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包容作文

實用的包容的作文彙編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包容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包容的作文彙編八篇

包容的作文 篇1

在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溝通很難,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能包容別人,不能有一個寬闊的胸懷。其實,學會包容並不難。

朋友,一個美麗而動聽的字眼,是什麼讓這兩個陌生走到一起的,那就是包容。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就印證了包容是系起朋友間親密無間的紐帶,包容是溝通的橋樑。

藺相如,趙國的謀士,此人才華洋溢,正因爲如此,引來了武將廉頗的不滿,廉頗便在背後說他人的壞話,說一些有損他人形象的話。藺相如看在眼裏,他卻假裝充耳不聞,引來了很多人的讚賞。就這樣,廉頗深受感動,覺悟自己真的錯了,竟沒想到藺相如竟有如此大的度量。廉頗便登門負荊請罪,但藺相如始終保持君子風範,能夠很好的接待廉頗,告訴廉頗知道錯誤,能夠及時改正就是好的。從此以後,兩個人和好如初,親密無間。趙國也因此在當時能夠完全的保留下來。包容是溝通的橋樑,拉近兩顆奔跑的心;包容是一座溝通的橋樑,它使醜陋的事物露出美麗的一面;包容是一座溝通的橋樑,它挽起多少人間的細節。

包容是什麼?那麼請看雨後晴空最沒的事物,我想最美的一定是那天邊的七色彩虹,發出最美的光,那就是包容的標誌,象徵。包容自古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包容他人的例子,我記的不太清勒。但我只想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今天你包容他人了嗎?

生活中包容,是一種高尚的美德,它使我們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用一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表現爲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友愛的心靈渴望

包容,化解矛盾的法寶,隔閡見的催化急,生活中的三秒膠。包容,搭起夠用的橋樑。樹起遠航的帆。

包容的作文 篇2

三年前的今天,當我還央求着母親爲我買一輛自行車時,三年後的今天,我已經熟練的騎着共享單車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了。曾經誰會想到,20xx年起,人們可以直接從路邊拿一輛自行車騎走,“最後一公里”的問題被一輛輕巧的自行車解決了。這個偉大的舉措好評如潮,而相應的,共享時代正式來臨了。

記得是一個桃花初開的季節,我坐在爸爸的車中去上學,透過窗戶,我發現一夜間,路邊似乎多了許多紅色和黃色的自行車,開啟收音機,正好就是關於這件事的新聞,我仔細的聽着,心中一方面爲這項發明的創始人鼓掌,佩服他的勇氣,一方面卻又覺得他太天真了,投放公共自行車,政府不是沒有做過,但最終都不了了之了,他再一次做這種事,我覺得他成功的把握不大。但事實證明是我太天真,他們真的成功了,而且是大成功,如今每條街道每條小巷都有這些自行車的身影,他們成功開創了共享時代。那麼,共享時代到底意味着什麼呢?我想它意味着時代更加快速的發展,和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時代。

共享單車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意味着人們可以更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它使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有時人們的生活速度加快,比如,原本走回家要半個小時的路程,十分鐘就能搞定,假使有一份工作回家要繼續完成,那節省的二十分鐘就可以用來提前完成工作了,整體的效率大大提高,衆人的效率都提高了以後,意味着所有人都要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因爲當大多數人都提高了自己的效率時,如果少數人不提高,相比更加快速的方式,他們的生活就會被時代落下。所以時代更加快速的發展意味着人們生活速度的提高,從而實現時代邁向新的目標使時代發展的速度踏上新的階梯。

共享時代來臨還意味着時代的包容性大大增加,人們接受新事物更容易,智能手機至今仍沒有在老年人中十分廣泛的使用,他們無法接受這個新事物,但如今我們能夠看見很多老年人在騎共享單車,這項發明的出現還不到一年,卻已經讓大衆適應,說明了共享時代的強大威力,人人都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了,時代的包容性越來越強。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共享時代的發展儘管受到許多阻礙,也有反對的聲音,但相信,在一次次的修改與進步中,這個高效率,高包容性的大時代,一定會是歷史的長河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包容的作文 篇3

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道“學會包容,也學會愛,不要聽信青蛙們嘲笑,那又黑又長的尾巴,允許蝌蚪的存在,纔會有夏夜的蛙聲。”

包容是一種愛。

在激烈的`競爭社會,在唯利是圖的商業時代,包容同忠厚一樣都成了無用的別名,讓位於針尖麥芒的斤斤計較。但是我還是要說:包容是一種愛。

藺相如因爲“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爲上卿,位於廉頗紙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爲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爲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機放在前面,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便揹着荊去請罪了。

