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奶奶作文

實用的陪奶奶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陪奶奶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陪奶奶作文四篇

陪奶奶作文 篇1

寒假的一天,突然爸爸對我說:真真我們去一趟老家吧,奶奶挺想你的。爸爸的一句話把我的記憶來回了很久沒回去過的老家。

我的小學時光全都是在老家的學校度過的。奶奶是個慈祥的人,她從小就特別疼我。因爲奶奶家離學校近,所以每天午飯我都回家吃。我的到來使奶奶平淡的生活多了幾分色彩。每天中午,她都是先把飯做好,讓我放學回家可以吃,不會耽擱時間。做好飯後,奶奶就站在窗前,看着馬路,等着我回來。當我端起碗吃飯時,奶奶總是靜靜地坐在我身邊,看着我吃,透過觀察我的筷子多次伸向的菜,就知道我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了。吃完飯,我的一個習慣是看報紙,坐在沙發上,我總能發現邊上有最近一期的報紙。我看報時,奶奶就坐在身邊,陪着我,對於奶奶精心所做的這一切,我一直心安理得地接受。

讀初中了,我離開奶奶到了縣城,到了爸爸媽媽身邊。由於學習緊張,我很少去鄉下,很少去奶奶家了,只是有時聽爸爸媽媽說起奶奶,說起我曾熟悉的奶奶家。

走過那條熟悉的小石子兒路,便到了奶奶家。一進門,我就叫:奶奶!奶奶!看到奶奶,我一下愣住了,奶奶的頭髮怎麼全白了?背也彎了,臉上又增添了皺紋。奶奶見到我,像小孩子一樣高興,忙不迭地把我拉到她身邊,摸摸我的頭,緊握着我的手,問我學校的事情。坐了一會兒,奶奶說:今天有好多好吃的,我去拿來,你要多吃點。望着奶奶忙碌的身影,我的眼淚流下來了,突然間,我覺得我做得太少了。從小到大,都是奶奶陪着我,而現在奶奶一個人在鄉下,爸爸多次提議要接奶奶和我們一起住,可是奶奶總是說不習慣城裏的生活。爸爸媽媽工作忙,去鄉下的次數也不多,自從讀初中後,我也很少去奶奶家了。忽然,我明白了,奶奶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是我們平時抽出點空,陪她坐坐,只要坐坐就好!

離開奶奶家時,奶奶堅持要送我們一段路,那段路很長很長。我在心裏告訴自己:以後無論如何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奶奶,不讓她感到孤單寂寞。

陪奶奶作文 篇2

筆者偶然之間得知了一位老奶奶陪讀的故事。老奶奶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人了,其孫子考上高中,在另一個城市讀書。爲了切實減輕孫子的生活後顧之憂,讓孫子全心全意地專注學習,老奶奶的兒子、兒媳決定,在那個城市租房子,由老奶奶全程陪讀,照顧孫子的生活。自從陪讀之後,老奶奶投入大量精力,精心照顧孫子的生活,孫子的一日三餐、衣服換洗等,由老奶奶全面包辦,爲孫子提供的是全保姆式的服務。

在那個城市,老奶奶舉目無親,沒有親朋好友,誰也不認識,整天除了爲孫子提供全保姆式的.生活照顧外,在空閒的時間就不知該做什麼了。隨着時間的推移,老奶奶越來越感到孤獨、寂寞難以排解,每天的空閒時間,就是在簡易的出租房內翹首以盼,等待孫子的歸來。後來,老奶奶的兒子得知老人孤獨寂寞的情況,出於對老母親的疼愛,勸老奶奶乾脆別陪讀了,就讓其孫子在學校住讀,過集體生活。可是,倔強的老奶奶不同意兒子的決定。老奶奶說,“我這一生差不多都要走完了,寶貝孫子就這麼一個,這個獨苗就是我的命根子,爲了孫子能安心學習,我再苦再累也值得。”

