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宴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精選10篇)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1

說起我的家鄉東莊鎮,現在一年中最熱鬧的要數請吃“元宵宴”了,就是在元宵節這天中午,主人要在家中宴請親朋好友,大家難得聚在一起,國事、家事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今年元宵節一早,我起牀後走到院子裏,發現爸爸已經採購回來了,我一看,就嚷了起來:“今天可要大飽口福了!老爸,都買了些什麼好吃的?”“以往有豬蹄、排骨就算是好的了。”在一旁抽菸的爺爺迫不及待地接過話來說,“現在吃的可是鮑魚、九節蝦了。你看那一袋章魚,就值1000多……”我有點兒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不解地問:“爲什麼吃這麼好的?”“你小孩不懂了吧!” 爺爺踱到大理石茶几前,喝了一小口茶,接着說:“以前我們東莊叫‘界外地’, 意思是窮得‘不在官方統計之內’,而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我們東莊人開的民營醫院,據說全國80%的民營醫院是我們東莊人開辦的。一年掙個幾十萬、幾百萬的多着呢。今天來的客人,你姑丈、表叔個個都是老闆。還有你叔叔公司的老闆也要來,我們得好好感謝他,是他帶上你叔叔出去闖,我們家纔有了這幢五層樓。所以,今天這酒席得辦得好一點……”

臨近中午,客人們陸陸續續地來了,院裏院外停滿了小車。爺爺不得不充當臨時的“交通警察”了。元宵宴席終於開始了,席間舅公感慨地說:“我今天在廈門還以爲趕不回來吃元宵宴,沒想到這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門口,我從廈門回來只用了兩個小時,福建這幾年變化真是太大了!”

大家聽了舅公的話,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起了福建這幾年的變化。我在一旁聽得入了迷,這時姑丈舉着酒杯對我說:“阿靜,想什麼呢?你現在可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將來建設我們福建的任務可都落在你們肩上。”“放心吧!我們這羣零零後可不是吃素的。”我一本正經地說道,大家聽了哈哈大笑。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2

中華兒女從來就視龍爲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由此被稱爲“龍的傳人”。在閩西連城縣姑田鎮的遊大龍,聞名遐邇,有“天下第一龍”之稱。

正月十五元宵節,客家人都有遊大龍的習俗。大龍是用紙、竹篾和木板做成的。從傍晚三四點開始,有游龍的家庭便把一節節的龍燈擡出來,到指定的地點拼接起來,整條龍約有40~100節不等。龍尾是單獨擎立的舉着,距離龍身數十米外。表示着“神龍見首不見尾”。

游龍拼接好後,點上蠟燭。各家各戶的青壯年身上都捆着一個牛皮做的碗狀小兜用來擡撐杆。大龍頭前點着火銃,還有擡燈照明隊,鑼鼓隊……游龍所到之處,每家每戶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龍,以求龍的保佑。遊行直到夜裏十一點才快要結束。年輕人們在此時異常興奮,手持大龍,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龍表現出呼風喚雨,翻江倒海的天性。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龍遍體鱗傷,但快樂無窮……

第二天一早,人們擡着大龍四處遊行給大家帶去好運。正午,大龍直奔指定空曠田野處,預備焚燒。在那兒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幹稻草,並擺上貢品。之後游龍要繞稻草堆走三圈,人們又一次興奮、快速地奔跑起來。龍燈因互相擠壓而破爛不堪。有趣的是大龍出遊的時候人們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漂亮,游龍結束時卻是比誰家制作的龍身最破爛,才意味着誰家最吉利。最後人們把龍身與稻草堆一起焚燒乾淨,這象徵着真龍火化昇天,能保一方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姑田遊大龍是我國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曾被列入過吉尼斯紀錄,當時的大龍有兩百三十七節,遠看彷彿一條巨龍盤踞山間。它真不愧爲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樣的我也期待這2012年的元宵盛宴,相信這又是一次視覺的享受!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3

我的家鄉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這裏的每一個節日都非常隆重,尤其是今年的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元宵節有多熱鬧吧!

