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記憶作文

【必備】童年記憶作文八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記憶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童年記憶作文八篇

童年記憶作文 篇1

人的一身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吃魚,第一次吃肉,第一次玩電腦,第一次看書······講一天一夜也講不完。在我的記憶中,最深刻的第一次就是第一次上學。我第一次上的是幼兒園小班(下)。那一天我跟着媽媽,聽媽媽說是去一個叫幼兒園的地方,我心中充滿了好奇心:幼兒園是什麼東西?幼兒園能吃嗎?幼兒園如果能吃那好不好吃?幼兒園在哪裏······許許多多問題從我心中涌出來。

到了幼兒園,我有點失望,因爲幼兒園是一幢大房子,並不是什麼好吃的。更不是什麼好玩的。

進去以後看到了許許多多不認識的人,情不自禁地貼緊媽媽,媽媽讓我一天都呆在那兒,說晚上來接我,我害怕的哭了,當然我不是獨一無二的,另外的小朋友也哭了,幼兒園裏亂成一團:有的小朋友抱住媽媽,不讓她走;有的小朋友呆在原地哭;有的小朋友甚至再往外逃······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當我感到無聊時,就不哭了,主動找了一給哭的不是很厲害的男孩,跟他說了我的想法,他就跟我蹦蹦跳跳得去小操場上玩了,別人也不哭了,參加到我們的隊伍裏來,獻出自己的遊戲,大家玩的歡天喜地。

幼兒園是每個人的童年,我相信大家都不會忘了那美好,充實的童年。

童年記憶作文 篇2

風車,民間也稱爲“風齒嘍”,是中國民間年代久遠的一種傳統玩具。它既是一種玩具,又是傳統節日的應時之物。風車通常以紙、木等材料製成風輪形式,藉助風力而旋轉,這種簡單的玩具迎合了孩子們都喜歡奔跑、追逐的特點,並且價格低廉、製作簡單,所以深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同時作爲一方風物,也爲古代的畫家所垂青,在南宋畫家李蒿的《貨郎圖》中就繪有6葉小風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些頭腦活絡的農民在農閒之際製作風車,然後插在草把上,趕集或進城去賣以添補家用。

作爲玩具的風車只有中國有,其他地方不多見。老話說“風吹風車轉,風吹幸福來”,風車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與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節日息息相關,風車現已成爲各地春節廟會和節俗活動的文化標誌物之一。原始的風車玩具製作簡單,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國分佈較廣,主要有紙製風車、木製風車2種。

紙風車的製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張較厚實的紙張,實在沒有孩子的作業本撕下一張也行,裁成正方形,將方形紙的兩角對摺,沿着摺痕把紙的四個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間剪開,剪到離中間交叉點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將四個開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漿糊粘貼到中間位置,待幹後,用點燃的細香頭在中間燒成一個小眼,然後再串上大頭針或者細鐵釘,非年節沒有香可以用大頭針或圖訂直接穿入,然後將其插在一根高粱杆上,這樣就完成了紙風車的製作。

紙風車做好以後,將紙風車對準前方,然後迎風猛跑,或者手裏拿着插着風車的高粱杆左右擺動,風車就會在風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轉,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個風車,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賽論輸贏。

還有一種木製風車,這種風車是一般大一點的男孩子在過年時做的玩具,類似於飛機的螺旋槳,往往是固定在燈籠杆子上。小時候的鄉村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家家戶戶都要選擇一根長長的直直的松木杆或者楊木杆,在農家院子裏豎起燈籠杆。在燈籠杆的頂端要用木棍釘一個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鐵絲擰上一個鐵圈,穿條繩子直垂地面,臘月三十日晚間,點盞燈籠拴在杆繩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這根杆子是爲掛燈籠才豎的,所以稱它爲燈籠杆。據說燈籠杆的起因是從《封神榜》這部小說來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時候,忘了封自己,沒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燈籠杆上。出於對姜太公的欽佩吧,人們爲他準備棲身之所的時候費盡心機,燈籠杆上除了紅燈籠以外,很多心靈手巧的孩子還要在上面掛上風車和彩旗。

