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故鄉的老街作文(精選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故鄉的老街作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鄉的老街作文(精選5篇)

故鄉的老街作文1

故鄉的老街,是一幅古雅淡素的圖畫。他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坐在那裏,成爲故鄉的一種牽掛,一種思念。

老街旁邊矗立着一座古廟,灰白色的裂了縫的泥牆、黑黝黝的房樑,褪了色的八仙台、凹凸不平的地面散發着滄桑感。廟裏安放着兩位偉人的雕像:一位是關公,手持大刀;一位是張飛,英姿颯爽。他們的雙眼目視前方,擺出一副隨時迎戰的樣子。相傳,他們是我們這的人的祖先。

每逢節日,古廟裏便香火旺盛。故鄉有個習俗,每逢十月初五,都會請戲班子來古廟唱戲。村民們印象最深的就數《楊家將》,他們爲穆桂英的悲傷而流淚,爲她的凱旋而顏開。而小孩子們則最喜歡三哥仔這個人物。他是一個小丑,和普通小丑一樣黑鼻子、紅嘴巴、紅臉蛋。每次他出場,人們都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愜意悠閒是老街的獨特之處。遇上煩心事,到老街上散散心,心情自然好轉。午後、晚上或是假日,老街就是人們心中的天堂。小朋友們鬧得最嗨,有的玩開火車、有的賽跑,還有的賽繩,縱然不顧地上的灰塵。有時,汗珠掉下來,他們擼起袖子用手一抹,就成了大花貓。老人們則有的下棋,有的打牌,還有的就只顧着聊天,三五成羣,不亦樂乎。當雙方選手棋逢對手時,周圍的“吃瓜羣衆”也按耐不住了,口腦並用。突然,棋子飛舞,殺氣撲面而來,人們臉色漲紅、互不相讓。最後,在老伴的催促聲中,他們纔不情願地起身回家吃飯,臨走時還不忘說:“下次一定打敗你!”

到了晚上,老街便成了歌舞的海洋。月光下,姑娘們輕輕哼唱:“手牽手一起走在相遇的大街,微風緩緩地吹來,你我相依偎……”老人們則有條不紊地一邊彈琴,一邊哼着小曲,唱到精彩處,拍擊聲連成一片。夜深了,老街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只有皎潔的月光照着老街,照在庭院中,照在老街人們的心裏。

老街盡頭是低矮的學校和古老的豆腐店。每天上學,孩子們都要到豆腐店裏幫老爺爺挑揀豆子。直到學校的上課鈴聲響了,孩子們才溜進教室,坐在椅子上學習。

現在,故鄉變了,一間間紅磚樓房立地而起。但老街沒有變,依然保持它原有的古典樸素,只是它旁邊多了一條小河和幾棵柳樹。小河旁、柳樹下,老人們給孩子們講那永遠也講不完的關於老街的故事。當年的學校已蓋起了高樓;上課、下課時,老師再也不用敲鐘了,代替它的是電鈴……

我多麼想再看一看老街,多麼想再聽一聽老街的故事。老街,什麼時候我才能回到你的身邊?我期待着那一天的來臨。

故鄉的老街作文2

我的童年,是一條老街陪着我長大的。

我的故鄉坐落在太湖邊上,是一座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而我的家,則是在一座小鎮上,名爲織裏。顧名思義,這裏就是皮革和各種紡織品的天下。

所以說,我的外婆家就住在一座棉布城裏。外婆家以前也經營棉布生意,不過因市場競爭太激烈,現在已經不做了。而那座老街,就在外婆家的旁邊。

那老街,一邊是皮革城,另一邊則是美食的天下,雖然這些美食並不那麼地精美昂貴,但在我看來,簡直是天下奇珍。先從第一個攤位說起吧。這個攤位賣的是蔥花燒餅,是一位老爺爺開的,每天早晨,老爺爺都攤着燒餅車來到街上賣燒餅。我當然也特別鍾情於他的燒餅,而且價格不貴,一個5毛錢。每天早上,我總是拿着一塊五毛錢的硬幣,去買老爺爺的燒餅吃,自然也就成了他的常客。“呦,小傢伙,你又來啦,哈哈哈!爺爺這就給你做燒餅吃。”“嗯,好!”我把硬幣放在爺爺收錢的小碗裏,爺爺立刻開始擀麪團,在麪糰裏面放肉放蔥,擀平了,放進竈子裏烘烤,不一會兒便熟了。爺爺扯下一個紙袋子,夾起燒餅放進袋子裏。我接過袋子,燒餅還冒着熱氣,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咬下一口,餅是脆的,肉是香的……那滋味,別提有多美了!

