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勸學

欣賞顏真卿《勸學詩》

勸學1.5W

《勸學詩》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一首詩作。下面我們爲你帶來顏真卿《勸學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欣賞顏真卿《勸學詩》

  勸學詩

  唐·顏真卿

  原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翻譯】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爲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註釋】

更:古時夜間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爲兩小時。午夜11點到1點爲三更。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髮: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頭髮白了,這裏指老年。方:才。

【賞析】

《勸學》中的“勸”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勸”解釋爲“勉勵”的意思。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爲的詩歌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三更燈火五更雞”是指勤勞的人、勤奮學習的學生在三更半夜時還在工作、學習,三更時燈還亮着,熄燈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雞就叫了,這些勤勞的人又得起牀忙碌開了。第一句用客觀現象寫時間早,引出第二句學習要勤奮,要早起。第二句爲第一句作補充,表達了年少學習時應該不分晝夜學習,透過努力學習才能報家報國,建功立業。

第三、四句寫的是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紀大了,在想要學習也晚了。句子中“黑髮”,“白首”是採用借代的修辭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透過對比的手法,突出讀書學習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後悔了纔去學習。從結構上看,三、四句爲對偶句,“黑髮”與“白首”前後呼應,互相映襯,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首詩深入淺出,自然流暢,富含哲理。核心是“黑髮早勤學,白首讀書遲”。作爲有志氣的人,要注意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的本領。從學習的時間這一角度立意,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後悔。詩人是從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的態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們重視後天學習,以加強自身的行爲修養。

【創作背景】

顏真卿3歲喪父,家道中落,母親殷氏對他寄予厚望,實行嚴格的家庭教育,親自督學。顏真卿也格外勤奮好學,每日苦讀。這首詩正是顏真卿爲了勉勵後人所作。

拓展閱讀:作者簡介

顏真卿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爲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 權臣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陵縣)任太守,人稱“顏平原”。肅宗時至鳳翔授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代宗時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盧杞陷害,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曉諭,後爲李縊殺。 唐代宗大曆元年(765年),顏真卿因奏宰相元載阻塞言路,遭貶謫。三年(768年)四月,由吉州司馬改爲撫州刺史。在撫州任職的五年中,他關心民衆疾苦,注重農業生產,熱心公益事業。針對撫河正道淤塞,支港橫溢,淹沒農田的現狀,帶領民衆在撫河中心小島扁擔洲南建起一條石砌長壩,從而解除了水患,並在旱季引水灌田。撫州百姓爲了紀念他,將石壩命名爲千金陂,並建立祠廟,四時致祭。他爲官清正廉潔,盡力維護社會正常秩序。撫州學子楊志堅家貧如洗卻嗜學如命,其妻耐不住貧困生活,提出離婚,楊寫了一首《送妻詩》,表明自己矢志讀書無奈同意離婚的心情。楊妻將這首詩作爲離婚的證據呈獻顏真卿。顏看了楊詩後,非常同情楊的遭遇,欽佩其苦讀精神,對楊妻嫌貧愛富的行爲進行責罰,並贈給楊志堅布匹、糧食,將楊留在署中任職。爲此,顏還將《按楊志堅妻求別適判》公諸於衆。這則判詞對臨川良好學風、淳樸婚俗的形成起了較好的導向作用。顏真卿爲琅琊氏後裔,家學淵博,六世祖顏之推是北齊著名學者,著有《顏氏家訓》。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顏體楷書的創作,樹立了唐代的楷書典範。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爲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爲“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