製做的時候首先要選一根拇指粗細的幹木棍,大約十釐米左右,不能過長,過長風車轉動不靈活。用尺子畫出中分線,然後用刀將兩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間部位兩側用到削平,用燒紅的釘子或者鐵條燙出圓孔,並且把邊緣磨光滑,用一根稍細一點的釘子穿過空洞,在風車的前後穿上幾塊銅錢,爲的是在風車旋轉的時候銅錢相撞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然後將用釘子串好的風車固定在一個大約十幾釐米長圓木的頂端,在圓木的尾部還要用線麻染上鮮豔的顏色,做個風車尾巴,就像一個風向標,使風車始終對着風吹來的方向,這塊橫着的木杆要在中間位置穿洞,然後用細一點的釘子釘在燈籠杆的頂端,但是注意不要訂死,要能夠隨風左右擺動,一陣凜冽的北風颳過,風車歡快的旋轉起來,並且伴隨着銅錢相互撞擊發出嘩嘩嘩的聲音,整個正月裏都會發出悅耳的響聲,直到召喚得春天來臨。

風車,作爲經濟匱乏歲月裏一種簡易的兒童玩具,深受廣大的少年兒童喜愛,60、70後的我們,可以說是風車這種簡易廉價的玩具伴隨我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現在雖然能夠製作、願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記憶深處的童年遊戲,不受貧窮還是富裕的影響,每個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回味無窮的,那在思鄉的夢裏依然呼呼作響的風車,使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童年記憶作文 篇3

我們現在的大多數的`孩子都擁有着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粉腮驚豔的笑容之花時常盛開在孩子們的臉上綻放。我們這些21世紀的孩子都過着在天堂般幸福的日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我們可是“二百畝地裏的一棵獨苗”,能不愛惜嗎!

可我們是否想過,舊時代裏的孩子們過着怎樣的生活,他們又是多麼的不幸哪!

《城南舊事》爲我們訴說了許多人物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數都過着悲慘的生活。在我的眼中,妞兒的生活是極爲悲慘的。

妞兒一家是靠拉胡琴和唱戲掙錢的。以前妞兒的爸爸不用做事,一天到晚只知道吃喝玩樂,慢慢的,他就窮了,只好靠拉胡琴掙錢。後來,他就教妞兒唱戲掙錢。妞兒掙不到錢,她的爸爸就拿棍子掄她。妞兒掙不到錢,連她的媽媽也要捱打。她的爸爸打完了媽媽,她的媽媽就要擰她,說是她連累自己也要跟着捱打。妞兒每天都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爸爸剛打完,媽媽又要打,多麼令人心酸哪!

讀着讀着,我的兩滴熱淚浸溼了書本,我現在擁有的是一個美好、幸福的生活,與妞兒的生活相比較,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啊!我應該去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不要等到我有一天失去的時候,才感到後悔莫及,才懂得去珍惜!

童年記憶作文 篇4

童年的記憶總不忘在幼小的心靈裏留下深深的烙印,沉重的腳步總不忘在沙灘上留下深深的足跡。不知是太過於計較,還是太過依戀,總有無限惆悵。

那一夜,殘酷的病魔悄悄潛進了我的家門,它糾纏上了我年老體弱的奶奶。一聲聲哀叫像連珠箭一樣,刺得我心好痛。家裏只有我和弟弟,無力把奶奶送往醫院,只好找左鄰右舍幫忙,幸運的是外公家離我家不遠。有好心的鄰居和外公,一路上週車勞頓,終於把奶奶送進了醫院。走了一路,我哭了一路。我那不爭氣的眼淚一股腦兒往外流,好像裏面太擁擠,非跑出來不可。

躺在病牀上的奶奶,她臉色蒼白,顯得很憔悴,如同失去光澤的水晶,暗淡無光。一條條皺紋佈滿了奶奶的臉頰、額頭,奶奶老了!那一條條皺紋代表着奶奶爲我辛勤的付出,它還代表着我的幼稚和不成熟。一條皺紋,一次過錯,一條罪狀。望着奶奶滿臉的皺紋,我不能原諒自己,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回首往事,奶奶總是樂此不疲地教導,可我總是出口頂撞,甚至有時很衝動,氣得奶奶上氣不接下氣。不但如此,還嫌棄奶奶沒讀書,說話不中聽,庸俗不堪。唉,現在想想,我那時真是太聰明瞭。

