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碎片化生活作文(彙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碎片化生活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碎片化生活作文(彙編15篇)

碎片化生活作文1

碎片化的生活是什麼?這其實就是利用工作學習之餘的時間來做一些其它的事。

每個人利用這些碎片時間的方式都不一樣。在地鐵上常能看見人們在使用手機。下課時間也往往能看到有些同學在看自己的書。在家做完作業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往往是看書或是看電視。

每個人對這些碎片時間的安排都不一樣。貪玩遊戲的可能就會抱着電腦手機過日子;熱愛學習的就會與課本和輔導書共度空閒時光;手工愛好者則是竟可能利用時間來完成手工創作。可以說對碎片時間的利用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隨着手機的發明,生活的碎片化逐漸變爲一種常態:當你回家的時候,也許能看到爸媽拿着手機看小說、上微信,奶奶爺爺抱着手機看小孫子小孫女的照片,而你做完作業就直奔你放在桌上的手機。如今手機成爲大多數人的“朋友”,幾乎是寸步不離身,只要一空閒下來就拿起手機刷QQ、微信,就是回家途中也不“浪費時間”。就連還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是抱着手機平板過日子。

這麼不恰當地利用碎片時間必定會帶來一些後遺症,比如不再適應正常的讀書方式。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正確利用碎片時間,讓它們給我們帶來幫助而不是壞處。

讀書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平時沒時間讀書,就抓住這幾分鐘的乘車時間來讀。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是很有道理的。從書中我們不僅能汲取知識,還能拓寬我們的視野,使我們看的更長遠。

如果略有睏意,也可以趁着乘車時間休息一下,保證自己不會被瞌睡蟲打倒。

如果是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子們,抓緊時間複習纔是最好的選擇。在中考高考面前,無論多少的複習時間都會顯得不夠。所以對於他們,比起在手機上和朋友來一局《王者榮耀》,還不如拿出筆記來複習。

如果是立志於寫作繪畫的人,這一點空閒也可以是靈感來源。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會給我們的創作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如果能恰當利用好生活中的碎片時間,我們能得到的好處絕不會少。所以就從今天開始,放下手機,試着好好利用這點破碎時間,使我們碎片化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碎片化生活作文2

踏進擁擠的地鐵車廂,車門“哐當”關上,地鐵開始以高速前進。環視一週,人人都低下了頭,盯着那小小的發光屏幕。到處都是“叮”短信提示音。有一位三十出頭的白領,對着手機傻笑,直到到站門快關時,慌張的跑了出去這便是碎片化生活的一個縮影。

不可否認,由資訊時代的資訊大爆炸帶給我們許多從前無法獲取的知識。可是,這也一定程度上讓我們的生活“碎片化”,終日與手機爲伴。每當我想翻開書本,領略《老人與海》中老人的魅力時,一則吸引眼球的新聞便讓我拿起手機,着了魔似的翻看。每當我想拿起《目送》,細細體會龍應臺的溫情親情生活時,總有同學發來的一條”在線求助“,是我思緒中斷。我的生活,作爲一名學生,也似乎”碎片化”了。

可是我不願自己的生活變得只爲了手機和資訊活着。我暫時放下了手機,投身到熱愛的音樂中去。開啟鋼琴,拿出我最喜歡的《月光》鋼琴譜,彈奏時情緒隨曲而動,時而平靜,時而陰沉,時而明亮歡快,最後又似狂風暴雨般的憤怒。美妙的音符在之間緩緩流出,閉上眼睛,似乎還能感到貝多芬那種激盪靈魂的不甘,他的命運多舛隨着曲子接近尾聲,我也帶着不捨的心情離開了那種陶醉的氛圍。這其中,沒有手機的打擾便沒有分心,原來不碎片化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彩,而我們只是不知如何去享受罷了!

碎片化的生活於我是不太適合的存在,因爲我認爲碎片化的生活不僅使人的時間、事情碎片化,而且使人的精神“碎片化”“快餐化”。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碎片化讓我們缺少了每天與自己交流,尋找自我價值的機會。這一行爲看似“玄乎”,可有可無,卻是人生活的有厚度、深度的重要條件!

