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5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午日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習俗大同小異。

我的家鄉位於安徽省舒城縣,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插艾葉……

每年端午節一到,美麗的萬佛湖上就會擠滿了前來比賽的龍舟。只聽裁判員發令槍一響,一艘艘龍舟如萬箭齊發,一名名水手奮力划動雙槳,周圍的觀衆也在爲自己喜歡的船隊加油、助威!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香噴噴的糉子。所謂的糉子,就是把自己喜歡吃的餡和糯米攪拌均勻,再用糉葉把一個糯米糰包成一個三角體,這樣,一個美味可口的糉子就做好啦!

端午節那天早上,大家都早早地起牀到菜市場購買艾葉,據說把艾葉插在門框上可以驅邪呢!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可熱鬧啦,還有吃綠豆糕、外婆送外孫禮物等習俗。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我的家鄉在德化的花房,那裏很美很美。有清清的湖水,有藍藍的天空,有很多房子,還有很多花、草、樹、木,很好玩的。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花房玩,那天剛好是端午節。我們一去到那裏,村裏的路邊賣着許多興端午節吃的、用的東西。比如說“糉子葉、茴香根、牛板子根、雞翅根、紅蒜、小紅參、古東根、牛郤……”等很多很多。聽說這些藥根有的通氣,有的排毒,有的提氣,還有的延年益壽。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我們老家端午節都興煮藥根。

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已煮了一大鍋豬腳煮藥根和糉子,香噴噴的。我都忍不住了,很快就和我媽媽坐到飯桌旁,與家人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來了。

我們的家鄉一到端午節就跳舞。我和媽媽出來看,村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歡歡喜喜地跳。他(她)們有的穿着雞頭和雞尾,這些人是少女扮的,有的拿着花衣服,是女人扮的,拿着龍則是男人。在琴絃的叮咚聲中,他們舞過來舞過去,嘴裏還依依呀呀地唱着,我覺得很好玩。

我們村子還有很多節日呢!比如打跺洛、盪鞦韆、劃龍船啊,都非常好玩!

我要回家的時候,真有點捨不得走!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時,我的家鄉會舉行划龍舟比賽。

划龍舟是中國傳統的比賽,它代表着拼搏、奮進、團結的精神。

在端午節的當天,比賽的龍舟靜靜地停在水面上,遠遠看去,好像一條條龍在水面上休息,欣賞這美麗的景色。

一聲槍響,比賽開始了。隨着陣陣鼓聲,隊員們整齊有力地划動船槳,一條條龍舟就像箭一樣向前衝。鼓聲越來越緊迫,劃手們更有力拼命地向前劃,汗水打溼了他們的衣裳,爲了取得勝利,他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向着終點奮進。

隨着陣陣歡呼聲,比賽結束了,獲得勝利的隊伍,他們歡呼着、雀躍着,隊員們圍成一圈,笑着、跳着,忘記了比賽的艱辛,慶祝着屬於自己的勝利。

我的家鄉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舉行賽龍舟,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世世代代流傳下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吃糉子,蘸白糖,插蒲草,掛香囊,五月初五是端陽。編着一句句端午小詩,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端午節。

咱們紹興人過端午,總要吃一種叫巧果的東西。今天,我和外公外婆要一起做巧果。首先,爲了方便,我們買來做巧果的麪皮,那麪皮是一塊塊大概103釐米的長方形。每個長方形對摺後剪一刀,攤開,將一頭穿過中間的孔,就做成了一個個巧果的雛形。第二步是油炸。外婆先在鍋裏放上一些油,油熱了,就開始把做好的巧果放進去炸。油鍋冒起了泡泡,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好像在唱歌、跳舞。原來又軟又扁的巧果變成了金黃色的,一個個都像氣球一樣鼓了起來。外婆熟練地把這些炸好的巧果撈出來裝到碗裏,一股油炸的香味撲鼻而來。我胡亂地抓起一個,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哇!脆脆的、甜甜的,真好吃!

正當我吃得津津有味時,外婆拿出一個漂亮的香袋,對我說:喏,戴上這個香袋,蚊子就不會來咬你咯!我把它掛在書房裏,一股濃濃的中藥味兒一個勁兒地往我鼻子裏鑽,雖然我不喜歡這味道,但是聞久了,就覺得有點兒通鼻了。

劃龍船,敲鑼鼓,雄黃酒,有用處,小孩頭上畫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戶戶過端午。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彷彿回到了去年端午節一家人一齊到巨龜苑的歡樂場景。

記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隨自駕車隊向巨龜苑駛去。車窗外的風景很美,我十分興奮,巨龜苑很快就到了。導遊阿姨帶領我們坐竹筏順河而下,來到了村莊裏的一戶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裏的大桌子上擺了幾個大盆兒,裏面裝着紅棗、江米;新鮮的糉葉泡在大桶裏。導遊阿姨興奮的召集我們:“包糉子活動開始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拿起糉子葉,包起了糉子。我也想試試,但不明白怎樣包,看着大人們的糉子都整齊地擺在大盤子裏,我有點着急了。趕緊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幫忙下,我最終包好了一個大大的糉子。不一會兒,糉子就出鍋了。吃着自我包的熱氣騰騰的糉子,我太開心了!

