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浣溪沙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

浣溪沙3.07W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1

原文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註釋

①庚申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除夜。

②收取二句: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傳入內地,初爲獨舞,後演化爲雙人舞,宋時發展爲多人舞。范文瀾、蔡美彪《中國通史》謂:“柘枝舞女着窄袖薄羅衫。”此二句謂把寒冷除夜裏濃郁的閒情收起,那優關的柘枝舞是多麼令人追憶懷戀的啊。

③誰家句:謂當年自家於此除夜曾刻燭靜待新春的到來。誰家,哪一家,此處指自家。刻燭,在蠟燭上刻度數,點燃時以計時間。

④竹葉二句:意謂竹葉青酒喝盡了,人人頭飾採燕,個個興高采烈,燈燭熄了,那燈蕊彷彿是一條條顫動的金蟲。竹葉,指竹葉酒。採燕,舊俗於立春時剪綵綢爲燕子形,飾於頭上。九枝燈,一干九枝的燭燈。灺(xiè),熄滅。

⑤風流句:端合,應該、應當。倚天公,依靠老天爺。此謂風流應是自然天成,非人力能所爲的。

賞析

此篇描繪了除夜的貴族之家守歲的情景,同時也隱約地表達了深隱的懷戀之情意。情寓於景,清空而靈動。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賞析2

原文:

浣溪沙·庚申除夜

清代:納蘭性德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譯文: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在寒冷的除夕夜裏把心裏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一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裏在蠟燭上刻出痕跡採等待新春的到來。

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着綵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彷彿一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着天公的庇護啊。

註釋:

收取閒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zhè)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柘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傳入內地,初爲獨舞,後演化爲雙人舞,宋時發展爲多人舞。誰家:哪一家,此處指自家。刻燭:在蠟燭上刻度數,點燃時以計時間。

竹葉樽(zūn)空翻採燕,九枝燈灺(xiè)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竹葉:指竹葉酒。採燕:舊俗於立春時剪綵綢爲燕子形,飾於頭上。九枝燈:一干九枝的燭燈。灺,熄滅。金蟲:比喻燈花。端:真。合:應該,應當。

賞析:

上片寫年末歲尾,各家皆翹首以待新春第一個黎明的到來。“收取閒心冷處濃”,開篇第一句話就奠定了本詞的感情基調:在寒冷的除夕夜裏本應該拋開所有,放下一切,靜心等待,但濃郁的閒情卻是冷處偏濃。在一片本應該繁花着錦的情境中,納蘭卻似有一種無言的憂傷。“舞裙猶憶柘枝紅”,此情此景讓納蘭回憶起了當年觀看柘枝舞的情景,氣氛熱烈,婀娜婉轉。“誰家刻燭待春風”,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裏在蠟燭上刻出痕跡採等待新春的到來,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這就是十分風雅的.事情了。這兩句看似是回憶,卻也道出了納蘭在除夕夜的一種懷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寫守歲時的場景。富貴人家的除夕夜別有一派富貴景象:“竹葉樽空翻採燕,九枝燈灺顫金蟲”,竹葉酒喝盡了,頭戴採燕裝飾的人們歡歌笑語,興高采烈。九枝燈即將燃盡,餘光之中貴婦們頭上的金蟲頭飾與搖曳的燭光交相輝映,熠熠生輝。這兩句用酒杯、彩燕和燈幾種意象來襯托除夕夜的熱鬧,反映出整個除夕夜的歡騰的情景。這兩句還是對仗句。“竹葉樽”對“九枝燈”,“空”對“灺”,“翻彩燕”對“顫金蟲”,很是工整,這些豐滿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慶氣氛。在這樣風流快活的場景中,納蘭是沉默的,冷峻的,“風流端合倚天公”,要成爲與前賢比肩的“風流人物”,去建功立業,卻只能賴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強求,這句也表明了納蘭對當年逍遙自在生活的無限回憶。

通篇來看,這首詞寫的是納蘭對往年除夕的回憶,詞中着力描寫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風流,也深隱地表達了自己對往昔生活的懷念之情。全詞情寓於景,清空而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