當我們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可以試着改變它。品一品茶,讀一本好書,亦或是欣賞一部音樂劇,都可以讓心靈平靜,尋找自我。當然,前提是放下那些煩心的事,和手機。

碎片化生活作文3

如今的生活已經和以往有了許多不同,科技的迅速發展,使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時,這也大大地加快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從每天從一早就忙得到很晚,上學,上班,很少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如看書、遊玩,人們每天只有一點碎片化的時間可以利用,所以碎片化閱讀碎片化購物等隨之誕生。如今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切分,在資訊傳播進入網絡時代以後,碎片化逐漸成爲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描述。

碎片化閱讀是以手機、電子書、網絡等電子終端爲主要載體的碎片化閱讀,他的特點是閱讀模式不完整,斷斷續續。它有許多優點,如它使得忙碌的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閱讀,在車上,休息時,不必侷限於某個時間,某個地方,碎片的閱讀能使人快速地從文章中吸取知識,獲得樂趣。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也大大節約了買書的時間和錢,想看哪本書,只要上網就行。

雖然碎片化閱讀有許多優點,但它依然存有許多不足,碎片化的閱讀雖然節約了人們的時間,增加了閱讀,但大多數的閱讀都是比較淺的閱讀,因爲閱讀過快,使得人們對文章的內容沒有深度的思考,他們只理解了文章的表層的意義,這使得閱讀缺乏質量,對自己的幫助不大,所以有些學者提倡讀傳統的紙質書本,提倡深度閱讀,所以要使自己的閱讀有質量就要把碎片化閱讀與深度閱讀結合起來。當時間很短的時候,可以碎片化閱讀,當有時間時應當深度閱讀。

和碎片化閱讀極其相似的如碎片化購物,它使得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透過網上,快速地購買自己喜愛的商品,既省時間又節約了精力,又能快速買到好的東西,再也不用擔心沒有時間去購物。

這些碎片化的產物離不開我們生活的碎片化以及科技的高度發達,而他們也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地方便,自由。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擺脫了時間、空間的侷限,使我們隨時隨地可以翻開一本書,開始閱讀。碎片化的購物使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購物,它們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

碎片化的生活是適應這個時代的產物,在我們忙碌的生活中,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所以只能利用一些碎片化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不足,但它使我們在碎片化的時間裏有更多的選擇,它讓我們的生活更多樣化。

碎片化生活作文4

在當代社會中,隨着科技的發展,快節奏這個詞彙已經逐漸潛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不得不把事物簡潔化,分成小份一步步的加以完善,最終完成。而這,就是所謂的碎片化的生活。

有人會說,我的生活充實完整,何來的碎片化?其實不然,碎片化的生活正潛移默化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以一名學生來講,碎片化的生活,最可體現的就是學業上的工作量。從以往的難以上學,到之後的可以上學,社會在進步,所以需要更多各式各類的'人才。而怎麼發展和挖掘人才呢?教育是基礎。各式各類的學科的接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自然而然碎片化成爲了安排好生活規劃的唯一途徑。舉個例子,在雙休日,從以往的,“少”工作量,到如今這個“培養全面發展”的目的的教育,在本校學習之餘,難免要去參加各式補課班。原本幾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量可能不得不分好幾個1、2個小時才能完成。對比舊社會的學習整體,可以說,學業也悄然進入了不得不碎片化的行列。

以一名正值17歲的少年來講,資訊的碎片化則是更爲明顯。網絡顯然已經成爲年輕人交流的核心設備,網絡資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例如微博的熱搜,都是由一條條不同的資訊拼湊而成。標題簡潔明瞭,立刻就能瞭解。相對於那些繁瑣的長篇大論,碎片化的資訊更有吸引力。但這種碎片化的資訊真的那麼卓越嗎?實則不然,凡事有利就有弊,碎片化的資訊表示片面。而這就削弱了我們“突破片面看本質”的能力。導致了不同差異的理解甚至說是誤解,從而引申出一些由個人情感所表現的風氣不良的議論,也就是所謂的“網絡暴力”,按我的想法,這些娛樂八卦,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又爲何要因這些不必要的事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和詆譭他人呢?

