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天生三橋小學作文

1天生三橋

前天去了重慶,親眼目睹了“兩坑三橋”的風采,那種場面氣勢,只能用二字形容:壯觀。

天生三橋小學作文

公交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1小時後,來到了“天生三橋“的入口處。放眼望去,一碧千里,真是好風光。乘坐觀光電梯從地面降到了地下三十米左右的天龍天坑的坑腰,只見那座山中間像被掏空一樣,從巨大的空洞中露出了廣袤的蒼穹。山腳下的一面石壁上,有一條被龍章鳳篆的,張牙舞爪的小龍浮雕。導遊微笑這說:“我們現在看見的呢,就是第一橋——天龍橋,再往前走一段,能看見在天龍橋側面還有一個小一點的橋洞,所以天龍橋又叫‘雙洞橋’。”看着高大險峻的天生橋,衆遊客嘖嘖稱奇。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來到第一、二天坑的交界處,從坑底向天空望去,竟呈現出了十字形的天空。比天龍橋厚實一些,青龍橋高高的石壁像被斧劈過似的,整齊筆直,橋洞頂部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大片在滴水的冰。四周懸崖峭壁,巨樹橫生,一棵半朽的老樹在猛烈的山風中狠狠地敲打着一塊旅遊告示牌。不一會兒,來到了神鷹天坑的第二橋,也是這次遊覽的最後一個景點——黑龍橋。橋洞內潮溼陰暗,似盤着一條巨龍,因而得名。衆遊客拍照時的閃光把洞內映得如同洞外。

兩個天坑真是奇妙,太壯觀了天生三橋!

2天生三橋

今年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武隆天生三橋遊玩。

那裏景色秀麗神奇,有壁立千仞的高山,雄偉壯觀的石橋,從天而降的瀑布,川流不息的河水。“氣聚山川之秀,景開圖畫之奇”,大自然用它神奇的手,爲我們畫出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先坐着遊覽車到了山上,然後走下山參觀。天坑四周都是陡峭的高山,像是被人用斧子砍過一樣的筆直,還像一面面高高的牆。走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我們在雲海中穿行,不時的聽見有人在大聲呼喊,我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他們的隊伍,聲音在山谷間迴盪,我向下看去,看見谷底的人們就像一羣一羣的小螞蟻,不久,我們也走到了谷底,變成了別人眼裏的“小螞蟻”。我們先到了天龍橋和青龍橋,天龍橋頂天立地,好像飛龍在天,洞裏有洞,感覺很神祕,青龍橋是最高的一座橋,它有350米高,400多米長,遠遠望去,青龍橋的橋洞就像關羽手中的青龍偃月刀。然後我們來到了黑龍橋。一走進橋下,光線變暗了,我聽見裏面傳來了嘩啦嘩啦的'水聲,擡頭一看,一道飛瀑從天而降,一陣風吹過,水霧噴到我臉上,感覺溼潤潤的,冰涼涼的,媽媽開玩笑的說:“黑龍在親你呢!”越往裏走,路就越窄,天就越暗,我心裏很害怕,老覺得橋洞裏藏了一條黑龍。我迅速的往前走,走過一座小橋,光線一下子就亮了,我心情一下子又平靜了下來。我們沿着小河邊上的棧道走了出來。

我們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去看,但是時間太晚,我們不得不回家了。上車的時候,我心裏默默地說,武隆再見!有空的時候我還會再來的!

3天生三橋

今天,我們去瀏覽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橋羣——天生三橋。

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組成,橋橋相連,形成三橋夾兩坑的自然奇觀,因此又叫“天坑三橋”。

我一進入天生三橋,就立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無比神奇。座座石橋高大險峻,橋下綠草如茵、綠樹成林,溪水緩緩流淌,蝴蝶翩翩起舞,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令人陶醉。我不禁浮想聯翩:“這天生三橋是怎麼形成的呢?會不會是神仙下凡時送給人間的呢?”

