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彙總7篇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1

一個春節我都要回老家,一到那裏,那裏就響起了鞭炮聲,是迎接我的?我有那麼有名嗎?不不不,是迎接佛的。很快,煙把整個小鎮淹沒了。

有關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彙總7篇

小鎮的街道中央擺着一排桌子,桌子上放滿了食物,有木耳、糖果、紙做的金元寶、一些水果和兩條活的魚······小鎮的每一個人家門前都放着兩堆稻草。遠處傳來的敲鑼打鼓的聲音蓋過了鞭炮聲,鞭炮聲慢慢的停了,好不容易煙散了,家家戶戶又點燃了家門前的兩堆稻草,點起蠟燭,燒起香,讓小鎮又沉沒了,這景象雖然很像仙境,但是遮掩實在夠嗆,突然,有幾滴水滴在我身上,難道是下雨了?原來是有人在撒淨水,聽說這樣可以讓我們幸福、快樂、健康、吉祥。那敲鑼打鼓的聲音近了,幾個人擡着佛,邊上還有兩個人爲佛扇扇子、撐傘,有許多大人在佛面前拜了拜,把香插在佛面前的一個轎子上,有些大人帶着自己的孩子,轉了轉爲佛撐的傘,佛的後面跟着許多人,他們有的騎着馬,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嫦娥,有的吹着大號、打着鼓。等隊伍走了,大夥兒聚在一起,把“金元寶”燒了。

據說擡佛是爲了地方的太平,國泰民安。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2

藏族人民過年,是按照自己的歷法過藏曆年。藏曆和漢族農曆相近。藏曆年一般是在漢族春節過後的幾天內來臨的。在除夕前一天,當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髒水污物往西邊倒掉,讓那些髒東西跟着太陽落山而除掉,以示辭舊迎新,盼望人丁興旺,萬物生長。

除夕這天,要舉行隆重、盛大的“跳神會”。人們穿着豔麗的服裝,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舊迎新,驅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們喜歡吃的食物是油餅、奶餅、血腸、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婦女們僦先去河邊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徵全家吉祥,健康長壽。接着,家家戶戶都在醒目的紅桌上擺上象徵性的供品“竹素其瑪”。“竹素其瑪”即是元寶式的長形大彩盆(類似漢族地區的五穀鬥),在一頭裝滿麥粒,另一頭裝滿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點,並在上面插上幾束染了顏色的麥穗和青稞穗,祝望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歡樂的人們在擺着“竹素其瑪”的屋子裏,圍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贈獻哈達,盡情唱歌跳舞,慶祝新春。

春節期間,親友和鄰居之間,都互相拜年,互贈哈達,祝願愉快幸福。並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點招待客人。廣場上和原野中更是熱鬧非常,青年們聚在一起舉行賽驪和射擊比賽,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比賽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點起篝火,彈唱團結祝福歌,跳起“鍋莊”、弦子舞,狂歡入夜。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3

春節是中國最重大的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倒過來貼,“福”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是怎麼來的?”媽媽說:“相傳,古代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非常兇猛。每到除夕,”年“就會吞食生畜,傷人性命。因此,人們只好逃往深山。

一天,村裏來了一位老人,他在這兒住了一晚。”年“來了,老人讓村民點燃爆竹,”年“嚇得狼狽逃竄。原來,”年“怕紅色、光、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春聯、放爆竹。這一天就成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我們全家準備吃團圓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在桌邊,桌上有鴨、蝦……餐桌上必有的兩樣東西一樣是魚,一樣是火鍋。火鍋熱氣騰騰的,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是甜品,代表家人甜甜蜜蜜。吃完了年夜飯,我們就來到前門放鞭炮。

開始放鞭炮,“砰——砰——”,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鞭炮飛上了天空,“噼哩啪啦”好響的聲音,多麼美:有的像仙女撒下的花瓣,有的像綻開的花朵,還有的像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這時,天空就成了百花園。“爆竹聲中一歲除”,就這樣,除夕過去了,新年又來到了。

