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農村的明天會更好作文

前幾天,女兒在微信中說“考上研究生了,拿到駕照了”,還說今年要開車送我回老家過年。我盼望着,盼望着……

農村的明天會更好作文

今年是我48歲的本命年。遙想兒時過大年的情景仍歷歷在目。那時農村大多數家庭普遍窮、姊妹多、住房少,生活接濟困難。我家姊妹七個,五男二女,勞力不少,掙工分也不少,但就是糧食總接濟不上,更談不上蓋新房。因爲窮,沒有足夠的房子,幾個哥哥的婚事都受到了很大影響。幼小的我,心底曾暗暗發誓要好好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將來要幹大事創大業掙大錢蓋大房子,讓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有衣穿、有房住、有肉吃。而那時平常人家很少吃肉,只有過年過節纔會多少割上一點肉。於是小夥伴們都盼望着過年,可以吃好穿好玩好。

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最好的年飯,碗底多是自家制作的紅薯粉條,然後再蒙些花肉、豆腐、海帶和肉丸。每逢大年三十、初一做好年飯後,媽媽總要我們先給大伯大娘送去,然後才允許我們動筷。那時長輩給的壓歲錢都是一毛兩毛,五毛就不多。那時也很少有人喝酒,即使到舅舅家也是大人們沾沾嘴而已。

那時的新衣多是自家用藍布、黃布做的,鞋也是姐姐納鞋底,媽媽上鞋幫,很少有百貨大樓買的東西,第一次買鞋就是解放軍叔叔穿的那種帶橡膠味的“黃鞋”。啥時能穿上一雙真正屬於自己的皮鞋或膠靴,驕傲地行走在村中大街上,也是我幼小時的一大夢想。

那時最難忘的是老家上墳。我們老家祖宗留下規矩,凡是男丁,不管你幹啥,不管有多忙,不管有多遠,年三十必須趕回老家上墳。說是老祖宗要清點人數,賜福家人,必須人人到場,不到場就是不孝。那時上墳都是年三十晚上,踏着厚厚的積雪,帶上貢品和鞭炮到祖墳集中,依次給祖上進香,然後燃放鞭炮,火光沖天,炮聲震震。從燃放鞭炮聲音的高低、時間的長短就可以聽出一個家族富裕的程度和人員的衆寡。後來改成年三十下午上墳,上墳的人員也不僅僅限於男丁,女娃也可以,雖然方便了行走,但再也看不到“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景象了。

還有就是農村過年看大戲。那時沒有電視,幾乎村村都要排戲。我們村排練的《洪湖赤衛隊》、《劉胡蘭》、《朝陽溝》等劇目,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可惜劇中的老演員不少已不在人世,但他們那熟悉而又習慣性的唱腔設計和那一招一式的表演動作還不時浮現在我眼前……

現在的農村,我兒時的夢想都已實現。成排成行的小樓規劃齊整,一戶一院住着寬敞明亮,硬化的街道乾淨整潔,街道兩旁還有路燈,不少家庭都安裝了閉路電視或網絡電視,大多數農民都用上了手機,商場超市一個接着一個,有的還有網吧、歌舞廳,城鄉差別在一天天縮小,農民的幸福指數在一天天提高。我相信有黨的正確領導,廣大農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