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5篇

篇一: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

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5篇

很久以前,我的家鄉並沒有真正的橋,我們的村莊被河流包圍着,那裏有山有水,唯獨沒有橋;那裏景色迷人,秀麗的山川、碧綠的河水,可是少座橋襯托美景。

大人們每天要過河播種、插秧、收割,而我每天要過河上學,我們那個村莊只是個小村莊,因爲沒有橋,與外界聯通非常困難,而我們又不得不與外界聯繫。

人類非常聰明,沒有橋,不會造橋,沒關係,有船。但是僅僅靠船,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的童年是沒有出過村莊的。直到上學,我一直盼望有座橋,能讓我到達彼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總是聽他們大人說外面的世界如何如何,我一直很羨慕他們能出去,我一直希望有座橋能讓我的童年增加一點色彩,可是並不如我所願。

終於,我開始上學了,我終於可以瞭解外面的世界了,這滿足了我童年的願望。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坐船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一天有許多人要出去,而且渡一次河的時間又長,船又小,所以我上學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挨老師罵也成了家常便飯,於是我又盼望有座橋,能讓我開開心心地上學,快快樂快地回家。

終於,終於……

我們村開始建造了第一座橋,是座拱橋,非常地漂亮,我非常喜歡它,不過那時我已經是初二的學生了,這座橋給秀麗的山川、碧綠的河流增添了一份色彩,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一份快樂,現在我們村莊是一個有山有水又有橋的村莊。

有了橋,我的生活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從童年到現在,我都希望有座橋,現在總算如願以償了,我學習更加認真了,我更加熱愛生活了,因爲有座宏偉的橋。

篇二: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

我曾踱步於南京長江大橋的橋頭,看橋下滔滔江水向東流逝和橋上車水馬龍,聽江中游輪的汽笛與橋上車輛馳過的鳴聲交替奏響。

我曾留戀於趙州橋的巧奪天工,沉醉於橋下的流水潺潺,悠閒自若地看着橋上人來人往。然而,“仍憐故鄉“橋”又是一種何樣的情思?

如果,故鄉的水如江南水鄉般的幽清、淡雅,故鄉的橋就會牢牢地握緊兩岸的土地,聯繫着欲見不能的你和我,聽着月色撩人時分思鄉人的恬靜心曲。

儘管,故鄉的水流湍急,猛浪若奔,對岸的你我遙望不及。可是,故鄉的橋卻悄過急流,跨過闊岸,用堅韌的臂膀,築出一條寬廣的大道。也許歲月的風霜會將所有的橋吞噬,也許每一道滔天巨浪欲將其擊潰,然而故鄉的橋永遠不會倒塌。它用頑強的信念執着地托起了思鄉人的歸鄉路。

悠悠浮雲有雨滴將其與土地聯繫。搖搖欲落的枯葉終有一日要歸根,飛倦的鳥兒用翅膀乘着風回到溫暖的巢。莘莘遊子因爲故鄉的橋,而永不覺孤獨無靠。“累了吧!就在我背上休息一下吧!還要啓程嗎?那讓我來送你一程。”故鄉的橋總是哼唱着《遊子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訴說着這句話。無論遊子浪跡在天涯,或是海角,歸鄉的腳步因故鄉的橋永不間歇。

“歸來吧!歸來吧!”聽見故鄉的橋在召喚嗎?無論何時,只要思鄉的情思稍稍惹起,故鄉的橋就會浮現在眼前,也許,我們離故鄉的橋越來越遠。可是,思鄉的情思越來越濃,並應着歲月的歌謠,譜成了一首首叩人心扉的詩句。無論時光如何流逝,故鄉的橋也會無限地向遠方伸延,永遠、永遠。

篇三: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

在我的家鄉——酒泉最大的小區“康盛花園”裏有一座人人知曉的“大橋”,這不但是我最熟悉的一座石拱橋,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座橋。因爲,在那裏我把我最天真、無邪的幼年的快樂留在了那裏。

這是一座無名的石拱橋。橋的底下是一個很大的水池,有噴泉。春天,我常常穿着薄毛衣,套着小外套,扎着兩個小辮子跑去橋上看老爺爺給池子裏面放水。夏天,我又穿着漂亮的連衣裙,蹦蹦跳跳地跑到橋上看噴泉,有的時候,一股水就突然噴了過來,嚇得我拎着溼乎乎的裙子哭着就去找媽媽了。而秋天呢,我又小心翼翼地走在橋上,生怕像夏天一樣忽然又有水噴過來,可是年幼的我哪裏知道,不知早在哪一天噴泉已經不噴水了,而我卻還小心的張望一下,然後快速地跑了過去,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我那時很“笨。”咦,雪花怎麼這麼快就飄下來了!肯定是冬天到了。在我那小小的腦袋瓜裏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於是,我裹着厚厚的羽絨服來到橋上,我調皮地坐到橋的最高處,然後快速地滑了下去,滑到下面的亭子裏時,就會摔一個大跟頭,但是,小時候的我是一個不知道疼痛的小娃娃,所以,摔倒後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爬起來,拍掉身上的雪,生怕被媽媽發現又對我嘮叨一番。可是現在想起來,我纔會感覺到那是媽媽對我的關心與呵護。

