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

同學家鄉的房屋是什麼樣子的呢?跟大家一起說說吧。以下是介紹家鄉房屋的作文,一起看看吧。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1

隨着時代的變遷,隨着城市的改建,一棵棵蒼天大樹逐漸演變爲一幢幢高樓大廈,住上高檔次的新房子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不知怎麼的,我仍然懷念那老房子,記憶中的老房子啊,總是開滿了燦爛的花,總是留給了我那麼多抹不去的回憶……

再一次踏上這條路,是一個秋天,我在這一片被落葉包裹着的土地上慢慢地走着。又一片落葉從行道樹上飄落下來,落到了我的懷裏,一條條細細的葉脈彷彿是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勾起了我對往日無限的回憶。

我在20XX年就搬入了新居,可我現在,仍舊清晰記得家鄉的老房子。

那是一幢用木頭和竹籬建成的老房子,是兩層的,兩室一廳,有一個小廚房,一個衛生間,一個露天的小陽臺。還記得,奶奶曾經在陽臺上種過一些花草,還種過曇花呢!因爲下雨時有時會漏雨,所以我們常用漿糊把報紙糊在牆壁上,事隔多年,現在它們早已發黃。我們走在樓梯上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

記憶中,老房子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家的溫馨與美好,更讓我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親情。這親情,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

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是每天做好吃的給我和姐姐吃。那一天,爺爺奶奶一起去菜場買菜。回來時,爺爺奶奶大汗淋漓,手上拎的全是我和姐姐最愛吃的菜家鄉的老房子作文家鄉的老房子作文。奶奶對我和姐姐說:“瑤瑤,舟舟,看奶奶給你們買了什麼?中午給你們做好吃的!”我和姐姐高興得又蹦又跳,連忙問:“中午有什麼?”奶奶和藹地說:“糖醋排骨、蔥油鮸魚、芹菜炒肉、豆腐蛋湯……”沒等奶奶說完,我們便大聲叫道:“哦,奶奶萬歲!”奶奶慈祥地笑了。沒到中午,爺爺奶奶便在廚房裏“叮叮咚咚”地幹起來了。那頓飯,我們都吃得很香;那頓飯,包含着爺爺奶奶的愛!

兒時,爸爸媽媽總是抱着我和姐姐一起出去玩。記得那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和姐姐去中山公園玩。一路上,我和姐姐手拉着手,說說笑笑,十分開心。我們先後玩了“旋轉木馬”、“海洋球”等很多遊戲,笑聲在我們的耳邊盪漾。

我剛出生時,姐姐(舅舅的女兒)已經四歲了。舅舅舅媽常常坐在我們旁邊,逗我們笑,給我們講故事,眼裏透露出一種光芒,像是在說:“我們期盼瑤瑤和舟舟長大以後成爲有用的人!”那種濃濃的親情,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我只感覺到一股暖流涌上心頭。

平時,我常常和姐姐玩遊戲。想起那一回,我又和姐姐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我是找的人,姐姐是藏的人。“姐姐,你在哪裏?”我找不到姐姐,急得大叫。突然,我心生一計,對姐姐說:“姐姐,你快出來,我看見你了!”沒想到,姐姐竟然不吃這一套,一點動靜也沒有。我只好說:“姐姐,快出來吧,我認輸好不好?”忽然,一雙手從身後伸出來,摸了摸我的頭。我連忙回過頭去一看,原來姐姐一直躡手躡腳地跟在我後面呢!姐姐說:“怎麼樣,你找不到我吧?”說完,我和姐姐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記憶中,老房子還讓我體會到了“遠親不如近鄰”的含義。住在老房子裏的那段時間,我家的鄰居們經常有事沒事就來走訪,敞開了心扉聊天,誰有困難大家相互幫忙,增進了我們鄰里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搬入新居以後,我發現,我仍然是那麼地喜歡老房子。因爲,住在這新房子裏的人彼此都不認識、瞭解對方,鄰里們雖常撞見,但卻很冷漠,很少打招呼!而住在那老房子裏的人,卻大不相同。

啊,家鄉的'老房子,它留給了我太多的回憶,那裏有着一個家的溫馨與美好,那裏有着熱情好客的鄰居!回想起過去我仍忘不了那老房子家鄉的老房子作文作文。再次走在那條熟悉的路,我忍不住走進了老房子……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2

我從小就在深圳長大,所以我對家鄉並不熟悉,可是家鄉的老房子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陌生