這就是包容,允許別人對他的不滿。卻不去與他人計較,而選擇理解他人,並把國家危機放前面。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爲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賦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成了六尺巷。

包容是一種高尚的善意,是對人格的尊重。

包容可以化解矛盾,消弭爭端。

當你和你的朋友義而發矛盾時,包容是化解矛盾,獲得友誼的法寶。宋朝的韓琦一次與范仲淹議事,意見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時,韓琦一把拉着范仲淹的手說:“希文,有什麼事不可以再商量嗎”?此刻的韓琦和氣滿面,范仲淹見次情景,怒氣全消。因爲韓琦和范仲淹的彼此包容,矛盾才得以解決。

如果當范仲淹拂袖而去的時候,沒有韓琦的包容大度,如果沒有范仲淹的氣量,矛盾將何以解決?這段情誼將會因此結束。

包容是療傷的靈丹妙藥,它可以讓人贏得尊重,也可以讓人獲得重生。

《聖經》中寫道:“有一天,一羣人帶着一個據說犯了謠蕩罪的女人來找耶穌,要耶穌下令用石頭砸死她,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砸她。”結果那些人一個一個地退了回去,只剩下那個女人站在那裏。耶穌對他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以後不要犯罪了。”耶穌用他的包容大度饒恕了那個女人得以重生,也因此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即使是有錯誤的人,在人恪上與大家也是平等的,懷着治病救人的態度幫助他,才體現真正的包容精神。

具備包容,我們要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去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用一種善意的方纔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包容的作文 篇4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柔和地射在臥室地板上,善良的窗簾並沒有阻擋太陽,而是寬容地把它放進來。窗臺上的那缸金魚正歡快地遊着,感謝陽光的普照。我把剛買來的的一袋子小魚倒進魚缸,“老住戶”和“新朋友”相互碰碰尾巴算是默認了,我突然覺得包容讓整個世界變得如此和諧。

沐着燦爛的陽光,我準備調色作畫,把紅黃兩種顏料擠在一起並調勻時,兩種顏料都捨棄了舊有的顏色,以共同的橙色出現在調色盤上。紅色不再是“張牙舞爪”,它吸收了黃的溫柔,放棄了自身的強硬;黃也不再“咄咄逼人”,主動吸取了紅的鮮麗,把自身的光亮隱藏了起來:新產生的橙色正是由於紅黃兩者的相互包容,才變得既溫柔又鮮麗,同時不失紅的醒目與黃的亮麗。看來紅和黃沒有完完全全消失,只是隱藏自身的一些不足,相互包容了對方。

生活中需要包容。我們不能一味地展現自己,甚至排除異己。“強有自有強中手”,想要不斷進步,虛心地接納他人,大度地容忍他人是很有必要的。

曾經看過一篇哲理散文,講一個聾啞孩子將錄音機的聲音開得很大,試圖學習英語,起初招致鄰居的不滿。慢慢鄰居們便都包容了那個可憐而勇敢的孩子,因爲不是每一個孩子在罹患疾病後都有勇氣重新來過,也不是每一個殘病孩子,我們都能遇到並且包容,爲何不盡力去理解身邊這一個呢?他也是你寬容的對象之一。

和家人朋友一起談天的時候,每個人都各抒己見,一時間噪雜的聲音從各個角落傳出,不僅聽不見他人的觀點,就連自己的立場也被攪亂。此時爲何不靜一靜,聽一聽別人的觀點呢?即使他們的想法和你相差甚遠,但那畢竟也代表了這世間一種獨立的聲音。汲取別人的思想,博採衆長未必有壞處。包容常常帶來許多有益的建議,耐心聽完別人的話,或許你的靈感將會就此產生呢。

山之所以青,歸功於樹木的生長,雖然樹木從山上獲取大量養份,但也爲這滿山的青翠,高山包容了樹木;水之所以活,是因爲魚羣在水中嬉戲遊弋,雖然魚羣會把水攪渾,但爲這水的鮮活,水包容了魚羣。而亦是如此,大千世界,不會人人相同,總有你不喜歡的性格,總有你不滿意的做法,試着包容別人:對別人無意的傷害給予寬容,對別人偶爾的過激言辭給予理解,對別人不同的觀點給予承認,對別人另類的作法給予尊重……這樣的包容,自我便會得到一種回報,回報來自他人對你的尊重,亦來自他人對你的包容。

