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完美作文

完美與殘缺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完美與殘缺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完美與殘缺作文9篇

完美與殘缺作文1

何爲完美?

至臻至善的藝術品,果真每一件都是無可挑剔的嗎?流光華彩的珠寶,果真每一顆都是無有瑕疵的麼?

何爲殘缺?

斷臂的維納斯,果真就因爲殘缺而喪失了美感麼?羅丹雕塑的巴爾扎克,果真就因爲粗鄙的外貌而喪失了氣質麼?

未必。

每一件藝術品,或多或少都會有着這樣那樣的詬病;每一顆珠寶,或大或小都會有着形態不一的瑕疵;斷臂的維納斯被奉爲美學的經典;而羅丹雕塑的巴爾扎克,至今還在巴黎市政廳的廣場上昂首闊步。

矮小的拿破崙,指揮出了奧斯特里茨戰場中法國的無上榮光;爲人生冷的威靈頓,率軍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克勞塞維茨體弱多病,寫出了戰爭論這樣的鴻篇鉅著;丹麥國王古斯塔夫性格粗魯,他爲丹麥軍隊制定的軍規被奉爲後世治軍的標準。

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但缺陷卻無法掩蓋他們的光輝。對於後人來說:儘管個子矮小,但安葬在榮軍院裏的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是完美的;儘管有“冷血將軍”之稱,但長眠於威斯敏斯特教堂內的威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戰役中是完美的;儘管身軀單薄,但《戰爭論》中的克勞塞維茨是完美的。儘管性情古怪,但丹麥軍規裏的古斯塔夫國王是完美的。

每一個有殘缺的人,在他大有作爲的事業中是完美的。上帝或許更加眷顧那些有殘缺的人,有人說他們是折翼的天使,有人說他們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但誰知道,他們因殘缺而做出的努力?

拿破崙加入軍隊時不被長官認可;威靈頓因性情孤僻而仕途不順;克勞塞維茨曾被法軍俘虜;古斯塔夫統治下的丹麥屢遭外敵……我們看見了身前的完美,也要看到身後的坎坷。

最後我想再引用一下美國聽力障礙人士服務中心的一段名言作爲結束:

“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殘缺。上帝爲你關上一扇門,必定爲你開一扇窗。不要只顧去捶打那扇關上的門,窗外的世界同樣精彩。”

完美與殘缺作文2

我們的可愛,在於我們的天真,儘管小孩常常摔跤,需要人攙扶,太過完美就會失去它的真實性。

今天,我有幸讀到了一篇文章:《完美與殘缺》。在品讀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一些讓我深有感觸的道理。

文章講述了一個朋友開宴會的時候發生的事。這個朋友搬進了新居,好友們來慶祝。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他的屋子裏佈置得簡單而富有情趣。陽臺上懸掛着幾盆花花草草,令人賞心悅目。

這時,一位細心的女士說“這裏的花有真有假呢。”主人很得意地說“誰能在10米以外準確的指出真假,我就送她一盆盆景。”“我”是植物盲,不太會分辨出真假。眼前的盆栽,都長的很茂盛,清脆欲滴。猛然看去,很難分辨。可是有幾盆依稀能找到枯葉,還有的葉片泛着淡淡的焦黃,能呈現出新陳代謝和風雨侵襲的痕跡;另兩盆綠的鮮豔,沒有一絲雜草,都是精心設計的結果,雖然很美。“我”的心突然蕩起一陣漣漪,那些似乎完美的東西遠不如這些夾雜着殘葉的新綠更令我愉快。

其實,事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社區裏有許多漂亮的花壇。低頭看,一株株小草茂盛的蔓延到花壇的盡頭。中間夾雜着自然的野草,還有已經枯黃的乾草,高低錯落,好似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我想,如果沒有這些野草、枯草,只有整齊的人工草皮,這花壇就會遜色多了。

相比殘缺來說,太多的人喜歡完美,殊不知只有這種很自然的殘缺才能把美麗襯托得更真實、更完整、更生動。因爲殘葉的存在,我們才能從正舒展的綠葉中感受到勃勃的生機。

老師喜歡完美的學生,家長喜歡完美的孩子。我們的可愛,在於我們的天真,儘管小孩常常摔跤,需要人攙扶,太過完美就會失去它的真實性。

雖然假花完美無缺,但會欣賞的人還是喜歡真的。人也如此,我們不必刻意掩飾缺陷,無需害怕它們破壞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完美,真實的做好我們自己,纔會贏得別人的欣賞!

完美與殘缺作文3

如果某天,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被烏雲無情的驅逐出境,你是否覺得那是殘缺?或是完美?