最令我難忘的是黑龍橋的四泉——珍珠泉、霧泉、一線泉和三迭泉。

珍珠泉從洞頂噴涌而出,微風吹過,把它們變成了一粒粒小水珠,像是仙女灑下的珍珠。我伸手想接住它們,可惜那些“珍珠”落在手裏就消失了。

霧泉從一個小孔中噴出,在陽光的照耀下一下子就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層煙霧,真像是從黑龍口中噴出的迷霧呢。

一線泉從橋洞中部流出,水流像是排着隊從洞裏走出來一樣,筆直筆直的,從不分開,怪不得叫“一線泉”呢。

三迭泉從橋壁奔流而下,被中間三塊突起的石板分成三段,一波三折,錯落有致,遠遠看去像是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

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天生三橋,心中不由地生出對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4天生三橋

武隆天生橋又名天坑三礄,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羣。天生三橋位於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的白果鄉與核桃鄉交界處,大自然造就的3座天生石拱橋,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特點,經歷了上千萬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卻鮮爲人知。2018年7月6日,武隆天生三橋風景區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爲國家5A風景名勝區。初次見到重慶武隆天生三橋時,便被它吸引了。現在回想起來它究竟有什麼魔力,令我爲之讚歎。是它的巍峨挺拔,是它的王者之風,亦是它的幽深暗黑,或是它渾然天成,鬼斧神工。

惆悵的我,當面對這巍峨挺拔、氣勢磅礴的天龍橋時;惆悵早已消逝,面對它,你不禁想要爲之俯首稱臣;面對它,你只是滄海一粟。它以它那寬大的心,寬容着你,縱使你有千言萬語的委屈,它不離不棄,默默傾聽你的心聲。它是羊水河峽谷上的第一座天生橋望着天龍橋橋下發育的兩個穿洞,左(南)側的穿洞稱爲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側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窩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動的痕跡,地下伏流曾經從左穿洞流過,後來齪彎取直改道爲右側的穿洞。不得不爲之讚歎。

迷茫的自己,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早早的便來到青龍橋。它是天生三橋之最有志氣之橋。似青龍扶搖直上而得名,其寓意顯而易之。迷茫的我,面對它,不得不仰視着它,它纔是王者,它傲視一切。從橋下仰視,拱孔高曠,壁立千仞;洞頂逐次崩塌斷面呈弧形平行分佈,展示着天坑、天生橋的形成、演化過程。此刻,我望着它,自己既是畫中人,亦是旁觀者。因雨後飛瀑自橋面傾瀉成霧,日照成彩虹,更是撲朔迷離,令人猜不透,卻更有詩情畫意。在這霧中,也在問自己是否還在迷茫……

放眼望去那便是黑龍橋了吧,果不其然,其洞中幽深暗黑,似有一條黑龍婉蜓於洞頂。爲三橋中最高者;橋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橋面寬達193m,亦爲三橋中寬度最大者。黑龍橋洞道的側壁及頂部窩穴、溶孔、天鍋、流痕等溶蝕形態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徵。洞壁北側發育有霧泉、珍珠泉、一線泉、三疊泉等4處懸掛泉,風格迥異。或許那些蛇蠍心腸的人的心,就像這顏色一般狠毒吧。可卻有它或他的獨特之處。有些爲其目標不擇手段的感覺。

天生三橋是它的巍峨挺拔,是它的王者之風,亦是它的幽深暗黑,或是它渾然天成,鬼斧神工,深深的吸引着我,也吸引着我對這個城市的興趣。有人說一個城市的山,是這個城市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個城市的過去、未來和現在。可我看來,不盡其然,它可以看出一個城市的人的文化、品質,畢竟沒有人何來的城市呢?

5美麗的天生三橋

暑假裏我們全家來到四川武隆遊玩,要說這次武隆之旅見到最美的風景莫過於“天生三橋”了。這裏可是我國著名導演張藝謀拍攝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外景地歐!

旅遊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行駛,一陣陣清涼舒服的風迎面撲來,讓我們忘記現在已是炎炎夏日。天生三橋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坑洞,而三橋就是三座橫臥在羣山中的三座大石橋。當我乘着造在懸崖上的電梯來到天坑裏時,不得不佩服這奇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到處都是連綿起伏、重重疊疊的山峯,如果擡頭往上看,這些山把我們圍住,感覺就在一個又大又深的坑裏。

走在天坑中的小道上,兩邊的植物鬱鬱蔥蔥,散發出清新的香味。再往裏走,突然幾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吸引了我的注意,那裏的旅客絡繹不絕,似乎給寧靜的山間增添了幾分生氣。媽媽拉着我和姐姐的手讓我們在房子前拍照留念,原來這就是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那間有名的驛站呀!走出驛站,擡眼望去,遠處晨霧把山籠罩在一起,給遊人帶來一絲神祕莫測的感覺。

