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感謝作文

我最感謝的一個人作文3篇

我最感謝的一個人(一)

我最感謝的一個人作文3篇

春回大地,鳥兒歌唱,只因它要感謝大樹給它的溫暖的巢;花兒爭相開放,只因它要感激雨露、陽光的滋養;而我要感激您,只因您給了我第二個家。     您如園丁,培育着一朵朵五彩的花兒;您如春雨滋養着一棵棵幼苗。您,是我最感謝的人。

當七歲的時鐘剛剛敲響,我便走出了幼兒園,跨進了小學的大門。我被媽媽領進學校,被領進了一年級三班的教室。一切是多麼可怕,多麼與衆不同,此時您看見了我,看出了我內心的不安,便拉起我的小手,使我很快融入了我們的班級。您還選我當了中隊長。

四年級的一個平常的下午,卻令我那麼難忘。大課間過後,同學們漸漸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您也走進了教室,但手中卻不知爲何多了一根小木棒。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開始紛紛議論起來。這時,老師發話了,說:“×××你來一下。”我一聽,馬上走過去,還沒等開口問老師爲什麼,您已開口,說:“是不是今天早上的語文作業沒有帶?”我默認,點點頭。“那下午也沒有帶來吧?”我聽後,心中十分奇怪,中午明明讓媽媽給您打過電話,解釋過原因了呀,爲什麼要小題大做呢?可您卻嚴肅地對我說:“把左手伸出來。”我沒有辦法,只好照做,您拿出剛剛那根小木棒,一下子打在了我的手心上。剎那間我的手便紅了起來。不知是不是幻覺,我在您落下教鞭的瞬間卻看到了您臉上的不快。放學後,您把我單獨留了下來,問我的手還疼不疼,我搖搖頭。您又說:“其實我是不忍心去打每一個同學的,你們就像我一個又一個可愛的孩子,有哪個母親會動不動就打自己的孩子呢?而你作爲中隊長更要努力爲同學們做好領頭作用,你卻不交作業,那誰還會去交呢?”聽了您這段話,我不盡受益匪淺,同時,我的淚水也劃過我的臉頰。

“是啊,我都不交作業了,那還有誰去交呢?您那麼信任我,讓我當您的小幫手,我有好好做嗎?”我不盡自愧起來。從那以後,我不管什麼都努力做到最好。您也不停地鼓勵我,表揚我,您給了我努力的動力與自信。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已經結束了小學生活,但我卻難忘您的笑容,背影……您,我最感謝的'人——羅老師。

我最感謝的一個人(二)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敬佩的,喜歡的,感激的,討厭的人,就像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多數人都會感謝賜予我們生命的父母;賦予我們知識的老師,給予我們快樂的朋友。樹苗感謝森林,帶給它一片得以遮蔽的家;小鳥感謝天空,讓它得以自由地展翅飛翔;小溪感謝大海,使它有信心用團結戰勝一切??我尚且如此,我最感謝的人,卻只是一個小學裏面的一個平平凡凡的教師

小學生活裏,教過我的老師不計其數,然而,最喜歡,最感激,最敬佩的依然是隻在六年級時教了我們一年語文課的班主任——謝老師。惆悵的心情慢慢掀起了記憶,憶起昔日的老師,心中感慨萬千,想念已如一隻風箏,直飄向遠方??

她並不是那麼的完美。不高,不矮,眼睛卻不小,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洋溢着無限溫情,彎彎的眉毛自然地鑲嵌着,常常梳着整齊的平劉海和小馬尾。在教過我的四個語文老師當中,她講的課我是最喜歡的,總覺得老師的聲音永遠那麼甜、那麼美,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燦爛的笑容都使我陶醉,老師笑的時候,總是露出兩顆小虎牙,這是我最喜歡的,可是有一天,老師卻突然不笑了??