在家鄉的小巷裏,有許多古老的房屋,這些房屋都是我的祖先時代留下來的。這些房屋都是背山靠河,景色迷人,在那裏可以看到纖塵不染的河水。房屋的外牆都是有趣的重複,黑白相間的磚使房屋變得更加有特色。房屋的屋檐有兩個“牛角”,這兩個“牛角”在屋檐上起了個裝飾的作用,有時候飛來幾隻燕子,爲春天增添了生機。房屋裏是三房兩廳,一樓有兩個房間,二樓的房間是小閣樓,小閣樓雖然小,可還能住上三個人,雖然這些舊房屋並沒有現在家鄉新建的房屋那麼豪華、美麗,可我非常喜歡這些家鄉的房屋,因爲在炎熱的夏天,每家人都在家開着空調,可是在老房屋裏,你不用開着風扇、空調,也會感到涼快,這可爲我們省下了不少費用。

我愛家鄉,我更愛家鄉的房屋!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3

說起家,家鄉那座老房子就立刻浮現在眼前,雖然現在她已屬於別人了,但我與老房子那份深厚的情緣是割捨不斷的。它見證了我從一個呱呱墜地的新生兒到初長成一個婷婷玉立少女的全部經歷,也見證了我們一家從苦到甜的步步腳印!

苦難歷程

說起老房子還得從苦難說起,聽父親說,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了,那時還沒有我。因爲我家隔別住着一個孤寡老人,她冬天生火取暖時引發了一場火災,連帶把我家也燒得家徒四壁,全家頓時陷入了絕景。現在想來或許是上天對父親的考驗吧,那時爺爺奶奶已步入耄耋之年,看到他們唯一的養老之所瞬間化爲灰燼,一時無法接受,就尋死覓活的,這樣一來,可把父親急壞了,他的精神支柱也倒了,面對古稀之年的父母,想想即將來到人世的孩子,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會抱頭痛哭。

他的前半生的確很苦,一個嗜知識如命的殷殷學子,因出身問題被活生生的拒之校門外,那是怎樣一種打擊啊!因他勤奮好學,知識豐富,後來被招聘爲民辦教師,但好景不長,又陷入目前的絕景,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重打擊,讓父親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但一家人眼巴巴指望着他,他能怎樣呢?他沒有選擇。現在想來,真可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個比喻雖誇大了,但對於一個當時的父親來說,的確如此!

父親的創舉

父親在一片痛哭聲中,抹乾眼淚,默默起身,開始了他艱難而偉大的創舉歷程,在親朋好友的支援下,生產隊的救助下,他徒步幾十公里到林場買木料,爲了節省開支,自己伐木然後用推車把木料一車車運回家,木料準備好了,開始準備土基,他帶着母親,硬生生就用兩雙手把三間大瓦房的所有料子備齊。然後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不過一週的時間就把房子蓋好了,有了房子的骨架,這下好了,老人和孩子有遮風擋雨的地方了,房子內的一切可以慢慢建設,父親的心也踏實了一半。

再後來,我相繼出生,我記事時已是家的樣子了,只是父親放學來回,還是忙着換上舊衣服擺開工具,就做起了木匠活,那時我才從外婆口裏知道,我家所有門窗都是父親一人做的,他思考着做好了再安裝上,在我看來,和隔壁木匠大伯做的差不多,外婆還挺會總結,她用一句概括了父親:“拿起犁耙是農民,拿起鑿子是木匠,拿起粉筆是老師”!這是父親的真實寫照,我都不敢用當初的父親和現在一身書香氣息的父親作比較了。

哦,老房子,你是父親的勤勞的化身,你裝滿了父親半生的心血!

老房子裏三世同堂的幸福

那時父親自學透過成人高考,學業即將結束,因教學質量優越,轉爲公辦教師了,真是喜上加喜,爺爺奶奶陪感欣慰!看着老年得的小兒子歷盡了磨難,但因爲沒有放棄,眼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他們笑逐顏開!逢年過節,父親在爺爺的指點下寫着春聯,哥哥和我貼着,妹妹在一旁鬧騰,我們由裏到外把老房子的每道門都貼上紅紅火火的春聯,老房子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吃年夜飯時哥哥把鞭炮放得哐哐直響,爺爺奶奶換上新裝,拄着柺杖端坐在上八位,我們也換上新衣圍坐在一起,看爸媽把雞鴨魚肉等美味端上桌來,擺上那時特有的“小香檳”飲料,白酒,然後給爺爺斟滿一杯,我們邊吃邊放着蝴蝶炮,煙花!