碎片化正在逐漸侵蝕我們的生活。生活的碎片化,可以說是一劑良藥,也可以說是致命的毒藥。要看我們怎麼合理安排生活的碎片化。在碎片化之前,必須先要實行規劃化。合理的碎片化生活可以讓生活更加充實而有意義,反之,則會讓人壓力大到喘不過氣。我們該怎麼正確對待當代的碎片化生活,纔是我們該思考的深遠問題。

碎片化生活作文5

碎片?什麼是碎片?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把各種各樣的紙撕成大大小小的碎片,再扔進垃圾桶,總是玩的不亦樂乎。沒想到現如今,我們的生活也被撕成了碎片。

每天清晨,伴隨着新概念英文的播放,我睜開惺忪朦朧的眼睛,開始忙碌的一整天。吃飯的同時我的耳朵要豎起來聽英文,等車上學的路上腦子還在默默背誦着語文老師佈置的古詩文,課間輔導同學功課的間隙順便訂正一下自己的卷子,就連在家上廁所的時候也要抱着IPAD抓緊看一下今天還沒有完成的薄荷閱讀……

再看爸爸媽媽,他們的生活也是一片忙碌:上班的路上抓緊時間看看手機新聞;在公司給客戶打電話聯絡的空隙,還在電腦上查閱着各種工作報告,微信、QQ不停的閃爍着對話框等待回覆;晚飯的時候邊吃邊和我聊聊一天的趣聞,在幫我解答作業裏難題的間隙還不忘抽空瞄兩眼報紙雜誌。

而在我們的身邊更是隨處都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景:邊走路邊玩手機的年輕人,邊吃飯邊刷微博的白領,邊乘車邊看電影的叔叔阿姨……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幾乎充斥在每一天每一個人的身上,大家都習以爲常,樂此不疲。每個人都在想盡辦法利用一切時間的縫隙,利用現代化的高科技電子產品來豐富自己的生活,讓每一天變得多姿多彩、豐富飽滿。在這樣忙亂繁雜的生活裏,我們的心也慢慢變得浮躁,慢慢忘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完整的讀完一本書,有多久沒有耐心認真的畫完一幅畫,有多久沒有面對面拋開一切電子化設備好好面對面的聊聊天……

網絡資訊化的快速發展在給我們生活帶來種種便捷的同時,也把我們的生活撕成了更多的碎片。人們總是習慣拿着手機不時的看一看朋友圈或玩一會遊戲,手上忙一件事的同時腦子裏還要想着另一個問題。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看似充分的利用了每分每秒,卻也把本該完整的生活撕成了更多的碎片,撕成了碎片的生活再怎麼拼也拼不出一張完整的紙。

也許,我們應該放慢腳步,給自己多一些空間,在這個繁忙的資訊化時代,認真對待每件事、過好每一天,那麼即使生活在碎片化的時代中,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碎片化生活作文6

曾經,有過匡衡鑿壁借光的典故,還有過囊螢映雪,負薪掛角這樣的成語,無一不說着古人的勤學刻苦。而在現在,勤學刻苦的人依舊有,只是很少很少纔會鑿壁借光。時代變了,隨着幾千年時光的流逝,很多很多的東西都不同了。有了電燈,空調,電腦。在這個資訊量爆棚的時代我們的生活逐漸變得碎片化。

現在的地鐵上,車上,基本每個年輕點的人都拿着手機,眼睛緊緊地盯着手機屏幕,現手機可以做的太多了,看小說,看視屏,聽音樂,購物,隨隨便便就可以說上一大把。我覺得也正是這手機使我們的生活碎片化了。

不久前,我說了句想吃石榴,又覺得出去買實在是太不方便了,媽媽聽了很自然而然的掏出了手機,挑好買好只花了十幾分鍾,第二天就送到了家裏。我已經不記得有多久沒有到實體店購過物了,到實體店購物需要太多的時間,少說也要幾個小時,還有走很多的路。就動了動手,省時省力,何樂不爲呢?

