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數學發現作文錦集九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發現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發現作文錦集九篇

數學發現作文 篇1

“142857、285714、428571……”你知道我在幹什麼嗎?告訴你吧,我在研究一個數學中的新發現呢! 暑假裏的一天下午,我在研究奧數老師講的一個六位數:142857.爲什麼要研究它呢?這可是有原因的。不信,你看看開頭的幾個數,它們都是142857的倍數。就讓我算給你看吧:142857乘1=142857,

142857乘2=285714,142857乘3=428571,142857乘4=571428,142857乘5=714285,142857乘6=857142,142857乘7=999999.是不是很神奇呢?142857乘1到6的結果都是由1、4、2、8、5、7這六個數組成的,讀起來也很順口、很好聽,奧數老師要求我們要記住它們,現在,我已經記住了,而且背得滾瓜爛熟,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都沒有那計算器一個一個的算,而是一口氣寫出來的。

我真高興能從奧數老師那裏學來這個新發現,我相信,數學學起來不會很難,只要多發現、多觀察,就會找到很多訣竅,學起來也會輕鬆許多,並且會覺得數學很有趣,就像我的感受一樣呢!

數學發現作文 篇2

“它們有什麼關係呢?它們之間肯定有內在的聯繫!”在數學課上,我抓耳撓腮。今天老師教的知識是: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也許你會覺得奇怪,這知識很簡單,只要求出它們最小公倍數就行了,這對我來說也是小菜一碟。難的是,我怎樣才能即快速又準確地求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想着,想着。善於思考的我馬上找出了“破綻”。從相鄰的兩個數入手。不想不知道,想了嚇一跳。在相鄰的兩個數中我發現了很多的規律。比如:兩個連續奇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積;兩個連續偶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積除以2;兩個連續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積......一條條規律不知不覺的被我“挖掘”出來。我喜出望外,決定舉手報告老師。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些規律不完善。如:9和16用這些規律就行不通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又有點兒不善罷甘休。一下課,我再次投入緊張的思考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從最大的公因數找起,我茅塞頓開。把10和16的最大公因數找出,再用這兩個數的積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倍數,就可以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了。經過半小時的“奮戰”,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想出的規律經數學老師驗證是可行的。我不禁歡呼雀躍:有付出就有收穫啊!

數學發現作文 篇3

生活中奧祕無處不在,關鍵是我們要有一雙去發現奧祕的眼睛。

一天,我在做數學作業時,一道計算題“15*15”印入我的眼簾,我不假思索地用了人們常規的計算方法——豎式計算,而坐在一旁自稱“數學天才”的老爸卻問我:“難道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嗎?”我感到奇怪又好笑,這能有什麼簡便呢?可老爸卻一本正經地拿來一張紙,出了以下四道題,便撒手而去。

如:15*15=?25*25=?35*35=?45*45=?

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規律,我的探索興趣也被激發出來了,便耐心在稿紙上算了出來,5分鐘後,答案算出來了:

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xx

這其中有什麼規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仔細琢磨起來。突然,頭腦裏像閃出了個思想火花,我立馬看出了其中的奧祕:兩個相同的數(末尾必須是5),乘出結果的末尾兩位是25,而前面的數則是因數裏除5外的數乘以比它大一位數的積。爲了驗證,我又拿“65*65”算了一次,結果果然正確。我頓時激動不已,欣喜若狂,大喊“爸爸快來”。爸爸聽了我的發現後,誇獎了我,末尾不忘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生活中存在着許多不爲人知的奧祕與規律,只要你善於發現,多動腦筋,就一定能得出其中的奧祕!”

聽了爸爸的話,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研究起下一道題目來,沒準還會有些新奇的發現呢!

