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回憶家鄉的紅薯的作文

紅薯在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植。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心中,一定有一份關於紅薯的記憶。

回憶家鄉的紅薯的作文

紅薯可生吃,脆而清甜,但其水分不多,爽口程度不及涼薯。而且據說生吃紅薯容易放屁,因而通常沒人生吃。一般是把紅薯放竈膛裏燒熟再吃。這裏選紅薯有點講究。有兩種常見的紅薯,一種是紅皮黃心的,一種是黃皮白心的。用來燒熟吃最好選紅皮黃心的,因爲薯肉黃橙橙比慘白白看上去更有色相。最好是選在家堆放了幾天的紅薯,因爲這時紅薯裏的澱粉已經開始分解,糖分很足。紅薯燒熟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切忌急躁,沒熟透的紅薯吃起來嗞嗞的響,很倒胃口。只有待紅薯全身鬆軟沒有梆硬的地方,纔可以吃。剝開皮,可以看見外層被燒成湛黃的薯肉,沾着黏黏的紅糖漿,冒着熱氣,又甜又脆又香。

紅薯還可以做成紅薯乾和刮片子。這裏選用的紅薯也最好是紅皮黃心的,還是因爲色相好。做紅薯幹相對容易些,將紅薯洗淨,放進一個鍋裏蒸熟,然後用刀把紅薯切成一塊塊的放竹搭子上曬乾就好。做刮片子就費力些,也是先將紅薯蒸熟,然後用一根粗木棒將紅薯搗碎成泥,這時還可以放些芝麻進去。要準備好一個長方形小木盒和一塊洗乾淨的白布,將白布放水裏沾溼,覆蓋住小木盒底部,用一把寬面菜刀鏟一塊紅薯泥置於白布上,將其鋪填進小木盒底部的凹槽裏。這裏下手要留意輕重,最好刮薄一點,曬出來的刮片子纔會透明柔軟,否則又厚又黑,很難嚼。

紅薯乾和刮片子各有千秋。紅薯幹保留了紅薯肉的原狀,澄澈,柔軟,還黏黏的帶點糖漿。刮片子有嚼勁,還可以剪成一條條的,放清油裏炸着吃,炸完的刮片子比餅乾還脆,又很香甜。

紅薯當然還可以做菜吃,切成小方塊,加入油鹽香蔥等佐料,煮熟了,有點像米豆腐,但比米豆腐粉。

紅薯還可以製成紅薯澱粉,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在塘邊擺上一個大木桶,把一筐筐的紅薯倒進去,用大木棍子不斷地攪動,可以看見紅薯身上的泥土慢慢褪掉,清水逐漸變黃。接着換水,再攪動,直到水不在渾濁,就算洗好了。這時的紅薯皮已被擦掉不少,一個個體無完膚。洗好的紅薯要用機器打成碎渣,這是爲了能洗出其中的澱粉。漂洗紅薯渣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要準備好一個大木桶,放上一個木架,將鋪好紗布的竹米篩置於其上。用鐵瓢舀一瓢紅薯渣放篩子裏,不斷地澆水沖洗,澱粉隨着水流進下面的木桶裏,沉澱下來。全部沖洗完要不少時間,洗完的紅薯渣可以用來喂牲畜。澱粉沉澱需要兩三天。兩三天過後,就要換水了。把木桶裏的水倒掉,可以看見一層十幾釐米厚的.白色澱粉,表面光潔如凝脂。用菜刀把它鏟成一塊塊的,倒進水沖洗。每隔兩三天換一次水,總共要換兩三次。最後就是把澱粉曬乾,碎成粉末狀就可以儲藏了。

紅薯澱粉主要是用來做膠皮和紅薯粉。做膠皮相對容易一些,把紅薯澱粉加水調成漿狀,倒一點紅薯漿放圓形鐵盒裏,然後放火上烤熟,再拿去曬乾就好了。這時的膠皮一般是圓形的,到時需要剪成小塊的才方便煮食。做紅薯粉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一般都是請人來做。先把紅薯澱粉加水調成泥狀,然後加入些許明礬,這是爲了使粉條有韌性,不斷條。需要先燒一大鍋開水。做紅薯粉用的工具是一個大木勺,底部有十來個小孔。做紅薯粉的人踩在凳子上,將裝滿澱粉泥的大木勺置於鍋上方,控制好高度,然後不斷拍打木勺,這時澱粉泥就會從小孔中擠壓出,垂下一條條的白線,掉進開水翻滾的鍋裏。那些白線沉在鍋底,翻滾上來時已經變成了黑褐色。用一雙大竹筷把它們夾到已經盛了冷水的桶裏,拿去掛在竹棍上晾着。做紅薯粉一般選在晚上,因爲紅薯粉條容易黏在一起,需要找一個打霜的天氣,將紅薯粉條凍住錯開。當然,天氣並不一定能預測準。如果早晨起來看見紅薯粉條黏在一起,就要手工將它們分開。可以想象,這會是件相當麻煩的事。

紅薯澱粉還可以用來做菜。往雞蛋里加入一些紅薯澱粉,煮出來味道很好。也可以將紅薯澱粉用開水泡成漿狀體,然後切成一塊塊的煮着吃,非常美味。

紅薯是很普通的食物,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它們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得它們的人才懂得享受它們。紅薯還是抗癌效果排名第一的食物,可見,一些平常的事物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