哦,幼年的我把美好、快樂的時光留在了石拱橋上,可是不知爲什麼,當我再一次走上大橋的時候,一點也找不到以前的一切了。當我春天去大橋時,對放水一點也不感興趣了;當我夏天去大橋時,早已知道噴泉會噴到哪裏了;當我秋天去大橋時,再也不會怕那些不會噴水的噴頭了;當我冬天去大橋時,一點也不想玩小時的“滑梯”了……

哦,幼年的記憶,我不是讓你乖乖地呆在橋上了嗎?你們怎麼可以這樣不聽話,難道就這樣消失了嗎?

篇四: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

我的家鄉小橋流水,裊裊炊煙,在這裏令我深深體會了故鄉的風土人情。

從呱呱墮地開始,這座橋就陪我成長,在這裏我爬過、走過、跌過,兒時的回憶就在眼前。我每天必定要經過這座小橋纔可以上學、回家。小橋的另一邊種有果樹。記得兒時,我經常和鄰居的小孩子們相約採摘果實,果實又香又甜,讓人愛不釋手。由於沒有人看管,所以果實很快便“屍骨全無”。有一次更因爬得太高而折斷手足,祖母心痛之餘就狠心地嚴禁採摘,每天更是護送出外,從此再不能品賞甜美的果實。

農曆新年的節日氣氛特別濃厚,家家戶戶在門前也貼上揮春,大放鞭炮,小橋又熱熟鬧起來。橋上人頭涌涌,一排排的花燈照亮整條小橋,吸引了不少鄉間羣衆,好不熱鬧!走入人羣,恭賀之聲此起彼伏,期待已久的賀歲花車巡遊己在小橋另一端越來越接近,人人手舞足蹈,爭先恐後湊熟鬧。隨後是舞龍舞獅隊伍,當龍頭獅頭走近時,我們這羣“百厭星”便立刻跑上前去,摸摸獅頭龍身,雞手鴨腳,逗得羣衆捧腹大笑。

就因爲只有這小橋纔可以與外界聯絡,不論是喜事、白事都必經過這小橋。還記得有一次鄉間一位健壯的男人突然猝死,就在一片哭聲震天之中從小橋離開了,永別了家鄉、永別了小橋。無知的我,不知“死”是什麼,還時常問祖母他爲什麼不回來。

每天晚飯後,祖母最愛帶着我往小橋椅散步乘涼,好幾次祖母還揹着我在暴雨下趕回家。物轉星移,祖母已經不在我身邊。十年後的今天,重踏家鄉土地,重踏那道條小橋,但“桃花依舊,人面全非”沒有兒時的頑劣性格,沒有祖母的叫喊聲。兒時候的玩伴己經長大,離鄉別井,各奔前程,難尋當年的天真爛漫。

家鄉的小橋——這小小的地方,我的童年、我的夢想、我的歡樂你可記得,對於你,我有着不可分割的情感。

篇五:關於家鄉的橋的作文

將來,就是走到天涯海角,就是滿頭白髮,我也不會忘記我的家鄉——天津。尤其是母親河上那一座座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的橋。

我們的母親河——海河,就像一條銀色的項鍊,拴在祖國母親河的脖子上。一座座新建的'橋樑更像是一座座雕塑鑲嵌在海河上。漫步三岔口,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金剛橋。這是一座雙層大橋,上面行駛機動車,下面是人行道。橋的兩面是石質的圍欄。從遠處看,金剛橋的形狀是一個大弧形,就像一道彩虹從天而降,所以人們又稱它爲“彩虹橋”。

往下游走是獅子林橋。這座橋每個橋墩兩面各有一個神態可愛的小獅子雕塑。總共999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銅獅子。有的小獅子依偎在母親兩邊說悄悄話、有的小獅子在玩皮球、有的大獅子在給小獅子撓癢癢、還有的小獅子歪着頭,好像在欣賞美麗的天空……

古文化街旁邊的金湯橋就更有意思了!這裏原來是解放天津時解放軍會師的地方。兩邊的引橋是玻璃砌的,陽光反射過來就像藍寶石一樣。橋的兩邊還有噴泉,伴隨着美妙的音樂,噴出的水珠還有不同的顏色,美麗極了!橋下有船透過的時候,座橋還可以旋轉90度。以便讓船透過。這可是中國唯一一座可以旋轉的橋啊!再往下游走,還有歐洲風格的北安橋,橋上那一座座歐洲風格的雕塑,矗立在橋身上,很有異國情調。在它的旁邊還有一座新建的,展開雙翼,像蝴蝶飛舞一般漂亮的大沽橋……

美麗的海河上有許多漂亮的橋,裝飾着我的美麗的天津,見證了家鄉的變化。漫步海河,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美麗的天津。

標籤: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