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人的作文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通用10篇)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1

歷來,人們根據自己不同的世界觀、審美觀對英雄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認爲行俠仗義即爲英雄,有的人認爲識大體、顧大局,順應歷史潮流而去做事纔是英雄,如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認爲一生坦坦蕩蕩、豪氣沖天即爲英雄,如項羽;有的人認爲在生死關頭能以死酬報知己、報答國家即爲英雄,如荊軻等等。我卻最敬佩黃繼光戰士,因爲他不顧個人安危,捨命救國。

黃繼光,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中,所在營與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激戰4晝夜後,於19日夜奉命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部隊接連攻佔3個陣地後,受阻於零號陣地,連續組織3次爆破均未奏效。時近拂曉,如不能迅速消滅敵中心火力點,奪取零號陣地,將貽誤整個戰機。關鍵時刻,時任某部6連通信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負爆破任務。他在決心書上寫道:“堅決完成上級交給的一切任務,爭取立功當英雄,爭取入黨。”當即被任命爲第六班班長。他帶領兩名戰士勇敢機智地連續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毫無畏懼,忍着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部隊趁勢發起衝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他多處負傷,彈*用盡。爲了戰鬥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迅速攻佔零號陣地,全殲守敵兩個營。

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激勵和教育了幾代人。他那奮不顧身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爲人們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蹟爲人們所傳頌。他愛國精神深深的滲透到我的骨子裏,他爲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每當我想起這壯麗山河的時刻,都會落淚,被他這保家衛國的精神所感動。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2

新中國成立後,廣大工人成了國家的主人,勞動熱情倍增。振興中華,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成了人民羣衆共同的願望和行動。被稱爲“鐵人”的王進喜就是胸懷祖國、發憤圖強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進喜本來是玉門石油礦普通工人,可他一心爲國分憂。有一次在北京街頭上,他看到汽車沒油燒,在車頂上放着大大的煤氣包,靠燒煤氣行駛。他難過得吃不好睡不着,心想:“我是石油工人,現在國家缺油,我有責任啊!”不久,他被調到大慶,參加開發新油田的會戰,他興奮得像有使不完的勁,恨不得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沒有住房,他和大家住在乾打壘的簡易棚子裏,吃冷飯,睡地鋪。鑽井機到了,可沒有吊車下不了火車,他一聲吶喊,帶着工人用繩子拉,肩膀頂,終於把機器卸下來運到工地。第一座井架豎起來了,沒有水灌井,他和工人們用臉盆、水桶,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來,爭分奪秒地開了鑽。發生井噴事故時,沒有攪拌機,他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他爲什麼要這樣做:爲的是儘快打出石油,改變祖國石油工業落後的面貌。

因爲常年勞累,飲食沒規律,王進喜得了嚴重的胃病,經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說:“爲了拿下大油田,我寧可少活20年!”正是這種鐵人精神,正是這種爲國忘我的勞動,使得大慶油田很快建成了,使我國摘掉了石油工業落後的帽子。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3

梅花朵朵盛開,芳香溢滿校園,如此境界使人心情舒暢,心境放鬆,但我的心“怦怦”地跳個不停。

那是因爲《詹天佑》這篇課文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作爲一位工程師,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去國外深造,因爲那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大好的前途——名譽,地位,財富都是唾手可得的,沒準還能成爲流芳百世。可他卻選擇了中國,並且做了一位鐵路工程師。這時,我不禁暗暗地佩服詹天佑。當讀到詹天佑揹負起外國人嘲笑和重重困難,毅然接受修築“京張鐵路”任務時,我才真正明白什麼是“忍辱負重”。雖然國人說這一回可爭了口氣,但對詹天佑來說接受這個任務是一種巨大的壓力,然而祖國對他寄予的厚望,成了他接受任務的動力,這可見他對祖國的愛是發自胸膛中那顆真摯的赤子之心,也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把握和自信。

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京張鐵路不滿四年就全線竣工了。這一壯舉,給了那些趾高氣揚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祖國母親發出會心的微笑,我也熱淚盈眶,相信這時的詹天佑會更加堅定自己報效祖國的信念——一條鐵路是無法洗刷祖國母親的百年污濁,我一定要設計更多的鐵路,給祖國和人民。

現實生活中肯定有不少的愛國人士,爲了祖國,他們樂於奉獻,哪怕是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也有些人認爲,上大學是爲了我們以後有個好工作、好家庭,有似錦的前程。但我們是否想過?歷史的愛國人物拋頭顱、灑熱血,爲的就是下一代和平生活,如果我們只顧自己,只懂一己之私,相信那些英雄在天之靈絕對會心寒。

