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木蘭詩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5篇

木蘭詩9.66K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

【木蘭詩注音原文】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ù)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ě),可汗(kè hán)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wèi)市鞍(ān)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 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jiū).

萬里赴戎(róng)機,關山度若飛.朔(shuò)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huò huò)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cháng).當窗理雲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翻譯】

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2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翻譯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熱。我們真像是千載相逢而別於旦夕之間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別的話語來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淚流滿面的樣子呀!

落花已追隨迴風而去,它本是無心逐風的,春鶯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歸路”,走出錢塘西途了;從此之後,也就看不見春鶯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註釋

馬中玉:名鹼,山東茌平人。

仙骨:這裏指馬中玉。

無寒暑:不計年歲。

梨花枝上雨:比喻美人眼淚。

塘西:指錢塘西。

賞析

上片開頭雲:“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詞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對摯友馬中玉的尊敬和惜別之意。下文,詞人對馬中玉於己的難捨難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將別語惱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將”二字,用語極其巧妙,詞人明知馬中玉對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會流淚哭泣,卻故意用詼諧語氣調侃友人。是詞人爲打破與馬中玉分手時的難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別的話語來挑逗對方使他落了淚。這就是說,詞人把勾起友人拋灑惜別眼淚的罪責,歸在自己身上了。其實,詞人行爲的實質,正是用詼諧之語去安慰對方,是故意把分手時滾涌眼淚的情感淡化下來,從此可以看到詞人對友人的摯愛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誠。

下片“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則着重轉向了對自己內心的描寫。詞人把自己離杭赴京的處境比作了“落花”,說它的凋落花瓣已經被迴風吹逐而去了。其實,落花本是無心逐風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那花枝上的春鶯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頭上啾啾哀鳴,正在傾訴着內心的煩惱——詞章以物觀我,逸筆韻遠,發人深思。末二句則痛書別去:“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詞的感情直瀉而下,有如山洪奔騰無可挽阻。這詞情正與馬中玉贈行詞之“從今寧忍看西湖,擡眼盡成腸斷處”遙相呼應,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這是一首作答詞,全詞賦陳鋪敘,又寄託感發;意內言外,而回蕩反覆。給人以真摯自然,悲從中起的藝術感受。

創作背景

元祐六年(1091年)辛未春三月,東坡守杭任滿,奉召還朝,友人馬中玉時任兩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賦《木蘭花令》詞贈行,蘇軾乃賦此詞作答。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3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翻譯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細雨濛濛,珍貴如油,滋潤着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看一片嫩綠,近看卻彷彿消失了。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離開大自然,紛紛落花夾雜着綠色的苔蘚。

註釋

初:剛剛。

解:能、知道。

語:這裏指鶯鳴,嬌啼婉轉,猶如說話。

酥:酥油。

近卻無:近看什麼色彩見不到。

休辭:不要推託。

顛倒:紛亂。

紅英:落花。

簡析

整首詞可以這樣理解:黃鶯纔剛剛懂得開口唱幾句春天的歌,這是一年當中春色最好的時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剛剛冒出地面,在微雨裏,眼前覺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遙遠望去,才發現有一層的綠鋪在地面。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花是不經開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濃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時再觸目傷懷,你我顛倒唏噓、百般感慨在紅英凋零、綠苔如茵之間。

從詞中“鶯初解語”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遙看近卻無”等語句可以看出,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是早春(或初春)。這與韓愈原詩的意思相符。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陽春、晚春的話,那麼在花開花落的特徵上,與人生的興衰就有可比性。根據韓愈的意思,早春就是春天中最好的時令,蘇軾採用了這一說,並且說要在這個時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時節,觸目傷懷,顛之倒之。那麼,讀者可以揣測:趁年輕時瀟灑走一回,及時把握青春年華,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時光,及時行樂,不要到年老時後悔顛倒,無所作爲,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創作背景

