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故鄉的距離初中作文

天地之大,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只有鄉愁是不散的,故鄉總是最有味道。小編收集了故鄉的距離作文,歡迎閱讀。
 

故鄉的距離初中作文

第一篇:故鄉的距離

曾經去北京看過香山公園的紅葉,剛入園,只是有幾片斑駁的楓葉,走進去,纔會發現已經紅成一片的楓林,團團簇簇,引得身旁的夥伴的驚歎。

我看着這紅葉林,心中卻沒有過多的感慨。老家也有紅葉林,比這更加壯闊,成片的楓林連綿成山,將整個山坡一染而爲紅色,一眼無法望到盡頭,只覺得身處一片紅色墨滴中,不時有幾片紅葉滑下枝頭,落在手心。

也許是因爲香山公園在近郊的緣故吧,未曾見過山裏楓葉的人們自以爲發現了最美,爭先恐後地走到香山公園一睹“紅林”。而我卻要走到家鄉。即便是老家距離城市很遠,那紅葉距離老家很遠,我依舊執拗地要回老家。

楓葉林已經紅透,遠遠地燒起了一片天,看得人心中眼裏都被染成了紅色,我不敢閉上眼,這片紅對我來說太過奢侈,也太過遙遠,遠遠看見爺爺正在地裏收着水稻,走近去,爺爺依舊幹着手裏的活,絲毫沒有注意到我的到來,爺爺的腰早已彎成一條弧線。我明白,讓爺爺去賞葉,一定不可能,他總是辛勤地勞動着,他只有在勞動時纔是最快樂的,我心中油生一絲惆悵,我一味地追求了美,爺爺卻能淡然面對。果然,我與紅葉仍有距離。

鄉下的人們正在辛苦勞作着,他們割下秸稈,將秸稈放入土中,以期盼來年土地能嘔出些肥來,他們無暇去看身旁這美麗的楓葉,這對他們也太奢侈,楓葉只會默默地看着他們,獨自燃燒,又獨自美麗。他們與紅葉是如此之近,卻又好似千山萬水的距離。

我不忍丟下爺爺一個人去清閒,爺爺卻笑着擡起頭,“去看看楓葉吧,那兒並不遙遠。”我還是留下來幫忙了,紅葉發出愈來愈強烈的紅光,原來太陽要落山了。爺爺正在前面一拐一拐的走着。我忽然意識到,紅葉年年盛開,爺爺卻一年一年老去。,每次離開家鄉,總看着我與紅葉林裏勞作的爺爺愈來愈遠。

我以後仍會回老家,只是我會和爺爺在一起,紅葉林只會在一旁默默守望,像山裏的人們。

我與紅葉林不再有距離。

第二篇:故鄉的距離

天地之大,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只有鄉愁是不散的,故鄉總是最有味道。

我的故鄉在距離我八百多公里外的一座小鎮。那裏沒有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沒有西湖邊柳樹垂下下的江南柔情;也沒有雁蕩山起伏跌宕間的寂靜,只有一顆楊梅,一條水,甜入我心底,流入我腦海……

宋代詩人蘇軾曾雲:"閩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在我的記憶中,由於地理條件等原因限制,我與故鄉的距離始終保持爲八百多公里不變。但這遙遠而廣闊的距離卻總能喚醒我腦海中的記憶。家鄉的楊梅,便是我所懷念的。

小時候,爺爺總是拉着調皮的我到田間耕作,在田畔高地上,屹立着一顆高大的楊梅樹。我架着爺爺厚實的肩膀,將掛在梢頭的楊梅小心翼翼的摘下。一顆顆飽滿多汁的楊梅停歇在樹葉之間,就像是一串串珍珠項鍊。我先是敞着大門牙一口咬下,在嚐到了最新鮮的楊梅汁後,便細細地嚼起鮮嫩的果肉。爺爺將我放下,我就這樣一邊吃着楊梅,一邊在楊梅樹下看着爺爺鋤地,這是故鄉的味道,爺爺的味道……

夏天在一片蟬鳴中匆忙的盛開,奶奶總是把吃剩的楊梅統統倒入缸中,再灌上家後園的`小溪中清涼的泉水和白酒,待它發酵數日,便是一罈芳香撲鼻的楊梅酒了。

回到廈門,當爸爸想家時,便拿出這壇醇馥濃郁的楊梅酒,倒上一杯,有情趣的爸爸還不忘從中掏出幾顆楊梅,淡黃色的酒中藏着幾顆黑珍珠,也許他想利用着楊梅與酒精的相逢,洗盪他心中的鄉愁吧!

