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思鄉作文

關於故鄉作文十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故鄉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故鄉作文十篇

故鄉作文 篇1

在老房子的前面,有一個池塘。

春天,池塘裏春意盎然。不讓我想起“站在青蓮泥裏的幾個妖怪,而不是一首《站在泥裏的荷花》。站在池塘邊的大石頭上,俯瞰水面,可以看到荷葉下小魚小蝦在歡快地嬉戲。荷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如果你不小心,你會慢慢順着葉莖“咕嚕”掉到平靜的湖邊,濺起一圈小漣漪。

在一個夏日的下午,池塘是快樂和新鮮的。在炙烤世界的烈日下,蟬張開嗓門狂吠,大黃狗伸出舌頭。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雖然冷氣在吹,但孩子們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去游泳。在父母同意之前,他們穿上泳褲和護目鏡。在舔口中的冰棒之前,他們張開腳,沒有回頭。他們跳進水裏玩。當我們在水裏捉人的時候,我們聽到了“快躲起來”的聲音。然後我們嚼着冰棍,向四面八方躲開。他們中的一些人滑到更遠的水中,或者學着在嘴裏叼着一根吸管潛入水中呼吸;另一些人頭頂一片大荷葉,藏在連綿不斷的綠色裏。如果找到一個人,一定要抓緊他,否則別人會爭先恐後地往你身上潑水,那些被潑的人會趁亂逃到荷葉裏去。這種情況一直到每個家庭的大人都聽到了這個消息,孩子們便匆匆散去,狼狽地逃回了家。

夏夜,月光,寧靜。晚上,池塘會準時播放音樂——青蛙的聲音。在月光下,我們可以看到蜻蜓在湖面上掠過水麪。在月色和水的映襯下,湖中的荷花彷彿是舞臺上的歌者,露珠則是一件美麗的裝飾品。它優雅而美麗。魚淘氣,鄉村交響樂無窮。聽着這特殊的音樂,帶着這獨特的美,慢慢地睡着了。在我的夢裏,我的家鄉仍然那麼甜蜜。

住在城市的高樓大廈裏,雖然夜色中充滿了酒與酒,但絕不會有這樣一個醉人的夜晚。微風徐徐拂過我的臉,吹出我連綿不斷的思鄉之情,彷彿當年的我還是個小男孩。我在水裏嬉戲,欣賞荷花,貪婪地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彷彿我的家鄉還是那麼甜蜜!

故鄉作文 篇2

我曾經有過長時間的離開過重慶。單純的火鍋的香料味遠離,香辣的東西也隔得很遠。我想。我當初在廣東。是不是也離了所有的重慶的味道。半年的時間,忘記我的母語——重慶話。帶着方言的味道很快被一種濃濃的腔調給弄沒了。回來半年後我媽還一個勁的嘲笑,有份甜膩的味道在裏邊。隔了些什麼東西,不知道。反正我的胃口到如今也沒有改變太多。再重慶吃火鍋的時候我只能清湯。加上重慶特有的料。麻辣鮮香。我的只浮現在表面。

有點像重慶的代表作火鍋。面上的全是香辣的東西。花椒呀,海椒呀。紅彤彤的。恰似我對重慶的思戀。當活在外地的時候。這股思戀便盈餘心中了。時常也如100度的水不停的翻滾呻吟。就算沒有100度。那我就是把自己當做在西藏新疆了。心裏呀。也是熱辣辣的一片。冒泡的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但是也從未消下去過。就這樣。夏天來了。

說實話有點讓人憎惡的重慶夏天。熱得讓你懷疑生命的意義。天天三四十度對我熱度讓你離不得空調。我家小孩子這時候說了一句真真十分應景的話。我的命是空調給的。在這麼個夏天,把她媽她爹都輸給四十度了。沒有任何怨言的那種。我想很多名言到了重慶改一番味道。帶有特色的聲音也能冒出來。我汗故我在。

打着東西的時候我也在外邊感受着它。走路的時候也在外邊感受着它。車上的時候也觀賞着它。生命的一半都是夏天的重慶。我起碼不願離開,十分欣然的離開那種。年紀大了我就追尋綠色。恰巧南方的東西也讓我很有綠色的感覺。