我們遠離了過去、遠離了戰爭、遠離了殺戳,難道我們也遠離了愛國主義嗎?今天的我們又來到一個戰場,這裏沒有血雨腥風,我們的知識就是就是我們的武器,我們要以知識的力量戰勝曾經的所謂的“帝國主義”。什麼“東亞共榮”,什麼“王道樂土”都是他們謊言的面具。魯迅曾說:“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纔有真進步。”一個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是永不屈服的,氣節是要在精神建築的,一個人要是沒有了氣節,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呢?想想那些愛國人物,如果說大海是最深的,那他們對祖國的愛比海更深;如果說石頭是最硬的,那他們對祖國的愛比石更堅。

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那些英雄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的氣節頂天立地。我們之所以坐在這裏,一個高尚的理由,那就是讓祖國在世界的舞臺上立於不敗之地。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4

現在,在廣大農村涌現出許多農民企業家和專業戶,他們是農村致富的帶頭人。其中有許多優秀分子不但想到自己富,還帶動全村、全鄉人富,關心農民兄弟的疾苦。

江西南昌順外村農民企業家曾榮苟領導全村人辦了10幾個企業,不但成了富裕村,還每年上繳國家100多萬元稅金。村民們都感謝他,他卻說:“我們周圍的一些村子,特別是老區的許多地方,還沒有徹底擺脫貧困。幫他們脫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們先富的人的社會責任。”於是他主動5次到贛南老區與老區的窮村結成“對子”,幫他們培訓人才,建起村辦企業。

江蘇贛榆縣一個農民專業戶叫祁德林,養對蝦致富了。他想到在南疆老山保衛祖國的戰士多麼艱苦,就把一噸對蝦送到了前線,慰問戰士。他經常想:“自己富了,有責任幫助別的兄弟一起走富裕路。”他就主動向村辦企業投資,還出錢支援村裏的教師、五保戶、敬老院。有三家困難戶一直富不起來,他拿出6000元買了鴨子給他們喂,說:“賺錢歸你們,虧本算我的。”結果第一年虧了,他又拿出錢給他門買船搞捕撈,終於使他們在經濟上翻了身。

還有遼寧瀋陽一家農民辦的聯合公司,幾年中發展成有2000多名工人,資金積累上百萬的大型企業,可農民出身的總經理蘇立文拿的工資還不如工人多。他說:“我個人沒什麼希圖,只希望爲農民兄弟闖出奔富的路。”

這些普通農民的心胸多大呀,裝着國家,裝着幾億農民兄弟。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5

這個感人的故事源於《祖國,我回來啦》。錢學森在美國,金錢、地位、名譽……他什麼都有了,爲什麼他要放棄那裏美好的一切,而依然回國呢?

錢學森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他早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留學,成績優異,被麻省理工大學聘爲終身教授,在美國他什麼都有了。可是當他聽到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毫不猶豫的決定回國,爲建設新中國、爲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可是美國卻以種種方式阻止他,他的行爲受的限制、信件受檢查、電話受到監聽,但他仍不屈服於美國,艱苦堅持鬥爭了5年,終於被周恩了總理以9名美飛行員的條件救了出來。錢學森來到祖國的第二天,他帶着全家人來到天安門城樓前,他激動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

這是一顆多麼熱烈的愛國心,多麼強烈的愛國心啊!

回國以後,他更加用功讀書,研製了近程導彈,中程導彈,成爲中國第一個研製成功導彈的人。被譽爲“導彈之父”,還獲得了“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錢學森捨棄金錢,捨棄名譽,捨棄地位,只爲了一心報國,讓祖國日益強大,這不正是與秦檜做了鮮明的對比嗎?秦檜是抵擋不住金錢名譽權力的誘惑,反叛了朝廷,害死了一代愛國名將岳飛,秦檜這個名字被遺臭萬年。錢學森不怕敵人毒*,沒有被巨大的財富誘惑,爲了報效祖國,他義無反顧的回國了!

