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4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1

我的家鄉在遼寧省朝陽縣的一個小村莊,你若是來到這裏,那麼數都數不清的節日風俗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而其中最熱鬧、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就是家鄉一年一度的春節。

【精華】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4篇

春節歷來被人們所重視,所以節前的準備也是比較漫長的,一般是節前的一個月或半個月開始。在這期間,人們總會去趕大集,從集上回來的人們身上一定是大包小球的,就像是大搬家一樣,而那些包裹裏定會有掛錢兒、對聯、一些菸酒糖茶等東西。到了離春節還有六七天的時候,女主人會把家的裏裏外外都打掃一遍,收拾的乾淨、利落,以免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到了春節前一天的時候,人們就忙開了。上午是貼對聯,貼掛錢兒,中午女主人則會做一桌豐盛的飯菜來招待兩方的雙親,一家人其樂融融,閤家歡樂。晚上則更熱鬧,吃餃子、放鞭炮,萬家燈火,熱鬧非凡。

到了春節這一天才算是真正熱鬧。這一天,人們都早早的起來忙活着“上供”,準備早飯,樣樣都得細心,不能有一點疏忽。老佛爺的供品比我們吃的飯都要好。首先,中間擺上一個比較大的盤子,或放上三個帶紅點的饅頭,或放上一盤餃子,然後在大盤子的兩邊放上兩個小盤子,放一些橘子啦、蘋果啦,還有放糖的,而且香爐上要香火不斷,聽說這樣能保佑一家人一年到頭平平安安。給老佛爺上完供,我們才能吃飯。我們知道餃子是這一天必吃的飯食,而且不能包少,一定要吃剩下才好,這代表着“年年有餘”。飯後,大家都要換上新衣服、新鞋襪,這代表着“新年新氣象”。人們在這一天中會去大街小巷串門,看見他們見到長輩就要磕個頭,並附帶一句“春節好!”而現在這種習俗已經被人們漸漸地忘卻了。這一天也是小孩子最高興的一天了,因爲不但可以跟隨父母到各家去串門,享受良好待遇,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有了壓歲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開心得要命。小孩子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被父母責罰,因爲是春節嘛,都圖個喜慶,就不在乎那些不開心的事了。

此後的一個來月,差不多每隔兩三天就有親戚來我家做客了,我自然是最開心的了,因爲又可以吃到好吃的東西了。這段日子是人們體重增長得最快的時候,因爲每天都有美味相伴,所以節後人們又開始爲自己的體形而擔憂了。

雖然現在我在異鄉讀書,不能時常回家,但卻總是懷念起家鄉的春節,那個熱鬧的場面,更懷念那個養育我十餘年的故鄉!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2

我的家鄉在鄂西北,照家鄉的規矩,春節早在臘月上旬就已經開始了。長輩們都在準備年貨,到了除夕好接待客人。小輩們都在準備禮品,到拜年時送給長輩們。

別以爲我們小孩子沒事幹,我們可忙了:忙着自己的新衣服;忙着買玩具;還忙着給同學們送新年祝福。算起來我們小孩子比大人們還忙呢!

這一忙就忙到了臘月二十二,因爲臘月二十三按照家鄉的習俗要過小年。過小年,要放鞭炮,鞭炮一響,整個城市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晚上要吃烙餅的,街上早就有很多買烙餅的。在這天晚上,他們的生意特別的好,從午飯後就有人陸陸續續的來買烙餅,到了下午4點鐘的時候每家賣烙餅的攤位前早已排成了一條“長龍”。當然,也有人自己做烙餅——發一點面,再添上一點佐料,一烙,一張香噴噴的烙餅就做好了。自己做烙餅既省時間又省錢,不過只有老年人才這樣,因爲年輕人都很懶——只會買不會做。

過了二十三,人們更忙了,必須把家裏大掃除一次,把雞、鴨、魚、肉等各種年貨都準備充足,爲過年做好準備。

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貼上了對聯,都寫滿了迎接新年的字語。人們也都穿上了新衣服,街上到處都掛滿了燈籠。除夕的晚上是一定要吃餃子的,吃完午飯後,走在街上,都能聽到從每家每戶傳來“梆、梆、梆”的剁餃子餡的聲音。晚上,一家人一邊吃着美味的餃子一邊“品嚐”着一年一度的屬於中國人的年夜大餐——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同時也等待着十二點鐘的到來。

“鐺、鐺、鐺”當十二點鐘聲被敲響時,整個天也亮了起來——煙花佔滿了整個天空。有“飛天炮”、“沖天箭”還有“天女散花”等煙花,讓天空變成了花的海洋。鞭炮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七幾乎天天都有人拜年,但家鄉從古至今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午後不能拜年。我很奇怪,問了外婆才知道午後拜年是很不禮貌的行爲。

元宵,又一個春節的高潮。正月十五要吃湯圓,看花燈。晚飯後,吃過湯圓,拿着花燈,走出門。啊,整個城市變成了燈的海洋。有買的花燈,有自己用酒盒做成的燈籠,還有用彩紙扎的花燈。許多個各形各色的`燈彙集在一起美麗極了。不光是地上,天上也“開”滿了寄託着人們希望的“花朵”——許願燈。這一天是個美好而又歡樂的日子!

