打球,我覺得打籃球是非常帥的一件事。於是,我開始喜歡上了籃球。在打籃球時,我還交到了很多朋友。漸漸,我不再那麼自卑。

打球沒有明顯減肥的效果,班上同學還是叫我“胖子”。我也曾經想放棄打球,而媽媽卻說:“做事情要循序漸進,只要堅持不懈一定行的。”我知道媽媽說得話是很有道理的,也因爲我確實愛上了籃球,因此,我終於堅持了下去。很長一段時間後,我終於瘦下來了……

到了初中以後,我非常怕同學叫我“胖子”,所以有點自卑,在學校不愛說話。但是事情沒有像我想的那樣,竟然沒有一個同學開我的玩笑。過年回老家時,我的長輩們都說我瘦了。我很開心。不管我是否真的瘦了,還是大家還是沒說出來怕我傷心,這個已無關緊要了,反正我已經走出了陰影。

走出陰影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有陰影並不可怕,只要你能戰勝你的陰影,克服你的不足,你就長大了。

心理作文 篇2

不少小學生害怕寫作文,產生害怕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並透過閱讀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同時,在表達方面,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從說到寫,從寫片段,逐步做到、具體、通順地寫出有中心、結構完整的作文。但無論是蒐集材料的指導,還是表達方法的指導,核心都是一個,即讓學生感到作文不難。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培養學生作文興趣,激發學生寫作文的熱情和靈感。變“要我寫”爲“我要寫”,使他們感到作文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最好途徑。

要學生排除寫作文的心理障礙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做好作文前的準備。

認真制訂每學期的作文計劃,有針對性地講授一定量的寫作知識學生感到作文也是有規律的,並不是神祕莫測的。但每次講授的內容不必求多,所講的寫作知識要能結合學生作文的實際,對學生確有啓示。佈置的作文練習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說,不能大而空。

2.鼓勵選材多樣化。

要放開手讓學生寫自己感觸深的事,寫自己的心裏話,在教材規定的範圍內,儘量鼓勵、引導學生選材多樣化。如寫一件難忘的事,不一定要學生寫那些千篇一律的“有意義的事”,什麼事感觸深就寫什麼。平時訓練性的小作文,如果求學生寫的日記、隨筆,則可以完全放開,怎麼想就怎麼寫,真正做到“我筆寫我口”,這樣作文就不再是難事而是樂事了。

學生感到作文難,有教和學兩方面的原因。從教學角度說,打破作文神祕感,針對學生實際生活命題和訓練,是排除沉重作文難這一心理障礙的有效途徑。

心理作文 篇3

我是一個非常好強的人,你要是信的話,就聽聽我的故事吧.

那是一個盛夏的晚上,我下樓去散步,碰見了我的原來的好朋友武文斌.我們倆有很長時間沒見面了,所以一見面便興致勃勃地聊了起來.聊着聊着,他突然問我;“毛毛,你能做幾個俯臥撐?”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沒等我說完,他就趴在地上做了起來,一邊做,一邊還說:“我能做20多個,你肯定做得比我多.”剛說完不久,他便站了起來說:“一共做了25個,你也去試試吧.”我沒辦法,只好硬着頭皮去作.要知道,我在體育方面可是最不行的,因爲,我太胖.我趴在地上,做了不到5個,便力不從心地敗下陣來,武文斌看了便說:“想不到你才做5個,我以爲你多棒呢?!”聽到這話,我的臉刷地一下紅到了脖子根.如果地上有條縫,我真想鑽進去,但這是不可能的.

回到家,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心裏暗暗地想,他能做25個,我爲什麼不能呢?難道我比他笨?不,不可能!我絕不是比他笨,只是我比他練習的少罷了.對,我一定要努力鍛鍊,超過他.於是,從那天開始,我便下定決心,每天堅持做5個俯臥撐,一天、二天隨着天數的增加,漸漸的,漸漸的,我一口氣能做30多個.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鍛鍊,我已經能做40多個了.