錢學森爲國爭光,他那赤誠的愛國之心,卻深深地感染着我,時時鞭策着我,催我奮進。陶行知說:“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

同學們,我們要從小學習錢學森熱愛祖國,將來報效祖國。那麼我們怎麼愛國呢?在家裏,孝敬父母,就是愛國;在學校好好學習,就是愛國;在社會上,遵守公德,無私奉獻就是愛國。我們小學生應該從小練就好本領,將來爲祖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6

他是帶領大刀隊夜襲長城喜峯口的英雄,也爲“臨沂大捷”、“鄂北大捷”立下戰功,最後在日軍的圍殲下,戰死南瓜店,找到了自己戰死報國的地方。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兩國實際已處於戰爭狀態之中,先有東北義勇軍馬占山奮起抗日,再有“一二八”淞滬之戰,復有長城各口之戰,都是七七全面抗日前的序幕戰。在這幾場序幕戰中,戰果最突出、最輝煌的,首推長城喜峯口大捷。這是自九一八以來,日軍所遭遇到最嚴重的打擊,敵人自己也承認,是侵華以來所遭遇到的最大失敗和恥辱。當時二十九軍第三十三師,在師長張自忠率領的`千人大刀敢死隊,以急行軍兼程趕赴前線,用大刀、手榴彈爲武器,於月黑風高之夜,乘敵不備,殲滅日軍步兵兩個聯隊,騎兵一個大隊,血染喜峯口,造成空前大捷,震驚中外。張自忠獲中*頒授青天白日勳章,於是抗日英雄的威名,傳遍全國,婦孺皆知。

張自忠將軍山東臨清人,生於一八九一年,喜峯口一役後,中日塘沽停戰協定簽字,先後出任察哈爾省主席和天津市長。

一直以來,日本人都想拉攏張自忠,七七事變後,他奉中*之命留守北平與敵周旋,目的是希望拖到中*軍前來增援。後來北平、天津急速失守,張自忠眼見大事已去,繼續留在北平已無必要,乃設計脫險。他騎自行車出走到天津,再乘英國輪船經青島轉赴濟南。張自忠到了青島,再改乘火車去濟南。一路上,他身陷險境,更承受着千夫所指的屈辱,因爲從北平淪陷起,全國輿論集中火力攻擊他,認爲他是華北頭號漢奸,報紙上都稱他爲“張逆自忠”。

張自忠後來抵達南京,獲中*還以清白。蔣委員長接見他時,說:“等你身體康復,我命令你重回部隊,讓你再有機會報效國家,回到前方看看你的長官、同僚及部下。”張自忠深受感動。

一九三八年春,中*任命張自忠爲五十九軍軍長,返回部隊那天,他對部衆宣示:“今天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是和大家一同尋找戰死的地方。”全體官民激昂效命,泣不成聲。

五十九軍組成不久,戰事延至徐州外圍,日軍側面進攻臨沂,張自忠受命揮兵前進增援,轉眼間將敵軍精銳部隊擊退,日軍倉惶後撤時,張自忠繼續追迫,殲滅殘敵,造成抗戰史上有名的“臨沂大捷”。經此一役,張自忠名震中外,再也沒有人說他是漢奸了。當時中*明令嘉獎,同年十月就升爲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一九三九年三月,日軍進攻鄂西,進犯隨縣、棗陽,張自忠再次親自率領兩軍團渡海迎戰,大破日軍,擊斃擊傷敵軍超過一萬三千人,再爲抗戰史上寫下了“鄂北大捷”。次年五月,日軍又集結重兵再犯襄樊。張自忠指揮部隊渡河迎戰,當時敵衆我寡,但張自忠不顧一切冒險出擊,立下遺囑後即揮軍渡河,雙方無論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十分懸殊,但他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奮勇進攻。兩軍晝夜激戰九天,敵人傷亡慘重,不明白這支中國部隊何以這樣難打。後來知道我方的領軍是張自忠,立即增援反撲,誓要追剿張自忠以復前仇。

最後張自忠率部被圍於南瓜店的十里長山,敵人以飛機大炮配合轟擊,彈如雨下。五月十六日,張自忠衛士傷亡殆盡,自己身中六彈,屢次爬起衝殺,左右部屬請他突圍逃生,張自忠堅持不允,到了彌留時向左右衛士說道:“我今天戰死,自問對國家對領袖可告無愧,你們應當努力殺敵,不能辜負我的志向。”一代陸軍戰神終於戰死南瓜店。

日本人十分敬佩張自忠的英雄氣魄,在他戰死後,把遺體裝殮好埋葬起來,墳上還插着木牌,上面寫着:“華軍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官張自忠被皇軍擊斃之墓”。遺體下葬時,日本官兵集合起來向張自忠行致敬禮。不久,中國援軍趕到,重新開棺以上將禮服重殮。

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衆前往弔祭者超過十萬人。靈柩運抵重慶時,蔣委員長特親臨迎靈致祭,並手書“英烈千秋”挽匾,以資褒獎。

張自忠殉國時,年僅五十歲,他的夫人李敏慧聞耗悲痛絕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於重慶梅花山麓。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7

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劉曉連是一位與新中國同齡的傳奇飛行女將軍。她先後飛過七種機型,是目前中國軍*所飛機型最多的女飛行員。