語文試卷發下來,就連我自己,都驚奇地嘴張成了“O”型。七十三分!這是我從小到大從未有過的分數,同桌考得不錯,九十二分,此時他們正盯着我看,此刻我到底該表現出我堅強的一面,還是脆弱的一面?淚水在眶裏打轉,爲了不被發現,我極力地掩飾着,找了個藉口獨自離開,去了廁所,上課鈴響了,未乾的淚水掛在臉上,還沒來得及擦,一出門便撞上了謝老師,我心裏充滿了不安和恐懼。不出所料,老師說:“等會拿上試卷去我辦公室等我,我有話想和你說,”老師或許已經猜出了我的心思,我心裏比誰都清楚。突然,心裏一陣泛酸,覺得老師對我這麼好,我竟然考出這麼差的成績來回報她,她一定很失望把,想着想着,眼淚又一次決堤了。忐忑不安地站着,手裏捏着試卷,老師推開了辦公室的門,還搬了張凳子讓我坐下,老師拿過我的試卷,開始細心地給我講解起來,一知半解地講了下去,最後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別相信眼淚”老師突然就冒出了這麼一句話。“老師從小就不相信眼淚,眼淚並不能帶給你什麼,它帶給你的只有別人的同情甚至厭惡,難道你想讓別人同情你?想讓別人討厭你?這次沒考好又算得了什麼,老師相信你下次一定會考得很好,這次只是失誤罷了,我說的對嗎?”我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哦我懂了,以後絕不會再輕易掉眼淚,只是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懂得了很多。

謝老師是所有老師中最疼我,最關心我的一個,她以母親般的慈愛,包容着一顆顆青春欲動的心;她以淵博的知識,潤澤着一顆顆求知苦渴的心靈;她以智慧的源泉,開啟一扇扇通向世界的窗戶。我感謝她陪我難過,陪我開心,今後的每一次考試,考得好,再接再厲;考的不好,仔細分析原因。

多久了??我仍然清晰地記着:別相信眼淚,它並不能帶給你什麼??

我最感謝的一個人(三)

小時候,我剛來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總喜歡摸摸這兒、玩玩那兒,又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電視屏幕後是不是有很多人在表演?鏡子裏的人爲什麼那麼像自己?爲什麼我哭它也會哭……這些問題現在看來,是那樣的傻!可是唯一不厭其煩爲我們解答這些“傻題”的人便是母親。

母親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我在母親的臂彎下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再到聽故事、背唐詩、讀宋詞、品《三國》、論《水滸》;教會一無所知的我,五月端陽把詩魂追趕、八月中秋遙寄思念,再到北國雪花是純潔的象徵、南方紅棉是熱烈的昇華。這些文化的薰陶、傳統的滋養讓我們成長,讓我們蛻變,讓我們摸索過青春之河,讓我們用努力之舟載過困難之河!

母親,多麼甜美、溫暖人心的字眼啊!回首當年,我們是一羣說話也說不清楚的孩子,是一羣飛也飛飛不高的雛鷹。母親的話我都時刻謹記着: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綠燈才能走,紅燈要等待;烏雲密佈出門時要記得帶傘……母親的千叮嚀萬囑咐在我幼小的心靈紮上根,它逐漸在發芽、成長。

日久天長,我開始厭倦母親的話了,將母親的這種話語換成了另一個短語——煩人的嘮叨。母親一回家就問這問那,不是關於吃就是關於喝;一會兒問今晚吃什麼,一會兒又問菜的做法……特別是外出旅遊時,母親總要打上上十個電話,一會兒要我洗澡,一會兒要我吃蘋果……有時,我也中途掛斷母親的電話,我素不知母親爲何要如此不放心?爲何要如此千叮嚀萬囑咐?這些道理我們早已銘記於心,母親何必要費盡口舌將這些無用的言語呢?

一天,我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但丁的一句話“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我試着引申它——母親從不對別人嘮叨,只對我嘮叨,她從來沒有對大街上的某一人說過:“你今天要記得多穿些衣服,別感冒了!”我彷彿明白了什麼。在日積月累的重複中,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母親總是放心不下兒女,於是才千叮嚀萬囑咐,直到兒女連聲答應,才心有餘悸地停止這“美麗的呼喚”。日久天長,兒女們厭煩了,便把這詞去換成了“嘮叨”,並加上了一個限定語“煩人的”。可是,當你真正離開了這“煩人的嘮叨”時總會有些不習慣,總會有些依依不捨,因爲我們的血液裏奔騰着一種情感,那便是親情。每每想起母親的嘮叨,總會贊上一句:“母親的嘮叨,雖說是嘮叨,可是其中包含了多少擔憂?多少深情?

母愛是一本我們終身也讀不完的著作,母愛是一片我們永遠也飛不出的藍天。我們走到任何地方,心總是貼合着母親。母親的嘮叨不是嘮叨,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母親,我要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