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追求精神生活的優秀作文

情感:大腦的 思維活動,生物體腦組織所釋放的一種不可見的暗能量;元素:生命的 組成部分,精神即“精氣”與“元神”,是一種暗物質(量子物質)。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優秀作文 ,歡迎閱讀。

追求精神生活的優秀作文

【篇一:生活需要精神】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我喜歡這首詩,並不僅僅是因爲它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深沉的意義是它每時每刻都在提醒着我們大家奮發向上的精神。不信?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曾經,我很討厭學習,因爲它像一座大山壓得我好辛苦,好累。我常常幻想:如果人一出世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該多好呀!然而,世界上是沒有這麼“美味”的免費午餐。

直到有一天,我看見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我才明白之前的想法是那麼的愚蠢。回想起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在研究鐳時,經歷了“千千萬萬”次的失敗,都毫不喪氣,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她竟說:“雖然失敗,起碼讓我懂得了那麼多的失敗途徑!”

我想,不管在多麼艱難的情況下,人就應該要有學而不厭。勇往直前的精神。此後,我對學習便是產生濃濃的興趣了。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記得在一次測驗中,我竟然拿到了全班第1名,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爲此,我興奮極啦!可是,快樂並不長久。我發現,老師改多我8分了。那麼算一算,我不就排到第五名去了?哎……難道好事就遇不上我嗎?

剎那,一隻惡魔浮現在我腦子裏,它用狠狠的語氣對我說:“笨蛋,蠢豬,你不去告訴老師不就行了嗎?那你不就能在第一名穩坐如山了嗎……”我想了想,覺得似乎有道理。頓時,一陣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哦!是我腦子裏的天使,它一本正經地對我說:“嘿!主人主人,不能這樣做,榮譽算什麼?人重要的是內涵,一定要誠實……”惡魔和天使吵了起來啦!在矛盾中,我竟然聽了惡魔的話。

此後的幾天,我心裏一直毛毛癢癢的,好像幹了什麼通天壞事一樣,連自己都不能寬恕自己。我知道了,是那“分數”做的怪。最後,我鼓起萬分勇氣向老師說明一切,呵呵!老師不僅原諒了我,還誇了我呢!

沒錯,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真不容易,常常會有人爲一時的利益撒下謊言。朋友,要知道,有些東西一旦錯過就不會回來,它比利益更珍貴,它,便是誠信精神!我願排除萬難,只求“清白”。

【篇二:追求有物質更有精神的生活】

充飢的麪包是物質的,而有品味的去欣賞生活則是精神的。

人生的境界離不開物質與精神。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倉廩”就是物質的,“禮節”就是精神的。光追求吃喝、財富、物質的享受,生活是貧瘠的;而在物質的情況下,追求精神的、思想的、哲學的境界,纔是豐富的高境界的生活。

正如材料中所說的“又能充飢又能品味”的生活,纔是最高層次的生活,也就是物質與精神高度和諧與統一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說:“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個富家子弟,一個洋學生,物質可謂豐富也;一個金陵大學畢業,一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資格可謂出類拔萃也。但他——陶行知卻在農村曉莊辦起了學校,爲平民的前途、未來、希望着想。他捧着一顆赤誠的心,把物質與財富貢獻出來,把身心貢獻出來,把思想貢獻出來,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的主張。人們看到了陶行知的偉大之所在——“人生爲一件大事”而來。

爲什麼他沒有躺在物質的枷鎖下?爲什麼他沒有僅僅享受物質的奢華?因爲境界,因爲他理解人生的意義,因爲精神可以超出生命的所在。

“麪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前者是物質的,後者就是精神的。於是人們的生活就有了希望,有了寄託。

當我們看到世界級著名演員李連杰帶着上千萬元,自己租用飛機,走在了汶川地震的路上;當我們看到他不但帶來了壹基金的資助,還帶來了大量的帳篷、食品與棉被;當我們看到他脫掉名牌的服裝,一起奔走在救災的現場,作爲一個普通的志願者,去扎帳篷,去卸救災的物資,也與災民一起吃方便麪。現在想想,還是他說的一句話對:“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是爲富不仁。”

