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高中作文:我看魯迅

  導語:魯迅無疑是近百年中國文壇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對我們而言,卻象是一個“戴着面具的陌生人”。歡迎閱讀。

 

高中作文:我看魯迅

第一篇:我看魯迅

魯迅無疑是近百年中國文壇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對我們而言,卻象是一個“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麼會這樣呢?中學課本中魯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選修中又有蕭紅詳細寫魯迅先生生活狀態的文章,“陌生”又從何談起呢?

首先看對魯迅的評價。我們所熟知的評價無外乎“尖銳”、“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詞。這些評價固然很準確,可千篇一律的評價並不能加深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何況對於文學作品而言,思想遠重於內容,這些對內容的評價只觸及血肉而無法深入骨髓。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爲時代性和永恆性。時代性並不是重點,因爲相隔幾十年,畢竟不同。只有那些體現人性中種種善惡的文字纔會永遠閃耀。“作品完成的時候,作者就死了”。我們看文字作品不應該僅侷限於那個時代的背景,也不能僅僅探索作者寫作時是怎麼想的。偉大的作品會使不同的讀者產生各種各樣的細微感受。說白了,這些評價,成了魯迅作品的一張厚厚的面具,阻擋我們的視線。

其次看課本中所選的文章。幾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說。各種文學體裁中,我認爲最能體現思想的是小說。對於散文,可能更多地抒發什麼情感,或說明什麼道理。而小說可以在一個半架空的世界裏使作者更自由地設定重重“機關”,蘊含深意,進而造就不朽的傑作。所以我覺得理解小說對理解一位作者尤爲重要。而課本選文也許是爲了降低難度,只有一篇小說。

最後要看讀者。無論你愛或不愛,作品畢竟就在那裏,而讀一遍與讀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徑庭。除了讀者主觀的原因外,客觀因素也不容忽視。畢竟每個人的經歷、志趣、愛好不同,再加上讀幾十年前的文章,自然會感到生疏,不適應,沒多大興趣。(這點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學生都認爲文章並不很好)

我一開始讀魯迅也是如此,不僅覺得他的文字晦澀,而且出於一種反抗權威的心理,認爲他只是徒具虛名。相比於魯迅,徐志摩那樣的文字顯得更親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見面的讀者的心。後來知道魯迅與徐志摩、梁實秋等人均有“交鋒”,語文課本甚至不錄梁實秋的文章,這令我又平添了幾分厭惡,當然那時並不知道他們因何而交鋒,也不瞭解文字與政治、階級、立場掛鉤。後來看了《狂人日記》,課本中學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漸認可了魯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轉折卻在《祝福》。

《祝福》裏冷冷的筆調,祥林嫂悽慘的經歷,“我”優柔而糾結的內心。這篇小說是可以真正讓不同的讀者從自己內心產生不同共鳴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惡纔是可以不朽的東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也許我們與魯迅相距太遠,經歷相差太多,又隔着迷霧與面具。用心讀,總會讀出與他人不同的感受。

第二篇:我看魯迅

我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的,從《三味書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現在的《藥》,算算大概也有五六個年頭了:以前年紀還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韻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師說,說當時社會的黑暗,說人性的醜惡。可是,現在自己也真的能夠明白那是一個多麼黑暗的社會,心中有恨,恨民衆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沒有生在當時,也同樣爲醫國醫民奉獻熱血與青春。

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用筆來拯救中國的人,他所面對的社會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樣的陰暗、悽清與恐怖,可仍義無反顧地用筆在寫,用心在吶喊。雖然曾經也有過彷徨,但內心的信念最終戰勝了一切。

也許最難過的不是“醉生夢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唯我獨醒”這是一種何等的寂寞啊!能夠戰勝孤獨的人也許纔是真證的勇者,想到這不禁讓我對魯迅先生肅然起敬,

在先生的衆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歡《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子,這裏的文章大多都是記述魯迅先生幼年時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卻讓人感到一種淡淡的溫暖,一種家的溫暖。這裏沒有殺戮,沒有爭鬥,有的只是那平緩的心境。這也許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天性,讓我總是不由得去偏愛那些舒適祥和的文章。

什麼是傳世的孤寂?胸膛裏大開大合的悲痛,像拉動的風箱一般沙啞地呼喚起來;一絲光線涌出,把所有沉睡的過往輕輕喚起。這也許就是魯迅先生當時的心情,可正是我現在的心情。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爲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着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於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幹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爲之感嘆。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爲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祕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於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記念劉和珍君!