喜歡在安靜的夜晚走在幽僻的小路上,然後輕輕地,漫漫地擡起頭,仰望那無數雙閃爍的小眼睛,還有那彎彎的月亮。也許會趕上元月十五的機會看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不完美,然後心中又不免有些失落。其實,殘缺和完美只有一步之隔,只有當你站在中界限時纔會懂得他們原本就是一個整體,也只有他們同時存在,纔會放射出變幻無窮的生命光彩。

總覺得烏雲是醜陋的象徵,它的出現往往會破壞一幅扣人心絃的畫面,可是你又怎能知道,即使再完美的東西也有殘缺的一面,可正是因爲它殘缺才越顯示出其真正意義上的完美。例如生活,平淡無奇中總會略帶瑕疵,快樂幸福中也往往會吵吵鬧鬧,如果沒有這些殘缺的出現,那你的人生豈不是太了無生趣?不可否認的殘缺其實正是完美的昇華……

古人有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如果沒有黃昏的來臨,又怎會襯托出夕陽的美妙絕倫?換一種說法‘紅花還需綠葉襯’。但並不代表紅花纔是最美的。相反,那片默默無聞的綠葉的奉獻精神纔是人們眼中真實的完美。殘缺並不代表我們的心會隨之墮落,或許正因爲有殘缺,我們纔會更有勇氣的去追求完美,力爭上游,不斷地向前走……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詩人雖有無法訴說的憂愁,但卻用最真摯的語言表達出他心中的傷感。後人即使品不出這其中的酸甜苦辣,相信也會對此詩情有獨鍾。特別是對那些境遇相同的人更是一種美的詮釋,殘缺的表達……兩條平行線雖然總是平行的,相信也會有相交的一天,因爲再完美的東西也是殘缺的昇華……

完美與殘缺作文4

擁有了太多反而是負擔,只擁有一塊手錶的人知道現在幾點,一個擁有兩塊手錶的人卻很難確定現在的準確時間。

上帝造人時,忘記給亞當安一對翅膀,卻讓他的後裔發明出飛機,能在天地間翱翔。你要知道,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寞使人更加喜愛聲音。殘缺的花朵,也能被完整的綠葉所點綴,那異樣的美,不就是生命中的缺口嗎?

夕陽下,綠林中,樹葉間沒有一點間隙。唯有一片被蟲子蛀了一個洞的樹葉。陽光並沒有打到他的身上而是直接透過那個洞,照進這個陰暗的綠林中。

人生來就不完美,被七情六慾所困。難道放下七情六慾就真的是完美的嗎?不,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不完美。人的七情六慾推動着這個世界發展,人的七情六慾支援着千千萬萬個家。

有些人經歷了災難後,失去了雙手或雙腳,便開始自暴自棄。他們沒有想過那些自打一出生便失去了雙手或雙腳的人怎麼渡過一生的。那些人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們接收了現實,因爲他們知道,一個人如果身體上有了殘疾,決不能讓心靈上有殘疾。更有一些人蔘加殘奧會,爲國爭光。那些殘疾人比我們差嗎?差,差的不知道是一星半點,但他們卻用他們的實力與勇氣向我們證明他們並不是沒有用的,他們並沒有去看失去的,而是珍惜擁有的。我們與天使比差嗎?差,但我們卻造出了許許多多他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要記住了,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自然界如果沒有風風雨雨,大地便沒有春華秋實。世界讓我遍體鱗傷,卻不曾想傷口化爲光的入口。光從那兒進來,指引我找到新的方向,化作我的靈魂,給予我新的生命。

蛀蟲之葉卻讓光照射大地,凋零之花,卻綻放出新的生機。請別忘了,生命的獨特性是殘缺。

完美與殘缺作文5

生命因殘缺而完美,也因完美而殘缺。——題記

生活中,我們都追求完美而不希望自己有殘缺,可實際上完美與殘缺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生命因殘缺而完美,西方有一尊女神維納斯的雕像,見過她的人無一不被她的魅力所吸引而爲之傾倒。從美學的角度來說,她是完美的。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她是殘缺的,因爲她少了兩隻手,可是,正是因爲少了這兩隻手,她才完美。

現代人未嘗不想將這已點殘缺補上,可至今仍沒有人實現這一目標。對於我們的生命來說,完美是需要殘缺的,因爲有了殘缺,完美才會是完美,因爲有了殘缺,追求完美的路途,才能擁有了方向。完美在真實的生命中可望不可及,可她卻又真實的存在於前方,正是因爲有了這份對完美的追求,我們可以不斷的前進,讓自己的生命逐漸地趨於完美。