我熱愛着這個城市。用我全部的生命去熱愛超越四十度的高溫。

用我十分扛不起的胃去嘗試辣辣的火鍋。

用我也許真的待不了太久重慶的心。

故鄉作文 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今晚夜空,一片陰霾,沒有看到月亮,這夜空和我的心情一樣灰暗,因爲去年的中秋,我還在陪爺爺在北京度過……

去年中秋,吃過晚飯,奶奶在桌上擺滿了水果:有蘋果、桃子、葡萄、哈密瓜、獼猴桃、泰國小菠蘿……最顯眼的還是月餅:有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蛋黃白蓮蓉的,各式各樣擺滿了餐桌。窗臺上宛若鍍了銀,於是我扶爺爺下樓賞月,好圓好豐滿的月啊!遠處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更給這月色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着通往花園的小路,漫無目的地走着。整個世界彷彿沉靜在銀色的光海里中,充滿溫馨靜謐的夜。不知不覺我們已經來到了花園門口,順着園中小路轉過池塘,我們坐在蘑菇亭下,整個世界在月光的洗滌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畫一般。我纏着爺爺給我講嫦娥奔月故事,爺爺說這些都是他的爺爺講給他聽的,擡起頭來,仰望天空,爺爺說:“你仔細看就可以看到吳剛在砍樹”,但我怎麼看都是像爺爺一樣的笑臉。爺爺還給我講了他小時候,每逢八月十五就會下河抓螃蟹,一晚上可以抓一麻袋的螃蟹,那時的月亮更大更明亮,爺爺的臉上滿是童真……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股寒風吹過,我打了一個寒顫,看看灰暗的天空,心想:今年的中秋爺爺在天堂一切可安好?您的孫兒好想您……

故鄉作文 篇4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故鄉這兩個字對於遊子來說,是那一縷縷嫋嫋升起的炊煙,是兒時捕魚嘻戲的小溪,是母親喊起歸家的訊號……

年代不同,每個人對故鄉的印象也不同。聽家裏老人說,在他們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會牛,那時候出門在外的遊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裏的牛了,牛不僅僅是耕種的工具,還是家裏最貴的東西。隨着科學的發展,到我這一代已經沒有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機械。

小時候,爸爸去外面工作回來,就會抱着我跟弟弟狂親,那時候我最怕老爸親臉,因爲他的鬍子每次都會把我的臉扎得通紅。那時候還小,不懂老爸對故鄉還有我們的思念。

如今我已經長大,爲了讀書,也不得不離開故鄉,成爲一個遊子。在我印象中最深的還是我每次都會經過的那條路。這條路旁種着松樹,每到冬天,狂風穿過樹梢,發出’嗚嗚‘的響聲。到了夜晚,風會變大,自然聲音也會變大,所以晚上我都不敢出門。老媽現在還拿這件事笑話我呢。

時間是一塊磨刀石,磨去了我小時候對一些事物的恐懼,但卻沒有磨去我曾在故鄉的童年記憶。我記憶中的:春天,萬物復甦,油菜花露出了笑臉,到處一片黃燦燦的,我跟小夥伴在田裏追逐,笑聲穿過花海,在天空中迴盪;夏天,赤日炎炎,人們都會聚集在村子的一口井旁,井水透過洞流到小溝裏,溝裏漂浮着一個個圓溜溜的西瓜,那時候家裏沒有冰箱,這個就是最原始製作冰鎮西瓜的方法,而我也會抱着一個小西瓜屁顛屁顛的跟在大人身後,將西瓜緩緩放入冰涼的井水中;秋天,稻穀飄香,大地變成了金黃色,收割機在田裏做出一副豐收的畫,我坐在樹下,吹着風,學着收割機發出“隆隆”的聲音;冬天,寒風蕭瑟,狂風捲起枯葉吹向遠方,我問媽媽,風把它們帶去了哪,媽媽笑着說:“把它們帶到了天空媽媽的懷抱裏。”

這就是我的故鄉,它可能沒有您的故鄉那麼美,但它卻像一把刻刀,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故鄉作文 篇5

回到故鄉,已是中午,我在老屋旁的水塘邊徘徊良久,目光與水塘裏的蘆葦對視着,那些青翠欲滴、柔嫩修長的蘆葦,把我帶回了純真美好的少年時光。

我的故鄉在裏下河地區,頻臨黃海,溝河縱橫,密密匝匝的蘆葦叢是這裏一道最平凡不過的景觀,它有點像竹,細細的,長長的,長着疏散的綠葉,隨着氣候的流動,寫着季候的印象。

