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文昌橋作文

但凡是橋,都離不開美麗的傳說。小編收集了家鄉的文昌橋作文,歡迎閱讀。

家鄉的文昌橋作文

家鄉的文昌橋作文【一】

我的家鄉橋的品種繁多,有立交橋、獨木橋、有浮橋,有石拱橋,而我偏偏喜歡文昌橋。

文昌橋是怎麼的名而來的呢?據說古時候,很多人赴京趕考,都考上了狀元,所以命名爲文昌橋。而我每次上學都會經過那裏。

這座橋是水泥做的,2004年曾經重建一次,架在袞袞得河水上。

橋面比較寬闊,可以並排行走兩輛大客車,兩邊有石階,那就是人行道,上面來來往往的人穿梭而行。有的是上學的,有的去逛街的,有的去買菜的。。。。。。兩邊還有石欄,每隔兩米就在石欄上雕一個小石獅子,他們有的在嬉戲,有的在玩耍。。。。。。像橋下看,有十二生肖,好像在保護這座橋,怕被洪水沖走。

家鄉的文昌橋啊!“我愛你。你雖然沒有迴旋別緻的九曲橋那樣精美;也沒有立交橋那樣縱橫交叉;但你在我心中最雄偉。

家鄉的文昌橋作文【二】

我的家鄉有座橋,叫文昌橋。遠遠望去,它就像一條長龍橫跨在撫河上。

 文昌橋歷史悠久,重修後的.橋更加堅固,十一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橋面很寬闊,可以並排行駛兩輛大客車,兩旁設有人行道,人行道的外側有石雕的欄板和玉蘭花燈柱。更令人驚奇的是,橋墩上竟然雕刻着精美的十二生肖圖:有勤勞的牛,有兇猛的老虎,有張牙舞爪的龍,還有機靈可愛的小白兔……這些圖案栩栩如生,令人過目不忘。橋下清澈的河水向前奔流。夏夜,人們都喜歡到此處乘涼,憑欄遠眺,撫河兩岸燈火輝煌,迎面吹來徐徐的輕風,讓人心曠神怡。

 文昌橋雖然沒有長江大橋那樣雄偉壯觀,但是它在我心中卻十分高大。它爲撫河兩岸人們的溝通、交流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每天拂曉時分,文昌橋上便熱鬧起來,郊外的農民進城賣菜、工作,一直到深夜。當整個城市進入夢鄉,它才得以休息。它就這樣夜以繼日地擔負着人們的匆匆來匆匆過,當一列列客車、一輛輛卡車來到時,小橋總是彎着自己的脊樑毫無怨言地讓它們透過。

 家鄉的文昌橋呀,我愛你的樸實無華,更愛你的無私奉獻。

家鄉的文昌橋作文【三】

在撫州城東,有一座古老的大石橋,名叫文昌橋。此橋長240多米,高約13米,11座橋墩昂首挺立,12座水門豁若天開,猶如長龍出水,彩虹臥波,爲撫州增添了不少美色,是撫州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蹟。

此橋始建於南宋年間,迄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現在的橋是清嘉慶年間重新建成,費銀十七萬多兩。建國後,爲了保護這座古橋,曾兩次拔款進行擴建和大修,加固了橋基,加厚了橋面,兩側各挑出2米,增設人行道,並設定了雕花欄杆和高桅路燈,使文昌橋變得更加雄偉壯觀。XX年,當地政府又花巨資重修大橋,每個橋墩上均設十二生肖之一,並重新加固大橋,該橋即古老又華美。現在,每到夏日的夜晚,橋上游人,絡繹不絕,清風徐來,暑氣全消。仰望天空,明月當頭,繁星點點。俯看流水,月影如璧,銀波盪漾。

但凡是橋,都離不開美麗的傳說。據說明朝有一知府到撫州上任,要從文昌橋進城,只見四人坦胸露腹躺橋上擋道,身旁放有一隻陳舊的籮,裝着幾株艾子,便知是“陳、羅、章、艾”四位才子要考他,於是知府要他們出上聯,四才子翻身躍起,齊聲道:“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橋上曬文章。” “上文章”是指他們有滿腹文章,而“下文章”則是借用撫州方言“文昌”諧音,暗指文昌橋。四才子坦腹仰面朝天,曬着肚皮,正好形成“文章橋上曬文章”的絕妙構意。知府一聽這個絕對,憋得目瞪口呆,只好原路退回。黃昏時來到名叫 “黃昏渡”的渡口,,這是由對岸前黃昏和後黃昏兩個村子的名字而來的。知府猛然想好下聯。立即回城。誰知剛回到文昌橋,四位才子就送來一個紙卷,上面寫着:“前黃昏後黃昏,黃昏渡前度黃昏。”知府這才知陳、羅、章、艾四個才子不是等閒之輩,於是在任職間,體恤民情,造福一方百姓,傳爲佳話。

文昌橋不光是撫州人民的家鄉橋,更是撫州人民心中的橋,也是撫州文化的一個象徵。

標籤:家鄉 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