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精選10篇)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1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童年讀後感600字左右。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這個人物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的醜陋面目。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在比起來,實在是太悲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着。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着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着你品嚐;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如果有人欺負你,大人會毫不猶豫地狠狠地教訓那個人一番。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天天有人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這一類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幹嗎呢?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們去做嗎?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學習,千萬別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樣優秀的學習環境,這樣美好的童年生活,我們再不好好學習,那就太對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我們遠去,抓住童年最後的時光,留下我們對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2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三部曲的部《童年》。讀了這本書後,心情久久平靜,爲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而感到震驚和同情。

《童年》這本書描述了阿廖沙(即高爾基)三歲時,失去了父親,隨勤勞、幹事利索的母親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母爲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善總會戰勝惡,外祖父脾氣暴躁、愛財如命。阿廖沙的舅舅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爭吵、鬥歐。在家裏,阿廖沙看見人與人瀰漫着仇恨之霧。母親不堪忍受家庭,便丟下他,離開了家庭。不久,母親回來,而後再婚,可她的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常挨後父打。不久,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了。

讀了這本書後,心久久平靜。我敬佩高而基,他童年生活是悲慘,親人接二連三地死去,他卻能夠頑強地生活下去,在同情,我清醒得認識到高而基童年生活的時代正是社會走向衰敗的,在衰敗的社會,大多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的生活都很低,高而基當時的家庭生活和悲慘的童年只不過是千千萬萬窮苦家庭的縮影,痛苦童年的孩子何止高而基人啊!是沒落的,是無情的社會了高爾基悲慘的童年,辛酸的生活也磨鍊了意志。

我之敬佩和同情高爾基,是高爾基身處動盪社會和貧困家庭,他也氣餒,對生活喪失信心,他領悟了生命的寶貴。

難道這引起的思考麼?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3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憶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連的高爾基3歲就喪父,失去了親切的父愛,跟着母親和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一個小染坊。從此,黑暗的生活降臨到高爾基的頭上。外祖父的脾氣十分的暴躁經常打外祖母和高爾基,使高爾基幼小的心靈出現了陰影。

後來高爾基又結識了知心朋友伊凡小茨岡,兩人無話不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常有,可憐的小茨岡就被兩個兇狠的舅舅給害死了。高爾基就這樣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爾是魔鬼,歐打自己的老婆,還天天鬧着要分家產,兄弟之間一點也不團結,兩個兒子薩沙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高爾基。此後,高爾基又認識了木匠“好事情”起先不怎麼樣,可後來又成了好友。結果被外祖父趕走,高爾基得了個繼父,十分兇常打人,幾年後,最疼愛他的外婆死了,母親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趕出門靠撿垃圾爲生。

我們現在豐衣足食,要什麼有什麼,又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哪能和高爾基那悲慘的童年相提並論,年代的不同就是這差別,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一個充滿陽光,一個到處黑暗。我們現在的童年來之不易啊!童年充滿着歡樂,童年到處是溫暖,童年是值得回憶的相機,童年愛滿心窩!而高爾基的童年除了一些教育和友誼,沒有什麼再值得回憶。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4

今天,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多多啊。

高爾基小時候特別喜歡讀書,但他的家庭非常的窮苦,從小就在別人的家裏當用人,根本沒有條件讓他好好的看書,有一次,一個鄰居的小女孩從很高樓上摔了下來,而小女孩的父母沒有在家,高爾基就奮不顧身的跑上去把小女孩背起來送到了醫院,小女孩被救後她的媽媽非常感激他,就拿了很多錢說是要謝謝他,但高爾基卻拒絕了。他說“如果你有一本書的話到是可以借我讀一下”。小女孩的媽媽就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給他,從此後高爾基就非常的沉迷與小說,每當燒火時他會在火光的烘烤下偷偷地看書,當別人都收工了的時候他就點着主人用剩下的蠟燭頭繼續看書,但有一天被總管發現沒收了他的蠟燭並且以後再也不准他用蠟燭看書了,他只能在有月亮的時候對着月光看。