所以,生活碎片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時間的減少,原本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做完的事被縮減到了十幾分鍾,隨便找個空子就能做完,可以是上下班的路上,吃午飯的間隙。時間的縮短給碎片化帶來了條件,帶來了方便,但依舊有缺點。

它讓我們的生活少了很多儀式感。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下午,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做到了,書在手機裏就能看,利用那些碎片化的時間也可以,方便省時的同時已經沒有了看書的那種氣氛,那種感覺了。捧了本書,拿着支筆,時時寫寫畫畫的美好氣氛已然很少看得到了。方便的同時讓我們少了很多氛圍,有利亦有弊吧。

碎片化的生活爲我們帶來了很多便捷,也讓我們做某些事少了很多氛圍,他無時無刻不影響着我們的生活,認知,逐漸的習以爲常,缺了反而不習慣,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作文7

人生旅途漫漫,但隨着時鐘的滴滴嗒嗒,時間又轉瞬即逝,而正是因爲這樣,人生的碎片化生活也早已拉開了序幕。

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的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但生活的繁忙與學習的壓力不得不讓我這個剛剛邁入中學大門的初中生也過起了碎片化的生活。太陽剛從東面升起,我那準時的鬧鐘已扯着嗓子喊我起牀了。洗澡完後正準備享用早餐,媽媽卻說:初中學習特別重要,我特地給你買了收音機,每天早上你邊聽邊背,然後我檢查。我剛想反駁,母親大人已開啟收音機,還告訴我:這短短十五分鐘能背這麼多英語單詞,想要學習好,就要抓住時間。我不耐煩地點點頭,被她這麼一說,我吃早飯的興致都沒有了,胡亂扒了幾口飯,就匆匆出門了。

我坐在車上,媽媽又遞給我數學知識大全,說:到學校有十五分鐘時間,抓緊看一看。我沉重地嘆了口氣,不情願地翻開了書。

爲期五天的碎片化生活終於結束了,原以爲能放鬆一下,沒想到暴風雨纔剛剛開始。當我正在思考數學題時,媽媽幫我報的英語網課開始了;當我正在背誦課文時,煩人的收音機裏又會傳出教育新聞;當我正準備上網查資料時,媽媽一把拉住我,說讓我下樓跑一圈,增強我意志力。那原本安排的快樂生活現在都因碎片時間中的活動打亂,我慚慚討厭起碎片化的生活。

半個月後,爸爸和我便向媽媽哭訴不要再過碎片化的生活了,而媽媽卻不以爲然地說:爲什麼?這不是挺好的嗎?你的學習有進步,每天過得充實,你天天陪着女兒,順便又鍛鍊了自己。我安排得這麼好,你們還有什麼要求?我和爸爸被問得啞口無言,只好又像機器人一樣執行命令。

一個月下來,爸爸和我折磨得苦不堪言。爸爸原來認真讀報的時間,我原來品讀美文的時間;爸爸原來看新聞的時間,我原來做作業的時間;爸爸原來做飯有時間,我原來上網的時間都被母親大人的命令所佔用,將原本我們的時間插入一段小曲。爸爸原本看報的興致沒了,我原本做題的思路也不翼而飛。

碎片化的生活將我們原本井井有條的生活弄得支離破碎,那微不足道的幾分鐘時間卻打破了原本有的美好,而在某些人眼裏,它又是多麼寶貴。難道我們必須要用碎片化的生活填充自己的人生嗎?你覺得呢?

碎片化生活作文8

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社交……這些耳熟能詳的碎片化生活如影隨形地糾纏着我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車廂裏,地鐵上那一羣羣低頭族們在有限的碎片化時間裏紛紛擺弄手機,頻繁地刷微博、微信,玩遊戲,看似忙碌的生活卻沒有創造出一點價值。有人把這歸咎於碎片化生活的後果,美其名曰是它偷走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失去自己珍貴的專注力;讓自己變得浮躁,喪失了深入思考的能力。

毋庸諱言,如今科技的發達,生活節奏的加快,碎片化的生活是大勢所趨,學者費勇所言:“我不排斥碎片化時代,我們該考慮怎麼樣才能把自己修煉得更完美。”而一個真正有心的人,他會綜合利用時間,做好時間管理,把碎片時間拼湊成完整的時間塊。就我而言,睡覺,吃飯,上課,做作業是我一天的主要生活。這裏有整段的時間,也有零碎的時間。魯迅先生曾說:“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碎片化的時間我做主,我會利用這些時間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有意義。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生命在於運動,每天上學前我會晨跑。這看似不起眼的鍛鍊,既改善了我的精神狀態,提高了身體素質,也增強了身體的免疫力。