初春,尖尖的葦芽就在冰冷的溝河中鑽出,蘆葦像是如許的一支畫筆,點綴了翠綠的春天。到了初夏,尖尖的葦葉以最樸素和平凡的打扮,將故鄉的綠色表現得淋漓盡致,一眼望去,那一叢叢、一簇簇肆意生長的蘆葦,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成爲單調的水面上一道頗具韻味的風情。

故鄉的秋天,最美的地方就是河流的兩岸了,清爽碧綠的蘆葦,一棵棵挺拔而立,叢中的葦鳥在啼唱,輕靈靈的聲音帶着水韻,連那潔白如雪的葦花,都高興得伸開緊縮的身軀,隨風自由地飄飛起來。

生長在海邊的孩子,誰不愛蘆葦呢,我當然也不例外,每到端午時節,我和小夥伴們總是一邊幫大人們打葦葉,一邊把打下的葦葉摺疊成小小的葦葉船放在河面上,讓它隨着河水輕輕地飄向遠方。

最有趣的就屬在蘆葦蕩裏捉迷藏、打水仗了,茂密的蘆葦蕩正是藏身的好地方,幾歲的孩子,露着身子光着腚,由於天長日久陽光照射,孩子們的肌膚幾乎和葦葉一樣呈青紫色,躲藏在蘆葦蕩裏,不易被發現,淺淺的`河水濺在臉上,渾身上下被蘆葦的葉子劃出一道道血痕,我們竟全然不顧,躲藏在蘆葦叢中,想找到夥伴的最好辦法那就是聚精會神地傾聽嘩嘩的流水聲了,誰在蘆葦蕩裏走動,誰就極易被發現。

秋風乍起,蘆絮飄飄,蘆葦蕩又平添幾分景緻,雪白的蘆花開遍整個河面,那隨風飄散的蘆花像是潔白的棉絮,在半空中飄來飄去,有的落在樹枝上,有的落在河面上,也有的落在行人的身上。時有幾隻白鶴從身邊飛過,一聲聲清脆地鳴唱,在蘆葦蕩裏穿梭。那時,頑皮的孩子們這時就更不安靜了,有的學葦鳥啼唱,有的做葦哨吹,喜歡爭強好勝的孩子們,相互不服氣,誰的手裏拿的蘆花多誰就會當上一回孩子王,大家興致頗濃,一個個跟在司令的後面,跑來跑去,勇敢的孩子手裏拿着一支支蘆花帶頭從橋上往水裏跳,有的還變換各種姿勢,真有點像高臺跳水運動員。

對於故鄉,我是離別了太久的遊子,蘆葦還是當年的蘆葦,而我已不再是當年的我了,心裏涌出一股濃烈的鄉愁和憂傷,眼前那一簇簇蘆花在向我微笑點頭,也似乎在注視着我、勸慰着我、開導着我。此時我想,人的一生,多像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蘆花,開了,謝了,謝了,開了。

風,從河面上吹過,蘆花在微笑,笑聲是那樣的輕盈、憨態、可親。這一刻,我真想跳進河裏,去擁抱蘆花,一如擁抱我兒時親愛的夥伴。我突然想起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語:你是在蘆花下長大的孩子,蘆花裏有你的影子,你無論走多遠,飛多高,都不要忘記家鄉的這片蘆花呀。我記住了父親的囑託,不由得俯下身子,採下一支蘆花拿在手中。

那晚,我在蘆葦花的陪伴之下安然入夢,我睡的是那樣的深沉香甜,一如兒時的我,睡在故鄉的懷抱裏!