高爾基這種對讀書的渴望真是到了如飢似渴的地步,而我想想自己卻是那麼的不愛讀書,在一次去新華書店買書的時候還跟媽媽吵了起來,怪媽媽買的書太多了,在回到家的時候還偷偷地把兩本書藏了起來,以爲這樣就可以少看書了。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臉紅了,我們有那麼好的環境,有那麼好的老師教我們,但我都不原意讀書。甚至還懼怕讀書,這篇文章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了讀書的珍貴,也使我想起了盧老師以前時常跟我們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諺語,我想,我以後一定會努力讀書的。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5

在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偉大作家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的第一部,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高爾基本人。

阿廖沙的經歷十分心酸,他年幼時父母雙亡,冷酷的外祖父經常找茬毒打他。兩個愛錢的舅舅經常打得他死去活來,他的表哥薩沙也經常捉弄他,除了外祖母,幾乎沒有人關愛他。每當看到他被打的情節,我是既心疼又氣憤,真想跑進書中去幫幫他,可是,我只能面對着文字對他表示同情。

阿廖沙就是在這種殘暴無情的家庭中長大的,他整天面對着勾心鬥角、殘暴酷虐。他曾經被外祖父打暈了過去,還被趕出家門,撿垃圾爲生。童年,應該是幸福的,可是阿廖沙卻從來不曾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生活多麼幸福啊。我們的生活是燦爛的、快樂的。整天都像泡在蜜罐裏,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的,從不缺少關愛。在我們的家庭中很少有家人之間勾心鬥角,也不會發生將人無辜折磨致死的可怕事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聽着老師諄諄教誨;放學回到家,父母對我們噓寒問暖......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要學會珍惜。珍惜父母的關愛,珍惜現在美好的學習生活。我們以後要爲父母着想,多體諒他們,要尊敬我們親愛的老師,好好學習,長大後回報他們。因爲,是我們可親可敬的父母,是我們親愛的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幸福童年!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6

初讀文章,我感覺到了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的寫作才華,同時我也感受到了19世紀70—90年代俄國的社會面貌。整本小說充分展示了殘酷、野蠻、愚昧、污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因此,我對這本小說愛不釋手。

小說一共有13個章節,分別是:失去父親、母親出走、快樂的茨岡、禍不單行、分家以後、罪孽深重、房客的“好事情”、彼得大伯、母親歸來、父親的故事、母親再婚、輟學謀生、母親去世。

當我再次翻閱這本書的時候,傾刻,一種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了我的面前,啊!那是高爾基先生不向命運屈服,敢於向命運做鬥爭的精神!由此,使我想到了美國卡耐基的兩句話:“人在身處逆境時,適應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勝不幸,因爲人有着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是啊!高爾基面對逆境與困難,他毫不畏懼,泰然自若的應付了。

寫到這兒,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我小時候好比溫室裏的花朵——弱不禁風,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會瀉氣,雖然我小時候家中不那麼困難,但對我來說,那種死亡、受鞭打的折磨,簡值就是天方夜譚。

高爾基,我想對您說:“就因爲您在挫折中奮起,就因爲您不怕困難,所以您的作品和論著成爲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我一定好好向您學習!”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7

朝霞的餘輝染紅了半邊天,我獨自倚靠在大樹邊,細細的咀嚼完這裏面的文字,不由得陷入沉思……童年——一場短暫而美好的夢,應是人生之中最爲瑰麗的一段時光,讓人回味,留戀。然而在高爾基的筆下,不同時代,不同國界,不同家庭的人卻演藝着一段與衆不同的童年生活。向人們展示了那片天地的不幸和痛苦,《童年》一文的主人公阿廖沙自幼就飽嘗着人世間的酸甜苦辣:父母先後離他而去,外公家到處瀰漫着仇恨和殘暴……迫使他十一歲便步入社會,在人生的苦海中掙扎。

讀完此書,心頭不覺認爲阿廖沙的童年亦如一場悲劇,但又不免發現,正是這一次次的風風雨雨爲他走向成功打下了堅毅的基礎,造就了他的一生。如同一杯濃烈的苦咖啡,雖澀澀的,但不乏帶着絲絲甜味。的確,漫漫長河,時光固然短暫,痛苦的日子固然很長,但一次才的風雨洗禮,一程程的沿山跋涉,留下給我們的卻多了一份勇氣,一份收穫。