傍晚七點多,我就拉着媽媽去星月廣場看花燈。到了星月廣場,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八個用塑料花裝飾的大字:“幸福、和諧、富民、安康。”街道兩旁熱鬧非凡,有賣孔明燈、紅牛角燈……的小攤,我便停在一個小攤的前面,讓媽媽買了一個孔明燈。

然後我和媽媽就開始看花燈。啊!廣場上到處亮堂堂,遠遠望去,點點燈光在黑暗的襯托下與天空中的星星融爲一體。正是“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呀!廣場上早已人山人海。這裏的周圍掛着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花燈,望着這些數不勝數的花燈,我彷彿看到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星星。看,這個花燈上畫着嫦娥與后羿;看,那個花燈上畫着一棵很高的槐樹;哎,那邊還有一連串不同造型的動物花燈:有米老鼠、牛、大老虎、大熊貓……等等。花燈在五顏六色燈光的點綴下,真是美麗極了。讓我猶如置身在童話夢幻般的世界中,只見大家都搶着合影,相機閃個不停。

看完花燈,我和媽媽坐在一個樓梯休息,看見有許多人在放孔明燈,我便讓媽媽和我一起放孔明燈。媽媽把孔明燈從袋子裏取出來,把鐵架子支好,我用手把孔明燈撐起來,媽媽馬上把孔明燈下面的那一小塊蠟點着了,我把孔明燈輕輕地往上一推,它就飛起來了。我的孔明燈越飛越高,天上的孔明燈有很多很多,但是,我的眼睛始終盯着屬於我自己的那個孔明燈……

放完孔明燈之後,我就和媽媽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想:花燈可真漂亮,真希望家鄉一年有好幾個象這樣的元宵節,這樣我就可以多看幾眼那美麗的花燈了,還可以放漂亮的孔明燈。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4

北京的春節舉世聞名,貴州的潑水節也享有名譽,雲南的火把節佔有一席之位,說起我家鄉的元宵節,雖然名氣上一點優勢也沒有,但熱鬧、祥和、喜慶,令人歡樂的今日,讓我回味無窮。

說起我家鄉的元宵節風俗的“大哥”,那當然是接菩薩了,在我的家鄉接菩薩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每年元宵,擡着菩薩會走遍整個鎮子,每到一個村落,他們會把菩薩放到當地的廟裏,讓當地的人祭拜,祭拜完後,再換一個地方,說起擡菩薩的人,都是鎮上自願報名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還有一些人在後面敲鑼打鼓,吹號,扛着一些旗子和拳頭之類的東西,菩薩每到過每家門口,每家都要燒香,放鞭炮、煙花,非常熱鬧。更壯觀的還在後面,菩薩到一座廟裏,家家戶戶都要擺上貢品,還有酒,都是各自家釀的上好米酒,不僅如此,每家每戶還要燒香跪拜,在香爐裏,各式各樣的香都有,有花紋的,沒花紋的都有,這是每家每戶的心意,他們希望菩薩能保佑他們平平安安,收成良好,兒女發財,孫子孫女學習步步高昇這樣美好的生活,可見菩薩在家鄉人心中的有着多麼崇高。

家鄉的元宵不僅名風民俗多,傳統食品也多,在元宵節,家家戶戶必須做米果,米果是先把米用水泡,幾小時後把它打成米漿,然後放到鍋裏煮,遍攪拌,煮好後,用一中傳統的木錘打得更筋道,再把米果分成一塊一塊再放入切好的素菜,素菜也有講究,要新鮮,把菜切成末,把菜放到米果包上,跟包餃子差不多,再蒸一段時間,就可以吃了,還可以把米果做成各種味道的,在元宵節那天,親戚都會來吃米果,元宵節那天,汽車、摩托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非常熱鬧。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如果你要來我家鄉參觀,我隨時歡迎。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5

春節的熱潮似乎依舊沒有結束,大街小巷上仍然洋溢着春節喜慶的氣氛,各家各戶的門前窗外,還貼着對聯掛着燈籠,當人們依舊沉浸在新年祝福語的喜悅中時,另一個節日,已經來了。

元宵節到了,作爲一個小吃貨,元宵節獨到的美食當然是最吸引我注意的。

在我的記憶當中,元宵節最幸福的時光便是全家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湯圓。那玉似的湯圓潔白無瑕。晶瑩滑潤的湯圓讓人看着就“口水直流三千尺”。煮熟後的湯圓很軟、很滑,富有彈性,用筷子夾湯圓時,真有一種和湯圓躲貓貓的感覺。好不容易夾起一個,嘴巴趕緊湊過去咬一口,感覺黏黏的,因爲湯圓軟軟的,有彈性,就像舌頭一樣,吃的人很容易就會把舌頭當成湯圓咬上一口——黑色的芝麻餡慢慢的從咬破的口子流入口中,糯米皮的糯香味和芝麻餡兒的香甜匯到一起,刺激了口中的每一個味蕾;更不用說芝麻餡醇厚的香甜味道和入口即化的感覺了,真是美妙絕倫!只要人咬上一口,就根本停不來。

元宵節令我癡迷的還有猜燈謎。

元宵節那一天晚上,不論大廟小廟,都會舉行廟會,非常熱鬧,而最熱鬧的要數猜燈謎的地方了。猜燈謎時,人們一會兒百思不得其解,一會兒恍然大悟,腦洞大開,一會兒緊張,一會兒興奮。晚歸之時,又有誰的手中不是滿滿當當得呢?