生命因完美而殘缺,假如,真的有一天,我們的生命完美了,那麼我們的生命便不再完美。生命如月亮一樣,在燦爛到了極致之後,便是退落的開始。達到了完美之後,人便會變得毫無功力,也許有人會問:“失去功力又怎樣,我的生命達到了完美,那我何必要再去追求其他呢?爲了完美奮鬥了那麼久,我也可以享受一下了。”

可是,時代日新月異,你能確定自己的完美能與時代步伐一致嗎?如果完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那麼所謂的完美便只是一個笑話。一位釀酒大師耗費大半生光陰,遊歷名山大川,求得各種奇花異果,釀製一罈完美的'酒,然後封存二十年,二十年之後,這酒比之前更香,更醇,可這位大師的巔峯之作,卻導致他的釀酒技藝,二十年毫無寸進!

因爲那壇“完美的酒”的存在,他的心便被那壇酒束縛了足足二十年,他沉醉於那壇完美的酒之中,無法自拔,最終,那壇完美的酒在二十年後成爲了一個笑柄,所謂的完美,僅僅是在某一時刻,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達到的最好的情況。如果抱着完美不放,她只會變成殘缺。

生命中,正是因爲有了殘缺,纔有了完美的概念,正是因爲這樣,纔將其稱之爲,完美的殘缺。

完美與殘缺作文6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是去了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失去了壯觀;人生如果只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魅力。”

是誰頌出了這壯闊的語句?是誰體會出了句中的心酸?又是誰感受到了句中的深意?

是他——史鐵生!

史鐵生的一生可以說是殘缺與美麗交織的一生。雖然雙腿的病疾差點****這個心懷壯志的七尺男兒,但最終他還是明白了,殘缺不意味着永遠的失敗,人生沒那麼多的一帆風順。於是,他帶着殘缺與美麗度過了完美的一生。究竟美於何處?《我與地壇》中曾經寫道:他坐在輪椅上,在地壇裏看着花草,看着鳥蟲。我相信,如果他不是在輪椅上,便不會有《我與地壇》的問世,這個世上便少了一位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美玉的真正價值絕不只在那晶瑩剔透的胎質,還需要那內在的小小瑕疵。藝術品經典斷臂維納斯,因爲殘缺,纔有了這舉世矚目的美麗。真正的好茶,並不是甜甜的味道,而是那一絲苦味所帶來的享受,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只剩下單調的人生,單調的生命。

構造完美的成分,需要殘缺與美麗的相互結合。

太過順暢的生活,似乎充斥着單調、乏味,而太過殘缺的生活又似乎被傷心、難過所包圍。只有美麗和殘缺相互交織成一幅絕世美圖時,生活纔是多姿多彩,非常完美的。因爲,我們承受和享受的是人生中最最經典的風景。

直到那一天,回首過往,寥寥雲煙中,留下的會是那美麗與殘缺所交織成的過往,那是完美的人生,是精彩的生命。因爲完美,是美麗與殘缺最纏綿的交織。

生命中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與陰影構成的。

完美與殘缺作文7

在生活中,有許多人追求完美,見不得一點瑕疵,在這一點上,處女座表現得淋漓盡致。追求完美的心態固然是好的,但他們卻沒有想過,正因爲有了不完美,成功才顯得彌足珍貴。

在索契冬奧會開幕上,奧運五環展示出了故障,一時間受到社會各界的典論壓力,而俄羅斯人卻在閉幕會中以完美的五環來“認錯”更讓全俄羅斯、全亞洲、全世界的人爲之感動。

想必很多盲者都有這樣的感受,在失去欣賞世界的能力的同時,他們的聽力卻變得異常敏銳,就像那句話說的:上帝爲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還會爲你開啓一扇窗。

劉偉,10歲時因意外失去雙臂,20xx年參加《中國達人秀》比賽,並獲得了總冠軍。在演奏前,所有人看着袖管兩空的他走上舞臺,卻沒有幾個人相信他能演奏成功。可當他坐到特製的琴凳後,優美的旋律從他腳下流出,十隻腳趾在琴鍵上靈活地跳躍着,全場陷入一片寂靜。他說:“沒有人規定你不能用腳做事,我必須走下去,至少我還有一雙完美的腳。”在生命的瑕疵面前,他沒有自甘墮落,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演繹出了生命的精彩,我們爲他驕傲!