在這裏,物質與精神有機的統一了起來。人們記住了李連杰,記住了他爲災區忙碌的身影,這身影逐漸、逐漸高大起來了。

爲精神而追求的實業家何其多也。幾乎每一所著名大學都有曾憲梓捐資興建的圖書館,幾乎每一次大災大難面前都有李嘉誠的捐獻,幾乎全國各地的每一個蔬菜大棚,都有山東壽光王樂義創造的技術。那集美大學,那希望小學,那北京的水立方,無不滲透着物質與精神的棲居。“大家的日子好了,纔是我的夢”,這是物質的.夢,也是精神的夢。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在寫作了一部長篇小說之後,總是在心裏說:明天的麪包已經有了,精神也有了。是啊,僅僅爲物質的生活是低層次的,只有爲精神的追求而物質的境界,纔是高層次的境界。

【篇三:精神生活——真正的擁有作文】

鋼筋的橫縱交錯,簡單卻又複雜,混凝土一層一層的澆灌,冰冷而又堅固。如今,我們就生活在這冰冷的框架之中,只不過多了門和窗的封閉保護。街道繁華的象徵已不是櫥窗內精美的物品,更不是霓虹燈的耀目,而是從街頭到巷尾的車水馬龍,一輛接着一輛,綿延……

我們生活在機器的轟鳴,還有所謂的文明喧囂之中,在這裏我看不見未來,回憶不了過去,只是在徘徊,默默地彷徨。冰冷悽清更加迷惘,時間在齒輪的高速運轉和激烈的摩擦中一點點的燃燒,終爲灰燼,而我們呢?便就被埋在這灰燼之下,一點點的腐爛,消去。諸如此類的生活早已使我們厭倦,我們不滿足於生活在這種空洞的世界裏,我們也有夢想也有追求。我們要的不只是物質的生活,我們要的是可以擁有精神上的滿足。

悽清寂寥的秋天,在古人看來是美好而又悲傷的。落葉孤城,淒雨黃昏這樣的生活是愜意、是自由、是幸福的。我渴望擁有它,我們都渴望擁有它。記得前些年的十一月份,秋末,初冬,乾冷、勁風。我獨自一人彷徨在街頭,去尋找安慰、自由,那時的梧桐早已零落,光禿禿的,只剩下冷漠,樹下的小路上,滿是落葉,它們乾枯着縮着身子,就如同是被凍得縮着身子取暖。它們一片一片的緊緊依偎,一層一層的緊密包圍。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我看見了,我看見了它滿載着塵世的愁緒,在空中打着漩渦,輕輕的,清清的到了它的歸宿。世間的絲絲愁緒,被它們歸還於土地,而它們最終歸於根土。

落葉堆積,厚厚的軟軟的,沙沙,作響。我走在這軟綿綿的小路上,去尋找那份快樂,去忘記往事的惆悵。我喜歡秋,因爲它的黃,我喜歡秋,因爲它的迷惘,清風吹起,透過我的衣衫,拂過我的肩膀,涼爽並溫暖着。流海被風吹起,打亂了眼前的視線,可心裏卻格外的清晰。湛藍的天空,沒有白色的斑點——望不到邊。一塊琥珀,一塊碧玉,一西,一東,鑲嵌在這湛藍中,愜意中。又夾雜着些許惆悵。

當我走在歸泊之徒,望着那些形形色色的路人時,我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悲哀,他們穿梭在街頭巷尾,低着頭,邁着艱難的腳步,未曾回過頭,去望望這秋,往往這轉瞬即逝的秋。而我真的替他們感到悲傷,怎能視美麗而不見呢?我懷疑!?可當他們看見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便會說,難道秋天已經來過了?而當他們發現秋天已經過去是時,冬天也快要完了。這樣的生活,精神和在!悲哀……