另一項活動是我最喜歡的漂流。來到冶河邊,我興奮地跳上皮筏。爸爸負責搖槳控制方向,我和媽媽一齊賣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險灘,我們的小船還會在河裏打轉兒,順流往下衝,我的身上都淋溼了,但一個多小時的漂流讓我感到十分盡興。端午節早就有賽龍舟的習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這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我不僅僅吃到了自我親手包的糉子,還體驗了漂流。真期望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有新樂趣!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我尤其喜歡五月初五端午節了。

今年的端午這天節,我們全家人一起搶着吃老媽剛剛包好的糉子。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咬了一口,說:“哇!老媽包的糉子可真好吃啊!”老媽笑着說:“你這個小饞鬼!糉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樣式繁多。如果按照餡料來分,可分爲豬肉糉,黃豆糉,蜜棗糉,蛋黃糉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說:“還是老媽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個。香噴噴的,裏面的肉餡更是鮮嫩。吃了一口還想再咬一口。

我們一家人吃好糉子後,又開車趕去觀看賽龍舟。

到那時,岸上的觀衆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龍舟活靈活現,兩側做工十分精美。賽龍舟的叔叔們,穿着紅背心,頭上用手巾盤着英雄結。他們可謂信心滿滿,蓄勢待發。一聲槍響後,各位叔叔們用力划着龍舟,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地前進。剛開始,旗鼓相當,不分上下,最後紅色的龍舟勝利了,紅色龍舟上的人們歡呼起來,我們也歡呼起來。

今天端午節過的真開心啊!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說起端午節,我馬上就想到了一首童謠: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傳說,端午節是爲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撒到江河是爲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遺體,賽龍舟是爲了撈救屈原。

端午節到了,我們在門口掛起了艾葉,並佩戴好了香囊,接着,就來包糉子了。奶奶拿出事先洗好的糉葉和泡在水中的糯米,還有一串紅線,開始包糉子。首先,把兩張糉葉疊在一起,然後捲成一個圓錐樣的形狀,再把盆子裏的糯米塞進去、填滿,接着把它封上口,最後用紅線綁好,就大功告成了。我和兩個弟弟照葫蘆畫瓢,包出了幾個難看的糉子寶寶,遠沒有奶奶包的那麼好。

包完糉子,開始煮了,站在竈旁,聞着糉子被火蒸出來的香味,大家都垂涎欲滴,我更是每隔幾分鐘就問:糉子煮好了嗎?這時,奶奶總會笑我是隻小饞貓。等了快一個世紀,終於,糉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一個最大的糉子,脫去它的外衣,蘸上糖,咬一口,流香四溢,軟糯無比,讓人飄飄欲仙。

啊!家鄉的.端午,美味的糉子,我愛你們。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我的家鄉在遼寧本溪。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在我的家鄉,每年的端午節都非常有趣。

早上,天還沒有亮,人們就都上山去採帶着露水的艾蒿,把它放在房門上邊和窗臺上。人人還要在天沒亮就綁上五種顏色編織成的五彩線。門上還要掛上小猴、葫蘆、小斧子等等……但是,我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媽媽說是“辟邪”和保護我們平安的意思。

每年端午節最盛大、最具有羣衆性的大型活動便是“賽龍舟”了。每逢端午,人們自發而隆重地舉行盛大的龍舟競渡活動,以再現當時用木舟、漁划子搶救屈原的情景。每年從農曆四月中旬起,沿河各路龍舟便開始操練,“咚咚鏘”“咚咚鏘”的龍舟鑼鼓,“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龍舟號子,便在太子河上此起彼伏。到了端午節這天,紅、黃、白等各色龍舟彙集太子河,看上去,何如弦,舟如箭,人如海。太子河畔的龍舟競渡自古傳到今,且一年勝過一年。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是一個具有濃厚古風的城市,還保留着很多節日的習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媽媽就會從菜市場買來幾把艾蒿插在門上或窗戶上,媽媽說這可以防止蚊蟲,驅蟲避邪。隨後奶奶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竹葉拿出來開始包糉子。每次奶奶都會在糉子裏包上不同的材料,有蜜棗的,有紅豆的,有葡萄乾的。等到放學以後,我一邊吃着最喜歡的蜜棗糉子一邊戴着奶奶縫的香包出去玩了。這樣整個端午節都在糉子和香包的香氣中度過。我每次想起端午節,不由自主的就像聞到了那股久違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我想等我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把這種節日的傳統習俗保留下去。因爲這是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沉澱,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在家鄉,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每家都要準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了艾葉,然後放在外面。在端午節的早上,我們全家洗臉的水,都要從這一盆水裏取。有小孩的人家一大早就把小孩子叫起來,到外面的池塘、河裏,或者水邊去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氣,而且還能避邪。