這只是當前陪讀現象的一個縮影。這些年,只要我們做一個細心人,就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陪讀大軍。筆者所在的城市是一個小縣城,在縣城,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筆者都發現在學校附近會有不少人在學校附近租房,專門陪讀,爲孩子提供全程式的保姆服務。這些陪讀的人,既有家中的老人,也有孩子的父親或母親,甚至有人爲了陪讀,乾脆辭去了工作。看到這樣的陪讀現象,筆者不由得再次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筆者也是父母的兒子,也曾走過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時光,也曾見到了太多太多爲了孩子好好學習,父母辛苦勞作、傾力付出的真實故事。特別是窮困家庭,爲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有個好前程,一些父母真的是拼到了砸鍋賣鐵的地步了!筆者有一個同學,家境窮困。那時,我們在學校住校,每月必須按時向學校交大米。一次,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日子裏,該同學的爸爸竟然挑着上百斤的大米和生活用品,從好幾十裏的外地,頂着炎炎烈日,徒步走到學校。記得剛見到同學的爸爸時,我們看見這個中年漢字黝黑而蒼老的面容浸滿了斗大的汗珠,衣服溼得已經浸出水來。後來我們得知,該同學的爸爸之所以大老遠挑着那麼沉重的物資徒步趕往學校,就是爲了節約幾元錢的車費。這樣的場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該同學更是會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爲了孩子,天下的父母們真是飽含苦心啊!好在後來該同學十分爭氣,學習優異,考上了重點大學,後來又到發達國家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我想,那位爲了孩子吃盡苦頭的父親,總算是苦盡甘來,得到了良好的回報。

天下的父母心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爲了孩子“全身心”學習,一些家長專程到城裏租房陪讀,這樣的做法就一定可取嗎?正所謂“有意栽花花不開”,陪讀也未必就能達到家長們所期望的效果。陪讀也許會提高一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但與此同時,陪讀也可能會令孩子對家長更加依賴,從小難以培養獨立意識和獨立的人格,陪讀還可能令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降低,被陪讀的孩子遠離學校的集體宿舍,可能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甚至令孩子的性格變得孤僻。陪讀,也未必就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陪讀,筆者以爲家長還是應該做理智而慎重的選擇,沒有特殊情況,筆者以爲不必陪讀。

讓孩子住校,儘早融入學校的集體生活,培養孩子的吃苦耐勞和自主奮鬥的精神,也許,比陪讀更重要。在生活中,我們堅持時時刻刻多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放手、放心”讓孩子成長,也許,會比陪讀取得更好的效果。

陪讀,我國教育的一道獨特風景線,在這風景線裏,蘊含了親情,蘊含了希望,蘊含了成績,也蘊含了心血、無奈和心酸。陪讀若大量出現,是否是好現象?值得我們天下的父母特別是教育界深思!

陪奶奶作文 篇3

奶奶老早說她的眼睛前總是像飛滿了許多小蟲子,而且視力模糊,今天趁爸爸有空,我和爸爸帶着奶奶來到了杭州浙二眼科中心就診。

我們早早地來到了醫院,但還是有很多車子在醫院門口排隊停車,由於隊伍太長,等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有車位,眼看着掛號的時間就要到了,我們心急如焚,總不能把車扔在路上吧,而且奶奶又不認識字,眼睛也不方便,怎麼辦呢?我決定讓爸爸在排隊停車,我帶着奶奶去看病,做一回她的眼睛。

我先帶奶奶去測了視力,然後去自動掛號機裏取號,接着到診室門口候診,醫生給我們開了一些單子後,我又帶奶奶去做檢查,有激光廣角、眼部B超、眼壓測試、視網膜地形圖,等我們做好四個檢查後爸爸才停好車上來。奶奶說還好有我這個聰明的乖孫子,否則她大字不識一個,肯定像只沒頭蒼蠅一樣撞來撞去。

我第一次感覺認識字真的挺重要的。

陪奶奶作文 篇4

又到了中秋,又到了吃月餅的時候。本應該一家人坐在一起共進晚餐的,卻總感覺少了一個人。是她,那個滿臉皺紋卻依然陪我笑的人;那個年老體衰卻鼓勵我向前跑的人。是奶奶!

還記得小時候,在大冬天裏,您牽着我的小手,從街頭走到街尾,沒隔多遠就會遇上一個地攤販子。而在走到街尾時,那裏都會有幾十個賣烤紅薯的販子。走到那兒,烤紅薯的香味圍繞在我的身邊,引得我直流口水。您見了,先是拉了我一下,然後就過去買了一個烤紅薯。先前我是不曉得您是故意帶我來這的,後來知道了,那時候您是心疼錢,但見了我這副摸樣,便狠了狠心去買了個來。

奶奶總會把紅薯皮剝乾淨了,再送進我嘴裏。燙燙的紅薯帶着一股幸福的暖流在我的身體中散開,甜蜜的味道在我的舌尖徘徊。我開心的笑了,您也笑了。

可是就在上一年,您暈倒在家裏,眼睛就再也沒有睜開過了。我哭過,鬧過,鬱悶過,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只能將我和您過去的往事埋在心裏,好好珍藏。

現在,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的過中秋。那奶奶呢?您是否站在高高的雲端上面看着我成長,或者躲在某朵低飛的雲後,用密密的雲朵遮掩着身體,陪伴着我一點一點的長大。

標籤:四篇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