一年很快過去了,還是在一個盛夏的夜晚,同一地點,我再次碰見了武文斌.我便先發制人,提出再比賽俯臥撐.他滿不在平地答應了.還是他先做,仍是做了25個.做完後,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好像在嘲笑似的對我說,你能做這麼多嗎?現在該輪到我了,我想起一年前那個夜晚,想起了我刻苦鍛鍊時所付出的代價,我便不由得爲之一振,突然爆發出一種無名的力量,一口氣做了50個.我做完後,一看武文斌已經看傻了.過了好長時間,他才緩過勁來,傻呆呆地問我:“你怎麼這麼棒?”我笑了笑,回答到:“這得感謝你呀.要不是你觸動了我的好強心,我怎麼會這麼刻苦訓練呢,怎麼能超過你呢?”“噢,我明白了……”他苦笑着說.

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一件事.

其實,我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強,正因如此,所以我總能取得勝利.

這就是我,一個好強的人.

心理作文 篇4

賀頓,聽起來像個哲學名詞,是她給自己另起的名字,這位女性,有着悲慘的身世,來到偌大的城市,艱難地扣着命運的大門,她沒有學歷、沒有資金、沒有資本,甚至連姿色都沒有。然而在生活的競技場,她是出色的角鬥士,流血不可避免,但抗爭令人敬佩。

畢淑敏,當過軍醫的女作家。她的文字是溫暖和寒冷並存,有時很抒情,猶如汩汩清流,有時很嚴苛,讓你忍不住尖叫一聲。但她的文采是我的理想,比如:“女人的智慧不一定都是圓融婉轉的,有時也是斬釘截鐵的。決絕逝去的感情猶如舊衣,色澤已褪,針腳已開,款式已是陳舊,所有的經緯,都已經稀薄。然而,你長久地穿過它,那裏遺有你的形狀,你的氣息,還有你的淚和汗。”

這樣的文字很乾脆也很樸素,她善用比喻,讓你猛然心動,“賀頓並沒有走遠,在旁處靜靜地注視着(他),猶如看荒野中一盞毫不知情的燈。”她用漂亮的文字渲染景緻,“窗外冬日雪霽,殘雪似銀,路旁凍水如墨,陽光傾斜着射進來,像清漆一樣透亮,彈得出聲響。”她也很率直,“我不是課堂上的教授,只是一個筆隨心走的小說家。感謝小說的遊戲規則,給予我寬鬆想象的權利和快樂。”

一窮二白的時候,夢想仍是閃閃發亮的。對於一個女孩來說,其貌不揚是非常大的劣勢,然而賀頓有一副好嗓子以及堅韌不拔的雜草精神,她有計劃有理想有勇氣,敢於孤注一擲,破釜沉舟,爲事業傾盡心血。生活是不公平的,它讓有的人從出生開始就享受到了陽光、雨露,卻讓另一些人付出苦難的代價來承接不易的成果。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位長輩對一個臉頰掛着淚珠拒絕去自己分到的歷史班上課並失落地徘徊在辦公室門口的女孩用手指寫下:“學習是個人行爲。”從而消融了女孩的疑惑和倔強的場景。生命是一塊畫板,願你用至真至純的心去繪製一片藍圖,收集歡笑和淚水,健康真實地成長。你的成就在於你個人的努力,在於你怎麼看待自己。

賀頓一無所有,她去推銷化妝品,在她敲門的時候,更期待沒有人應答,晚一點應答,也就晚一點尷尬。難得有人應答的時候多半是冷淡的回絕,甚至強行把她拽進屋裏。()逃跑驚魂未定,她不允許掉眼淚,因爲流淚也是需要資本的,她抿緊嘴脣,強忍淚水,又到另一幢樓“開戰”。

賀頓想做心理師,因爲很賺錢,這是初衷。然而在開辦心理診所和爲案主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賀頓瀕臨崩潰的邊緣,她隨時可能倒下,卻強迫自己堅持。故事的最後,賀頓繼續掙扎在殘酷的現實裏,只是她比以往更堅定、更智慧、更成熟。