午休時的碎片化時間裏我會去圖書館翻閱文學著作,欣賞經典古詩文佳句,在它們潛移默化地薰陶下,不僅放鬆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豐富了知識,還提升了我的氣質和涵養,更讓我的閱讀和寫作獲益匪淺。

放學回家途中,我會在車上翻閱課堂筆記,回想老師當天上課的知識要點,加以複習和鞏固。也正因爲在回家路上的爭分奪秒,使得我回家能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得心應手地做作業,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預複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一點點的積累,一刻刻的成長,在善用、巧用碎片化的時間裏完成了一個個小目標。我相信生活是碎片的,但夢想是完整的,用夢想串起來的碎片也必將變成一條璀璨的珍珠項鍊。

碎片化生活作文9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特別是那種紙質書,我常會在週末時抱上一本,旁若無人的從字裏行間感受讀書的魅力。

但是,隨着時間的飛逝,我已經步入初中,學業也隨之變得繁重起來,我的時間開始變得碎片化,我每天幾乎被作業和補習班所排滿,有時,如果我想用補習班的時間來看書,媽媽總是會對我嘮叨:“這些課外書就先別看了,要先把你的作業和學習弄好!你看看隔壁老王的孩子,多有上進心!”有什麼辦法!都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媽只能看見別人身上的優點,看不見我的。

爲了讓我的學習成績能有所提高,媽媽又幫我報了奧數班、作文班。英語閱讀班等。之前她還想幫我報舞蹈班,但在我的強烈反對下只能作罷。這樣一來,我的時間又縮短了。

整天奔波於各種補習班中的我身心俱疲,除了作業還作業,這幾乎快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於是我向媽媽提出了抗議:“這樣下去我會很累的,能不能騰出一點時間讓我看會兒書呢?”媽媽也是心軟,就同意了,但還是向我提出了一個要求:“可以,但你必須要保證學習成績不能下滑,而且只能星期六下午的一點到兩點之間纔可以看。”我欣然同意了。

從那以後,我都將星期六下午的那一個小時當作珍寶,爭分奪秒的看書,雖然時間有些緊湊,但也足夠了。

但是,這短短的一個小時,自然而然是看不了多少的,往往在精彩的片段就噶然而止。經常如此,我也是很煩惱,於是就心生妙計。

我常在作業本底下放上課外書,等媽媽一走,就急忙拿出來看,那樣子宛如餓狼一般,一有動靜,立馬放在書底下,裝模做樣的寫起作業來,我一直以爲自己做的天衣無縫,卻還是露出馬腳,被媽媽逮個正着,還被罵了個狗血噴頭,最後還把我的書收走了。

雖然這樣小心翼翼的躲藏着也不好,但正因如此,又激發了我對讀書的興趣。

唉——時間開始變得碎片化,普通的興趣也都變得複雜化了啊。真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陶冶情操!

碎片化生活作文10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不斷被碎片化。“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的時間”,“碎片化的資訊傳播”諸如此類的話題被人們廣泛的討論。同時每個人對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方式都是褒貶不一的。

大多數人譴責碎片化閱讀太過淺層次,碎片化的生活影響了人們的思考。對人們生活在碎片化中的而非常悲觀。強烈的呼籲人們去杜絕碎片化的生活。但是碎片化的生活真的那麼無用嗎?我並不這麼認爲。《論語》不就是一種碎片式結構嗎?

