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感恩故鄉作文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鎮,那裏風景優美,綠樹成陰。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感恩故鄉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感恩故鄉作文

感恩故鄉作文1

當時,家鄉很貧窮,家裏已經沒有了過年的糧食。天還沒有亮,父母就把我們叫醒。父親領着我們上山挖野菜去,因爲怕被村民瞧見,所以起得特別早。我迷迷糊糊地跟在父母后面。剛到村口,就碰見一位鄉親,他問我們去哪兒,父親有點慌,想撒謊又不會,想說,又難以啓齒。

還是母親接過了話頭,說:“我們去墾地,開春了,麥子還沒有點呢!”那位鄉親見我們扛着鋤頭,揹着揹簍,有點疑惑,但還是沒有吱聲就走了。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炊煙裊裊,燈火通明。小夥伴還放着了鞭炮,我們這才下了山。一到家門口,父母和我們全驚呆了:門口放着一籃魚肉,一袋大米還有一些蔬菜。

父母呆呆站了好一會兒,才開啟了門,讓我們進去。父親去找早上碰到的那位鄉親,問他是誰送的年貨?他說不知道。父親又家家戶戶地問了一遍,可誰也不承認送了年貨。

那晚,我們依然吃挖回來的野菜,那一籃子好吃的,爸爸媽媽動都沒讓我們動。那時我還小,怎麼也想不通,對着那散發着誘人香味的魚肉流口水,賭氣不肯吃野菜。父母看着我,一言不發。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晨一醒來,父母就把家裏唯一一隻正在下蛋的母雞給殺了,熬成湯分成20份。母親要我把雞湯挨家挨戶地送給鄉親們。我有點不情願,父親說:“去吧,孩子,送完後我們吃鄉親們送來的東西。”

父親這麼說,我就去了。我捧着香噴噴的雞湯,實在忍不住饞時,便用手指碰一下雞湯,然後吮吸着手指,感到十分香甜。我挨家挨戶地送着,村子裏除我家之外,一共20戶人家,沒有一家因爲我送的東西少而拒絕。

回到家後,沉默了一晚的父母開始說起話來。父親在廚房裏燒飯,母親從籃子裏割下一點肉炒了一大碗野菜,還煮了魚頭湯。

我高興極了。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村民們陸續地走進我們家,他們夾起一點野菜,然後放下一大塊魚或肉。不一會兒,一大碗野菜沒有了,留下來三大碗滿滿的魚和肉。我高興地大口大口吃着香甜美味的魚肉,可父親卻不知怎麼流下了眼淚。

貧窮年代的愛,大而質樸。童年時鄉親們之間的情感像井水一般甘甜,值得久久回味。走出大山,我仍然沒有忘記那年那個暖暖的春節,因爲淳樸善良的鄉親們教會了我愛與感恩。

感恩故鄉作文2

李白的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中看出了遊子們思念故鄉的深情。王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千古佳句中,流露出身處異鄉的傷感。岑參的“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更是吟出了其對家鄉的思念。故鄉,那孕育我生長的地方,在那裏,留下了我多少歡聲笑語!

家鄉的土地是那麼美麗,連空氣裏都散發着幸福的氣息。站在那兒,我體會到真正的親切與寧靜。眺望廣闊的田野,我彷彿在四季中穿梭。春天,多處充滿了生機,被梨尖泛起的土地,重此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夏天是個充滿歡笑的季節,白天人們望着茁壯成長的莊稼,開心的笑了,晚上,人們陳着涼,欣賞着皎潔的夜空,舒心的笑了;秋天,大地像披上了金裝,秋風一吹,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樣連綿起伏,人們的收割機不停忙活着:冬天,故鄉的土地顯得更加幽靜與安寧,大地披上了厚厚的“棉被”,佇立在寒風呼嘯的田壟上,體會到的不僅是刺骨的寒風,更多的是對來年的期盼與憧憬,“瑞雪兆豐年”正是故鄉的人最喜愛的話。