品《女心理師》是一種刺激和潤澤,直指人性。它給了我指引,或許可以去研究一下心理學,或者可以做一個關於“人性”的主題研究,無論哪一種,都是催引人更好更強地把握自己的人生。當我綿薄無力的時候就要懂得積蓄力量和能量,一個人的成長和幸福感維繫着很多人的關注和期盼,萬物寂寥,乾坤清澄,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心理作文 篇5

孩子之所以有叛逆心理,責任全在於父母做法與表現。爲何會有叛逆心理呢?有兩種說法。

其一: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是這樣的【你必須怎麼怎麼樣】【你絕對不能怎麼怎麼樣】久而久之,孩子就被你牢牢的束搏起來了。是人都想要自由,孩子一旦發覺自己已被束搏起來,渴望自由的慾望就會隨之而來。出於本能,孩子會全力相抗。這就是孩子爲何會有叛逆心理的第一種說法。

其二:有些父母想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必須去幹什麼,還不能反抗。久而久之,孩子會厭煩,一厭煩就會抵抗。父母發現原本好好的挺溫順的孩子一下子就變了,很奇怪。一奇怪就要溝通。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帶着責罵的語氣說孩子的。孩子首先第一肯定會很委屈,然後是傷心,進而會很憤怒。有人說孩子很天真。正是因爲孩子天真,所以憤怒中的孩子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因爲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這就是孩子爲何會有叛逆心理的第二種說法。

總而言之,做父母的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定你的那一句話或哪一個動作就會毀了你孩子的一生!

心理作文 篇6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完成兩個任務,具體地寫出煩惱的心情,辯證的分析自己的感受。

2、在作文教學中師生共同進行心理疏導

教學重難點:在作文教學中師生共同進行心理疏導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內容:

匯入:上節課我佈置了一個作文題目:成長的煩惱

要求:1、具體地寫出煩惱的心情,2、辯證地分析自己的感受。

在大家的作文中我看到很多同學都敞開心扉,傾訴了自己心中的煩惱。大家的文章也不禁使我回憶起18歲那段美好的時光,正如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的:18歲是花的季節,是雨的季節,是青春迎風綻放的季節。18歲的時光如同一首雋永無瑕的詩。因爲有了追求,有了夢想,這首詩才彌足珍貴。確實18歲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但其中也難免有一絲淡淡的憂愁和煩惱。這節課我想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18歲的煩惱和歡樂!

新課: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說真話,寫煩惱。讀完大家的文章,我覺得這一點我們基本上都做到了,大家都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但是,透過比較我發現同樣是抒寫煩惱,有的文章更能感染人,有的文章就要遜色一些。這是爲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幻燈)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到:

1、隨着年齡的增長,快樂越來越少,煩惱處處可見。不知什麼時候起我變得沉默與憂鬱。常常自己一個人望着天空,讓思緒倒轉,往事浮現在腦海中,那時天真、爛漫的我不懂什麼叫“煩惱”,甚至不會寫着兩個字,更別說想到將來長大了還會有煩惱。沉默時的我,可以整天不說話,不是不想說,而是面對這青春帶來的苦澀,感到了疲倦。

2、升入高三以來,我的煩惱更多了,有時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煩悶,煩,煩,還是煩!

提問:比較一下這兩段文字,你覺得那段寫得好,爲什麼?

透過比較我們會發現第一段文字寫得比較具體,使我們能體會到作者爲什麼而煩惱,原來是因爲自己長大了而煩惱。第二段文字也在寫煩惱,但是略有些空洞,讀過之後我們也不知道他真實的內心感受,不知道他到底因爲什麼而煩惱。這樣看來,我們大家以後在文章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就是要有具體的描寫,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進行對比,從而突出現在的煩惱。比如有一次一文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她是一個悲觀的女孩……我說你不一定直接寫出“悲觀”一詞,可以透過你的描繪讓讀者去感受她的悲觀,後來經過修改她這樣寫到:她總是默默地坐在角落裏,把頭深深地埋下,不說一句話。改過之後,語句明顯比以前生動了、形象了。咱們大家在以後的作文中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以具體描寫來代替空洞的敘述。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

1、每天的學習使我感到厭煩不已,有時會突然覺得自己的雨季是不幸的,也許是因爲雨下的太大使我在大雨中難以呼吸更無處躲避。

2、唉,英語又考試了,可成績卻一次比一次差,這該如何是好呢? 怎麼參加高考啊!真是太傷腦筋了,讓人煩惱。面對這一個個像蝌蚪文似的英語單詞就感到頭疼,我還能學好英語嗎?我有時懷疑自己天生不是學英語的材料。我時常會想要是沒有這門學科該多好阿,甚是有時我還會想到放棄。

提問:比較一下這兩段文字,你覺得那段寫得好,爲什麼?

