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動作作文

描寫動作的小作文

導語:生活中會有很多動作,或感動,或搞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心理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謝謝。

描寫動作的小作文

篇一:美美的招牌動作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了一隻小狗。它是一隻迷路的小狗,看它十分可愛,我就暫時把它帶回了家,等待它的主人來認領。

它長着一身米黃色的毛,摸上去非常細膩、柔滑。圓圓的頭上鑲嵌着一雙炯炯有神的黑眼睛,對周圍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四條腿強健有力,走路時把地板踏得“噠噠” 響,充滿了活力,尤其是它的那幾招自戀耍酷的招牌動作更是讓我哭笑不得。

它最喜歡照鏡子,所以經常跑到媽媽的落地鏡前面照個沒完。照鏡子時,它總是會向我露一露它的招牌動作!

它每次秀的第一個招牌動作是放光的眼神,在鏡子裏,它似乎看到了一個狗狗大明星,英俊帥氣。它傻傻地盯着看了好一會兒之後,還不滿足。接着,第二個招牌動作出場了,它會擡起兩隻前腿,整個身子趴在鏡子上面,美美地欣賞起自己來。欣賞着,欣賞着,不知不覺,第三個招牌動作也跟着上場,那就是搖尾巴!左邊三圈,右邊三圈,像是在自我讚美!

所以,我給它取了一個好玩的名字——美美,誰叫它這麼愛臭美呢!

專家點評: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如“圓圓的頭上鑲嵌着一雙炯炯有神的黑眼睛,對周圍一切都感到非常新奇”,精彩的場面描寫也爲文章增色不少。結尾點題,昇華了主旨,但是內涵不足。

篇二:一個動作充滿愛

“動作”,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詞語,但又有哪些人能看透它其中的奧祕呢?看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能讓迷茫的人找回生活前進的方向;看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許能讓人去反覆思考,去品味。動作不僅僅是一個單調的顏色,更是一個充滿五顏六色的顏料盤,它包含的意義很多,需要你細細地去體會它......

自從我上了小學開始,媽媽就變得嚴格了。他對我的期望很高,但不會太苛刻。他對我說的每一句話,我也會銘記在心,但唯獨那句話,那個動作,我卻怎麼也記不住。

“背,挺直!”我正在寫作業,媽媽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我身後。無奈!我只好挺了挺背,媽媽這才走開。每次媽媽對我說這句話時,她總會用她那溫暖的手拍拍我的背,時間一長,媽媽只需要拍拍我的背,我就會條件反射般的挺直腰桿。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媽媽始終重複着這個動作,不厭其煩。而我呢?卻非常煩,也很無奈。

媽媽又來了。她用她粗糙的手拍了拍我那已經成了一座拱橋的背,我立刻挺起身子,媽媽這纔出去。我手上的筆忽然停了下來,我的大腦也愣了一下。哦!我想起了這些年媽媽一直用同樣的動作讓我的背挺直,我似乎也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無限關愛。也包含着一絲批評:“爲什麼總是不把背挺直?!”當然,我還感受到了一絲淡淡的諷刺,似乎在嘲笑我連背都挺不直。我有些羞愧,但我卻更加懂事了。我再也不會認爲媽媽煩了,因爲我已不再是那無知的小女孩!

篇三:有趣的動作

我們班的同學“春春”每當緊張時就會做出一個非常搞笑的動作:把兩個手的食指伸出來,然後用指尖碰指尖(電視上懶羊羊每次被人審問時的動作),這是我多次觀察的結果。

一次上課,老師找春春回答問題,春春站了起來,不知道說什麼,我朝春春望了望,簡直要笑翻了,但在課堂之上又不能笑出來,下課了,我趕緊和同桌說起春春剛纔的動作,結果我同桌比我笑的更猛,直接趴到桌子上去了。

還有一次,春春課文沒背來,老師讓全班沒背來的站起來,春春慢吞吞地站了起來,老師瞪了春春一眼,春春嚇得又做出了那個搞笑的動作,我趕緊喊了一下同桌,讓他也看看,結果我同桌忍不住,偷偷把頭伸到下面笑了起來,我原本忍住了,但看到同桌笑,也忍不住想笑,於是,我也把頭伸到桌子下面笑了起來。

下課後,後面的同學問我,你上課笑什麼啊?笑成那樣,結果我同桌哭着(笑的.)對他們講春春的動作,後面幾個人也笑了,但沒有我同桌那麼猛,可能是看懶羊羊的動作看慣了吧。

現在想起那個動作,我還是想笑

篇四:同一個動作

徒步漫遊海灘,眼前模糊的海岸線,迷失了方向。無風不起浪,浪非風起,孰來此言?我茫然了,望着海邊的貝殼,我看見,它們在掙扎。心中的迷惘,伴隨着浪潮的起伏,越來越強烈。奇怪?無風卻有浪?浪的源頭,來自心靈的深處……

“這臺該死的電腦,怎麼又出問題了。”我一邊說一邊無奈地把電腦主機後面的接線一根一根的拔除。“現在的機器啊,好的時候就是機器,不好的時候就是激氣(方言,意爲惱火)。”正在洗碗的媽媽說。

我把電腦搬到客廳,然後從工具箱裏翻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工具,然後就開始對電腦的主機進行拆箱檢查了。搗鼓了一陣後才發現是內存的金手指由於用久了,太多的塵附在那上面,便找來橡皮擦乾淨它。

這時,媽媽洗完碗出來了,就問:“電腦是什麼問題?”我就回答:“也沒什麼大的問題,就是要清理一下機箱內的灰塵。”說完我就抱着電腦走進房間了,再把電腦輕輕地放好,並接上接線。“沒事多看書啊,別老顧着玩電腦。”媽媽的叮囑又響起在我的耳邊,“我出去買些菜,一會就回來,記着要看書啊。”“行了。”我頭也不擡繼續忙我自己手上的活。

過了些許時間,我把線都接完了,長長鬆了一口氣,突然感到有些不對勁,老媽去買菜爲什麼沒聽見開門關門的聲音?我猛地一回頭,看見老媽正在用一種慈愛的目光看着這邊。

“喂,你沒事吧?”我用手在母親面前晃了幾晃。“沒事,只是你剛剛抱電腦進去的動作太熟悉了,想了一下。”“你什麼時候抱過電腦進房間啊?”我不禁對電腦盲的母親感到詫異。

“哎呀,我抱的不是電腦啦,是你呀。”

“我?開什麼玩笑,你哪抱得動我呀,比你還重。”

“不是現在的你,是你纔出生幾天的時候啊。”

我不禁怔了一怔,“我小時候你也是這樣抱我進去的?我有那麼小嗎?”

“小時候剛出生幾天你也就只有半個機箱這麼大,抱你還不是和抱電腦一樣。”

這時,我的內心彷彿被什麼震撼了。十多年前,一名初爲人母的女子抱着那好不容易纔哄睡的孩子,懷着幾分高興的心情和帶着幾分疲倦把孩子輕輕放在牀上,唯恐驚醒孩子;十多年後的今天,當年的孩子,已經長成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了,他不需要母親抱進房間了,母親也再不需要哄着那孩子睡覺了,小夥子已抱着電腦走進房間了。

“媽,走,我和你一起去市場,我幫你拎一拎菜。”

標籤: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