故鄉作文 篇6

也許你欣賞宏偉的黃山,也許你讚歎滾滾的長江,也許你思念古老的故宮,也許你貪心高價的金字塔……但我卻喜愛我媽媽的故鄉汕頭和我的故鄉揭陽。

有些人或許知道這兩個地方都是潮州人的起源地。我寒假先去了汕頭,後去了揭陽。

汕頭有許多特產。如,蠔烙。這是一種十分美味的生物。我的小舅先把鍋里弄上一層油,接着再打上幾個蛋,等到半熟的時候,再把蠔烙放下去。過了一會兒,就能看到一片餅狀的東西。聞起來十分的香,讓人感到了五星級國家酒店的感覺。最後再放上一些胡椒粉即可。我夾了一塊,頓時感到無比爽快,香中帶着微辣,真有一種說不出的美味。還有就是蚌。蚌在汕頭的吃法很講究。必須把蚌洗乾淨,然後裝在一個盤子裏。不能炒,必須把它用開水燙,而且還不能燙太久,三四十秒左右。必須燙完立即吃。有些人或許會問,這能熟嗎?讓我們來揭曉答案。那些蚌是不會張開的,必須用手去掰開。當你掰開時,會看到一股鮮血涌出來,你必須及時吸掉它。沒錯,這就是它的風格。血比裏面的肉更珍貴。當你吃進去時,血是甜的,肉也是甜的。海味賽山珍!

汕頭不僅有特產,還有一座著名的科技園。

這個科技園分三個板塊:一是植物園,二是遊樂園,三是農村動物園。一進去你會看到一大片向日葵在太陽下閃閃發光,耀眼得勢不可擋。接着會有許多無土栽培的花花草草,十分美麗。有鮮豔的紅牡丹,還有丁香,真的很香。還有許多植物,簡直無法用語言說完。再往裏是遊樂園,在那裏,我平生第一次玩了碰碰車,雖然我不是很熟練,但也很刺激。我最喜歡的是那個農村動物園。所謂“農村動物園”,就有一些農具,我看了之後,不僅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的人們的辛苦,還讓我體會到了人民的智慧。接着還有孔雀、鸚鵡、鴕鳥、火雞,我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動物。裏面還有一座標本展覽館,有蝴蝶標本,貝殼標本。蝴蝶有大有小,有的有鮮豔的顏色,有的有保護色,有的……貝殼種類繁多,最大的有一隻公雞那麼大。那裏還有現代農業機械,要是當時有這些機械,那麼農民們就不用那麼辛苦了,也讓我感受到當今科技的發達。科技園裏的樂趣是我說也說不完的!

汕頭有特產,有有趣的科技園,但我的家鄉揭陽也毫不遜色。

揭陽有一個最大的習俗——在正月十二那天舉行拜神大會。當天早上七點左右,人們便起牀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婦女一般出去買拜神的東西,準備好所有東西之後,八點半左右就出發了。那個地方並不遠,只需步行二百米左右即可到達。由於我是第一次來,在燒香時衣服被燙了幾個洞。之後就可以去看潮州獨有的潮劇。在這期間,我們要燒三次香。在過了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後,就結束了。這時,一些年輕的小夥子便放鞭炮。到了晚上更是精彩。潮劇一部又一部的播出,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有些人想上廁所都不捨得走開。到了十一點,人們便開始放煙花,個個玩得不亦樂乎。這時,這一天便接近尾聲。

這次寒假的故鄉之旅令我難忘。至今它們的好處,我是說也說不完的。

我愛我的故鄉,我愛這次故鄉之旅!

故鄉作文 篇7

故鄉,人們最初生活的地方。從古至今,文人們便寫下了無數關於故鄉的作品。故鄉情也成爲了離家在外的人們不能磨滅的一個記憶。

詩仙李白曾寫下過“次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維也寫下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岑參在《逢入京使》也留下了“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的美句。小時候不懂故鄉情到底是什麼,心裏還想着要早早飛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呢。

姐姐品學兼優,大學後在上海工作。上海可是國際性的大都市,能在那裏工作是多麼幸運而又幸福啊!我們都十分羨慕。去年,姐姐回來了,我們問她:“上海好嗎?”“好!”雖然她說好,但臉上也沒有喜悅,她說,在上海的幾年,工作打拼十分累,心裏還是想家,還念東北的風土人情。懷念家鄉的美食、家鄉的景色、還有親人們。

是啊,人們一離開家鄉,到了外地,便開始了打拼生活,養家餬口,身心俱疲,再加上身處異地,不見故人,自然憑添了無限的孤獨、憂愁。於是便懷念了故鄉無憂無慮的生活。

若是身處異地,能碰見一個老鄉,也是極好的。不由分說,便是熱切地交談。談談自己,談談生活,談談家鄉的面貌。雖然身在他鄉,也會感到十分親切,這便是故鄉的魅力吧。

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離開故鄉,到外地打拼,那時,我們便會深刻地體會到了故鄉這二字對於遊子們的重要性。

