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方言作文(通用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方言作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方言作文(通用3篇)

家鄉的方言作文1

說起我家的方言,那真是五花八門。我爺爺說的是東北話,我奶奶說的是河北話,我爸爸說的是山西晉中話,我舅舅說的是山西原平話。

我印象最深的是爺爺的那句:“別跑,小心玻璃蓋!”

你們不要以爲我爺爺要跟我說玻璃,他說的“玻璃蓋”其實是膝蓋的意思。朋友們,你們聽懂“玻璃蓋”了嗎?

我奶奶說着一口慢吞吞的河北話,你聽她喊我老爸:“二仔,這塊娃娃俺可給你灌不了他。”我奶奶的“這塊娃娃”就是“這個娃娃”的意思,“俺可給你灌不了他”就是“我可管不了他”的意思。怎麼樣,我奶奶夠幽默吧?

一天清晨,天剛矇矇亮,我正睡得香甜,夢到自己正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突然,聽到老爸大聲喊:“拿殺鵝呀!”我猛地驚醒,問老爸哪裏有鵝,有鵝也不能殺了呀!

老爸慢條斯理地說:“有什麼鵝啊?你一晚上把兩條腿壓在我脖子上,壓醒我好幾次。”哦,我這才明白過來,老爸說的“拿殺鵝呀”就是“壓死我”的意思。唉,真夠搞笑的,把我的美夢都驚醒了。

再聽聽我舅舅的話:“咋連麼,你習的這麼灰。”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舅舅他就愛大驚小怪,他的意思是:“爲什麼你學得這麼壞呀!”我有多壞呀,還算比較可愛吧,他就愛逗我。

爲了讓他們說上普通話,不再鬧出笑話,我每天都在“改造”他們,他們也在不斷進步着。相信在我這個小老師的指導下,他們一定會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家鄉的方言作文2

方言,通俗點說就是土話。我們中國有很多種方言,每個地區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方言,而且有些方言還特別難懂呢!比如我們衢州市的江山方言。

我從進幼兒園開始知道現在,在學校裏講的`都是普通話,在家裏和爸爸媽媽說的也都是普通話,所以我對我們衢州的方言一竅不通。我爸爸就常說,我應該學學我們老家的土話,這可是祖先傳下來的文化呢!我們中國所有的方言種類,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受爸爸這些話的影響,這個寒假我就學習了老家的方言。現在,我已經完全能聽懂我們老家的土話了,還會說上幾句呢!

在學習方言的過程中,我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記得有一次吃午飯,我問我那不會講普通話的大伯:“你要吃點什麼?”他回答我說,不要。可是不要的讀音是“fan”,我聽成是“飯”了,所以我就給他盛了一碗飯。只聽大伯又說:“fan”,我以爲是飯盛得太少了呢,就端着碗去廚房多添了一點來,大伯見狀,只聽他一連說了好幾聲“fan,fan,fan”,我心想盛得已經不少了呀,可是他爲什麼還要叫“飯”呢?正在我納悶時,奶奶走過來對我說:“在我們的土話裏,fan就是不要的意思,並不是飯的意思,看來你還得好好學習土話啊!”這事傳到了我哥哥的耳朵裏,他哈哈大笑,笑話我連這麼簡單的土話都聽不懂!

這件事以後,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我們家鄉的方言,哪怕是先能聽得懂。雖然很難學,但是我想我們這一代人,尤其是城市裏長大的孩子沒有多少人會方言了,我一定要學,不能讓土話消失,要繼承這一文化。

你看,我現在雖然沒有完全學會,畢竟學習方言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可是我也可以說一些了,也可以和他們對一下話了,現在我再也不會鬧出那樣的笑話了!

家鄉的方言作文3

我們出生後,母親就用乳計餵養我們身體,同時也開始用母語教我們說話,在我們的耳邊用母語唱歌謠,講故事,還用母語不時輕輕地呼喚我們的乳名。

母語就是家鄉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言土語,它是一個地域交際常用的語言。它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但是聽常了會感覺得到家鄉深厚的文化底蘊。母語也是一個人的名片,不管你到了哪兒,只要人家一聽你的口音,就能知道你是什麼地方的人。

母語的魅力不在於她的發音動聽或吐字準確,而在鄉音和親情。相距千里,偶爾聽到一句鄉音,立刻就會有一種“家裏人”的感覺,就會產生一種特有的親情,一種湊過去問候的衝動,一種憑空而來的安全感、信任感。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沂蒙老哥開車去外地,因爲違犯了交通規則,被交警查住了。情急之中,這老哥冒出了一句土話:“警察同志,我、我不是‘得爲的”,警察一下子糊塗了,反覆追問“得爲的”是什麼意思,這老哥一時緊張解釋不清楚。也算是巧合,一旁另一位執勤的警察是沂蒙人,見此情景,他趕忙對同事解釋“‘得爲的’,不是故意的意思”,這才讓他的同事解除了疑惑,也算爲家鄉老哥解了圍。老鄉見老鄉,分外親切,這位交通警察下了班,執意留老哥去飯店吃飯,飯桌上,兩人稱兄道弟敘鄉情,心裏好不暢快。

沂蒙人勤勞、勇敢、善良、坦誠的性格,使母語具有明顯的樸實性、直爽性、包容性、趣味性等特點。雖然現在國家提倡推廣普通話,但我想母語的存在有它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從過去流傳到現在也表明了他的存在有他的合理性。母語與普通話並不矛盾,前者承載的是生活方式自由,後者承載的是一種更普遍的交流工具。沒有前者,人的生活將失去色彩,沒有後者,將失去更廣闊的交流機會。當然了,平時我出門在外,或在正式場合和公共交際場合都自覺地使用普通話,爲了便於交流。這裏我所強調的,是在家鄉或其他地方與鄉親在一起時,全講母語會有許多好處,如果鄉親相互之間講普通話一下就隔了一層,彆彆扭扭的。如果有其他外地的朋友在場,爲了禮貌,我們可以講普通話,但一旦客人不在了,我們可以恢復用母語對話,這樣鄉親之間一下覺得輕鬆和親近。在什麼地方說什麼話,就是這麼個樸實簡單的道理。

古往今來,家鄉母語之所以能夠長久存活,永不衰敗,是它有着其內在的而其它語言無法替代的魅力。一直覺得,家鄉的母語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話語。母語就是這樣一根有大重量的羽毛,它或許填不了天,補不了龜裂的大地,而它恰恰足以稱出一個地方文化積澱的分量,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形文化,它深深地滲透到一個人的心靈深處,積澱在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感情中。

家鄉母語充滿了泥土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這讓我們更加接近鄉村的真實,那是人心靈的甚至惟一的沃土,亦或是最後的守地。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忽略自己的母語,它是一份牽縈着我們,永遠都無法割捨的情感。腳踏家鄉的土地,從小到大和母語一同成長,一同呼吸,一起衰老,我們幸福,我們溫暖。

標籤:家鄉 通用 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