《減字木蘭花》約作於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東坡時年28歲。此時,東坡以覃恩遷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過寶雞,重遊終南山。其弟子由聞之,寄《聞子瞻重遊終南山》詩,東坡次韻,並作此詞以寄。

鑑賞

上片,寫初春美好時光。第一、二句點明初春的時令:“鶯初解語”;點明初春地位:“最是一年春好處”。接着三、四句就寫初春美景:“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透過初春細雨滋潤草根而轉青色而轉明麗這一細微變化,把如畫的春光美景生動地描繪出來。尤其是“草色遙看近卻無”,觀察得極爲細緻,描寫得極爲逼真。因爲遠看剛剛返青的草芽,呈現青色;而近看草芽,則仍是黃色的了。這自然不是東坡的發現,早在唐代,韓愈就注意到了,並寫進他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詩中去了。詩寫道:“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東坡點化運用韓詩的傳神之詞句,用進上片,正好道出了初春的可貴,而又不露痕跡。

下片,勸人盡賞春光。“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是說不要借“醉倒”沉醉之故,而拒絕去看春花。不看春花,就意味着失去了花會給人的青春活力,意味着時光易逝,人走向衰老。這是最大的人生誤區。“人生易老天難老”。東坡的言辭中同樣也充滿了人生哲理。東坡曾說“人生何以易此樂,天下誰肯從我歸。”何不改爲“人生何以易此樂,及時看花春常歸。”“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帶有醒世之意的恆言。不要等到春離開人間吧。否則,將是“紅英”紛亂地夾雜着“綠苔”而失去春的魅力。子由《聞子瞻重遊終南山》詩一開頭就說得好:“終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緣崖綠似苔。”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4

樂府詩集----《木蘭詩》【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賞析】

木蘭詩描述了古代的女英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刻畫了木蘭巾幗英雄的生動形象和高貴的品質。全詩的風格明朗生動,質樸剛健,堪稱北方民歌中的傑出作品。

詩一開始就使讀者產生了疑問,然後交代了木蘭從軍的原因,作者沒有直接述說,而是從木蘭的心理活動入手寫,在敘事的同時注重人物的性格刻畫,使讀者看到了一個敢於挑重擔,富有責任感的果斷勇敢的婦女形象。

詩歌第二部分寫木蘭踏上了征途,寫木蘭離別了父母奔赴戰場,也顯出戰事緊迫。雖然木蘭能毅然替父從軍,但她畢竟還是個女子,對家鄉、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

接下來寫了木蘭立功歸來後的情景。先寫木蘭立功回來後見天子,可是木蘭並不在乎官位和賞賜,她只是想盡快回到故鄉和親人團聚,可見她歸心似箭,同時也顯示了這位平民出身的女英雄不愛功名富貴的優良品德。

木蘭回到故鄉後,詩歌使用排比細緻寫出了木蘭全家聞訊後的喜悅。隨後又寫木蘭回家的舉動,描繪了木蘭迫不及待想變回女兒身的激動心情。

整體來說,木蘭詩表達了木蘭勤勞,善良,純真,樸實,勇敢的性格和她深明大義,孝敬父母,效忠國家,不爲名利所動的精神。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5

減字木蘭花·冬至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

綺窗寒淺。盡道朝來添一線。秉燭須遊。已減銅壺昨夜籌。

翻譯

早晨雲霧散去,在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從此以後,白天漸長。也望這日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的習俗代代相傳。

冬至以後,天氣轉暖,寒意漸少。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慢慢變短。從今天開始,夜間秉燭賞遊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