故鄉是避風港,是遊子們日夜思念的地方,也是外出人們心靈的寄託。故鄉,不僅有熟悉的記憶,也會有人們對遊子的思念。

故鄉作文 篇8

國慶節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

漫步在鄉間小徑,田野裏那些還沒收割的稻子稻穗顆粒飽滿,一陣秋風吹過,金黃的稻子在微微頷首。收割後的稻田,空曠無邊,一片秋收後的景象。紅紅的高粱,哨兵一樣守候在坡地上。柿子樹上掛滿了果子,黃的、青的,各種顏色夾雜其中。山上的野菊花開得茂盛,那些花兒在風中搖曳。

夕陽西下,炊煙四起。偶爾見到一兩個農夫牽着牛兒走在回家的路上,秋天的村莊一片靜寂。

村子的不遠處正在修建高速鐵路。大片大片的房屋被拆,剩下的一些斷壁殘垣,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裏。小山被削平,像禿頂的男人的頭。一座座橋墩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從地裏冒出來,屹然挺立。路已成形,筆直的路面向遠方伸展,正在鋪設軌道,離竣工之日漸近。修路工人告訴我,明年“五一”,鐵路就要通車了。到時,轟隆隆的高速列車將打破山裏的寧靜,輸送南來北往的人們途經故鄉。

可是,我看到,故鄉幾年前新修的水泥公路路面大多裂開,凹凸不平,張着一張張大嘴,彷彿在那裏呻吟。沿途不時看到一輛輛運送渣土和石料的大型載重工程車往返穿梭。故鄉的公路被壓得面目全非,幾乎沒有一條好路了,行人、車輛通行異常艱難。路遇一位村民說,這都是那些工程車造的孽。

我還看到,沿路大片大片的良田,有的被拋荒,長滿荊棘和雜草;有的因修鐵路被削平的山頭所產生的渣土填平,而用來建造預製廠;有的路邊的良田裏正在修建樓房,那些已竣工的樓房裝潢得很是漂亮。小河的水幾近乾涸,河牀裸露着。河邊的良田有的被不久前的一場山洪衝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只剩下洪水沖刷後遺留的砂石,夾雜着長出一些雜草、野花。前幾年市裏開展“家園行動”,整修後的池塘裏幾乎看不到水,那些豐腴肥美的水草重新佔領了水面。牛兒成爲稀有動物,在鄉村已是依稀可見。村裏的青壯年大多外出經商或打工去了,只剩下爲數不多的老人、婦女、兒童,孤零零地守候在我曾經成長的家園裏。

故鄉的良田越來越少了,能看到長滿稻子的田也越來越少了。鄉親們說,現在國家政策好,農村種田不但不交糧完稅,還有補貼,但還是調動不起農民們的種田積極性。農人們現在也會計算了,大家說光靠在家種地,累死累活,一年能賺幾個錢?相反,外出打工或經商,再不濟,也可賺回兩三萬元,誰還種田?

可是,大量的田地荒蕪,讓人觸目驚心!盛世下的繁榮如何掩蓋得住那些頹廢與荒涼?試想,如果祖宗們留下的土地將來都不長稻子,而長野草,九泉之下的祖宗們會不會罵娘?我甚至擔憂,將來,大家都能吃飽飯嗎?會不會出現有錢買不到糧食的那一天?

第二天早晨送族中一位去世的長輩上山安葬。儘管故鄉很多年前已經實行了火葬,但仍然沒有徹底改變舊的風俗。火化後骨灰盒大多重新被裝進棺木中,然後擡上山掩埋。平日村裏留守的青壯年稀少,如果不是恰逢節日,恐怕湊足擡棺的壯勞力都很難。老人家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很有孝心。臨時拼湊起來的送葬隊伍有幾十人,一路上吹吹打打,鼓樂齊鳴,煙花、鞭炮一路燃放不停,炸得滿天飛,震耳欲聾。最後,終於在族人們的齊心協力下,老人家風風光光地被安葬入土。

一路上,我看到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旱地荒蕪,無人耕種,長滿幾乎一人高的艾蒿,野草連天。路邊荊棘叢生,茅草豐茂,堵塞了前進的路,送葬的隊伍舉步艱難,行進緩慢。

故鄉啊,曾經讓我魂牽夢縈的故鄉,怎就變成如今這般模樣?!