春節在正月十六結束,大人們早在正月初八去上班了,而孩子們也在正月十六這天開學。雖然春節結束了,但是到處還洋溢着年的味道。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3

春節是個喜慶、熱鬧的日子,雖然天氣很寒冷,可過春節卻讓人感覺到熊熊烈火在燃燒,那個熱鬧勁兒讓你沒有絲毫的寒意。

我是在梅縣過春節的,在除夕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手忙腳亂的。大人們忙着去商店買菜肉、對聯、新衣……除了買這些東西,還得爲孩子們準備壓歲錢。孩子們理所當然是去買他們最喜愛的零食和煙花爆竹。家家戶戶還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子清理乾淨。這時候,到處瀰漫着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的晚上家家熱鬧,大家都在準備一年中,最豐富也最有意義的團圓飯,外出的人大多都會趕回家來一起慶祝。孩子們趁着大人在準備飯菜,趕緊洗個熱水澡,穿上各自的新衣。待飯菜準備好,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但還不能吃,男女老少要先祭拜祖宗,焚香禱祝。

吃完團圓飯就開始放煙花爆竹,小孩子們最喜歡了!煙花爆竹在夜晚方會更有氣氛,可是迫不及待的孩子們早就按耐不住了,大白天就玩了起來。雞雞戶戶都放煙花爆竹慶祝節日。震耳欲聾的煙花聲、爆竹聲,給縣城帶來了喜慶、熱鬧。五顏六色的煙花給冥冥的星空增添了幾分情趣。除夕夜大多人大都通宵,煙花聲、鞭炮聲日夜不間斷……

在初一,煙花爆竹聲明顯減弱了,大家一早就起了牀,換上漂亮的衣裳到大街上逛街。路上遇到的人不論彼此相不相識,也會有禮貌的打招呼。廣場那兒人山人海,有新年的遊園活動,是免費的。活動項目很豐富,猜燈謎、夾珠子、盲人擊鼓等等。禮品也非常豐富!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初二、初三一般大家會買些東西去走親戚,問候一下好久不見的親人,好客的他們熱情地招待我們,又是倒茶,又是拿些吃得給我們吃……我們把我們的禮物獻上,與他們高聲談笑。當親戚給小孩子壓歲錢的時候,只要你說句:“祝您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就足夠了,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得。初二、初三的時間主要花在了走親戚上,一家拜完年又到下一家……當然小孩子們的收穫也不小!衣兜、褲兜裏都塞滿了紅包。人人都開心。

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才消散,春節在快樂喜慶中不知不覺地過去了。男女老少在喜慶熱鬧的日子裏又迎來了新的一年……舊的一年的終點,也就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新的期待,新的開始。新年,我十分嚮往,新一年的生活在心中醞釀,新的一年新氣象,爲了新的一年努力吧!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我愛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700字 篇4

家鄉的春節,照例是特別隆重的。在大人們的忙碌中,在小孩子們的期待中,春節悄悄臨近了。

臘月下旬,大人們開始在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中穿梭,開始在賣魚糕、魚、豆腐、丸子等的店鋪中停留挑選了。經常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剛放下就又想起什麼忘記買了,匆匆忙忙就又出了門。

過了臘月二十四,大人們更忙了。女人們在屋裏好好收拾一番,把牀單、被子什麼的洗淨晾曬。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男人們殺雞剁魚,洗臘肉和香腸,把年夜飯的菜都準備好,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一轉眼,除夕到了。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穿起新衣,男人們在門前忙着貼對聯,掛燈籠,還要貼倒着的福字,寓意爲“福到”。女人們在廚房準備着年飯。這頓飯照例是特別豐盛的。必有年糕,意爲“步步高昇”,必有豆腐,稱爲“年豆腐”,象徵長大了一歲,還一定要有魚,喻爲“年年有餘”,而且魚一定不能吃完,這樣纔有“餘”嘛!按照家鄉的習俗,吃團圓飯前,要先盛飯,擺上筷子,倒上酒,給祖宗敬酒。家裏的長輩唸叨着:請列祖列宗老少亡人,回來一起過年。敬完祖宗,一家人才能圍在桌邊吃團年飯。下午的時候,後人們要去祖先墳前燒紙巾、磕頭,放一串鞭炮,點一支蠟燭,這稱爲“送亮”,後人們以此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希望先人們能過個好年。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火爐邊收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又成爲春節新的習俗。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四處都想起鞭炮聲,“噼裏啪啦——”經久不斷,人們點燃了煙花,花骨朵似的煙花衝上夜空,綻放出絢麗的花瓣,給夜幕增添了幾分光彩。

初一的早晨,大人們會暗示小孩子抱一些柴禾放在屋裏,“柴”與“財”同音,寓意爲“抱財”,這包含着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夠發財,孩子們一早要向長輩拜年,多說吉利話。長輩還要給晚輩紅包,這稱爲“壓歲錢”。據說,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習俗。壓歲錢又稱“押歲錢”或“壓祟錢”,“歲”與“祟”諧音,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子可以平平安安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