感恩故鄉,那裏的土地讓我體會到生的喜悅與四季的氣息。

家鄉的人們是好客的,他們用無比的熱情去迎接外鄉的人。在那兒,人們就像到了《社戲》裏的平橋村一般。可以盡情的四處觀賞。特別是夏天的時候,油菜花漫山遍野,吸引了許多外鄉的人前來做客。這時,村裏人便會把客人邀到家中小憩一番,要是來了稀客,更是盛情款待,,客人臨走時,主人還會踹給他一些特產,算是禮物,這些不求利益的場景,在城市裏是很難見到的。而且不僅大人麼如此,孩子們也是如此。我一年去倆次,算是重客,每次去,鄰家的孩子們總會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一起玩,一起用,大人們也總是允許。在那裏,我可以真正的釋放自己,無憂無慮的玩耍。孩子們本該有的天真與純潔,在那兒都能看到。

感恩故鄉,那裏的人們讓我學到了許多優秀品質。

家鄉的生活是豐富快樂的。早晨起來,呼吸着最潔淨的空氣,讓人頓時感到心曠神怡。那時,我經常會同小夥伴去放牛。田壟間到處是雜草,牽着牛,散步其間,看着冉冉上升的紅日,真是妙極了。但是,回老家第一盼望的還是幹農活。大人們不會給重活,只是讓我們體驗下。那年春天,人們忙着種稻秧,我也便想幹。可奶奶不讓,說怕弄髒了衣服,還踩壞了秧,於是心裏便很掃興。鄰居家的大伯卻幫着我說,我難得來一次,他帶我去。這我高興壞了。來到田間,大伯手把手的教我如何插秧,還讓我注意不要踩着秧苗。忙了一會兒,看着自己種的歪歪扭扭的秧,倒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

感恩故鄉,他給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雖說如今已在城市居住多年,但“感恩故鄉”這四個字我卻會永遠記在心裏,因爲他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感恩故鄉作文3

那山,那樹,那花,那草,那故鄉的泥土,帶着記憶的香氣,在我心裏蔓延成一片巨大的森林。我奔跑在四季的小山巔,留下光陰的倩影。

映山紅和竹筍

小城裏的春天美是美了,但總是那麼規規矩矩地拘謹着。我的故鄉黃塘崗的春天,卻是充滿了野性的蓬勃生機。

當縣城綠化帶上的迎春花顫巍巍地奉上小心翼翼的笑容,映山紅已在故鄉的山坡上絢爛得一塌糊塗了。從山崖上一枝枝地橫斜下來,又有些慵懶地想要伸上天空去。豔得如同烈焰的杜鵑啊,每次見到都奪人心魄。母親看了,便挪不開眼了,滿心歡喜地同我去攀一枝。她身手靈敏得很,一腳踩在岩石上,手扯着細細的竹子,折下一大蓬映山紅來。它們極伶俐地生長在枝頭,花和葉子一般纖細美麗,風來了,就快活地擺動起來。我們把它帶回家,插進大玻璃瓶裏,一方角落就有了“空山靜無人,紛紛開且落”的絢爛妖冶。

村口的阿婆已燒好了飯菜,硬是要拉我們去吃。老舊但乾淨的紅漆木桌上,端正地擺着兩菜一湯。

“吃吧!筍是早上剛挖來的,魚是午前塘裏剛撈的。鮮着呢!”

哎呦,米飯香糯,筍塊甘美,魚兒鮮嫩,吃得我擡不起頭。我便想起竹葉間的晨光筍尖上佔着的透明露水了。

“阿婆,什麼時候帶我去挖吧!”