說起劉曉連,人們都會想到她曾創造的航空史上的奇蹟。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日九時三十二分,劉曉連和她的機組完成轉場任務後,駕駛軍用運輸機從張家口機場返回部隊。當飛機爬升到七百米高度時,忽然受到一架殲擊機的撞擊,“嘭”地一聲巨響,機組人員全部被震昏過去……

被震倒在中*操縱檯上的劉曉連清醒過來後,第一個發現飛機已下墜四百多米。“快搶救飛機!”她大吼一聲並奮力撐起身子,雙手緊緊抓住駕駛盤,但由於機頭底部被撞破,機體變形,機械、電器、儀表等設備嚴重損壞,部分操縱系統失靈,飛機似一匹脫繮的野馬難以駕馭。就在這萬分危急之際,她強忍傷疼在機組人員的協同下,以超常的力氣將飛機拉平。

此時又出現意外。正當劉曉連機組艱難地駕駛重傷的飛機降落時,她發現跑道上有殲擊機在起降,如果強行在跑道上迫降,很可能與其它戰機相撞,造成機毀人亡。於是,她毅然決定在備降的草坪上着陸。在前起落架被撞掉的情況下,劉曉連靠平時練就的過硬的技術和臨危不懼的軍人品質,飛機迫降成功!

一場災難避免了!事後專家們在檢查飛機時認定,機上鉚釘等連接部件已大部分斷裂,再有三分多鐘,飛機將在空中解體。這樣的飛機能安全飛回,在航空史上是奇蹟。從飛機被撞到成功迫降只有五分鐘。就在這短短的生死之間的五分鐘裏,劉曉連創造了奇蹟,保住了戰友與戰鷹的安全,爲此她榮立了一等功,被授予功勳飛行員金質獎章,成爲人們仰慕的英雄。

“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幹!”正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劉曉連在她四十多年的軍旅中,不停奮進,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第一”和“之最”。

一九六九年,二十歲的她擔任機長,成爲空軍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女機長;一九六九年,她擔任團飛行參謀,是中國軍隊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女作戰參謀;一九八二年,她榮立一等功,成爲中國第一位榮立一等功的女飛行員。她領受任務,駕機進藏,成爲第一個駕駛大型運輸機進藏執行任務的女機長;一九八六年,她從空軍學院(空軍指揮學院)畢業,成爲空軍第一位由院校畢業的女指揮員;一九九一年,被空軍首批授予“功勳飛行員金質獎章”。

如今,劉曉連不再駕機升空了,但她仍然保留着做飛行員的標準:一切都要做到最好!身爲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她以四十多年來形成的獨特品質和作風,培養着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空軍指揮員。同時,還在爲中國女飛行員的培養盡心盡力。

劉曉連簡介:

劉曉連,全國婦聯副主席,特級飛行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少將。1949年11月出生於遼寧大連,祖籍河北蠡縣。

1965年7月從北京育才學校招飛入伍,1967年畢業於第一航空學校(現第一飛行學院),是新中國第三批女飛行員。

歷任飛行員、作訓參謀、團副參謀長、師政治部副主任、師副政委、武漢基地副政委、空軍指揮學院政治部副主任,現任中國人民間放軍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少將。

曾榮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3次,獲得空軍功勳飛行員金質獎章,所帶領的機組被空軍授予“忠於職守,勇於獻身,保證安全的模範機組”稱號。先後飛過7種軍用運輸機,安全飛行4000餘小時,是第一位駕駛國產運—8飛機的女飛行員,也是第一位執行進藏任務的女機長。曾多次參加空運、演習、搶險救災、科研試飛等任務。

先後被評爲“全國三八紅旗手”,全軍英模代表大會、全軍先進婦女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執委,第九屆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當選爲全國婦聯副主席。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8

英雄,這個詞語在人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說到英雄,大家可能就會從潛意識中想到幾種人,比如古代戰場上的鐵血戰將;在太空遨遊的航天英雄;近代中國的抗日英雄,等等。而我認爲他們都有一個特點——愛國。

有一顆愛國之心,就有爲國家貢獻自己力量的源泉。愛國者關心祖國的一舉一動,如國際地位,國防高低,科技水平的發展。在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能站出來,爲國獻身。在國家新政策出臺時,他們毫不猶豫的實行;當自然災害席捲國土時,他們不顧自我安危,貢獻最多的力量;當奧運會上升起祖國國旗時,他們會熱淚滿面。不管什麼時候,他們的一切都屬於祖國,這樣的人不該被視爲英雄嗎?

