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科技與人文理性雙雙飛-高中作文

歷史的長河浩浩湯湯,從不曾停下它的腳步,而科技與人文正是其不竭的推動力。科技如同渺遠無垠的天空,讓人們放飛夢想的翅膀,展望美好的未來;人文恰似廣闊厚實的大地,給人們穩穩當當的踏實感,直面坎坷的現實。科技與人文唯有理性地結合,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科技與人文理性雙雙飛-高中作文

科技注重“真”,更多的是對未來產生影響。在21世紀的大街上,霓虹燈絢麗多彩,商店燈火通明,隨處可見人們握着手機在交談。電影院裏成羣結伴的人們正欣賞着剛剛上映的大片,家中的電視機播放着浮華人世的愛恨情仇,電腦上更新着最新的時事熱點,電水壺嗚嗚作響,電飯煲蒸煮着今天的晚飯……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個“電”字。而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時,也許並未想到這會對後世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讓我們未知的宇宙有更多的認識,虎克的顯微鏡開啓了微觀世界的大門……這就是科技的魔力,它以強大的實力,一次又一次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掌握世界。

相比於科技,人文更注重“善”,更多的表現出對現實思考。又是一年感動時。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以他們瘦弱的身軀彰顯着無盡的正能量,打動千萬人的心。航空英模羅陽用生命托起戰機,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科學家林俊德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鄉村醫生周月華趴在丈夫艾起的背上堅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醫……人文精神影響着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文注重人的價值,它是一股不可忽視的精神力量,驅動着人們的行爲,掌握着人心。

未來需要人文與科學的結合。于丹曾說過:“我們的科技應該是造福於人類,而不是以科技的名義助長人類對世界狂妄的顛覆。”中國的'雜交水稻袁隆平,他勤勤懇懇的在田間工作,歷時6年終於創造出了“南優2號”雜交水稻。他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運用科技的力量,懷着對人民的關心,做到了科技與人文的結合,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但是,那些未與人文結合的科技則顯得十分駭人。塑料袋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一時的方便卻留下了千古的傷害。它因爲不可降解,可存在幾百年且運用廣泛,於是造成了大片的白色污染。而他也被評爲最糟糕的發明。然而,並不僅僅只有塑料袋,轉基因食品的出現,原子彈的發明,無線電技術的運用……許許多多發明威脅着人類的生存,損害着人類的健康,污染着唯一的環境。《禮記》裏的一句話:"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人要尊敬天地,有敬意之情。懷着人文精神的科技才能給人類一個光明的未來。

而人文與科技的結合更需要理性。克隆是一項爭議頗多的技術。有些人認爲它違反傳統倫理道德,可能帶來無法想象的嚴重後果。他們害怕這個世界會有另一個“自我”誕生,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且成功率極低。但是,某項科技進步是否真正有益於人類,關鍵在於人類如何對待和應用它,而不能因爲暫時不合情理就因噎廢食。如果克隆技術能與人文理性地結合,那麼它在醫學方面等會有意義重大的貢獻。現今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爲失去自身的器官而十分痛苦,克隆技術對於這些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正如中科院院士何 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現的倫理問題應該正視,但沒有理由因此而反對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告訴我們,科技帶動人們的觀念更新是歷史的進步,而以陳舊的觀念來束縛科技發展,則是僵化。因此,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文與科學的共同發展,理性結合。

世界若沒有天空,人們的生活將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前進的希望;世界若是沒有大地,人們將浮於塵世,嘗不到腳踏實地的安穩。當科技與人文理性結合,比翼雙飛時,正如美好世界的天長地久,幸福生活的藍圖徐徐展開……

標籤:人文 理性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