我們繼續往天坑深處走,突然傳來“嘩嘩”聲,還能感覺一陣陣溼氣向我們襲來。走近一看,發現一股清澈的溪流正朝我們流過來。你瞧,溪水快樂地跳躍着,跳過這塊大石頭又越過那塊小石頭,好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在無憂無慮地舞蹈、遊戲。一會兒我就看到懸崖縫中有一條瀑布,那瀑布從高高的山頂上傾瀉而下,彷彿一匹美麗的白色綢緞,從山石間飄落下來,撞在岩石上又飛濺起一朵朵晶瑩的小水花,然後匯聚在一起,落入潭中,潭水唱起歡快的山歌,向前流淌。

出了山,已是傍晚。太陽西下,霞光落在暮色降臨的山野中,給羣山披上一層紅紗。武隆的山顯得分外美麗、妖嬈。

6武隆天生三橋

2月13日,我們一行到了天生三橋,首先看到天龍橋,橋壁上掛着掛着許許多多的冰柱,亮晶晶的太美了!

經過天龍橋來到一座四合院,據說電視劇《黃金甲》的外景就在這裏拍攝的。舉頭望天彷彿頭頂上有一條神奇的天龍在跟着我們呢!隨後我們來到青龍橋和黑龍橋,擡頭看橋身猶如一隻準備展翅的神鷹,我們看得捨不得走,真的太好玩、太有趣了!

7天生三橋

重慶武隆擁有多個國家AAAAA級的風景區。這些景區各具特色,大多數都是大自然的傑作。

經過5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片美麗的土地上。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天生三橋”。它是大自然的得意之作,也是國家AAAAA級景區。遊覽全程都有一條小溪伴隨。那溪水彷彿一首動聽的歌兒,遊客在觀景的同時,還能聽到優美的旋律,真愜意。

下了天梯,進入景區,就到達了三座橋中第一座橋--天龍橋,即天坑一橋。天龍橋高200米,居全世界天生橋中第二!天龍橋跨度300米,橋墩巨大,好似一條天龍盤踞在那兒,上面還藏着天龍橋的守護神--大象。那長長的石條便是他的鼻子,四根石柱便是它的粗腿。天龍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壯觀又神奇。橋洞裏面溼潤,清爽,像巨大的天然空調。底部還有一座古老的四合院。據說它早在唐朝就已建成了,有着古老的歷史!

往前走,就到達了青龍橋,即天坑二橋。它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青龍橋是天生三橋中最雄偉、奇特的橋。它高達350米,居全世界天生橋中第一!青龍橋寬150米,跨度400米。最神奇的是它與天龍橋共同創造了一個自然奇蹟--天龍天坑。天龍天坑爲十字形天坑,口部直徑522米,口部面積190000平方米,最大深度276米,總容積31670000立方米。青龍橋的守護神是一隻巨大神鷹,它的翅膀似乎把整個青龍橋都遮蓋了。夕陽西下,霞光萬道,遠望青龍橋,好似一條長龍直上青天,難怪被稱作青龍橋。

再往前走,就到了最後一座橋--黑龍橋,即天坑三橋。黑龍橋橋高123米,厚107米,橋寬193米,平均拱高116米,平均跨度23米。在橋寬和平均拱高兩個方面居世界天生橋第一,在橋高、橋厚兩個方面居世界第三。橋洞高而狹長,洞裏存有大量石鐘乳,洞內光線昏暗,像一條黑龍盤旋洞頂,令人膽戰心驚,因此得名。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遠看三座山,近看三座橋,仰看兩個坑,俯看花葉開!”這是詩人對武隆“天生三橋”的描述。參觀了武隆“天生三橋”後,我不但贊同詩人的感受,更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在武隆,我們又欣賞到了了南國大草原。一進大草原,滿眼的青草,一片碧綠的原野像是鋪上了華美的地毯。站在43萬畝的巨型生態大草原上,絲絲涼意滲進肌膚,我深深感受到草原空氣的清新,一切都是那麼美好。這使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武隆景色的奇特和大自然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