註釋

寒影初回:從冬至日起,太陽從南迴歸線北移,日影漸短,故稱“初回”。

長日至:指白天開始漸長。

羅襪新成:冬至日晚輩要給長輩“拜冬”,進獻履襪。稱“履長之賀”。

添一線:添加量日影的線長。

秉燭:拿着點着的蠟燭(用來照明)。

賞析

“曉雲舒瑞,寒影初回長日至”兩句,描寫早晨雲霧散去,寒冷的陽光照耀下,周圍事物長長的影子又映照在地上,這一天是一年當中影子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爲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傳統的陰陽觀以陰陽來解釋冬至,冬至又稱“長至節”,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此後開始逐漸變爲晝長夜短的物候變化特徵。“羅襪新成,更有何人繼後塵”兩句主要描寫冬至的習俗。“羅襪新成”,三國魏曹植有《冬至獻襪履表》開頭便是“伏見舊儀,國家冬至獻履貢襪。” 南朝宋沈約《宋書》亦記:“冬至朝賀,皆如元旦之儀,又進履襪。”後魏崔浩《女儀》載:“近古婦人,常以冬至進履於舅姑。”冬至日,從日照角度看,自是從此以後,白天漸長,光照漸多。然從實際感受言,則冬至之後進入數九寒天,這是因爲大地萬物皆已冷透,雖日照漸長,此時依然最冷,正如夜間涼在半夜後,午間熱在正午後的道理一樣。冬至對長輩進履襪,保暖祈福,是節日祝福又有實際用處。

下片進一步寫冬至日前後的天氣變化。“綺意寒淺”,冬至以後,天氣漸漸轉暖,寒意漸漸減少。“盡道朝來添一線”,據《歲時記》載:“魏晉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添長一線”,按氣候變化規律,冬至後影長漸短,量日影的紅線也應該慢慢變短才恰當。“秉燭須遊,已減銅壺昨夜籌”,從今天開始,黑夜變短,夜間秉燭賞遊時所攜帶的記時銅漏壺也將減少籌碼,表現出作者對白日漸長的欣喜,對冬日寒意漸去的雀躍。

這首詞雖然是變現節氣時令規律變化的作品,語言平實而不平淡。“曉”、“瑞”、“綺”等形容詞以及“回”、“淺”、“添”、“減”等字眼有效消減了寒日的凜冽之氣,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此外,全詞語言典雅得體,表現手法嫺熟老道,善於借用文章典故,充分表現了作者的語言技巧。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6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免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翻譯

譯文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7

減字木蘭花·歌檀斂袂

歌檀斂袂。繚繞雕樑塵暗起。柔潤清圓。百琲明珠一線穿。

櫻脣玉齒。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雲。滿坐迷魂酒半醺。

翻譯

歌女歌唱時動作舉止從容,落落大方。她的歌聲有時高亢嘹亮,經久不息;有時又輕柔圓潤,如百琲明珠纏綿不絕。

歌女脣如櫻桃,齒如白玉,她美妙的嗓子發出的仙音,天上的行雲都停留下來了,宴會中滿座的與宴者都已如癡如醉。

註釋

歌檀:邊拍檀板邊唱歌。

斂袂:捲起衣服袖子。

百琲明珠:十貫或五百枚珠子爲一琲。

櫻脣玉齒:脣如櫻桃,齒如白玉,此形容美人脣齒之美。

留往行雲:此喻女子歌技之高,歌聲之美。

迷魂:被歌聲陶醉。

醺:醉。

創作背景

此詞是歐陽修的早期作品,應當作於天聖末年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賞析

此詞主要表現歌女高超的歌藝和動聽的歌聲。

上片“歌檀斂袂”,寫的是歌女開始演唱前的動作,她稍稍斂摺好衣袖,輕輕拍打下檀板。“繚繞雕樑塵暗起”,這裏分別用了傳說中兩位著名的歌者的典故:一是韓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一是虞公高亢清越之音震動樑上灰塵。詞人藉此突出寫這位歌女歌唱時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接下來,詞人又用一比喻寫歌聲的婉轉圓潤。“百琲明珠一線穿”,她的歌聲就像數百串明珠串在一起,既悠長又圓潤。