魚缸裏的小魚們依舊自由自在,在陽光普照下嬉戲,不管它們的顏色有何差異,樣子有何不同,他們彼此都默認了,吃同樣的食物,感受同樣的陽光,在同一缸水中共同生活。

惟有包容,生活才能繼續這樣多彩與快樂;也惟有包容,生活纔會充滿樂趣與生機。

包容的作文 篇5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包容,使人心胸寬廣,胸有萬象。

包容,是一種豁達的胸襟。沒有小肚雞腸,不會斤斤計較,哪怕大山崩於前仍面帶微笑,心平氣和。包容,是最爲尊貴的姿態。

藺相如和廉頗曾上演“將相和”,佳話流傳千古。是的,包容讓將軍頭上能跑馬,包容讓宰相肚裏能撐船。面對他人的輕視、嘲諷、不屑,沒有兵戈相見,沒有勾心鬥角,只是那麼淡淡一笑,避開來。並不是自覺無能而承受屈辱,而是撇過頭去,等着別人來認錯。當他人道歉時,沒有一句責備,沒有擺任何架子,只是一句輕輕的:沒關係。

這便是包容,包容可以代干戈爲玉帛,可以使仇人變成朋友。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韓信便是這樣。開漢功勳韓信是如何對待當年讓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那些人的呢?對把自己掃地出門的縣令,他勸其改過,許以高官;對讓自己受胯下辱的惡霸,他沒有追究,還賜以金銀。那些得罪他的人,他完全可以讓他們粉身碎骨。可他沒有,他只是那麼輕描淡寫的帶過,再無其它。

這便是包容,是曠野上一輪明月,不染一絲俗世塵渣,清靜人心。心底無私,以德報怨,這便是包容的最高境界。

爲什麼我們常常念着“退一步,海闊天空”?因爲海洋是浩瀚無垠的,它包容了世間多種生物,而我們乃些人,正是缺少了海洋的這種博大胸懷。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俗話說得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戰國時,廉頗和藺相如爲了國家的利益,處處包容,處處退讓。後來廉頗知道了,感到很慚愧,肉袒負荊,上門謝罪。正是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

可見,包容的意義是如此重大!

古老的東方,人們也世代傳承着一唏清白的俗語“宰相肚裏能撐船”。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在清朝,有兩家的院子只有一牆之隔。一家在京爲官,一家是布衣百姓。爲官的一家擴建房子,把兩家共有的院牆推倒,在原址上砌成了自己房子的山牆。另一家不幹,發生了爭執。在京城做官的老爺知道了,讓自家人退讓。另一家受了感動,也向後退讓。這樣兩家這間便出現了夾道。後來人們再蓋房子,跟這兩家看齊,逐漸形成了一條衚衕。這就是“仁義衚衕”的故事。

魯迅說過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人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有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然而,包容不等於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繫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千萬社會的畸形。真正的包容,應該如伏爾泰對其政敵所說:“雖然我不贊同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東方的文化與西方的文化相互結合才形成了世界文化。這種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這個美麗星球的了民所共同擁有和讚美的品德。

像智慧的皇帝一樣淡定吧。當一位臣子趁暗刺殺皇帝卻被妃子拿掉帽子後,皇帝淡淡的一句:“請衆位愛卿取下帽子。”

像睿智的官員一樣平靜吧。在京城做官的兒子收到家人憤懣不平的書信後平靜的回信:“千里捎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因爲包容,皇帝得到了忠心的臣子;因爲包容,從此有了禮讓之巷的存在。

也許,許多人不惜一切代價,只爲功名利祿,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在包容面前土崩瓦解。包容,不是金銀珠寶,不是高官厚祿,卻可以做到錢財利益做不到的事。包容是一種心靈的力量,如化雨春風,它凝聚人心,展示氣度。

《聖經》有言:饒恕我們的罪,因爲我們也饒恕了——凡虧欠我們的人。包容我身邊的人所犯的錯吧,因爲有人包容了你所犯的錯。

攜手包容,幸福你我。

包容的作文 篇6

星期日我在給學生講解試題,一節課下了,我累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也有點精神恍惚。第二節課如果繼續效果肯定不會很好。因此,上課鈴響後,我沒有馬上開始我的講述,而是面帶微笑的對同學們說:“各位同學,真不好意思,第一節課讓你們倍受煎熬,實屬老師只顧,可我們都是有美好夢想的,爲了我們共同的夢想,煎熬是不是仍要繼續呢?”學生們嘿嘿一笑,做好了“煎熬”的準備。