後面是一家餛飩鋪,我很喜歡他們家做的小餛飩。坐在路邊,吃着熱騰騰的餛飩,當然也是極好的。看着路邊的行人走過,枝椏被微風吹拂,彷彿有種回到了過去的感覺。

最後,也是我最喜歡的小吃,粉絲。這小鋪子也是一位老爺爺開的。他的兒女都在外面打工,只剩下他一個人在這裏,靠賣粉絲過活。他說他幹這行當已經快二十年了,颳風下雨從不停歇,就爲賺那一些微薄的生活費:一碗粉絲只賣一塊錢。要一碗粉絲,把粉絲放進鍋裏燒,再放些蝦米、蔥、肉和榨菜,一會兒功夫,一碗熱騰騰的粉絲出爐了。爺爺總是笑着把粉絲遞給顧客,歲月在他的臉上畫上了一道道印記。我看見,在他的攤位的簾子上,掛着他兒女的照片……我喜歡這粉絲糯糯的嚼勁,也喜歡這湯的味道,鮮鹹中又帶着些絲絲的回甘,這是爺爺對兒女的思念麼?

細雨茫茫,薄霧縈繞在老街上。粉絲鋪冒出的煙氣正向空中飄去,雨水滴在泥濘的石子路上,不時傳來燒餅的香味,還有賣餛飩爺爺的吆喝聲。這就是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深愛的故鄉的老街,充滿人們情思的一條街。

故鄉的老街作文3

最近看《追風箏的人》,阿富汗戰爭前的鄉間街市上的那份“繁華與安寧”讓我想起了老家村中的那小條街。

這條街是村間宅落交通的主道,因此,也是整個村子除大集以外最爲繁華的地方。每天清晨,天剛矇矇亮,街角的叫賣聲便交叉作響,不絕於耳。“油條、油條……”“豆漿,新鮮剛磨的哦……”“糖火燒,燙呼燙呼囉”。叫賣聲有節奏地此起彼伏,勾起了我的味蕾,也趕走了迷糊的睏意。那叫賣油條、豆漿的聲音有些渾厚,是前排廣老頭兒的。他家的油條香脆可口,只需一口,就滿口生香。叫賣糖火燒的,那是鄰村的一位中年婦人。我忙忙地披上奶奶的青布大褂,尋着聲音在街中央的一條小水溝的橋邊找到了她。在我的記憶中,每次她都推着那輛半舊的木車,來到那座橋旁停下,然後,一邊撕弄着黃暈暈的包裹紙,一邊放聲叫着。她的聲音清脆悅耳,飛上枝頭,都可以與晨雀媲美了。最妙的是“燙呼燙呼囉”中的一個“囉”字要拐幾個彎,跨越好幾個音域。老街的清晨是一天中幸福和樂的前奏,跳躍着,起伏着。

到了晌午,日頭已經很毒了。田裏的老農們收了工,肩頭扛着鐵鍬,走在回家的老街上,捲起的褲腿隨着踢踏的步子落了下來。街兩旁低矮的紅瓦房頂上的煙囪升起依依徐徐的青煙,滿街飄散着五穀的雜香。“回來啦!嘿,剛纔你家大黃把小二黑咬了!”“啥,這畜牲……”這是東邊院牆內傳來的對話。新鮮事是沒有的,而這些平凡的雜事卻卻給村裏人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要說最讓大家期盼的,數正月裏的大年會。村裏的“文藝青年”和“資深表演家”們紛紛搭起各式各樣的戲臺,喜慶中,透着濃濃的年味;笑聲裏,露出深深的歡情。

老家的村子不大,村子的環境也算不上優美,不曾有特殊的歷史,也沒有光彩的榮耀。它永遠是平靜的,日復一日。但它在我的心中卻是無法替代的,那份淳樸,平靜,誠摯。生活是一團麻,扯不斷的思念。

故鄉的老街作文4

泰州,一座古色古香又不失現代色彩的城市。在這個”水城慢生活”的小城裏,鑲嵌着一顆璀璨的明珠——老街。

剛走近老街,你一擡頭便能看見一塊閃着兩個金光閃閃大字“老街”的匾額,它們似乎在說:”歡迎大家來到老街!”

