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思鄉詩

有哪些蘇軾思鄉的詩句

思鄉詩2.81W

蘇軾是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人們因其號而稱之爲蘇東坡。至於東坡居士的來歷,還要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起。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軾思鄉的詩句,歡迎閱讀參考!

有哪些蘇軾思鄉的詩句

蘇軾思鄉的詩句:

此心安處是吾鄉。 —— 蘇軾《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

夜來幽夢忽還鄉。 ——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牆裏鞦韆牆外道。 —— 蘇軾《蝶戀花·春景》

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 蘇軾《蝶戀花·春景》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 蘇軾《臨江仙·送王緘》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 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餘淚痕。 —— 蘇軾《虢國夫人夜遊圖》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 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萬里歸來顏愈少。 —— 蘇軾《少年遊·南海歸贈王定國侍...》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 蘇軾

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 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衆中聞謦欬,未語知鄉里。 —— 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 蘇軾《送賈訥倅眉》

水涵空,山照市。 —— 蘇軾《更漏子·送孫巨源》

蘇軾的生平簡介: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在嘉佑元年(1056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之後在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高中進士第二名。

在嘉佑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父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裏。熙寧二年(1069)服滿還朝,仍授本職。

蘇軾幾年不在京城,朝裏已發生了天大的變化。神宗即位後,任用王安石支援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相國王安石意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的,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認爲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詩人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這樣持續了有大概十年,他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大做文章。

標籤:思鄉 蘇軾 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