“好啊!就帶你去。”阿婆笑得眯起了眼。

野草莓和葉笛

夏日是繽紛的果味,所以不需要拿來“消磨”。五月的時候,野草莓就可以摘了。提上籃子,上山去“收割”野草莓。撥開帶刺的葉片,看見一抹瑩紅時,最令人心跳加速。山坡上這樣淺淺的植物底下,藏着多少寶藏啊!在籃子底下墊一層綠桑葉,紅豔豔的野草莓就躺在上面了。最喜歡的是用野蔥把草莓穿成一串串的“糖葫蘆”。一到夏天,野蔥的小白花謝了,結出了綠果實,好像一棵細細的莖幹上長出了奇大無比的腦袋。正好,選其中細長些的,把野草莓一顆一顆串成串,做成項鍊掛在胸前,乘着夕陽歸去。

夏天也不寂寞。除了聒噪的蟬兒,還有我們這羣小小音樂家。最簡易的是葉笛,用豬心草做的。拔了草的芯再把葉片對摺,就能吹出清亮亮的笛聲。

小麥青了黃了的時候,我就去山坡上“順”幾根。截一段帶麥節的麥稈,用指甲在靠近麥節的一端劃拉一道長短適中的小口,一支麥笛就完工了。長短不一的麥笛可以吹出不同的音高和音色,一時間,笛音嘹亮,響徹山崗。

板栗和野菊花

整個秋天,故鄉的山崗都是香的。板栗成熟了,青綠色的“刺蝟果”咧開了小嘴。一隻板栗裏面一般有三顆個大飽滿的果子,泛着紅光。珍珠慄裏面只有一顆圓溜溜的錐形果子,煞是好看。斗笠和長竹竿是基本裝備,扛上長竹竿顫悠悠地往樹上一碰,板栗球就“噗嚕噗嚕”地落下來,它全身是刺,不鋒利但卻堅韌。珍珠慄像蜷曲的蓮瓣,又像開出的一朵花。從刺球裏小心取出板栗果,入口又香又脆,存放些日子會更甜。糖炒栗子的滋味,伴隨我從秋天到冬天。

整年在我夢鄉縈繞的菊米枕的沁香。野菊花開時,故鄉的山坡就是一場秋天的盛宴。那樣滿是誘人乾草和燦金色的`土地景象,成了塞進枕頭的香氣,在每個失落或欣喜的夜晚,承載起我的夢。

靜謐的冬

冬天的黃塘崗是靜謐的,是無比抒情的春節的詩。只需用耳朵,聽寒風,聽雪落。懶孩子用來睡覺,只覺得睡了幾覺,冬天就過去了……

感恩故鄉作文4

我家房前是一畝大水田。一下雨,田裏就會積許多水。田邊五顏六色的野花,風兒一吹,花兒隨風飄動,婀娜的舞姿,那麼美,那麼自然。一棵傾斜的小柳樹,枝條垂到水面上,畫着粼粼的波紋。

奶奶平時靠它來灌溉莊稼,點綴風景。春天,我們捉些小魚放到田裏。夏天,我和姐姐最喜歡到田裏,捉小魚、小蝦玩。

水田的不遠處有一片小竹林,那是我和姐姐的遊戲場所。中午,火紅的太陽高照頭頂,那時,我和姐姐就蹦着跳着來到竹林裏捉迷藏,乘涼,捉竹甲蟲。

我的家後有一座小山。冬天,奶奶到山上砍柴,放牛,我和姐姐就到山坡上去探險。我哭過,摔過跟頭,但我從不放棄,因爲更多的是探險後的收穫、快樂和驚喜。最有趣的是在小山坡南面迎着涼爽的風兒,看着天邊的雲霞,帶着滿載而歸的野果歸家。

春天,果園了裏果樹上便開出了五顏六色的花兒,我家成了美麗的大花園。花兒凋謝時,我喜歡在樹下玩。風兒一吹,各色的花兒隨風飄落下來,落在我的頭上、身上,彷彿我是從天而降的花仙子。秋天,果實成熟了要是摘果子,我是當人不讓,速度比誰都快。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低矮的瓦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但我非常喜歡它。晚上,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小屋,聽着媽媽講故事,甜甜地進入夢鄉。

