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外婆作文

作文外婆走了

外婆走了,95歲高齡。

作文外婆走了

外婆走的時候很安詳,她對媽媽說,“你們不要哭,是耶穌來接我了,你們應該很開心地送我走,要儘快,不要通知很多人……”外婆信基督教,住在我家時常去教堂,再往前算,小時候過年去外婆家,家裏牆壁上都有貼教堂裏贈送的年畫,畫的什麼不記得了,只記得上面都會有大大的十字。

印象裏,外婆很能幹,包糉子、翻棉被、做糖糕、納鞋底、裁衣服……樣樣在行。外婆還很熱心,村裏的人有什麼事情,只要喊一聲,她馬上飛奔去幫忙。所以,我出生後,媽媽想讓外婆來幫忙照顧我,她因爲放不下家裏的一攤事,沒答應。長大後,我跟外婆的關係一直不鹹不淡,旁人說,沒帶過,孩子會不親。我只是覺得跟外婆沒什麼可聊的,無論是家務還是宗教,我都沒什麼興趣,而除了這兩樣,外婆也說不上什麼了。媽媽不諳家務,一年裏有幾天還是會盼着外婆來。一次是清明,她來幫忙包糉子。一次是冬至,她來幫忙翻棉襖。可是每次她都住不了幾天就趕着回去,“家裏的地要翻了,雞呀,羊呀,都得有人喂。”“其實,她是離不開那個村子,她是村裏的能人,不管誰家辦事都少不了她。只要人家喊一聲,她大冬天也會從熱被窩裏鑽出去幫忙。”媽媽總是這樣說。過年時我也會盼着去外婆家,吃鹹魚露浸雞,還會拎一大籃子水磨年糕回家。放暑假偶爾跟媽媽去住幾天,外婆家後面有個大竹園,很涼快。我常跟着外公去屋旁的菜園子裏澆水,這似乎是外公惟一會做的事。菜園邊上就是河,外婆怕我掉水裏,從來不許我去。去外婆家的日子並不多。記得有一年是過新年時,外婆的鄰居家都在請客人吃飯,晚上九點多了,還亮着燈,高聲說笑。外婆把重重的堂屋門關上,上了門閂,昏黃的燈光照着四壁,屋子裏那麼冷清。還記得有一年暑假,和媽媽一起睡在外婆牀上,牀頂上鋪了塑料紙,估計是生產隊裏分東西時帶來的,上面寫了外婆的名字:沈霞靜。第一次知道,外婆有這麼文雅秀氣的名字。外婆娘家很有錢,家裏長工不斷。嫁給外公後,外公是個遊手好閒的人,家道漸漸中落。外婆只生了媽媽一個孩子,家裏人丁不旺,媽媽又常年在外。所以,外婆家的房子是村子裏最破的,家裏進出的人也很少。

我上大學那年,外公忽然去世了。接到爸爸寫來的信時,外公已經下葬,而我正要去參加一場考試。那年寒假回到家,家裏多了一個人,外婆搬來和我們一起住了。第一天,吃過晚飯,我抹桌子,外婆坐在桌邊,我沒話找話地問她教堂裏的事,“聖誕節時我們會唱歌,還會點蠟燭”,我從來沒去過教堂,那時候也沒有聖誕節的概念,所以,話題無法繼續。沒有大竹園,沒有菜園子,也沒有說話的人,外婆住在我們家的小套房裏,很氣悶。久了,她開始跟媽媽鬧彆扭,要搬出去住。媽媽拗不過她,給她在河對岸找了間老房子。那以後就比較少見到外婆了。我懷孕那年,爸爸媽媽從鎮上搬到市裏,臨近過年,他們回老家去收拾行李,後來的事,都是聽媽媽說的。那天,爸媽收好了所有東西,準備在家裏燒最後一頓晚飯。外婆第二天會跟着一起搬來。媽媽讓她不要回自己住的老房子燒飯了,跟着一起隨便吃點算了。外婆不答應。她說她要去菜場買幾棵小青菜,新新鮮鮮地煮頓飯吃。那一年,外婆80歲,走起路來輕快伶俐。那天傍晚,外婆在菜場外被一輛自行車撞倒,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外婆在牀上躺了16年,直到去世,她看到的世界就只剩下了長方形的窗框。起先幾年,她常哭鬧,不停地換保姆,有時半夜打電話讓媽媽去,我們送了幾次,漸漸也有點吃不消了。媽媽把外婆接到離家近一點的養老院。外婆還是三天兩頭鬧脾氣。有一年,媽媽的腰傷發作,起不了牀,我和姐姐代替媽媽隔段時間去看外婆,外婆已經不太聽得到了,我們常常是木木地站在她牀邊,然後,離開。外婆走前幾年變得很安靜,不吵也不鬧。她對養老院裏的人說,她的老公很早就去世了,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把女兒帶大,賣房賣地供她讀書。媽媽聽到這個故事簡直哭笑不得。起先我們以爲外婆是老糊塗了,意識開始不清。後來發現,外婆一點也不糊塗,每次我去,都能伶伶俐俐地叫出我老公和孩子的名字,還能記得孩子已經幾歲。我們明白了,她是太寂寞無聊了,她只是編個故事來吸引旁人的注意。

外婆下葬那天我們帶着外婆的骨灰回到媽媽的老家。因爲沒人住,房子早早地傾塌。鄰居家的院牆打到了外婆家的地裏,地裏雜草叢生,竹子已經長到河邊。外公的墓孤伶伶地立在河邊已經有二十多年。媽媽把外婆的骨灰放進去時,小聲說,“阿爸,媽媽來陪你了,你們在天上要好好相處,不要吵架。”外婆生前很高挑,面板雪白。臨走的時候變得又瘦又小。我不知道外公見了她是不是還認識。生前,外公是個浪蕩子,遊手好閒,外婆能幹又好強,所以吵架是常有的事。如今,應該不會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