時至將半,忽聞“吱”的一大聲響,全體同學,當然還有我都看着發出聲響的地方,一個同學慢慢的站了起來。“老師,是我。”我沒有直接批評他,說上課應該好好聽講、做筆記,不應弄出這麼大的聲響等等,而是面向大家笑着說:“出現這種情況無外乎幾種情況:該同學想引起老師、同學對他的注意力,聽課這麼長時間,該同學沒有表現的機會,他心裏悶啊!空虛啊!此其一;第二,純粹無意,也就是說是個意外。第三,就是該同學在跟周公幹仗。”學們都哈哈大笑了,站起來的這位同學也跟着眯起了眼。“**同學,你是屬於那種情況呢?”他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老師,我在------”

課堂上諸如此類的情況隨時可發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溫和的語氣,切不可魯莽行事,要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你的愛。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你一個不經意的微笑可能會讓學生樹立信心,燃起他們對學習的慾望;你的一句友善的問候可能會讓學生認識關愛,激起他們對周圍人的關心;你的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會讓學生學會效仿,促進他們生活榜樣的形成。

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李鎮西老師在勸誡李青青時的一段話:你可以在父母眼裏韌性,耍脾氣,可是在孩子眼裏你儼然是爲師長,你的一句話可以成爲孩子們快樂的源泉,也會是傷害他們的根源。我知道你很愛的孩子們,但愛是什麼?愛是尊重,脫離了尊重的愛會造成傷害。

時時刻刻,心平氣和,尊重就是大愛。

包容的作文 篇7

汝臨人世他先衰,汝臨人世他先衰,等到紅顏正當時,兩鬢斑白無怨聲,他們的包容。

一朝展翅高飛去,徒留兩人念舊聞。淚落沾影心欲冷,正是天下可憐人。

這次不是表情,卻是嚴重的出賣。沒有人能跑得過時間,於是被淘汰。當歲月開始嘲笑他們已無姿色的容顏,當流年染白了茂密的森野,而此刻,他們的世界已封飛了風雪。我終於看見,終於又能哭出來,我又試着相信,接下來會是他們上半個世紀的沉澱……他們真的老了,真的爲我老了,我終於懂了,也算是成熟一點了吧!原本以爲直到自己工作的那一天,他們就可以安心的退休,去享受剩餘的時光,一直都以爲現在拼命的賺錢,之後只要能夠賺到很多錢就能保障他們最後時光的幸福,這些愚昧的想法在今天會反省出什麼,至少我開始去思考去理解,懂得感恩了。

時光的流逝並未能沖淡我的無知,也許至今還未能放下一些些片面的念頭,不懂幸福,不懂快樂,把簡單看成深奧,把理性視爲成熟,於是,我仍保持着自以爲是的天真。撥開塵世的煙霧,靜聽心底的聲音,驀然,發現人性的基本也不過如此,被忽略被遺忘。當真的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也真是因爲失去,才明白自己的所需。那一刻,我不再抱怨這個世界,不在低落自己的命運,甦醒了,朦朧的心,復活了,良知的光明!

人心的貪婪是沒有限度的,我們的每一天都在他們的汗水下精彩,在他們的衰老中輝煌,正是因爲愛,因爲他們對我們過深過重過度過分的愛,培養了我們得寸進尺,自以爲是,貪婪無知的態度。我們身上傳承的是同一血脈啊!我們是親骨肉啊!沒錯,就是這些可笑而最具人性化的理由,他們成了我們上半輩子的奴隸,卻沒有半句哀怨,沒有半寸悔意。而我們呢?得意的揮霍着他們的青春,炫耀着他們的奮鬥歷史,瞞着原本誠真單純的良心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應該嗎?

試問自己:什麼時候我們成了犯賤的動物?他們無法否定愛我們的事實,他們無法止住愛的供給,所以我們欣然地接受他們爲我們做的一切,認爲這種享受是理所應當,也認定了他們的責任和義務,殊不知他們心底承載了多少憂傷與苦悶,灑下了多少血汗與淚水,他們用盡這一生一世最爲寶貴的財富換來我們並不滿足的幸福,他們嚥下了我們的不懂事,抱怨和氣話,降服下了慢性毒藥一般逐漸走向夕陽的壯美之中,最終離他們還未能放下的掛念而去,就這樣,走完這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人的一生很短暫,經不住幾個春秋,但同時它又稍嫌漫長,因爲他一直在等我們開口。請不要扯虛無的潮流,請不要礙着不值分文的面子,沒有人能跑得過時間,請不要讓着等待變成瞬間的永恆,不要讓愛到最後變得陌生,“我愛你”,請把它說出來!這便是感恩,這便是我們可以傾注的全部!