爺爺是村裏的老先生,酒過三巡便擺起了龍門陣,我們聽不懂便扯着他的袖子問什麼叫狀元?什麼是四書五經……爺爺臉上笑開了花!老房子裏三世同堂的幸福日子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末年才結束。

老房子裝滿了九十年代的幸福

那時的老房子翻修過了,師傅貼上地磚,榨了樓,颳了牆漆,所有門窗都刷了朱漆,啊,老房子變了一個樣,氣派了不少呢!春節全家還是集在一起,邀上隔壁的堂兄弟姐妹,我們貼春聯,放鞭炮,打禮花,弄得熱鬧非凡。哥哥帶着現在的嫂嫂回家,晚上一家人邊吃邊聊,哥哥談談工作和婚期的事,我剛參加工作,也說說自食其力的優越感,父母喜上眉梢……老房子裝滿了溫馨與幸福!

老房子再續現在的幸福

父親換了工作環境,哥哥成了家有了孩子,需要母親來照顧,所以老房子一下就變得空蕩蕩的了,失去主人看護的房子一下子枯敗了很多,父親看着心疼,就召集我們商議,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爲了方便幫我們照看孩子,乾脆把無力看護的老房子賣了吧,在城裏買套房。

那天父母回去處理老房子,母親流了一下午的淚,那是他們所有酸甜苦辣的經歷啊,是他們完強意志的體現,是他們對未來生活渴望與嚮往的寫照!母親不捨有她的理由,於我,心裏也是萬般不捨的,但是老房子賣了就有人照管了,我們這樣寬慰母親,也寬慰自己!

城裏房子交到手的時候,我們七手八腳的打理着,爲了彌補母親對老房子的不捨情結,我和嫂嫂買鍋買碗買竈,不一會,一個有父母的家又回來了,雖不如老房子寬敞明亮,但也很溫馨。這一次是我們忙着給父母一個溫曖的家,其實也是我對老房子的深情寄託!於是有父母的這個家又變成了我們的家,只是多了三個小孩子。父母幫我們的孩子從襁褓中看到了入學,每逢過年過節我們全家十一口人集在一起,母親依然是主廚,我和嫂嫂打下手,妹妹和妹夫照看小孩或收拾一下被孩子們弄亂的屋子,父親忙着創作春聯,三世同堂的融融氛圍是父親最開心幸福的事,他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勤奮好學步步上進,最終以中學進階教師的職稱退休下來。他習慣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和辛苦,每天早起寫一小時書法,看早間新聞半小時,然後帶上母親到公園與團隊的老年朋友們唱歌拉二胡,中午在書房搞書法創作,獲了獎或受表彰的作品掛滿了書房,父親對書法的熱愛不亞於當年對生活的熱情嚮往!

老房子再續我們的幸福生活!

介紹家鄉的房屋的作文4

我的家鄉是一個偏僻的小鄉村。走進我的家鄉,一座座泥房子就會映入你的眼簾。泥房子一般由土黃色的牆、灰色的瓦和木製的門窗構成,在青山綠水之間,顯得質樸而和諧。

夏天的夜晚,當城裏開電風扇和空調時,住在泥房子中的人們卻還要蓋被子;冬天只要在泥房子裏生上一盆火,整個房間就會變得暖烘烘的。

除了冬暖夏涼的優點外,建造泥房子還可就地取材,泥房子的主要材料是黃泥、木頭和竹片。建房子必定要壘牆,可怎麼壘呢?我們需要用四塊木板做成一個高約33釐米、寬約33釐米、長約2米的無底槽子,再把事先準備好的溼潤的黃泥倒入槽內,然後加入竹片(竹片也叫“牆筋”,在壘牆中起加固作用),最後再用一個長柄的木槌把泥土夯實。待泥土稍微固定後就把木槽取出,接着壘下一板,一直壘到合適的高度。

泥房子屋頂的結構是“人”字形的,這種結構易於排水。泥房子屋頂上蓋的瓦按照一溝朝上一溝朝下的方式排列,一溝扣着一溝,屋頂再橫着蓋一排瓦。如果某塊瓦破碎了或位置變了,屋頂會漏雨,這時就需要“撿瓦”,也就是更換屋頂上的瓦或是把瓦重新排列緊密。

建造泥房子不只是體力活,更是一項技術活。就拿牆的轉角設計來說,每一座房子的每一個轉角都不相同。又如“人”字形的屋頂,則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一原理,雖然這個原理在小學的時候我們都學過,可是真正動手造起來卻並不像“紙上談兵”那麼容易。屋頂的角度、屋檐要比屋子長出多少都是需要經過嚴密的計算的。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是最偉大的。

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再建造泥房子了,泥房子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和我一起長大的哥哥姐姐都已經離開家鄉工作,還有誰能想起小時候一起玩耍過,一起生活過的泥房子呢?我很慶幸,爸爸能詳細地將建造泥房子的過程告訴我,這些祖輩們留傳下來的技藝和泥房子上承載着的文化將永遠陪伴着我。

標籤:家鄉 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