在病牀前,我默默地守了奶奶一夜。那一夜,我一句話也沒說,就好像嘴被粘上了一樣,無法用力張開,因爲,奶奶始終沒有睜開她那溫暖的雙眼。

第二天,我要上課,外公在一旁不停地念叨,可他的話像一陣微風一拂而過。呆呆地,望着奶奶,定格成永恆的畫面。不知過了多久,奶奶吃力的睜開了慈愛的眼睛。奶奶終於醒了!我立即撲了上去,眼中閃爍着晶瑩的淚珠,傻傻地笑了,心裏一下子很輕鬆似的。奶奶醒了,彷彿跟着奶奶一樣神志不清的我也清醒了。奶奶望着我,眼裏滿是憐愛,吃力的說:“小鳳,你怎麼不去讀書?快去吧,奶奶沒事。”

小小的我,望着我那瘦弱的奶奶,臉上有了與我年齡不相稱的蒼桑,也有了很多感觸。人生有太多無奈,也有太多不幸!但我要感謝上帝,感謝他還眷顧着我的奶奶。

童年記憶作文 篇5

童年如同一塊拼圖,零碎在人們的腦海裏,每一塊碎片都是童年的記憶,這些零碎的記憶可能是高興的;可能是哀傷的;可能是有趣的,但其中最璀璨的一塊的“拼圖”我至今還記憶猶新。

事情是這樣的,在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上完課放學回家時,我走着走着,看見地上有二十元錢,我四處瞟了一眼,發現沒人,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撿了錢撒腿就跑,直接一口氣跑回了家,開了門,,我又飛快的衝進我的臥室,把二十元藏了起來。

我開始寫作業,遇到這樣一道題:種瓜得瓜,種豆得什麼?我不假思索的填了“豆”,這時,我想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種了一棵小錢也就得錢嘍!於是,我跑向陽臺,抱下一個什麼都沒種的空花盆,用鐵鏟挖了個小坑,把二十元錢小心翼翼的放進小坑中,然後埋上土,,給它澆了點水,我就把花盆放了回去。

過了一個星期,爺爺買了一棵鐵樹,準備栽到那個我種錢的花盆裏,爺爺挖開了土,看見了那個二十元錢,叫道:“咦?這怎麼會有二十元錢?”我正在旁邊, 聽見爺爺的話, 想起來了我種錢的事, 便心虛的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全說了出來。

爺爺說:“傻孩子!只有植物才能種,錢怎麼能種了?”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這件事讓我知道了, 只有植物才能種植, 物體是不能種植的

童年記憶作文 篇6

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那一件件、一幕幕往事彷彿就在眼前,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記憶,見證着我的點滴成長。

記得我剛上學前班的時候,那是一個晴朗的下午,媽媽買回來一袋又紅又大的櫻桃。我一看到那紅彤彤的大櫻桃,口水就流得不停,催着媽媽趕快洗,洗完後,媽媽把櫻桃放進果盤裏,我端起果盤便狼吞虎嚥、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來,不一會兒,一大盤櫻桃就被我消滅乾淨了。

第二天,我又來到廚房,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忽然,我眼前一亮,我發現了一個個紅紅的、尖尖的東西,我上下打量它,頓時欣喜若狂:櫻桃紅紅的那麼美味,我想這個東西應該比櫻桃還要好吃吧!正想着,就隨手拿起一個咬了一口,“媽呀!這是什麼呀?辣死我了!”我邊吐邊用手往嘴裏扇風。

唉!我這次是買了教訓了,因爲貪吃,辣得我睜不開眼睛,淚花在眼眶裏直打轉。我飛快地跑到客廳,端起一杯溫開水,咕嘟咕嘟,幾大口就喝完了,“啊,終於不辣了!”後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惹得媽媽哭笑不得。媽媽輕輕指着我的額頭說:“你這個小饞貓!”