記得,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有大批愛國者加入抗戰隊伍,出現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比如楊靖宇。

楊靖宇在日軍的圍困中,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吞下棉花充飢,就算是這樣,他也不背叛祖國,決不投降,他就這樣犧牲在日軍的亂槍之中。在如此艱辛的環境下,正是一腔愛國之情支撐着他,英雄就應該是這樣的人。在那個中國危在旦夕的時期正是像楊靖宇這樣的愛國者有他們滿腔的愛國熱血,拯救祖國於水火之中,沒有他們,中國將會怎樣?他們是所有中國人心中的英雄。

詩人秋瑾在《吊吳烈士樾》中寫到“暴烈拚殲賊臣,男兒愛國已忘身。”這句話讓我想到了許多“愛國已忘身”的英雄們。比如正處在邊疆守護祖國領土的邊防戰士們;隨時可能消失在火海中的消防戰士們;不畏與恐怖勢力抗爭的武警部隊。沒有他們,祖國將會如何造亂,人們將不再安居樂業。這些愛國者是以自己的安危來換取祖國和人民的安全。作爲一名中學生,我們更應該有一顆愛國之心,將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謂“英雄出少年”,我們就是要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這纔是一個真正的少年英雄。

魯迅說過“我以我血薦軒轅”。我認爲這句話是多英雄的最好定位,能用自己的鮮血換取祖國安定的人就是英雄。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9

我喜歡的愛國人物有很多,但最喜歡的還是民族英雄吉鴻昌。

吉鴻昌18歲加入馮玉祥的隊伍,開始戎馬生涯,他有勇有謀,作戰勇敢,在北伐戰爭中,其所率部隊被稱爲國民革命第二集團的“鐵軍”。1931年,吉鴻昌因不願替蔣介石打內戰,被蔣介石解職並勒令出國“考察”,在歐美期間多次發表抗日演說,號召海外僑胞用熱血保護祖國,你看,他是多麼勇敢啊!

1934年他被捕時,殉難前,吉鴻昌從容走向刑場,以樹枝作筆,以大地爲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詞,然後在刑場上慷慨陳詞:我爲抗日而死,絕不能跪下挨搶,我死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我要坐着死。坐在椅子上又向敵人說:“我爲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搶,你們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他面前顫抖的舉起槍時,他凜然高呼“抗日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時年39歲。

每當我讀到這一段時,我就會感覺到吉鴻昌那不畏犧牲,慷慨就義的精神。而我,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困難就害怕,就畏手畏腳,不敢前行,我以後要學習吉鴻昌不畏犧牲的精神,學習他熱愛祖國的精神,這樣以後才能爲國家立功勞,纔對得起這些英雄爲我們作出的貢獻。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10

每到端午佳節,江南一帶都有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這是我國人名對偉大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於此同時,我非常高興。屈原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的一個貴族家庭。青年時期,爲了掌握淵博的知識,他如飢似渴的閱讀了大量有關天文。地理。曆法。農業。文學。藝術方面的著作。在刻苦學習的同時,還努力鑽研寫作,二十多歲時,他根據楚國祭神的歌詞改寫的《九歌》,傳遍了全國。

屈原走上從政的道路以來,極力主張實施變革,任用賢能。富國強民,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但變法剛開始,就遭到以子蘭爲首的楚國貴族集團的仇恨和排擠,他們在楚懷王的面前造謠中傷,昏庸的懷王,誤信讒言,把屈原降職了。屈原雖然降職了,對楚國的命運仍十分關注。當楚國爲了破壞六國聯盟,派特使張儀到楚國遊說時,屈原冒死進宮勸說懷王不要上當。當懷王輕信秦國,要去與秦王會盟時,屈原流着淚進行勸阻,但都遭到了子蘭一夥的阻攔。後來懷王被秦王軟禁,死在咸陽。

屈原悲痛之餘,希望剛即位的頃襄王能變法強國。洗雪楚國的恥辱!頃襄王但比懷王還要昏庸,親秦派依然得勢。他們唆使頃襄王把屈原趕出朝廷,放逐漢北。秦國攻破楚國郢都後,楚國瀕臨滅亡,屈原悲痛之餘,投羅江而死。=

屈原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共25篇。《離騷》是他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抒情詩。同時也表現了屈原爲實現崇高理想而進行的熱烈追求和不懈鬥爭。抒發了他深摯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及憎惡佞奸。羞於爲伍的高尚品格。

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作品是我國浪漫主義的源頭,是繼《詩經》後詩歌史上的另一個高峯。

屈原以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品格,光輝燦爛的詩篇對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傳統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標籤:人物 愛國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