下片進一步寫歌女的演唱藝術之高。她不僅天生一副好嗓音,而且,“天上仙音心下事”,意爲如天上仙樂般的歌聲中傳達出無限心事,這說明她能巧妙地將美妙的歌聲與內心情感結合起來,她是在用心靈歌唱。因此,“滿座迷魂酒半醺”,喝得略帶幾分醉意的客人們也被她動聽的歌聲感染陶醉了。

詞人運用誇張的手法,從聽覺和視覺的不同角度形象再現了歌聲清越而悠長、繞樑不絕、響遏行雲的藝術效果,體現了詞人不凡的藝術表現技巧。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8

減字木蘭花·花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裏。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翻譯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裏。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捲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髮髻垂到兩隻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豔,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賞析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運用了以物代人的手法,在花人之間反覆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形象的寫出了玉人之美。

詞的一開頭就來讚美花:開頭兩句寫花的子房,花的金蕊,玉房金蕊,從正面以文彩豔麗的筆法描繪了花妖豔迷人的姿色,“黃金蕊綻紅玉房”只有牡丹才能配的上“玉房金蕊”的稱號,可見花的婀娜多姿。牡丹結成一束,恰好地插在美女柔細的手裏。“金”花與“玉”人相映成趣,柔花與纖手,“宜”字貫串,構成了睡女側睡拈花圖,美麗極了。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特寫美女的朦朧美。“淡月”本是“朦朧”的,它好像柔紗,罩在美女的肌體上,更是玲瓏剔透的。加仁輕輕的微風,拂弄着美女的衣袖,多麼柔情。一個“弄”字,多麼富有人情味。“月”與“風”給予美女的情愛多麼深。靜動結合,美上加美。透過對環境的襯托,帶給人一種玄妙之美,在如此美妙月色中,漂亮的人和漂亮的花相互襯映,月亮將人和花照得潔白無瑕,花偎依着人的手,享受着微風,烘雲托月的寫出了花美,人美的一幅美好場景。

下片,寫睡女的熟睡美。第一、二句寫清香送爽,美女酣然沉睡。在柔和滴淡的香氣中,美女不知不覺地如同醉漢進人夢鄉,很熟很香。那高聳的髮髻慢慢地垂到兩耳之下了。“溫香”與“熟美”兩個偏正詞組的結合,恰好生動描繪了睡美人的嫵媚神態。那個“醉”也選用精當。除“醉”睡外,再也不會有別的熟睡的情態呈現。

最後一句,“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最後兩句點明本詞的題旨“不是花紅是玉紅”。這位朦朧的白中透紅肌體的美女,不是花紅勝過花紅,還是得“多謝春工’。沒有造化萬物的春工造花、造月、造風、造美境,哪會有“溫香熟美”的睡美人呢!

短短四十四個字,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渾融一片,婉約柔美,春風滿紙,花光滿眼,人面迷離,容情於景,本是效仿李白《清平調詞》所做,但是刻畫之高法卻不比李白差,首詠人,次詠花,借的美麗襯托出人的美麗。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9

《木蘭詩》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北朝民歌。其古詩全文如下:

【前言】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樑鼓角橫吹曲》中。木蘭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木蘭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富有生活氣息;以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原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註釋】

唧唧(jī jī):紡織機的聲音。一說爲嘆息聲,意思是木蘭無心織布,停機嘆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當戶(dāng hù):對着門或在門旁,泛指在家中。

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梭(suō)子。

惟:只。

何:什麼。

憶:思念,惦記

軍帖(tiě):徵兵的文書。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大點兵:大規模徵兵。

軍書十二卷:徵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轉”、“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爺:和下文的“阿爺”一樣,都指父親。當時北方呼父爲“阿爺”。

願爲市鞍(ān)馬:爲,爲此(指代父從軍)。市,買。鞍馬:馬匹和乘馬用具。《新唐書·兵志》載:起自西魏的府兵制規定從軍的人要自備武器、糧食和衣服。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pèi)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繮繩。

辭:離開,辭行。

濺濺(jiān jiān):水流激射的聲音。

旦:早晨。

但聞:只聽見。胡騎(jì):胡人的戰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啾啾(jiū jiū):馬叫的聲音。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軍機,指戰爭。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越過。