第二段比較好,因爲這段用到了心理描寫,描繪煩惱的心情,而且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

我想透過剛纔我們舉的兩組例子,大家已經明白了,寫作文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要學會運用各種手法進行具體的描寫。

第四冊教材對寫作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學會辯證分析。我們這節課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一起來辨證地分析一下我們大家的煩惱,從而師生共同來進行心理疏導。

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到成長中的煩惱是不可避免的,我覺得這句話說得有點道理,不過你能不能說出原因呢?這種煩惱普遍地程度不同地存在於高中學生身上,原因何在?發言、討論

學生:學習壓力、父母老師的壓力 (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的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爲你失敗的根源。)

還有什麼原因呢?原來我也不太明白這個問題,後來我翻閱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爲大家找到了一些原因。心理學中稱我們高中階段的煩惱爲----身心發育不平衡。也就是說高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已經是17、18歲,已經邁入了青年人的行列,但心理還停留在初中階段,大家面對急劇變化的自己會有一種陌生感,心理上出現了一種認知障礙,因此就導致了身心發育不平衡。如果你在學習生活中有煩惱不必擔心,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有了煩惱從另一個角度看正說明你在思考,你的人生也就有了深度,此時的你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這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發展階段,其實這個階段隨着你的成長很快就會過去。

剛纔我們分析了煩惱的一些原因,學習壓力、家長老師的壓力,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原因有一個共同點,是什麼?都是來自外界的客觀原因。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自身的原因呢?一位老師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他輔導十個同學寫作文,佈置了兩個題目,一個是《機遇》,一個是《責任》,兩個題目任選一個,結果十個同學都選擇了前一個《機遇》。這不禁引發我們的思索,你覺得這是什麼原因呢?討論分析

我覺得現在我們大家都過於關注“自我”,事事都以“自我”爲中心,而很少考慮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任何一件事首先考慮的都是個人的利益,爲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那樣我們怎麼會快樂呢?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大家可以看看這兩首詩:討論、發言

醜奴兒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繁星 冰心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

我們應該跳出個人的圈子,融入社會,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徹底的擺脫煩惱,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你每天都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圈子裏,爲個人利益斤斤計較,那你永遠不會快樂的!

另外我覺得我們大家身上普遍還存在着一個弱點,就是缺乏自信。有些同學面對高三的學習想到了逃避,甚至放棄。其實對於一個人而言,自信是至關重要的,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不要看輕自己,你就是你,別人無法替代。大家能不能舉出一些靠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中央電視臺《非常6+1》這個節目大家肯定看過不知道大家既不記得一個叫單明明的選手,她並不漂亮,矮個子,大臉龐,膚色偏黑,工作也不是很好,在公園做清潔工兼導遊,但她卻成爲當晚的“非常明星”。看到這裏你可能會奇怪,這是爲什麼呢?但看過她在生活中的一段畫面你就不會再覺得奇怪,她在公園一絲不苟的打掃,她鄭重其事地爲遊客介紹,她和其她的清潔工姐妹無拘無數的打鬧,她幽默風趣的和父母開着玩笑……她正是以她的爽直與自信打動了所有人。當李詠問她怎樣看自己的工作時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喜歡,我的工作環境比你好……”這也告訴我們,自信比什麼都重要,你可以沒有美麗的容貌,可以沒有優越的工作,可以沒有優異的天賦,但不能沒有自信。我們大家也是一樣,雖然我們沒能走進南開、耀華等名校的大門,但是我們並不比別人差,雖然高三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但是相信自己,透過你的不懈努力你肯定能夠學得很好。當初選擇了高中,就意味着你選擇了一條艱辛的道路,我會爲大家加油,我想你的家長也肯定會爲你加油,而此時你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幻燈)有一次,我獨自拉着一車沙子,上一處陡坡,在半途,實在有點拉不動了。忽然,我聽到後面有人說:“小夥子,使勁啊!我幫你推一把。”隨即,我聽到他大聲的喊:“一、二,加油!”隨着他的呼喊,我彷彿增添了許多了力氣,便又拉着車緩緩的向陡坡上爬去。他不斷地喊着:“加油!”我也咬牙默默地喊着:“加油,再加油!”終於,我把車子拉到了陡坡上平坦的大路。當停下車子,回過頭來想要感謝他時,我驚呆了。原來,他也拉着一輛和我一樣沉重的平車。我說:“謝謝您,您的力氣可真夠大的啊!”他看着我,微笑着說:“你的力氣也不小啊。你不用謝我,要謝就謝你自己吧,車子是你自己拉上來的,我一把也沒有幫你推,只是爲你鼓了勁,喊了“加油”。其實,你應該相信自己。”