互聯網的到來、當代社會人們工作壓力普遍的增加,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其中碎片化的閱讀是人們討論的最多的。

快節奏的生活使得大多數人沒有時間,沒有辦法靜下心來去完整閱讀。而碎片化的閱讀更加便捷,可以跟上快節奏的生活。那些沒有時間去進行完整閱讀的人可以利用每日零碎時間,上班途中、午睡前等零碎時間進行閱讀。因爲碎片化的閱讀篇幅短、閱讀更廣博,可以讓更多人透過互聯網進行瀏覽,來了解世界。閱讀者可以有選擇性的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

碎片化的閱讀並沒有帶來什麼毀滅性的災難。它是時代變化而延伸出的產品。有人說碎片化的閱讀太過淺層,讀了影響思考。換個角度如果我們不喜歡閱讀、沒有目的的閱讀,那麼就算是花大量的時間去完整的讀一本書也不會有什麼巨大收穫,閱讀的關鍵應在於閱讀者的態度。一個人應該做到知道自己想要學習什麼,帶着目的的去閱讀。所以說我們不應該一棒子打死,說到底任何一種閱讀方式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如今電子閱讀已然成爲潮流。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真實的需求去制定屬於自己的閱讀方法,而不是聽別人說碎片化的閱讀不好就完全否定、杜絕碎片化閱讀。我們不應該一味的批評碎片化閱讀的弊處,要知道,盲目的跟風纔是最可怕的。而文化界、出版界、讀書界的專業人士更應該儘自己所能爲生活在碎片化閱讀中的人提供精彩的、有益的精神文化。對碎片化的閱讀進行完善。讓身處碎片化生活中的人能夠更快更高效率的閱讀到有用的東西。

碎片化生活作文11

當今,人們的生活在改變着。生活拆成很多碎片。

就拿我們學生來說。一早,天剛矇矇亮,就要被鬧鐘叫醒。然後,迅速穿好衣服並刷牙洗臉。此時,放一些音頻,音樂或是英語聽力之類。我接着吃早飯,一邊聽着英文。過了十分鐘左右,要出發了。匆忙再吞幾口早飯。看着時間,趕緊一手紅領巾,一手書包,換鞋子,出門。趕在校車前到了站。上校車之後,長呼出一口氣。休息了一會兒,又突然想起明天默寫,英語單詞迅速背幾遍,又和別人聊了起來,打聽一下別班的情況,談論一下幾個搞笑的事情,說說其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類。

到了校,快步走到教室,快速交作業,然後早讀。上課,接着下課十分鐘,這十分鐘基本都在趕作業。發下來的訂正,活着做課後作業,你要是不趕着做,晚上就沒有好覺睡了。上了一上午的課,中午了。中午的時間可寶貴了,吃飯,可大家吃飯的時間不過十分鐘。這樣騰出點時間休息和做作業。下午一如上午。

最後,放學,校車回家。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出作業做。六點多,不情願地丟下手頭做了一半的作業,到飯桌上吃了十來分鐘,繼續回去寫作業。寫了一會兒,媽媽叫我,讓我做會兒家務。七點了,還有許多作業,繼續吧。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媽媽又讓我休息一會兒。這真浪費時間,偷偷拿出語文書背古詩。快八點了,又繼續做起來作業,這數學,太多了。等數學做好,快九點。英語只好快速做完了。九點多,做完作業,幹自己的事兒。可媽媽又讓我趕快洗澡睡覺。我想想也是,明天還有許多課呢!

這樣的生活,我相信大家的也是類似的吧。週末也是差不多這樣的忙着作業和各種興趣班。難得有一整片的時間讓我好好看看書,畫畫,發發呆,看看天上的雲。碎片化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忙忙碌碌,忙着從一個碎片轉變到下一個碎片。

碎片化生活作文12

“碎片化”一詞是描述當前中國社會傳播語境的一種形象性的說法。所謂“碎片化”,英文爲Fragmentation,原意爲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我們也可將"碎片化"理解爲一種"多元化",而碎片化在傳播本質上的整個社會碎片化或者說多元化的一個體現。在當今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時間因爲工作以及生活而被打碎,在這些被打碎的時間中,難以找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只能是完成到哪裏算到哪裏,要等到什麼時候有空了,再回來繼續完成。就像在出行的旅途中,很多人喜歡用此時間來閱讀,也有的人會用此時間來看手機,因爲在旅途中的時間着實不長,想要認真地完成一件事或靜靜地看一本書着實很難,正是因爲如此,人們纔會選擇翻看手機,獲取一些簡單,易懂的資訊而把大把的時間給浪費掉了。