老街是一條年輕的.老街,它又被稱爲”蘇中第一小吃街”,走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巷,成串的大紅燈籠掛滿家家戶戶。騎樓走廊、古式店鋪,老街集飲食、民俗、歷史等諸多文化於一身。在這兒,你既可以品嚐到泰州本地的特色小吃,又可以足不出街就輕鬆買到全國各地的美食與服飾。

泰州的特色小吃數不勝數,有”草廬燒餅”、”泰州乾絲”、”金剛臍”、“魚湯麪”等,但我最愛的還是”炸臭幹”。看!只見炸臭乾的師傅一手拿着幾塊白白嫩嫩的大豆腐,一手拿着菜刀,嫺熟地在手上將大豆腐切成了許多塊方方整整的小豆腐,隨後放入油鍋中,臭幹在油鍋中跳了一支優美的舞蹈。過一會兒,師傅用長長的木筷把它們夾了出來,撒上紅紅的水辣椒,串上竹籤,咬上一口,辣味、香味、臭味和燙勁兒在你嘴裏回味無窮!

老街拐角處是街心小廣場,西邊的小溪中矗立着一臺足有三層樓高的水車。站在溪邊,飛奔的急流衝擊着水車上的水斗,揚灑到高空的水花”飛”下來,些許還會“飛”向你的臉龐,涼絲絲的,舒服極了。頃刻間,煙雨濛濛,展現出美麗的水城風光。

南邊是一座古戲樓,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在這樣熱鬧的環境中,大家一邊品嚐美食,一邊欣賞着精彩的戲曲表演,聆聽着評書藝人娓娓動聽的評書,別有一番情趣。

家鄉的老街,一個讓我深深眷念的地方!

故鄉的老街作文5

人是奇怪的,有些於別人無所謂的事物,於己卻彌足珍貴。

老街於我,正是如此。

以前故鄉的老街是土路,來來往往的人和車把老街的路踏得平整結實。

老街是連接村子和村外的唯一通道,村裏的老鄉每路過這條街都會微笑着打招呼。鄉鄰的這種濃濃的情誼在每日的交集中愈變濃烈。

老街的東方,有一位賣燒餅的爺爺,他坐在房前的階梯上,手裏輕輕搖着扇子,臉上總掛着笑意。每次我揣着錢去他家買燒餅,他總會偷偷多塞給我一兩塊。大爺是個好人,但命運總是不公平的。聽鄰居說,他的老伴早早離世,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陪伴他,但不幸的是,幾年後,兒子也因病早早離世了。我很難想象一位年邁的老人在面對如此沉重的苦難前需要有着多強大的心理能力去承受。現在回到故鄉,我總找他聊天,他仍樂呵呵的笑着。他年紀大了,不打燒餅了,在田裏種了點菜。他心境是如此平和,對生命的大起大落都已經大徹大悟,我從心裏對這位大多了一份佩服。

我很清楚地記得,在這條老街在上的每段旅程,因爲它承載了我太多的記憶。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在老街上玩捉迷藏的遊戲。我們在土路上嬉笑打鬧。同村的老人總要倚杖閒聊,每看到全身沾着泥土的我,總要笑稱:“再這麼鬧下去,你爸媽就該接你回去了!”我聽罷,緊張地大哭。他們到底是有多麼不懂我對故鄉的感情。

離開故鄉的日子還是到來了。那天,大霧瀰漫,再也散不去。我腦海裏彌散不去的,有村莊的老街、房上飄起的炊煙、跟在我身後的一條小花狗以及一滴滴落在故土上的我的淚。

幾年後,我重回故鄉。故鄉已不復往昔的模樣,樓房代替了農舍,老街也糊上了一層水泥,村裏賣燒餅的老爺爺也不見蹤影。

人們已經不再眷念這個地方,都擠上城市追逐自己的夢想,可當兒時故鄉的模樣再度浮現在眼前。

我懷念故鄉的老街,它在我童年的時候,用簡陋的裝修點亮了我的生活,豐富我的人生!

標籤:精選 老街 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