第三篇:我看魯迅

魯迅這個名字多麼與衆不同,沒有父母給他的孩子取這個名字。它的由來,是一個在上上個世紀末到上個世紀初在舊中國黑暗動盪的社會裏,想要藉助文學來吶喊的作家周樹人,所用的一個筆名。

小學到高中,魯迅先生的文章先後有數十篇進入了語文教材書,這恐怕是教材中其他作家所無法媲美的吧。因此,學生們對魯迅的印象也自然比較深刻。

老師教我們不要光說不練,所以我尊敬魯迅,因爲他是實際行動的倡導者,身先士卒——有夢想,並不是想想就算了,而是要用行動來搏取。一旦目標確定,就奮鬥終身。

老師教我們要愛國,所以我尊敬魯迅,因爲他是民族是國家的好英雄,在那個動盪混亂的年代,有錢人花天酒地,無樂不做;沒錢人只想混口飯吃,得過且過。只有魯迅,是的,只有他,以及與他共同奮鬥的那幫熱血青年們,在爲整個民族着想,想着怎麼才能讓麻木的大衆醒過來,看清事實。

由於我瞭解的魯迅,都是書上教給我的,所以我尊敬的魯迅,也是書上的。

可我又想,魯迅先生是否一直都在革命呢?他在革命之餘,有沒有想過其他事情呢?而由於想其他事情,而寫出來的文章,是否至今都保留着呢?

回頭看教科書中魯迅所寫的文章,似乎每一篇都蘊含着“政治的觀念”。如魯迅曾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寫過一句“我打了個哈欠”,卻被評論家解釋爲“魯迅長期與反動派做鬥爭,有疲倦感”,這讓我感到一絲涼意:鬥爭鬥爭,又是鬥爭,哪有人可以無時無刻的鬥爭呢?如果魯迅泉下有知,發現他“打個哈欠”之前都要爲後果考慮良久的話,恐怕要先淡淡一笑,再拿起筆來對着發評論的人批判嘲弄一番了。

魯迅活着時,民國政府害怕他激烈的文字,對他的生活施壓,相信他的物質生活應該不是很豐裕;如今,魯迅作古了,我們這些後人卻對他的文章灌以我們需要的定義,使得它或多或少變了些味,再繼續教給我們後人的後人,讓所有人都以爲魯迅是個革命機器——一提到魯迅,大家的第一反應: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所寫所思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革命哦!魯迅的精神被我們一味地格式化了,大家一起把他推進了革命的大池子,卻沒有人打算把他拉出來。

如果魯迅活在現代,而且一樣那麼有名的話:某日,累了,歇歇吧,做回周樹人;寫些關於生活的文字,可剛寫完,甚至還沒來得及校對,就被一直在催稿的編輯奪了去。編輯a拿給編輯b,然後cdefg……,他們一輪一輪地實行轟炸戰,非要把魯迅的一篇小感想變成革命的“文言文”。倘若魯迅說:“我喜歡兔子,不喜歡狗。”那麼兔子就變成“革命的道路”,狗就變成“革命的絆腳石”……諸如此類。

我們學老舍,知道他家的花貓很可愛,下雨天他要搬花;我們學朱自清,知道他看過爸爸的背影,欣賞過荷塘的月色……

唯獨魯迅,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爲他喜歡在百草園玩,而不喜歡在三味書屋上課;他對藤野先生的思念、追憶,在我們看來似乎根本沒有他發現麻木的中國人而棄醫從文重要;魯迅,是否成了我們教育的犧牲品?但是,數來數去,作爲犧牲品的,除了那些反面材料裏面的角色,像魯迅這樣的,還就他一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魯先生懷着我佛慈悲的心,甘願做範例了。

值得欣慰的是,魯迅並不是一個真人物,它只是一個筆名,他的真身周樹人並沒有成爲革命機器,也沒有爲了革命無所不爲、不擇手段,而是一個有情感有血肉的人。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我們的周先生纔會將魯迅喊起牀,繼續他革命的大作。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考察一下:在周先生一生中,“魯迅”存在的時間是多少,“周樹人”存在的時間又是多少;我更想建議周樹人先生把革命文章的署名用魯迅,其它文章就換一個筆名。可惜,我的建議無法傳達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