對於這個事實,我們無法避免,能做到的只能是合理安排時間,並減少碎片化時間爲自己帶來的影響。那麼,如此細碎的時間將如何安排呢?首先,要學會合理的壓縮時間,比如說今天想要看完50頁書,或是做掉2套卷子,我們就要爲自己預設一個提前量,不僅是完成的提前量,還有準備時間的提前量,儘量把不是主要目的事件所消費的時間減少到最小。人們總是會因爲各種事情而增加這些準備時間最終把留給自己主要目的的時間給佔用掉了。還有一點,則是要給自己的所要完成的事情做出規劃,儘管常說“計劃跟不上變化”。但是好的計劃,依舊可以爲我們利用碎片化時間提供不少的幫助。有了規劃,便可以較爲快速清晰地瞭解到自己這個時間該做什麼,而不是翻出手機隨便看看,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感受到時間流逝地飛快。

碎片化的時間把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快節奏,想要沉下心來好好地利用時間似乎也變成了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做到的是做時間的支配者,而不是被時間帶着走,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減少碎片化時間爲自己帶來的諸多不便,比起一昧的抱怨時間總是不夠用,這纔是現如今應該做的事情。也只有學會了如何適應當今這種變化,才能在生活中更加的自如。

碎片化生活作文13

光陰似箭,一天過完了,人們仍然沉浸於過去的一天裏。人們的生活本猶如一整塊玉,但現在,人們的生活正在被電話,郵件打碎,猶如碎玉,此之謂碎片化生活。

週日早上剛起牀,趁着吃早飯前的空閒,拿出昨晚放在餐桌上的書,匆匆翻幾頁,我又知道了幾個世界未解之謎。很快吃好早飯,脖子掛上交通卡,坐上地鐵,前往上課外提高班的地方。

雖然坐一站就要下車換乘,但畢竟一兩分鐘的空閒也可以利用起來。我拿出輔導教材,翻一翻,把上個星期的內容再看一遍。古人云:“讀書有三上,枕上,馬上,廁上。”這個我可真做到了。但是“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我怕是隻做到了“眼到”。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爲如果你心也到的話,豈不一口氣坐到終點站?好了,到站,下車,換乘,再重複剛纔的節奏。下車後還有十分鐘的步行。這些時間大多用來對老師上次佈置的做不出來的難題做最後的思考。

到了上課地點,大概還有5分鐘。湊合着拿出手機,看看微信,QQ,朋友圈。這是我一天裏爲數不多的看手機的時間。

上完課,整理好書包,離開教室,對來時的進行一邊倒放映,到家該基本吃午飯了。

吃完午飯,剛看一會兒書,突然來了一個電話。我以爲發生了什麼事,剛接聽,眉頭就皺成了川字,只聽電話那邊傳來:“你好,有一套房子,在XXX小區,XXX平米,僅買XXX萬元,平均……”我懶得和他說話,就“啪”地一下掛斷,加入免打擾來電。再去看那纔看了沒幾頁的書。

本以爲這下就可以使看書整體化,沒想到不一會兒,媽媽突然回來了。“你怎麼還在看書!作業做完了沒有!眼睛要不要了!”接下來就是一些諸如此類的話。我只好放下正看到高潮的書,接着做競賽班尚未完成的卷子。

有同學問我:“你有多久不曾完整認真地讀完一本書了?捧着一本書看,忘了日夜晨昏,完全沉浸到書裏。”我想了想說:“好久沒這樣讀書了,現在我的閱讀基本上都是幾分鐘幾分鐘拼湊起來的快速瀏覽。”就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我也取得了不小的收穫。

一天的生活就這樣過去了。碎片化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時間猶如碎玉,碎片化本無好壞,關鍵在於你如何把碎玉拼湊起來,好好利用它,那麼這塊碎玉就構成了完整真實的生活。

碎片化生活作文14

伴隨着科技的發展,這個世界開始變得資訊化,同時也開始變得支離破碎,破碎的時間,破碎的工作,破碎的交流,破碎的閱讀比如當你閱讀時打來的一個電話,使你閱讀的專注被打破;比如你僅僅憑藉書名而決定是否閱讀。這一切都使得我們變得浮躁,易分心。因此,我們應該解除碎片化的生活。