蠶蛹或許殘缺,因爲它即將破繭成蝶;落葉或許凋零,因爲它即將與風爲伴,更何況劉禹錫所言“秋日勝春朝”。有事瑕疵在別人看來更是一種獨特的美。平靜的看待瑕疵,一剎那,恰似春上花開。悅人悅物悅己,你就會發現,無論是瑕疵抑或完美,都有着能夠吸引你的能力。

生活史美好的,需要你去觀察;生活也是殘缺的,需要你去包容。所以,常懷欣賞包容的眼光去對待生活吧,然後你會發現,瑕疵也是一種美。

完美與殘缺作文8

一樣完美的物品,如無瑕美玉,也避免不了沾上些許灰塵;一次完美的行動,如順利交易,也無法真正踩在雙贏或多贏的槓桿中點;一個完美的人生,如白手起家而家纏萬貫、四世同堂更家族和睦,也難以不留下幾點遺憾。無論怎樣的完美,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殘缺。

然而,即便完美包含着殘缺,我們卻常常對那小的殘缺不加註意,大的完美總是覆蓋了殘缺的陰影,也正因如此完美才算作完美。而完美和殘缺本就不是一對反義詞,完美包含殘缺,完美甚至也離不開殘缺。

沒有絲毫殘損缺減的鐵環滾動得飛快,以至於無法欣賞道路上的美景,不能與花草說話,人們說它還不如殘缺的鐵環完美。完美中的殘缺似乎也會令完美別有一番風情,避免了完美的過分光滑平整、幹禿。因爲有遺憾,我們纔會爲大的完美自豪;因爲有殘缺,我們才得以體驗不一樣的多餘人生。驚才豔豔的唐宋詩人絕大多數是科舉制度的落敗者,白手起家的企業家總是比富二代閱歷豐富得多,終生家庭不幸的亞倫拉罕·林肯,對工作的專注遠超常人,粗莽不拘小節的項羽竟釋放出凌駕於勝者的人格魅力。有殘缺,我們才覺得完美是真正的完美!

所以,面對生活中的小小殘缺,絕不必耿耿於懷。新買的牆紙一角沾有一點黑漬,無須逼問店家,自己找尋方法清除,黑漆的過程中有探索的樂趣;網購的功克力發錯了口味,何必勒令退換,試一試不熟悉的口味也許別有風情;考試粗心大意錯下兩道填空題屈居後排,何苦悲憤慷慨,放開心態下回再戰更有提升空間;早班堵車已遲到了人卻還在車上,哪需氣憤填膺、咒天罵地,擡頭仰望竟是從未注意過的羣雀棲枝。殘缺不可避免,卻可以是完美的一部分。用殘缺來反襯完美,亦或將殘缺轉化成完美的一部分,是上上之策。

完美,總是殘缺的完美。放寬心態,殘缺亦可成完美的殘缺。

完美與殘缺作文9

有時,殘缺卻是完美。斷餚的維納斯已成了全世界的美的象徵,於是有人設想,雙臂俱無卻有如此完美,那她完整的軀體更應是美得無可比擬的,所以就有人提出所謂的“維納斯復原計劃”。然而,這一尊美的極品至今仍是以斷臂出現。因爲無論人們如何修整,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和姿勢來接斷嘴,不僅未能爲維納斯增加美感,反而令她的美大打折扣。人們真正懂得了維納斯的美是不可以替代的。斷臂的確是很大的殘缺,而正是這美的殘缺,創造了真正意義上的完美——維納斯是無可挑別的。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一個失敗的英雄,在如血的殘陽中,在怒吼的烏江邊,無可奈何而又神情自若地揮劍抹過自己的頤脖,宣告了他殘缺的終結。然而一千多年來,項羽從未被人們遺忘。在楚漢之爭中,劉邦雖然是勝利者,可人們除了知道他是個流氓無核外,不覺得他有多大能耐;而項羽卻成爲千百年來受人們歌碩的英雄。一個殘缺的人生,換來歷史長河裏完美的精神形象。

有時,完美也是殘缺。你敢說西施不是完美的嗎?決決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美中擇美,終於擇出四大美人,而西施爲首。但因爲她太突出,太完美,成爲歷來最受關注的女人之一。有人說她是“紅顏禍水”,滅了吳國;有人說她是聖女,犧牲自己的青春,換來了越國的振興;也有人說她只不過是政治鬥爭的棲牲品……她完美身軀倒下的那一刻,卻爲她生存的價值留下了永恆的殘缺。

殘缺與完美,歷史不變的話題,一切生命都在這裏久久徘徊。

沒有必要過於重視完美的表象,我們應當追求完美。但完美的內涵,卻是殘缺。

我們追求——因爲殘缺,生命纔會沿着追求的執道延伸,延伸。

我們追求——爲了完美。儘管世上沒有完美,但世界要進步,歷史要前進,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追求沒有止境,完美就沒有止境。只有在不斷地追求中豐富我們的人生,那麼,或許透過殘缺可以看到完美的影子,看到斷餚的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