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溫暖作文

溫暖的感覺的作文

溫暖的感覺

因爲工作明天要遠行,離別前今天再與丫頭長聊,心裏倍感親切,一種溫暖的感覺涌上心頭,帶着幸福溫暖踏上遠行的路程,謝謝丫頭!

兩個人的故事,只有故事裏的兩個人懂。因爲兩顆心已經連在一起,爲了曾經的點點滴滴,彼此既懂又信,再大的風雨,也會有人相陪前行,直到永遠!兩個人感情不屬於愛情,是一種特殊的友情,是一種無血緣的兄妹之情,這種友情比普通的朋友多了一份關心和牽掛,與愛情相比雖說不能名正言順的牽着手,一起看星星,賞月亮,但還是可以無所不談,彼此間的幫助不會計較得與失,在與各自愛情發生碰撞時,彼此純潔的朋友可以互相理解,不會給對方形成壓力,雖說心中有那麼一絲的躁動。其實每個人一輩子,心中都會有這麼一個特別的朋友,既矛盾又心甘,而且感覺這樣挺好,不要超越界線,盲目衝動,那樣可能會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兩個人的故事,留在兩個人的心間。那目光,直到分開時才知道是眷戀;那感覺,直到離別才明白是心痛;那心情,直到難眠時才發現是相思;那緣分,直到夢醒時才清楚是永恆!

兩個人的故事,就是兩個人的幸福!

故鄉的秋……

時值仲秋,卻在異鄉。故鄉的秋如光盤刻錄下的圖像在腦海裏不斷的播放。那山、那水、那人,那一片片白雲籠罩下的田野、山丘、樹林如夢般展現在眼前。

我是一片葉子,在春風夏雨的沐浴下,隨着秋的腳步飄落到大地,在無邊無際的秋色裏,編織一個個兒時的夢想。

如今我的夢想如秋水般遠了。歲月裏殘留的是那抹不去的記憶。每年的秋收時節,面對責任田裏沉甸甸、金燦燦的稻子,北山嶺上一坡坡、青藤漫山遍野、綠蔥蔥的紅苕。母親難免要忙一陣,愁一陣。母親白天忙收割稻子,挖紅苕,夜裏忙剁苕藤、刨苕幹、磨苕粉之類的細活。母親用紅苕做的芝麻酥餅,又薄又脆、香甜可口,特別好吃,現在想起,餘味猶存,垂涎欲滴。母親愁起來勝過巾幗英雄、鏡湖女俠秋瑾詩裏的意境“秋風秋雨愁煞人”。這與父親長期在外工作有關,記憶裏我家裏裏外外所有的農活幾乎都是母親一個人承擔,沒有好天氣是母親最難受的事,她不得不擔心田裏的稻子,嶺上的紅苕,還有收回的穀子、刨好的苕幹、磨好的苕粉都是需要好天氣的。母親一愁,我們便“遭秧”。放學回家,我們一個個乖乖地做好自己的事。餵豬的餵豬、做飯的做飯、洗衣的洗衣,儘量不讓又忙又累又愁的母親生氣。

故鄉的秋是忙碌的,故鄉的人也是非常勤勞的`。每年的秋收時節,村子裏找不到半個閒逛的人,就連我這個在校讀書的小學生也沒有閒過,上學的時候沒有一天不是揹着弟弟或妹妹一起去的,無論是大雨傾盆,還是滿天飛雪的日子,依然如此。不過,象我這樣的農村女孩子在那個年代能夠讀書,真的是很榮幸。無論從那個角度,都值得慶幸。特別是象我家這樣兄弟姐妹多父親又長年不在家,母親能讓我們去讀書,真的是很不錯了。放學回家,母親不給我們半點空閒的時間,也是情由可原的。

故鄉的秋雖然沒有詩人的浪漫,也沒有畫家的情懷,田埂山地都是村民們忙忙碌碌的身影,沉沉的肩膀上挑着一擔又一擔滿滿的果實,豐收的喜悅誰也遮不住,全流露在他們的笑臉上。每逢秋收時節,村裏可熱鬧了,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充滿了欣欣向榮、朝氣蓬勃的景象,儼然一幅美妙絕侖、活靈活現的圖畫,而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筆下所描繪的《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榮景象又怎能與故鄉的秋收時節相提並論呢。

此時,漂泊異鄉,慢步校園,仲秋之夜,倍感孤寂,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不由感慨,“桂花開時情更濃,詩書作伴解千愁;客在吳越心在楚,欲借秋風送孤鴻”。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麗,可自己仍然是一片隨風飄蕩的秋葉。

標籤: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