中華民族的節日多姿多彩,而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放鞭炮,剃頭髮……我們南陽過年的習俗和規矩太多了,弄得我摸不着頭腦,對,找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正在貼“福”字,他竟然把“福”字貼倒了,我焦急的叫起來。爸爸不急不慢的說:“沒貼錯,沒貼錯。”

“那爲什麼將‘福’字倒着貼呢?”我疑惑不解的問。

爸爸說:“‘福’字倒着貼,說明福氣到(倒)咱們家了!”爸爸說完,停下手中的活兒,給我耐心的講解起來。

爸爸說,過年還有一種習俗——放炮,這也與年有關。傳說,“年”是一種獨角獸,每到臘月的最後一天,它便出來吞吃人們的食物,威脅人們生命,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這種獨角獸有三怕——怕光、怕聲、怕紅顏色。於是,每逢過年,人們就貼上紅紅的對聯,掛上大紅燈籠,燃上紅紅的蠟燭,還要砍伐竹

子焚燒,焚燒時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閃出紅紅的火光,就可以把“年”這種野獸嚇跑。這就是春節貼春聯、放爆竹的來歷。

我又問:“那爲什麼二十七要剃頭髮呢?”爸爸吸了一口煙,慢慢的說道:“民間有一句俗語: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剃了頭好過年啊!”哦,我明白了。

正在這時,院外響起了孩子們唱着的童謠:“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我完全沉浸在他們的歡樂中,也奔出院子,加入他們的行列了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5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非常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6

大年三十到了,也就是新年快到了,老人說,三十是個重要的日子,在那天要包包子,做花糕,蒸豆包,吃年夜飯······今天我要講的就是——放炮!!!!

有首歌唱的好啊,“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燈,看花炮。小娃娃,長一歲,走路不用媽媽抱。”放炮是兒童的本性,像我這樣的“宅女”肯定會找點樂子,放炮玩。

今天啊,我就準備了,好多炮,畢竟我是老手了,拿着火機,點燃引線,在快速扔出去,三五秒後,就會響一聲,“黑旋風”煞是好玩,點燃引線後,扔出去,它先是旋轉幾圈,放射出彩色的光芒,然後纔會響一聲。

又一次,爍爍(老家的夥伴)點燃一支“黑旋風”,拿在手中,掄了幾圈,扔得高高的,剛扔到天上,就開始旋轉,散發光芒,好像來了一位袖珍的美麗仙女,帶着靚麗的花環,下凡而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拍手叫好。

飛飛把炮的引火線部分堆在一起圍成一個圓,快速地把點燃後的炮的火花放到圓的中間,自然就把所有的抱住都點燃了,然後這些爆竹就會炸開來飛到天上,然後砰的一聲,爆炸!!!!!!!

自然,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小精靈,會在晚上八點半的時候,聚在一起,看看那家的燈還亮着,如果亮着,我們自然就會進行“惡作劇”,把一個爆竹點燃,趁着夜黑,扔進這家人的院子裏,就等着那一聲,“彭”的一聲響。

聽了這些,坐在電腦前的你是不是有些蠢蠢欲動了吧?不用擔心,不會點的,要知道,學習點炮纔是王道!!!!!!!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 篇7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我最喜歡的就是風俗習慣,最喜歡的風俗習慣是過春節放鞭炮,因爲和小夥伴放起鞭炮來很開心。關於春節放鞭炮還有一個傳說呢!

傳說裏有一隻叫“年”的獸,它會吃人,有時候一次還能吃掉一村子人。老百姓們非常害怕“年”獸,所以都躲在山上,連一個人都不敢出來。有一天,一位神仙來到地上,看到一位年輕人,就對那位年輕人說:“年”獸最怕紅色了,你們可以帖對聯,放鞭炮來驅趕它。年輕人答應了,於是就組織老百姓們貼對聯、放鞭炮來驅趕,張牙舞爪的年獸看到了紅色就四處逃竄,以後再也不敢來老百姓這裏搗亂了,於是就有了“新年”的傳說。

關於新年的傳說還有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爲我們開啟了一扇寶貴的知識寶庫,這個有關年獸的傳說令我難以忘懷,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爲你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