學會惜時。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是海綿裏的水,如果去擠就一定會有的,大家或許都會說碎片化的生活就一定是社會發展而帶來的作用,可卻沒有人去想想自己的問題,當你在無聊翻看手機還抱怨無聊的時候爲什麼不去看幾本文學著作?當你還賴在牀上不肯起來的時候爲什麼不去起來背一些英語單詞?爲什麼你在公交車上思考今天晚飯吃什麼的時候不去回憶回憶今天所教的定理與公式?所以如果說總是一味地抱怨外界而不反思自我,那麼只會使自己在碎片中變得麻木不仁。

學會穩重。但丁曾說過,人應當像“人”字一樣,永遠向上而又雙腳踏地。由於網絡的資訊量太多,導致人們學會了剔除,可同時也讓他們學會了浮躁,總是以自己的第一感覺而去不公地看待事物,而後便帶到到了生活中,無論待人處事還是學習都變得隨便,所以一定要學會穩重,寫作業的時候不要太自負,總覺得自己亂算的答案是正確的,最後成績總會令人垂頭。而在社交中更是如此,不要總是亂開玩笑,亂說一氣,學會遇事冷靜,待人處事平和,纔是穩重的內涵。

學會專注,在這個碎片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便是專注,下一刻可能手機上就想起qq,微信,電話,短信的聲音,如果那麼容易分心,更是做不好事情,比如你在閱讀的時候,你一聽到外界的一點點聲音你就放下書跑出去看看發生了什麼?或者你在上課的時候突然一聲雷就將你的眼球吸出窗外?如若如此分心,那麼只會是自己本就容易碎片化的生活變得愈加破碎,因此,不要因爲外界的影響而影響了自己,爲什麼所有的學生成績不同?這就是因爲每一個人的抗干擾能力不同,外界有了些聲音,有的人仍然盯着書本,苦思題目,有些人卻丟下筆,興沖沖的出去一探究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專心。

所以碎片化的生活並不是什麼壞事,而只是一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只要學會適應並改變,縱使遇見碎片化的生活,也要保持一顆完整心去重圓那些碎片。

碎片化生活作文15

凡事都有兩面性,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而現在逐漸滲透入我們生活的“碎片化”也是如此

“碎片化”能幫助我們將我們的時間合理的分開,把一大段長的時間分開,分成一小段一小段時間不僅提高了我們的效率,還能使我們勞逸結合,但同時的弊端也依然存在,我們的思路,思考的內容或許會被我們自己打斷,看似做某件事情做了很長時間,而實際呢?

碎片浪費了時間,在網上我們進行着碎片化的閱讀,碎片化使我們的閱讀更加的零散,更加的耗費時間,或許內容多了,但同時我們或許就會對某些長篇的文字產生不悅,不會對其進行深刻的辨別,使我們喪失了對其的認知,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用之物上。

碎片也傳播了不良言論,我們或許只會對所看的內容做一個初步瞭解就去判斷,也就不會去做一個更仔細的閱讀,不經思考,間接的幫助傳播謠言,但是謠言無處不在,毫無止境,時時刻刻在傳遞負能量,所以只能我們先做好自己,不去管他人,我們不要成爲幫組攜帶謠言的人,即可。

碎片同時也磨滅了經典的事物,許多的名著,名篇,名詩,都是在極其安靜,環境優美的情況下完成的,若像現在的我們,到哪裏隨便一停,一拍照片,發條說說,那麼哪來的經典呢?

碎片化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以前我們購物,大熱天頂着酷暑,擠着公交,到大賣場去,就是爲了能淘點好貨,買點便宜的東西,但現在的我們,只需要上網,看到自己心儀的東西,網上一點,便能購買,還能夠快遞上門,無不增加了我們的便利,但是這同樣有一個弊端,也增加了我們的惰性,我們變得不願意外出購物,就如同外賣一樣,不願在大熱天跑出去,而是呆在家裏等着人送貨上門,雖然看似方便了自己,但同時也麻煩了別人。

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有的方面看似方便自我,可殊不知麻煩了多少別的人,也增加了我們的惰性,所以我們應該在好處與壞處中互相轉化,實現完美獲取。

標籤:彙編 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