元宵節不能少的當然還有放孔明燈了。人們爲了祈福祥瑞,把成百上千的孔明燈升入空中,如同繁星,一閃一閃的,美不勝收,令人不禁百感交集。

這就是我記憶之中的元宵節,給予我多少幸福於快樂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6

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漢族的“元宵節。這些節日各自承載着悠長的族文化,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但我最喜愛的是家鄉的元宵節。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用詩句“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來描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

今年元宵節,早上我們一起吃湯圓,不僅湯圓好吃,那糯米粉的皮子,以及豬油、白糖、黑芝麻糅合的餡兒,那麼香甜,那麼可口。而且吃湯圓時氣氛溫馨,大家的臉上洋溢着愉悅的神情,媽媽對我說:“六年級了,是學習的關鍵階段,要認真學習,可不要再馬虎了。”我聽了連連點頭。就這樣,我們家人一邊吃着湯圓,一邊談笑風生,好不快活!

晚飯後我們直接去了豫園,看見商店門前到處都掛着各種各樣的花燈。這些花燈彷彿我國曆朝各代隋、唐、宋、明、清等的花燈樣式,都可以在豫園找到,五彩斑斕,真是漂亮極了!

走着走着,只見前面聚了很多人,好熱鬧啊!我踮起腳,湊上前去一看,竟是我最喜歡的猜燈謎!工作人員搖頭晃腦地讀着:“此物大而輕,肚內火燒心。”工作人員剛說完,一個男孩搶着回答了:“是燈籠。”“正確。”我沒有搶到,感到有些小小的遺憾,但我任然興致勃勃地聽下一題。這時工作人員拿出一盞兔子燈,大聲念道:“小紅果,微壓扁,四季養身好東西。”請大家猜一詞語。我就脫口而出:“枸杞。”那位叔叔笑着對我說:“小朋友,真厲害呀,回答正確!”我拿到了兔子燈,聽了心裏美滋滋的。

九曲橋附近有一家綠波廊點心點,綠波廊是三層仿明清建築,青瓦朱欄,古色古香,九曲橋燦爛的夜晚燈光美景盡收眼底。這裏的點心堪稱一絕,一邊觀賞碧波綠水,一邊品味着美食,真愜意家鄉元宵節溫馨、美滿的畫面讓我久久難忘。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7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一天。一到晚上,大大小小的人們都從各個地方匯聚到這裏,到處人山人海。特別是花燈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整個西華公園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有做生意的人早早來到擺好攤位,有的坐車從幾十里路的農村趕來,還有的小孩騎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蘆邊吃邊看。到晚上八點多鐘,一朵朵綻放的禮花騰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見深藍色的天空佈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綵球,似一朵朵雪花,象一顆顆拖着綵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整個城區都沸騰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着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裏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麼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

接着媽媽給我講了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們的性命,人們就組織起來打猛獸,一隻神鳥不小心被一位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百姓受難,於是偷偷來到人間,把消息告訴了大家,衆人一聽,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個老人想出了個法子,他說:“在那一天內,每戶人家都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以爲人間着火了。”大家聽了,樂得直拍手。到了正月十五日,天帝往下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爲是着火了,心中大塊。人們就這樣保住了性命。

我聽了後更愛我的家鄉,愛家鄉傳統的文化與歷史,愛家鄉的如畫風景,更愛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8

家鄉的元宵節就是所說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清明節更隆重,比春節還要熱鬧。

這天上午,家家戶戶都要準備祭祀和“看燈”用的物品。

奶奶在家裏用豆麪做成粗蠟燭形狀的“豆蠟”,裏面插上燭心,準備晚上給各個房間“照亮”。男人們殺了雞之後,就領着孩子到集市上買菸花爆竹。這天,買、賣煙花的人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寬闊的大街上一流兩行全是賣煙花的攤位,三裏五村的男人擠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一手抓着大把小煙花棒,一手緊緊地攥着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丟了。