啊!五彩繽紛的童年,你永遠在我的記憶中。

童年記憶作文 篇7

追溯那記憶的往昔,回憶起那蠢蠢的純真,我不經意地笑了,有時甚至無法相信曾經的那個傻姑娘居然就是我,

“洗”菜

兒時的我可是媽媽的家務小“幫”手呢!爲了體恤媽媽的辛苦,我可沒少幫媽媽做家務。洗菜這種簡單的事就不用媽媽操勞了!我熱情地接過媽媽手中的菜籃子,轉身就來到洗衣機前,“轟隆隆——轟隆隆”——大功告成啦!聽到聲響的媽媽飛快地來到我的身邊,只見我正一臉得意地站在那兒看着我的“戰利品”。好吧,菜洗得很“乾淨”,以至於那天午餐的“單一”讓我久久難忘!

書“海”

有一句話叫做“在書的海洋中暢遊”,於是我用親身經歷驗證了這句話。第一步要先造個“海”,於是乎,我在浴缸中放滿了水;第二步要選暢遊的書,我來到高出幾個我的書架前左看右看,抱了一堆自己看不懂的書,想着游完泳就可以瞭解這些書,心裏美滋滋的。就當我將書扔下“海”,讓自己在“書海”中暢遊時,爸爸出現了,看着爸爸陰沉的臉,我覺得大事不妙,於是選擇了走爲上計。這“書海”嘛,只能找機會以後再遊了!

“墨水”

哥哥的成績一向很好,家裏人總是教導我要向哥哥好好學習,肚子裏要有墨水。我人小不懂事,總想不清楚,像哥哥學習成績這麼好的人,是怎麼喝墨水的呢?爲了滿足他們的再三教導,我找來了一瓶墨水。聞一聞,無法形容,嚐了嚐,似乎沒有香味!可是人們爲什麼要喝墨水呢?或許是我開啟方式不對吧?於是我取了一罐糖,加了許多在墨水裏,可還是不對,這味道不香,我只得做罷。我想:我好好學習便是,至於墨水什麼的也不強求了!事後我委屈地向媽媽投訴,媽媽看着我,搖搖頭,無奈地笑了。

傻傻地我就這麼長大了!還好,現在的那個傻姑娘身體健康,智力中等。但是我好珍惜那段獨一無二的童真啊!

童年記憶作文 篇8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也是五彩繽紛的。在我的童年裏還發生過這樣一件尷尬的事。

那是我上幼兒園小班時,我對幼兒園初來乍到,很新鮮,興奮到睡不着覺,便上演了我的“隱身術”。

我去幼兒園,第一天很新鮮,沒有哭沒有鬧,玩得很開心!就在午飯後,老師安排小朋友走進寢室午休,我剛到一個陌生地方,根本睡不着覺,老師安排每個小朋友都躺下,也包括我。我躺在小牀上,不能說話也不能唱歌,我便尋思着怎麼找個好玩的來,這時,我發現了一個“機密”:我把被子的拉鍊拉開,裏面很寬敞,完全可以容納一兩個人,於是,我就鑽進去探個究竟。鑽進去很舒適,就像進了“蒙古包”。我的心裏美滋滋的,那感覺好像比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還要美。我就這麼美美的睡着了。

很快,起牀時間到了,老師喊小朋友們起牀。可是,卻發現躺在牀上的我不見了,老師還以爲我早就醒了,趁老師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玩兒啦。於是,老師趕緊到教室去找,卻沒有看到我的人影,這下可把老師急壞了。她們找遍整個園區也沒有看到我的影子,老師急得都要哭了,一邊找一邊喊:“李姍珊,李姍珊,你在哪兒啊,老師找你呢……”。這時,我被這高分貝的喊聲吵醒了,伸伸懶腰,便從被子裏鑽出來了,同學們看見我起牀了。也都趕緊跑去報告老師。老師看到我,一臉哭笑不得對着我說:“姍珊啊,你知道嗎?我們找的好辛苦,你怎麼睡到被罩拉鍊裏面去了。”我低着頭嚇得不敢說話。

直到現在,這件事還在腦海裏記憶猶新!

朋友們,相信你們的童年也有一些尷尬,好笑的事情吧。這就是我的童年最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