在這條道路上你要不斷地給自己加油,命運是由自己主宰的。我們爲什麼不爲自己加油,爲自己喝彩呢?愛默生曾經對全人類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對於大家,我想說的是:在爲別人或期待別人鼓掌時,請千萬不要忘了爲自己鼓掌。

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無論你遇到什麼困惑和煩惱請把它說出來,我願意做作大家忠實的聽衆。

心理作文 篇7

小的時候,我一直有一個心理陰影,就是害怕我的爸爸。一看見他那嚴肅的表情,我心裏就打哆嗦。後來,我終於走出了這個心理陰影。

記得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晚上,我一直咳嗽,爸爸便抱着我撐着雨傘急忙的跑到附近的診所。一到診所,爸爸就把我交給大夫,大夫用手摸了一下我的額頭,然後又用聽診器聽了一下後說:“沒事,只是發低燒,只要打一針,明天就好了。”聽完了這一句話,我看見爸爸緊繃着的臉忽然放鬆了下來。這是我第一次打針,而且是和我爸爸在一起。

過了一會兒,要打針了。一位護士小姐拿着針和藥瓶走了過來,我一看見針我就大哭的喊着:“不要,我不要打針。”而爸爸卻安慰的說:“沒事的,別怕,不痛的。”又過了一會,護士小姐在我屁股上紮了一針,當時我就開始嚎啕大哭。漸漸地我就睡着了。到了早上起來我問媽媽昨晚怎麼了,媽媽卻告訴我:“你爸爸在昨晚送你去診所的時候被雨淋病了。”

後來,我去看望爸爸時,正好爸爸在吃感冒藥。我便上去問:“爸爸,你沒事吧。”“沒事,只不過是咳嗽而已,沒事。”就這樣我和爸爸的關係變得緊密起來了。我不再害怕我的爸爸,很多時候就想好朋友一樣。

到現在我明白了,有一些心理上的陰影,可能是誤解造成的。如果我們善於溝通,如果我們不那麼過分敏感,很多陰影就會在陽光下自然消失。因此,我要做一個陽光男孩!

心理作文 篇8

從衆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羣行爲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衆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爲方式。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從衆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衆心理”。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衆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羣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衆行爲,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衆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衆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生活中有不少從衆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衆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衆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羣衆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爲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衆關注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着“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道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衆心理的人常就會跟着“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着衆人走的“從衆”行爲,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衆,以免上當受騙,方爲健康的心理。

人爲什麼會有從衆心理

一般說來,羣體成員的行爲,通常具有跟從羣體的傾向。當他發現自己的行爲和意見與羣體不一致,或與羣體中大多數人有分歧時,會感受到一種壓力,這促使他趨向於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叫做從衆行爲。

從衆現象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兩個人在吵架,這本不是什麼大事,結果,人越來越多,最後連交通也堵塞了。後面的人停了腳步,也擡頭向人羣裏觀望……

標籤:八篇 精華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