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故鄉的風景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是在充滿山間水情的斗門五山。那是一個鳥語花香,風和日麗的農村。那裏沒有城市的喧譁。卻擁有鄉間的幽靜。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故鄉的風景作文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故鄉的風景作文800字

故鄉的風景作文800字 篇1

故鄉八月的桂花永遠都是這麼香。甜甜的,卻薰得我眼淚奪眶。往事不如煙,如桂花香一般,點點都留在心間。

想起那幾棵栽在院子裏的桂花樹。矮矮的,到了夏末的時候,總是會開出淡黃的花。十里飄香,整個小鎮就都沉浸在花香的海洋裏,真如仙境一般。直薰的人們心曠神怡,忘乎自我。那時,我總會拉着媽媽去搖桂花,總是在媽媽答應搖桂花時高興得手舞足蹈。桂花樹不大,所以我只要輕輕的搖,桂花便會簌簌地落下,形成一陣陣“桂花雨“。那時我總是任桂花灑滿了全身,心中便有無盡的歡喜和愜意。有時還會固執地幾天不洗頭。因爲我認爲留着滿頭的桂花香就是最愉快的`事。當然,總是能吃到媽媽親手做的美味的桂花糕,而我搖桂花的目的也多半出於此。

故鄉的桂花香,醉了我的童年。

而在那一刻,我離開了故鄉,離開了母親,也離開了桂花樹。像秋蓬一樣,開始了我孤獨的求學生涯。那一刻的離別也是在八月,也是那個落花的季節,而這場離別,卻也如桂花一般,註定要在離開家時纔會產生眷戀。

多少個風晨雪夕,我總是孤獨地走入森林,孤獨地望着天邊,卻望極天涯不見家。這時,總會感覺到一股股暖暖的東西劃過臉頰,卻滴入心裏,泛起層層波紋,久久不能平靜。

多少個月圓的夜晚,獨倚窗臺,冷月無聲卻獨思鄉。到東邊既白時仍“撿盡寒枝不肯息“。只因思鄉人在天涯。

也曾經多少個午夜夢迴,棉絮裏的淚水汪洋成海,載着遊子的夢迴家。而也只有在夢裏,才能聞到那甜甜的桂花香,才能吃着媽媽做的桂花糕,也只能在夢裏才能搖着那矮矮的桂花樹。

夢裏幾度花香?

我的腳燙燙的,我的心熱熱的。曾經夢裏幾度花香,而此刻,我只想變成一瓣桂花瓣,零落入土,成爲故鄉的一塊泥巴,夢裏幾度花香!

故鄉的風景作文800字 篇2

我生於泉州,活於泉州,品嚐於泉州。“故鄉的歌是一支輕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憶鄉是一種味道,是我所熟悉的泉州味道,淡如水,卻醇似酒。

崇武古城,棲於泉州海灣笑看風雲。無論是在泉州歷史的錦緞上,還是在泉州不盡的風景裏,皆以古老的滄桑與驚人的建築成就笑傲同濟。很早的時候就曉得,古城是抗寇名城,戚繼光的石像仍莊嚴的屹立於城內,成爲一景。長滿藤蔓的城牆裹着八百年的風霜,數不盡的石雕——大觀園裏的詩情畫意,水滸好漢的俠骨柔情,皆以惟妙惟肖的石像向遊人展現。走不盡的巷道,古厝在城中參差錯落,大抵住着小腳的老人們,他們走東家串西家,閒話家常。碎落的瓦片,黃泥砌成的土牆,疊起這一世外桃源——老人們在院裏的大樹下下幾盤棋;在堂前的書桌上揮毫潑墨;在桃花樹下拉着二胡,弦子。一座古城,散發着泉州的歷史味道,古老,安定。

家鄉的海灣別有一番風韻。殘陽正焚,溶盡了烏鴉的半片翅膀;海波如醉,倒映着晚霞的一脈紅潤。此時,惠女便成羣而來,裹着頭巾,提着籃,還不忘帶一些工具,銀腰帶在餘暉下顯得分外奪目。她們踩過鹼灘與礁石,從遠方,從遠方走來,帶來一天的疲憊與收穫。也有些婦女正迎着晚風,咬着頭巾的一角,用手亦或是鐮刀,挖着牡蠣,挖着蚌,期待着晚飯的豐盛。吹着海風,少年們走在沙灘上,任憑沙子沾滿褲腿,海水打溼面板,也要忘我地追着,鬧着,歡笑着。有的乾脆躺下來,望着這絕美的海天,便恍若進入一首小詩,清爽,怡人。有些小孩子堆着沙子,堆起一座座屬於自己的碉堡,攀比着,又淘氣地把它們踩掉,開心地弄個鬼臉。老人們則用一口閩南話談着,走着,在老人矯健的身姿中,我看到泉州不老的精神。一片海灘,譜寫着泉州的社會味道,和諧,美好。

依稀記得,每次到“佛誕”或“天公生”時,家裏便有了豐盛的食品。晚飯時,我們便開始基本的一步,生火——爐竈是那種很傳統的磚砌柴竈——先在竈底交錯地錯上一層細柴禾,隨後引燃暗紅的鬆苗,輕輕送入柴禾之間,光便溫暖的映紅整個老屋。紅酒和雞湯,滾燙的開水很快在鍋裏“哧哧”地叫起來。緊接着,肉色黃嫩的老母雞被迅速的丟入開水中,這叫“涮白”,然後,盛着紅酒的雞湯罐被端入鍋裏。酒裏浸着剛剛涮白的老母雞,“雞酒”開始煨上了,一會兒,酒香四溢。媽媽正忙碌着,我就臥在一旁靜靜地吹着那香脆可口的飯菜。水樣的夜晚,在飯香中飄渺成記憶。而如今,卻讓人對這神聖的味道更加熟悉,更加喜愛。一桌晚飯,流露着泉州的家庭味道,樸素,溫馨。

在泉州中,我品嚐着所熟悉的泉州味道,淡如水,清清爽爽。而當筆下的文字一一飛出,才猛然頓悟,這淡如水的泉州味道早已在記憶中醞釀發酵——醇似酒。

標籤:風景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