此時的景象,讓我的心,揪疼得好厲害。

故鄉作文 篇9

我的故鄉在農村,比起城市來,故鄉有着它獨特的神韻。不管是春夏,還是秋冬,故鄉都有着各種各樣的美景。

春天,萬物復甦。小草爭先恐後地從土裏探出頭來,像是告訴人們春天來啦。它們唱着歌,跳着舞,使初春也顯得生機勃勃。柳樹也抽出點點嫩芽紮起了長長的辮子,被乍暖還寒的春風一吹,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枝尖掠過河面,河面盪漾的波動好象顫動的琴絃正在爲它們伴奏呢。春季,也是農民播種希望的季節。瞧,那不是他們正趕着種下各種各樣的種子嗎?

夏天,樹木繁茂。挺拔的樹幹屹立着,好象哨兵頂着炎炎烈日爲我們站崗呢。有人說:“碧綠的湖水給我們的是溫柔清新的回憶,蔚藍的大海引起我們無數的遐想。”我們這裏雖然有的僅僅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但蔚藍的天空、雪白的雲朵、明媚的陽光,都倒映在水面上,構成一幅絕美的風景畫,是任何大手筆都描繪不來的。河面上閃爍的陽光彷彿鑽石的光芒般耀眼。對,小河就是“鑽石”,是我們離不開的珍寶。

秋天,萬物蕭條。從枝上慢慢墜落的樹葉,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繚你的眼。竹林裏,此時正“沙沙”得下着一場枯黃色的大雨,只不過,一會兒工夫,地上就鋪上了一張軟軟的黃色毯子。秋天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農民們正趕着收穫,儘管很累,但卻笑得合不上嘴。

冬天,樹光禿禿了,故鄉沉浸在一片靜寂中。老天也不忍打斷人們的美夢,只下着毛毛細雨。細雨是那麼輕盈,無聲地滋潤着大地,也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安適。

故鄉,平凡而美麗的故鄉,你是那麼讓我迷戀。

故鄉作文 篇10

就說家鄉的山吧,不是那麼招搖,水呢,也只是九曲黃河的一彎。不過仔細想想,其實我們這裏的黃河水也挺有特色的。

每當黃河放水時。那水的兇猛,就是站在大禹公園的碼頭遠眺,黃河水也不見得減弱多少。走到閘口去看看,站在那裏再高大的人,也會覺得自己渺小起來。那湍急的水流,飛濺的水滴,相互碰撞,拍打出白色的浪花兒,這情景就像王母娘娘帶着仙女向人間灑下甘露一般。這些浪花,彌散在水霧裏,騰起落下,激盪着水波,在我的心裏激起層層漣漪。那飛起的小精靈,就像騰雲駕霧似的,歡快地跳躍着,咆哮着,急速地向下遊奔去。偶爾會有調皮的小夥伴離開隊伍,悄悄地奔向岸邊凝神觀望的人們,弄得人們滿身滿臉都是。當人們忽然發現,已經晚了,卻從來沒有一個人會埋怨。

夏季時,天氣晴好。那水就像一塊水晶,如月牙似的環抱着故鄉。這時在淺水區裏是可以看見水底的。風輕輕的拂過,使寧靜的水面掀起一圈圈曲線優美的波浪兒。給人的感覺永遠是那樣純潔而晶瑩。陽光斜射過來,映着岸邊山石樹木的倒影,發光發亮,時靜時動,清波漣漪 ,美不勝收。

冬季時,河面上封起了一層薄薄的冰花,像透明的雕花玻璃似的,給魚兒們做了一扇巨大而透明的薄窗,那薄窗似乎一碰即碎了。來到這裏的人們都會讚歎:多麼美的冰窗啊!況且我們還想要看看冰窗裏遊動的小魚呢!漸漸地,冰變得厚實了,再也看不見在水裏游來游去的魚兒了。不過我們還可以在冰上滑冰呀!就是太危險了,遠遠看去河面上就像一大塊冰糖,不過這冰結的還挺有規律呢!每次總是邊上先結,而且,除了最冷的時候,中間的水一般也不會凍上。給人一種仙境一般的感覺,令人嚮往憧憬。

我愛母親河,但我更愛這故鄉里的那一彎黃河。因爲它給予我的不僅是美,壯觀,更多的是關於美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