望着鏡中的自己,早已遠離了那段童真歲月,也早已不再是昔日的那個毛頭小子,但以往的單純,以往的歡笑,以往的可愛,以往的一切,細細回味,只覺那般親切,雖平淡的像杯白開水,但卻溢出了無限的成長歲月,說不盡。道不完,組成了我一個迷人的童年。

過去的總是美好的,無論幸與不幸,畢竟它已成爲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重要的是珍藏每一份快樂,記錄下每一次收穫,在今後的路上把舵揚帆,發奮圖強,努力耕耘,爲大地創造出豐碩的果實,爲藍天塗抹上絢爛的彩霞。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8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歡樂的笑聲,開心的遊戲,純潔的友誼,父母的關愛……而高爾基的童年卻與我們的截然相反……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阿廖沙在三歲時就是去了父親,由母親與外祖母帶到了外祖父家,在那裏,外祖父的殘暴,舅舅們的無情,繼父的惡毒……都對阿廖沙的心靈帶來了嚴重的傷害,最終在阿廖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去世了,外祖父也破產了他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讀者作者高爾基的悲慘的童年生活,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有爸爸媽媽的疼愛,與玩伴的歡笑聲,那百玩不厭的遊戲……都讓我無比懷念,雖然高爾基沒有幸福的生活,但他又外祖母的疼愛與關切,讓高爾基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外祖母勤勞,善良,他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常常給給阿廖沙將好聽的故事,也潛移默化的叫他做一個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讀了《童年》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的童年非常幸福,不用幹苦活,沒有遭到親人的打罵,我們都是父母手心裏的寶,有良好的生活條件與學習環境,不愁吃不愁穿,而高爾基要忍受着寒風暴雨度過自己的童年,我們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生在那個年代,但是,在我們享受幸福同時也讓我們少了一些付出,一些執着,一些積極,一些努力……

高爾基用他的童年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理:在陰冷黑暗的地方我們不必害怕,或許我們再跌倒的地方站起來,努力摸索着,終會從這條陰冷的小巷走到光明的大道!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9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的悲慘童年。不管它是快樂還是令人厭煩,他始終是我們一生難以忘懷的。

《童年》反映了我們兒時的喜怒哀樂,不過我想,在兒時的我們不管是最純真善良的吧!不管怎麼樣,與阿廖沙比起來,我們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的生活着。就從這一點看來,我們就與阿廖沙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了許多,但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的,並且想要更多的東西。這些,不覺得我們很自私嗎?

是啊!我們經常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只顧着父母爲自己遮風擋雨,而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這種生活過久了,心裏也會感到不是滋味。而阿廖沙那個年代呢?很少有安寧的日子,每天都有人想要傷害他,辱罵他,欺負他。我傷心的時候,我會想到單純的阿廖沙,想把阿廖沙帶出困境。僅此而已,阿廖沙單純,完美的心靈並沒有受這些消極的態度而改變,反而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然而這種思想貫穿了他一生,體現了他所有的內在美。

如今,童年就要走了,迎來的是充滿活力的少年,讓我們珍惜童年的最後一刻。我們稍不留神,童年就會離開我們遠去,抓住童年的尾巴,帶阿廖沙走出困境,留下我們美好的印象。

高爾基童年讀後感500字10

就在放假的第六天,也就是今天,我終於看完了高爾基的《童年》。讀完《童年》後,它就像一個印章印在我的心上,使我難忘、受到感觸。

主人公阿廖沙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了外祖父家,卻經常挨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的時候,母親改嫁和繼父生活。但母親後來死亡了,過了不久,阿廖沙被外祖父遺棄了,最終走向了人間。

阿廖沙結識到了樂觀純樸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裏,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他們給了阿廖沙幫助和力量,使他逐漸成爲了一個堅強、勇敢、正直的人。他慈祥的外祖母很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着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文中阿廖沙的性格我很喜歡,他富有正義感,有着仁愛的同情心,好學上進,熱情向上。但阿廖沙的童年卻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沒有煩惱和痛苦的,也是無憂無慮的。我們沒有被那麼狠的打過,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看到這裏,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甚至不用考慮掙錢。我們就像生活在蜜罐裏的孩子,但我們卻並不知足,總是想有新玩具,新零食,新衣服……我們總是奢求更多。

這篇文章讀起來是悲哀的,讓我們感受到在悲劇的氛圍中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值得我們學習。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