故鄉所有的居民都姓寇,村子裏住着幾十戶人家。天一亮,大人下地幹活,小孩揹着書包上學;天黑了,大人們從地裏回來,孩子們也蹦着跳着回家了。大家過着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這些日子,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中,這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感恩故鄉作文5

燕子呢喃的春天,我年輕人,火一般的慾望。故鄉的恩,故鄉的愛。陽臺上的花,母親的笑容,當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屋外的冷風一直吹皺着母親。童年的影子,看見了母親盛開的笑容;長大了,母親被吹得滿臉皺紋。平靜的村莊,雞鳴犬叫,父親挑着竹扁,兩個鑼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那沉重的竹匾壓彎了父親筆直的身軀。像月芽,從山這邊升起,山那邊降落,微微的光明,卻是一片永恆的愛。

故鄉,又是一年的故鄉。地裏的山芋一年又一年的熟了,田裏的稻子一年又一年的黃了,蛇一年又一年的出現,青蛙一年又一年的唱起。父親的疼,母親的愛,不管雨季,還是天晴,常回家看看。

故鄉的恩,無法拒絕,那條路,那座山,早已成爲一首歌,在生命裏留下來的音樂,無論是怎麼樣的結局,它都是我們醒來看見的第一束花朵。

感恩故鄉作文6

在城市化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導致農村建設越來越快的今天,不知有多少令人難忘的鄉村記憶被鋼筋混泥土給掩埋。我在微博裏看見這樣一則動態,有人回到故鄉後拍了張照片——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汽車在柏油路上川流不息,並附上了一行字,故鄉已變成陌生的模樣。

我的故鄉是一個小村子,面積不大,一共二十幾戶人家。由於村旁有一條河流,所以在夏天連下了幾天的雨後,河水就會漫出來,流進靠河邊的幾戶人家中,淺時可沒過小孩腳趾,深時剛好在大人的膝蓋位置。我家就是這幾戶之一,所以我常盼着夏天下幾天的雨,好讓我在院子裏玩兒水。

村子裏有許多小道,都是土泥路,所以雨後,得穿雨靴纔好走路,而且不能走太快,不然泥水容易濺在身上,甚至會滑到,但我小時候並不在乎這些,我常在一條兩旁都是垂柳的小道上雨小夥伴們賽跑,不管是否泥濘。所以我常摔地滿臉都是泥,還躺在地上咯咯地笑。

故鄉雖不是美如圖畫,但也別有一番風韻,那是小村子的清新之美。我在故鄉的童年是充實的,快樂的。

時隔九年了,去年暑假我回到故鄉,卻看見了另一番景象——小瓦房變成了六七層樓高的樓房,土泥路都變成了柏油路,在上面行駛着來來往往的車輛,曾經村旁的較清澈的河流如今卻污濁不堪,毫無生機,這是因爲河水上游建了一家工廠,時常排出廢棄污染物……這一切變得讓我不認識了。我陷入了沉思。

對於故鄉,我們應心存感恩,在保護它的自然與美的同時發展,進步,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的故鄉被改造地面目全非,環境被污染,綠樹被砍伐,所留下的只有鋼鐵森林與流淌的污水。難道這些就是人們對故鄉的感恩——給故鄉整容?對故鄉就是這樣感恩的嗎?現在故鄉的印記被破壞地特別嚴重,所以出現了“尋根文化”,找尋故鄉的痕跡,現在故鄉的存在已經薄弱到需要被尋找了,難道這不足以讓人反思嗎?

我們本可以在保留故鄉的自然美和乾淨美的同時,建設故鄉,而不是選擇一昧抹除故鄉的存在,建立現代化城市。故鄉是養育我們的地方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血脈中,我們應感激我們的故鄉,敬愛我們的故鄉,爲故鄉獻出自己的力量。

標籤:感恩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