傍晚,父親就帶着孩子們上墳點燈。祖墳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我們村裏,不論是陳家還是董家的祖墳都清晰存在。來到塋地,將親人墳頭的雜草清理乾淨,翻上一些新土,土裏插些黃紙錢,親人的`墳子就煥然一新了。在墓碑前面點燃集上買的蓮花狀的紅燭,紙錢燒起來,爆竹響起來。燭光搖曳,煙氣瀰漫,噼裏啪啦聲中,整個空間裏充滿着一種神祕、憂傷的氣息。在這氣息裏,人們灑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頭,表達對天地的感念和對先輩的追思。

吃過水餃和元宵之後,天就黑了。女人張羅着到各個房間點上“豆蠟”,孩子們和爸爸卻急不可耐地開始燃放煙花。每到此時,幾個村子就會爆竹聲連成一片,煙花把夜空裝點得五光十色,分外絢爛。

元宵節是祖先的節日,是快樂的節日,更是中華民族血濃於水、認祖歸宗的民族向心力的象徵。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你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忘祖。我想,一年一度的家鄉的元宵節正是要提醒我們,時刻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裏。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9

我的家鄉在貴州省德江縣,每當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時,那裏就熱鬧非凡。人們舞龍燈、炸龍燈,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爸爸告訴我:“舞龍是土家人喜愛的傳統文化,每年元宵節都用舞龍表達上年豐收的喜悅,並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去年寒假,我回家鄉過年,終於親眼目睹了這熱鬧非凡的景象。正月十五那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就急急忙忙趕到了縣城裏,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我們在人羣中焦急地等待着。大約九點多鐘,從遠處傳來了喧天的鑼鼓聲和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我高興地大叫起來:“開始了!開始了!”爸爸把我扛到了肩膀上,來了,終於來了!

只見幾十條五顏六色的龍向我們這邊齊頭並進,那陣勢可真壯觀呀!不大一會兒,龍離我越來越近,舞龍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都穿着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他們訓練有素,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一會兒羣龍賀歲,一會兒神龍擺尾,一會兒龍騰虎躍……鑼鼓聲和鞭炮聲此起彼伏。最有趣的是一條草龍,它全身都是用松樹的葉子編成的,在羣龍中顯得與衆不同,一羣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舞着它,在鞭炮的煙霧中,好似騰雲駕霧。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最獨特的炸龍燈開始了。

只見舞龍燈的全變成了清一色的帥小夥,他們都光着膀子,臉色通紅。他們才一出現,圍觀的遊人就把早已準備好的鞭炮和禮花向龍身上扔去,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和耀眼的光芒。我也小心翼翼地扔了幾串鞭炮,急忙躲到一旁,生怕被炸到。不大一會兒,一條龍就只剩下了骨架。舞龍的小夥子們卻眉頭都不皺一下,可真勇敢啊!人們盡情地歡呼着,直到龍全被炸完爲止,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家鄉的元宵宴作文10

春節過後便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是必定是要吃元宵的。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的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爲一種內紅外白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跟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在中國元宵跟湯圓是兩回事。元宵跟湯圓在古代統稱“湯圓”。後來時移事遷,北方稱之爲“元宵”南方稱之爲“湯圓”叫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我山東籍書北部,正月十五自然要吃元宵的。

正月十四,媽媽就和我忙着做起元宵來了

媽媽拿出從老家捎來的糯米粉,倒在簸箕裏,接上一碗涼水,取出從超市買來的凍餡,就着手做元宵了!媽媽先將幾個蘸過水的黑芝麻餡兒放到簸箕裏,飛快的晃動簸箕,餡兒上就裹上了一層糯米粉。接着,媽媽又熟練地將裹上糯米的黑芝麻餡兒過一下涼水,再次發到簸箕裏滾動。如此四五次,一個玲瓏小巧的元宵就做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幾次失敗後也做好了幾個元宵。

做好之後放到通風處晾曬一夜,正月十五便着手煮元宵了。

看着滾好的糯米皮包着黑漆如墨的黑芝麻餡兒,溜進冒着嫋嫋輕煙的沸水裏,一股莫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煮好,晾涼後,元宵上桌啦。白淨雪亮的小元宵不禁令我垂涎三尺。舀起一個,迫不及待的送到嘴裏。輕輕一咬,香甜可口的黑芝麻便流了出來。糯而不黏的皮兒,香兒不膩的餡兒,嚥了下去,嘴裏依然留着芝麻的噴香……

在北方,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的糉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圓月一樣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