數學發現作文 篇4

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數學問題。

上次我和媽媽去買黏土,黏土是5塊錢一包,媽媽問我買兩包是多少錢,我想了想應該是5+5=10,需要10塊錢。媽媽拿出20元問我應該找幾塊,我想了想應該是20-10=10,應該找10塊錢。

我覺得這樣很有意思,把數學學好,以後就能自己去買東西了。

數學發現作文 篇5

在數學學習中,有許許多多的發現,我們一定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課堂中的數學。

在一次基礎訓練上的`題目中,我發現怎樣找三個連續的自然數且都是合數。我在找的時候想了一會兒。雙數肯定是合數,就要看奇數了。“3”,有時行有時不行;“7”,太少了;“5”,應該行,試試看:“14”、“15”、“16”,哈!是對的!於是我有了一個發現,在找三個連續自然數且都是合數時,它們必須是兩位數或更多位數,個位上分別是“4”、“5”、“6”,例如:24、25、26;34、35、36;44、45、46老師說:“金誠,你這個可以是金誠猜想了。”

在一道題目裏,2/20=5/{},這道題難倒不少同學。其實很簡單,2/5=2.5,擴大了2.5倍,2.5x20=50,所以分母是50。在遇到這種題目,我們並不要總是乘整數,還可以乘小數。

我這些小發現還只是冰山一角,同學們,我們要加油哦!

數學發現作文 篇6

遠古的時候,人們是不識數的。到了現在的文明社會我們身邊處處都是數字,也處處離不開數學。

首先我們從遠古的四肢動物到現在進化成兩條腿的進階生物。把上肢解放出來,進化成獨立的一雙手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隻手可以拿一雙筷子,另一隻手可以拿一隻碗吃飯。家裏備用的碗筷就要用到數字和數學的知識了。比如家裏一個人用一雙筷子,有幾個人就要準備幾雙筷子和幾個碗。而筷子一包有10雙,買回來用不完可以收起來備用,所用碗筷就要去外面買回來,要計算碗筷需要多少錢才能買回來。吃的東西和穿的衣物都需要用數學計算。

總的說來,人生活當中就離不開數字,到處都存在着數學問題。

數學發現作文 篇7

我們的生活中,數學隨處可見,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所以,我們要好好學數學,這樣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了我15元錢,我儲存了好久,一直都沒捨得用。(悄悄告訴你,沒用出去是因爲不知道買什麼),終於有一天,我在超市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畫板,特別想把它買回家,於是我問售貨員阿姨畫板的價位,阿姨說:13元,15-13,5-3不是等於2嗎?我心裏一陣開心,我把15元給了阿姨,畫板13元,阿姨給我找回2元錢,我裝着2元錢,帶着喜歡的畫板回家去了。第二天,剩下的2元錢我又去超市買了兩根棒棒糖,我一根,爸爸一根,別提多開心啦!

數學發現作文 篇8

生活中的數學,自從學了數學以後,我才發現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數學,比如,每個週末,我都會幫爸爸媽媽,以及妹妹買早餐,剛開始對錢的多少一無所知?直到後來上了小學,我才知道,原來爸媽給我20元錢,我就可以給爸爸買一份蒸麪5元,我一杯豆漿2元,一個包子2元,妹妹一個包子1元等等,算下來商家還要給我找10元。這次我用的是減法20減5減4減1等於10元,每次爸爸都會考驗我,這次問我的問題是,我給你4塊去給妹妹買包子,再給你五塊去給我買份熱麪皮,一共給你了幾塊,哈哈這次難不到我了,因爲我用了加法4加5等於9元。

數學發現作文 篇9

數字1到10,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數學題到處都可以見到,而且我們也離不開它,比如我們就家有一張桌子,四個凳子,有10個碗10雙筷子,我有一個筆袋裏面有5只鉛筆,有一個水壺三個水杯,三個垃圾桶,家住4樓。我有一個書包裏面有7本書等等,都是數學題,從中我們領悟到了學數字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去觀察它在什麼情況下我們要用它,不管是家裏還是學校,還是大街上,還是學習中公交車上,超市菜市場都要用到數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