那些曾經念念不忘的事,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被我們遺忘了。是不是帶給了我們負擔,是不是時間沖淡了生活的色彩,我們越活越煩,越活越累,即便生活中並未遺失細節的蹤影,但我們卻自覺地閉上了用來觀察的眼睛,我們欠給這個世界的債太多了,那麼我們又要等到何時來還清呢?

我愛你們,永遠!給我生命給我愛,給我鼓勵和期待,我不能描述得清你們對我的好,我不能記錄得下你們所有的血汗,但我有一顆感恩的心。恩字怎麼寫?因爲有心,才懂知恩。就用我的方式來表達我的認知,用我的認真換你們以我爲豪,我不想讓你們等,就現在,大聲說:“我愛你們,永遠!”

感恩不動言,無聲情綿綿。

小事察細節,溫暖直心田。

年少逢輕狂,稍長觸心絃。

思變方恨晚,昔時盡綿薄。

我們的人生路上還留下多少其他人的腳印,他們不是熟人,也不是陌生人,但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下着雨的青春,安靜後才理解他們的心聲,現在我終於懂了,也決定改了,我會努力變成你們想要的樣子,成爲你們後半世紀沉澱的驕傲……

包容的作文 篇8

縱看世界歷史的發展,文化間的碰撞與交融,掀起了一次次的文化浪潮,使思想文化走向繁榮,也使得各種人文文化得以傳承與發揚。因此我們深深地體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發展,而文化只有在包容中才能前進。

包容是一種能力,準確的講,是一種智慧。大秦最著名的莫過於站在黃土高原之上,吼兩嗓子,令人爲之一振的秦腔,西北的漢子,西北的狼。而在那煙雨的江南,詩情畫意之中,喊兩嗓子秦腔,那真成了笑柄。而搭配柔情似水的默默江南,婉轉輕吟的黃梅戲真是恰到好處,既在山水間增添了跳動的音符,又讓人感到舒暢愉快。秦腔的豪放與黃梅戲的輕吟似乎形成了很大的對立,但二者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使中國的戲曲文化發揚,傳播,使得這門技藝得以發展,足以稱爲中國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爲中國戲曲文化在包容中不斷前進,纔有了‘生旦淨未醜’響徹世界。

包容能使一種東西走向成熟,對於文化,促成千古積孕,文化之厚重,源於其包容的一面。

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開始,就標誌着國人的思想不再被束縛,壓迫。而儒家,道家,法家等諸多文化門派的出現同時,各種思想文化潮流襲來,讓民衆在對比認識不同文化的優劣,進而選擇自己的精神信仰與人生追求,而這些文化的差異不僅沒有引起文化門派間的矛盾,而是更好地去促進了民衆自身素質,思想的提高,衝擊了思想文化的高潮。

唐朝中國文化達到了鼎盛的時代,成爲影響國際內外的東方大國,而其根本原因歸咎在於文化的開放程度,與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唐朝的絲綢之路,鑑真東渡等與西方溝通密切,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纔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開元盛世’。

還有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鑑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現在我們站在新時代回望歷史,看到這些國家都曾鑄就了輝煌,使文化達到了頂峯,成爲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被人們稱頌,銘記。可見,文化在包容中前進。

再看看我國曆史發展中的清朝,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殘害了多少有文化,有思想的中華青年,單單的科舉使多少有志青年變得呆板,麻木,甚至可以說思想被侷限於一個不見天日的洞裏,成了‘井底之蛙’,後來,又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文化在世界中落伍,在潮流發展中脫軌。使當時顯赫,威武,屹立在東方神土上的大國,最後成了被他國壓迫,剝削,奴役的軟弱之國。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接納新的,良好的文化。而只是一味地去排斥,總是自我滿足。這更啓示我們要有海納百川,xx衆長的胸襟氣度,有和諧共生的精神境界。只有懂得包容,才能使文化發展更加先進,不至於被現代世界所摒棄。

文化的衝突不必然是一種文化消滅另一種文化,相反,兩種文化可能吸取對方後都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和完善。文化在包容中前進,這纔是尊重,自由,民主,平等,尊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