如今21世紀,人們心中所向往的擁有物,早已不是那愜意的生活,早已不是能擁有那午後沿着窗檐斜灑下來的陽光,這麼簡單。人們的頭腦中被金錢、利益所充斥着。沒有人過多的去徘徊於事外的愜意生活。只是埋頭苦幹,沒有方向,沒有追求。如同那漆黑汪洋上,迷失了歸泊方向的一葉孤舟,看不見岸邊的燈塔,看不見那洋溢着溫暖、愜意、舒適的家。人們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忘記了那條先輩們走過了無數次的大“道”。偏偏選擇那泥濘,陡峭的不歸之路。他們忘記了什麼是滿足,什麼是精神,什麼是追求。

可悲、可悲,這世上怎就多了這種“不明是非”的人呀。記住,人活在世上,不是爲了享受榮華富貴,平庸、同樣也可以很幸福。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心理上的愉悅,而非肉體上的享受。真正的擁有沒有那麼複雜,沒有那麼苛刻,更沒有那麼奢華。只要帶着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大千世界,既便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篇四:物質追求+精神追求=美好生活?】

初二要學一篇古文《陋室銘》。文章中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也許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往往才能領略《陋室銘》。有些人家,沒有古馳的盤子、紅木,但進去後就是覺得說不出來的明淨、雅緻,讓人坐下來就不想走。這是不是就因爲主人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很“奢華”,從而產生了這種“場”呢?

不過大多數人沒有這種能讓陋室迸發光彩的精神氣場,所以要藉助奢華家居商品打造一個奢華的物質環境。

打造奢華物質環境的目的是什麼?很多人往往迷失在這個問題上。物的功效是有限的,再奢華的環境,住久了也就那麼回事。怎麼辦?很多富翁的辦法是換。廣東富翁裏就有這樣的例子,就有籃球場那麼大,完全失去了居住的意義。

我們提倡人生應該追求精神上的奢華,而物質上的奢華往往讓人對物發生依賴,失去了構建精神世界的能力。

人生,重要的是追求幸福。不過,幸福來自於人的精神世界,絕非物質世界。當然,衣食足方知榮辱。奢華品構建的優質生活環境無疑讓人感知尊嚴、體面、成就帶來的人生愉悅,但若迷失在奢華中,後果就是“窮得只剩下錢”。

我認爲,所謂幸福,就是讓自己感到快樂和滿足。任何人其實都擁有幸福。一個富人可以得到幸福,一個窮人也同樣可以得到幸福。對於一個家有孩子卻窮得接不開鍋的窮人來說,他不會快樂,因爲他會因無錢供養孩子而苦惱,並抱怨上蒼的不公:但他也許會快樂,因爲他不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他還有個孩子……對於一個有萬貫家財的富人,他會快樂,因爲他衣食無憂:可他或許不會快樂,因爲他還想得到更多,或許他的家庭並不美滿……而對於一個因地震而失去雙腿的人,他應該快樂,因爲比起那些死去的人,他還擁有一條鮮活的生命!是的是的,所有人都應該爲自己而感到快樂感到幸福。而這就是精神追求。

有人認爲物質是值得他們獻出生命的追求。在他們看來,生活的藝術就是抓住儘可能多的財富,爾後在作爲證明其身價的財富中謝世。依照他們的標準,一個人的偉大隻能根據其生前所積攢財富的多少去排定座次。

“人類生命的價值在於其不斷追求的恆定魅力”,這曾是一些大思想家的座右銘,現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所共識。然而,當論及生活中要追求什麼時,這一共識就不復存在了。

另一些人認爲他們生來追求的崇高理想是精神而不是物質。在他們的心裏,浪費一生的時光去積聚終將變爲糞土的東西是一種低級趣味,而追求使人類有別於動物的精神財富才具有永恆的價值。故此,按照他們的準則,一個人對理想的追求應堅持不懈,直至使其不食人間煙火。