我也學着爸爸小抿了一口,又甜又辣,假作淺斟低唱道:"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無勒歸無計"。家鄉的距離雖然那麼長,那麼遠,但此時我與它只不過是一心之遙,我的心和故鄉彼此牽連,沒有距離。

回到家鄉,吃一顆楊梅,儘可滌去鄉愁,喝一杯楊梅酒方足以醉倒流年。

有人說,人的舌頭味蕾的形狀像楊梅,我想是因爲它承載了太多故鄉美麗的和愛,這抹無距離般的鄉愁抹不去,如此這般在舌頭上烙下了印記……

三篇:故鄉的距離

我時常夢到一身烏漆漆的修長之軀,曳着長長的煙,穿過峻嶺,繞過湖江,停駐在家鄉的站牌旁。我猛地醒來,一切都消散在黎明的淚眼朦朧中,我向家鄉的方向眺望,希冀看見些許殘影。只感覺城市的高樓大廈將我與家隔得再也不可即了,距離,是空間上的,也是心靈上的,遠離家鄉的憂愁與感傷。

我離開這座城市,到了國外旅遊。家鄉便距離更遠了。招牌都是精緻的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卻看不見最熟悉的漢語,只感這現代化的繁華景象,是一隻巨大無比的手,將我高高提起,遠離腳踏的實地,心中了無依靠,只剩無限戀想,與家鄉漸行漸遠。疲憊的我在廣道上行走,靈光閃現,便閉上眼。我在回憶中看見,自己穿梭在家鄉或長或短的小巷裏。撐一把花傘,把恬靜置於傘下。或看見老人在巷口擺一把竹椅,抽一根旱菸,或看見阿婆椅着紙窗,拿一件衣裳走針穿線,啊!此時,我與家鄉沒有了距離!一切都那麼近,那麼真實,那濃厚的鄉土氣息從回憶中涌出,鑽進我的血液裏,鑽進我的骨髓裏暖暖的,家鄉的溫度,無距離的,我的心與家鄉的間隔。

"嘟!"喇叭聲響徹心扉,我睜開眼發覺我的人家鄉仍有十萬八千里之遠呢。傷心之餘,我察覺自己走到了唐人街。看見"福建滷肉"我的心爲之一振,大步向前邁去。剛走進店,就看見老闆娘將新鹽與舊鹽塗抹在醃製好的肉乾上,那飄香而來的是在風下曬了小半年的滷肉阿!西餐是按量製作的,500克,200克…………所有食材按照規定安排好,每一家的味道都相差無幾,而中餐,特別是我的家鄉,都講究少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再摸鹽撒向鍋裏,一錘一錘的力勁中,釀成家家風味不同的美妙。我馬上坐下,拿起久違的筷子摩拳擦掌準備大飽口福。當我觸到木質筷子的那一剎那千萬縷鄉愁撲面而來。我家鄉有沒有了距離。那種感覺,就是汪祺曾見了母墳,葛朗臺瞧見金子也無法可比的。鄰座的外國友人投來友好的目光,每個人都可以理解吧,與家鄉毫無距離的親切感!

那一晚,我將自己埋在被窩裏,回想家鄉的味道。不時地舔一舔脣,也成了習慣。而我卻又睡不着,豎起手,對家鄉的方向,丈量我與家鄉的距離--自然是遠的。途中的黃色面孔浮現,掛着中國的招牌又敲打我心……此時家鄉與我又是沒有距離的了。淡淡的鄉愁化作

開的出水芙蓉,灑下圈圈漣漪,在我的心潮裏盪漾。

次日,站在毫無生氣的灰色水泥路上,我又憶起了家鄉,田埂上的花都開放了吧,搖曳着清香,等我回來採摘……

標籤:故鄉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