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範文(精選4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平凡的人,是這羣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

孫少安是孫玉厚家的長子,雖是初中畢業,但是貧寒的家境讓他過早地踏上了社會,與父親一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成了家庭的主心骨。他幹活是一把好手,所以成了生產隊長,而且是有名的一隊隊長。但因爲家境的限制,他忍痛放棄了田潤葉對他的感情,娶了一位樸實的山西姑娘。因爲窮,許多人看不起他們,但是生活的艱辛使他逐漸成熟起來,也使他想方設法不斷努力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他辦起窯廠燒磚,在經歷了許多苦難後,他終於成了村裏最先富起來的農民,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現在看來,這個人物的思想上有着一定的侷限性,但在當時的農村改革大潮中,他是一個典型,形象是真實的。

孫少安的弟弟孫少平是個有志青年,高中畢業後,也是因爲家境貧寒而放棄了考大學,出門給人家打短工。由於肯吃苦,他差點被人家選作上門女婿;後來他又去城裏打工,並贏得田曉霞的一段愛情。歷經波折後他成爲一名煤礦工人,當上了工段長,成了勞動模範。生活沒有壓垮他,反而磨練了他,使他不斷成長起來,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田曉霞的父親雖然是省委書記,但她並沒有躺在溫暖的花房裏享受安逸的生活,而是透過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光榮的記者,最終在一次抗洪搶險中殉職。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她對孫少平的愛情轟轟烈烈,單純而美好,給人光明促人奮進。

這些可歌可泣的勞動者們在路遙的筆下顯得豐滿而光彩照人,他們留給我的不僅是鮮明的形象,還有高貴的精神。從這些平凡的人身上,我看到了我們民族的希望:他們纔是我們這個社會的'脊樑!魯迅先生說得好,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把這個精神用在我們的工作中,那麼何愁事不成?人可以貧窮,因爲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人可以卑微,只要我們正在不斷努力;人可以軟弱,但是我們必須重新奮起。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我們不能虛度年華,因爲我們是國家的希望,我們有責任爲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國家需要精英,但是更需要許許多多平凡的人。精英們是國之棟樑,平凡人是社會江河的靜水流深。在平凡的世界裏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人生態度。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說裏傾訴着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迴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裏娓娓訴說着平凡的世界裏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陝北風情徐徐道來。《平凡的世界》裏全是那些我們所熟悉的情節,雙水村、埡子口,黃源縣,以及那些窖洞,一種溫馨瞬間襲來,無形中己溫暖了我們的心,所描繪的是濃濃的愛,對土地,對父老鄉親,對親情、對友情、對愛情以及對人生的追求與希望。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初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麼的不情願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願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裏,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徵,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後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爲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着,從來沒有自私過。他是一個多麼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呵!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包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也正如史鐵生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經過幾個難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癡如醉,讀完了路遙小說平凡的世界最後一頁,古人說開卷有益,合上書卷閉起眼睛已發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夢幻中,絆纏繞,頭腦中難捨難棄,在我那平靜如水的心境中激起無數漣漪,蕩起層層波瀾。

書中主人公孫少安帶領一家人,從貧窮“餓着肚子勞動”過日子,一年一年長大,與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田潤葉“忍淚分手”,同愛人秀蓮相親相愛成爲眷屬,艱難過日子,並肩攜手,爲脫貧致富,不畏艱苦辛勤勞動的經過,深感生活的艱難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爲中心所牽扯的周圍一羣人和場景,耐人尋味百讀不厭。和藹可親的曹書記一家人,充滿田園風格的信天游,活潑熱情的金波一家人,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憶。活潑瀟灑,溫柔體貼的田曉霞的不幸早逝,遺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樹下的盟約,幾經海誓山盟夢幻親愛的人就在身邊。“一串銀鈴似的笑聲,笑聲遠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餘,深感人生短暫,生命可貴愛情偉大。最後放棄了多情賢惠的美麗姑娘金秀的愛戀,同師傅遺孀惠英嫂的結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們怎樣做人,人在短暫的一生中怎樣生活,“愛情不應該是利己的,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願的與所愛的人一起奮鬥並不斷自我更新的過程。”

合上書卷輕輕思考,雖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順心,飽受世俗偏見不公平冷遇,與書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那茫然的心靈深處“一洗塵泥飄飄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瀟灑看塵世平平常常過一生。

正像歌中唱的那樣: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推開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環繞着綠樹紅牆,小船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涼爽的風。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困難的挑戰,爲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已經是來到了開學的第四周。總算,利用平常的一些空餘時間讀完了一本書的一個部分,而這本書的名字——《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由上個世紀我國的著名作家路遙所寫的。於1988年完成的,是一篇百萬字的長篇鉅著,書總共被分爲三部。小說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在。而我所看的,則是其中的第一部,雖然只是快速地看了一遍,但我還是有了許多的感悟。

書中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十年左右的平凡故事以及他的成長經歷。而整個故事都是由雙水村這樣一個村莊展開來寫的。可總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寫他求學時代的初期。

記得那是主人公剛剛入學時的一個場景,當時他們家的經濟十分的困難。他連學校最便宜的飯菜都買不起,實在沒有辦法了,只好吃學校資助貧困生所吃的黑饃,這是一種跟饅頭長的差不多卻異常難吃的東西。出於面子,孫少平只好等每天食堂中其它同學都吃完飯走了,自己纔會愉愉摸摸的跑到食堂的角落吃掉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儘管生活條件看起來是那麼的糟糕,可孫少平從來都沒有過半句怨言,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它,不向挫折去屈服,甚至打敗它。我認爲這種面對挫折,勇於對抗的精神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到了今年剛放暑假時參加的夏令營。在去內蒙7天返家的途中已是凌晨兩點,因爲自己的疏忽,下車後才發現自己拿了別的同學的箱子,而自己的旅行箱不見了。當確定這個消息時,發現大巴車已走遠,同學們也都陸續回家,而兩手空空的我站在大馬路上,心情十分着急也無比的沮喪,帶隊的老師說要我不急,先回家,說也許另一個同學拿了我的,但透過電話聯繫,事實是沒有任何同學拿我的。回到家,想着自己新買的旅行箱再也回不來,想着千里迢迢精心挑選的紀念品就這麼付諸東流,真沒勁,就這麼無精打采過了一天。還是家裏人一句話鼓勵了我:在家坐着旅行箱也不會回,不如再試着找一下嘛。我想是呀,不甘心的我抱着一線希望,仔細回憶,經過自己冷靜分析,後來鎖定箱子應該還是在回家大巴車上。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天後,透過我的努力終於找回了自己的旅行箱,我開心極啦,這也讓我更加明白了面對挫折,不要灰心,要勇於面對的道理。

以上,也是我讀《平凡的世界》的一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