爲什麼每家都要用這樣的水洗臉呢?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據說,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月宮裏的嫦娥會讓玉兔把搗了一年的藥撒向人間,讓人們洗去疾病和苦難,而且還有避邪的作用。所以,孩子們在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總是爭着去外面洗澡,覺得用玉兔撒了藥的水來洗澡是件神聖的事情,而沒有去外面洗澡的,只能用放在屋外面的水來洗一下臉了。當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體好才行,以免感冒,因爲五月初五那天的早上,氣溫還是很低的,聽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來說,洗了還是很冷的。

我和弟弟是在家裏用艾葉泡過的水洗臉的,水被艾葉泡了一夜後,顏色會變綠綠的,還伴着一股艾葉特有的香味。每次洗完了臉,我的心裏總是有一種安全感:在這一年裏,我又是健康的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就要到了。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

到了那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糉子,吃糉子。糉子的形狀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的,還有枕頭形的等等……味道也是有很多種,比如有鹹的,甜的,辣的,夾餡的,肉的和素的好了好了不說了,反正花樣很多至讓我流口水。不過那些全是買的,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糉子好吃。那是因爲有我的辛勤的勞動成果,所以好吃。

儘管我不會幫媽媽包糉子,可是能幫媽媽淘米洗棗。當媽媽把包好的糉子一個一個的放入鍋裏時,我就在想“香噴噴的糉子什麼時候才能煮好呢?”媽媽好像看出我很着急的樣子,笑了笑對我說:“看你那猴急的樣子,找什麼急呀!這煮糉子得需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否則會把糉子煮壞的。需大火燒開後,再用小火煮一小時才能吃到熱騰騰,香噴噴的糉子呢。”“哎,還得等這麼長時間呀。算了吧,還是玩會兒吧。”

每當我看到糉子就想起媽媽說的那番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還要有耐心,誠心和細心,還有恆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做好每一件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滿街都盪漾着孩子們的歌聲。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大多是紀念屈原的。傳說屈原不願和腐敗的朝廷在一起同流合污,就跑去投汩羅河。人們有的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的把一些食物扔進江裏,說是讓魚、蝦、蟹吃飽,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爲了紀念屈原,人們用樹葉包住飯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糉子。

賽龍舟是我很喜歡的運動。聽媽媽說,早在三百多年前,明代張岱就寫過《金山競渡》一文,生動記述了鎮江金山龍舟賽的壯觀而且有趣的場面。在鎮江賽龍舟具有特殊意義,因爲每條龍舟的船頭都有一面大鼓,而鎮江地名的歇後語就是“船頭敲鼓震(鎮)江。”每逢端午節,我們鎮江就會在美麗的金山湖上舉行龍舟賽,20名選手隨着鼓點聲整齊劃一的划槳,幾條長龍在水面上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尤爲激烈。同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演,熱鬧非凡。

端午節真是個美好、生動的節日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裏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能夠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裏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着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齊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終,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齊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裏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齊衝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着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境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爲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着。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爺爺爬到山上去踏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露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聽了這一傳說,我也學着老人的樣子,認認真真地捧起晶瑩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爺爺告訴我過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爲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爲了喚起當地百姓的愛國之心,他跳進大江裏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對於這位愛國詩人敬愛有佳,他們擔心江裏的大魚會把屈原給吃了,於是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糉子,以餵養這些大魚們,讓屈原少受肌肉之苦。從那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吃糉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我心中涌起無限的感慨:爲屈原的死感到惋惜,更爲他因爲愛國而死的精神感到欽佩。我要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還要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5

往年的糉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着外婆,硬是要學包糉子,外婆拗可是我,只好答應另外。

初四午時,我就跟着外婆學包糉子,外婆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糉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外婆的樣貌,拿了一張糉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糉葉一角,右手將糉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頭用力拉緊,上頭放鬆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糉葉。

之後,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糉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糉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糉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糉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糉子像點樣貌了。

;最終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糉葉,用繩子在糉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糉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經過這次包糉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