當然,我對兩種偏激的觀點都不贊同,我認爲:物質是精神的基礎但精神追求又使物質追求變得高尚。換句話講,精神財富的挖掘基於物質財富,而物質財富的昇華又受益於精神財富的指導。任何對兩者之一的片面性強調,都將給社會造成災難性的威脅。正如無數事實所證實的那樣,社會的進步來自於物質與精神的相互作用。

信佛的人常會說一個詞——般若,爲此我上網查了一下。所謂般若其實就是形而上的生命本性的大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是身與心俱修,因而求證到的智慧。我想修身養性一境界也應從此而得來的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想要的境界,境界就是不可思議的自我感受,言語不可表達的自我身心的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比如:窗外天上的白雲飄移,瓶中的花兒在窗臺靜靜的開着,一個那麼高遠,一個這樣的淺近,這就是一境界……老人坐在窗臺前的書桌旁,看着花兒,回想想起年少的一樁往事,情不自禁的搖一下頭,隨之微笑一下……這就是老人回味那個境界,又譬如唐人詩中“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世間千條江水就有千個月亮映在江水之中;天空沒有一絲雲彩那就是晴空萬里……這就是大自然很美的境界。

現在更多的人們將物質追求=精神支柱,其實對自己的身心都是極大的傷害,人生短暫,難道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爲了住一所大房子?開一部好車子?左摟俊男右摟美女麼?當下還有多少人能夠安心於一勺飲,一簞食,居陋室呢?人們往往只看到自己沒有的,卻不珍惜已經擁有的!來世界走一遭,可以什麼事物都感受一下,但不要成爲我們的終極目的,否則一生就是爲了一個房子,而做房奴;爲了一部車子而做車奴;爲了花銷而做卡奴……內心的從容與淡定纔是最重要的。李開復說:“做最好的自己”,是有很深的含義的,不要隨波逐流,只要今天的自己高於昨天的自己就是好的,引用王石的話:“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我們可以不選擇做房奴、車奴、卡奴、錢奴!不去和他人攀比物質高度,並不是不思進取!其實這些指點都是比較低的人生境界了,可是卻有無數的人還在做這些,人的思想總是從衆的、受左右擺佈的……

爲什麼?不看清你的生命來到這世界的真實意呢?爲什麼不尋找真實本我呢?爲什麼不迴歸靈魂的本源呢?我想如果有了這些答案的人們一定會遠離痛苦和浮躁;遠離貪婪和唯利;遠離仇恨和嫉妒……

幸福就是心靈的滿足。《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熟悉。故事中的漁夫的妻子在擁有很多東西后竟然越來越生氣,因爲她還要擁有整個世界!人的貪心是最可怕的。一個人有了一個100多平米的房子還想着要一棟別墅,有了一棟別墅有要開名牌車,有了一輛還要好幾輛,講究穿名牌衣服、名牌鞋,吃高檔酒店……這就是人的心理,永不知足的的貪慾!於是就是這樣,人們便成了金錢的奴隸。

幸福就是安於平窮。《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晚年生活很貧困,他住在南京大中橋時,只有古書幾時冊,日夜誦讀自娛。最後連這些書都買掉買米。冬天吳敬梓缺衣少食,當然談不到買酒禦寒。他便邀請5、6個好友,陳月色走出南京城門,繞着城牆走,一路唱歌吟詩,直到天亮,夜夜如此。由於走了幾十裏,全身就暖和了,吳敬梓幽默的稱之爲“暖足”。

何謂幸福?幸福就是忘我的快樂。美國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說:“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地光明當作我心中的太陽,把別人耳朵所聽見的音樂當作我的交響樂,把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人生是在一個不斷成長、不斷改正、不斷創新、不斷進取、不斷努力……的過程。在這個生命長河上航行我們有兩個包裹——精神與物質。如果要在急流中扔掉一個包裹,使自己得以生存,你會扔那一個?不錯,幸福源於精神,源於心,讓我們爲幸福而努力,追求更高更遠的精神之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