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3篇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 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好的一句名言!閱讀不同的書,會有不同的心得,有的書能讓我們獲得知識,有的書能讓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更多的書則是讓我們感動,使我們受益一生。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叫做《母愛,在風雨中與我們一路同行》。這篇文章講的是五位丈夫被問到同一個問題:假設你和母親、妻子、兒子同乘一船,這時船翻了,大家都掉到水裏了,而你只能救一個人,你救誰?

理智的丈夫說:“我選擇就救兒子。因爲他的年齡最小,今後的人生道路最長最值得救。”現實的丈夫說:“我選擇救妻子,因爲母親已經經歷過人生,至於兒子——有妻子在我們還會有孩子,還會是個完整的家。”聰明的丈夫說他會救離他最近的一個。滑頭的丈夫說:“我救兒子的母親,至於是我自己的母親還是我兒子的母親,你們自己去猜好了。”

最後,老實的丈夫不知怎樣說,只有把問題轉述給兒子、妻子、母親。兒子的年齡使他樂觀,“我們這裏沒有河,怎麼會全家落水?”妻子認爲丈夫必然有能力擔起責任,“虧你問得出口,你當然得把我們母子都救起來。”最後,老實的丈夫又問母親,母親沒等他把話說完,已大吃一驚,抓緊兒子的手,帶着驚慌說:“我們都掉水裏了,孩子你不也掉水裏了嗎?我要救你!”老實的丈夫頓時泣不成聲。

這篇文章的結局令人深思,最後母親的回覆深深感動了我。在兒子、妻子、母親之中,最終最愛最擔心丈夫的是無私的母親。即使深陷災禍時也毅然決然先救兒子。在風雨中,在受傷時,在所有艱難困苦的'歲月,總有母愛支撐着我們,保護着我們。在每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有一片天空,那裏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這就是母親用生命爲我們撐起來的天空!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 篇2

紙頁薄薄,載滿了溫柔的情愛,情思淡淡,漾開了深重的悲歡離合,筆法淺淺,鋪開了無言的情路條條……記得每次捧着厚厚的書籍在皎白燈光下一字一句細細斟酌,心中總會瀰漫開一種噎在心頭化不開的感覺,一片靜默中,將心分分釐釐填滿感動。

曾閱讀過一本書,沒有散文行雲流水般的華麗措辭,沒有詩詞歌賦的氣勢磅礴,它的平易真摯,卻給了我第一份文字帶來的感動。那是一個從孤兒院裏被領養回來的女孩,她目睹着這個家是怎樣因爲自閉症孩子的到來而枯萎脫水的,她始終站在記憶中笑意盈盈的母親身後,努力地體會母親奮不顧身的愛。那位母親即使被現實逼得步履維艱,無路可退,仍舊不願割捨下自己患有自閉症的兒子。她放棄了本該朝朝暮暮、長長久久的婚姻,親手捨棄了除了兒子以外的愛的回饋。她選擇了對着那個不會說話、不會微笑、不能擁抱的孩子微笑,還好,母親最終得到了兒子一個亦輕亦重的擁抱。

我曾經一次又一次在字裏行間尋覓感情的足跡,淚水總是打溼眼眶,深覺幸福來之不易,書頁間漫溢開來的淚痕點點是當年的自己被深深感動的印記。時間打馬而過,琴棋書畫演繹成了柴米油鹽。那位母親拖着疲憊的身軀奮力地奔跑,然而沒有人能夠替她挽住歲月,沒有人知道她會對一個連一點點感情都不能回饋給她的孩子喃喃細語:“媽媽不會放棄你的,有媽媽在,誰也不能傷害你。”溫柔的呢喃盪漾在空中,與空氣如暗潮一般遙相呼應。這是母愛的力量,這種力量讓我震撼,讓我感動。

那些飽蘸情意的字字句句點染心頭,彷彿從未離開過,可在書上落滿的塵埃足以證明那段漸行漸遠的歲月,那本書安之若素地沉澱在書海之中,我看到它便會驀然憶及,閱讀,曾讓我如此感動。

閱讀曾讓我感動作文500字 篇3

隔着三毛朦朧淚眼的文筆,我仍記得那如血殘陽下,斜影佇立的感動。我心中的三毛,她便是那枯藤老樹下斜倚的一抹幽清俏影。她輕合的雙目,微微顫抖着,淡淡寫下那刻骨思念——《夢裏花落知多少》。

摯愛的荷西離去,淚光中,她輕顫的脣角抿出強顏歡笑的弧度,在家中,她溫柔地安慰着父母,她的安適恍惚間令人們忘記了她纔是最需要安慰的那個人。面對家人的爭吵,她望着夕陽迤邐的遠方,嗓音透着喑啞的疲憊:“連荷西的死也沒有教會你們一個功課嗎?人生如夢。”我想,她一定希望眼前的一切是一場夢,待到黎明時,或許睜開雙眼,便能看到丈夫。然而,殘忍的現實,令她無法進入那個臆想中的夢境,荷西墓前令人斷腸的斜長倒影,是她深夜最顫慄無助的夢魘。

然而,三毛沒有就此擱筆。她是一位感性而情思細膩的女子,面對那斷腸的愁緒,她選擇了短暫的離去。她忍不住走到荷西墓前,輕輕放下手中新鮮的花束,撫摸那冰冷墓碑,靜靜地落下淚來。三毛是個隱忍而堅強的女子,她的灑脫令她爲了那前世的鄉愁而流浪去了遙遠的撒哈拉,她想要的不過是在斜陽中度過分分秒秒的歲月靜好,可命運卻奪去了她一生的伴侶。她表現出來的並不是偉大而豁達的氣度,她筆下的自己更多的是一個小女子的多愁善感。可這樣的三毛卻令我感到真實,讓我感動。她痛徹心扉中的平靜更是令人心疼。

三毛在結尾處寫道:遠方有什麼人在輕輕地唱歌——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着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讀到此處,我莫名地,有幾分哽咽了。

標籤:感動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