朔(shuò)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着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軍中用的一種鐵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一說金爲刁斗,柝爲木柝。李善注:“金,謂刁斗也。衞宏《漢舊儀》曰:晝漏盡,夜漏起,城門擊刁斗,周廬擊木柝。”

寒光照鐵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鐵衣:古代戰士穿的帶有鐵片的戰衣。

天子:即前面所說的“可汗”。

明堂:皇帝用來祭祀、接見諸侯、選拔等所用的殿堂。

策勳十二轉(zhuǎn):記很大的功。策勳,記功。轉,勳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爲最高的勳級。十二轉:不是確數,形容功勞極高。

賞賜百千強(qiáng):賞賜很多的財物。百千:形容數量多。強,有餘。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麼。

不用:不爲,不做。尚書郎:官名,魏晉以後在尚書檯(省)下分設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務的官通稱尚書郎。

千里足:可馳千里的腳力,指好馬。一作“願借明駝千里足”,均指願得良騎速回故鄉。

郭:外城。扶:扶持。將:助詞,不譯。以上二句是說父母互相攙扶着到城外來迎接木蘭。

姊(zǐ):姐姐。

理:梳理。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豔麗裝束。

霍霍(huò huò):磨刀迅速時發出的聲音。一說,刀光閃動疾速貌。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

雲鬢(bìn):像雲那樣的鬢髮,形容好看的頭髮。

帖(tiē)花黃:當時流行的一種化妝款飾,把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或在額上塗一點黃的顏色。帖,同“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火伴:古時兵制,十人爲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

“雄兔”二句:據說,提着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形容雄兔腳上的毛蓬鬆的樣子。迷離: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鬆的毛遮蔽的樣子。

“雙兔”二句:當兩隻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時便區別不出它們的雌雄。傍(bàn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透過雄兔雌兔在跑動時不能區別的比喻,對木蘭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讚揚和肯定,傳達了一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觀念。

【翻譯】

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0

送歸雲去雁,淡寒採滿溪樓。正佩解湘腰,釵孤楚鬢,鸞鑑分收。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樹織離憂。只有樓前流水,伴人清淚長流。

霜華夜永逼衾裯,喚誰護衣篝?今粉館重來,芳塵未掃,爭見嬉遊!情知悶來殢酒,奈迴腸不醉只添愁。脈脈無言竟日,斷魂雙鶩南州。

翻譯

白雲歸雁都已經遠去,給我留下的只是這嫩寒時節的滿天秋色。解佩分釵,臨別互贈信物,鸞鳥銅鏡也一人一半。凝情遙望去路,只見遠樹含煙,織成一片離憂。自己滴不盡的眼淚,只有樓前的溪水與之相伴長流。

秋深夜濃,寒霜降落,衾被不耐嚴寒,有誰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舊館,想起你還沒離開的時候,落花不掃,只是在院子裏嬉戲遊玩。如今只知心情煩憂時以酒澆愁,卻不知這酒百折回腸,不能醉人反而讓人多添幾分惆悵。整天默默無語,只希望能化爲鳧鳥飛去與你相聚。

註釋

佩解:分別時解佩相贈。

釵孤:指分釵留別。釵,兩股笄併爲一起,是首飾的一種。

鸞鑑:飾有鸞鳥圖案的梳妝鏡。

衾裯:寢時覆體之具。衾,大被。裯,帳。

衣篝:薰衣用的竹薰籠,篝,竹籠。

爭見:怎見。

殢酒:病酒,困酒。這裏指借酒消愁。殢,睏倦。

竟日:整日。

雙鶩:雙飛的野鴨。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賞析

上闋開篇以秋景寄託離情。那在雲中歸去的大雁,就如同離別的李氏已經遠去,此時佇立在溪樓上的詞人,望着滿眼秋色,感覺到了淡淡的寒意,這寒意既是真實的初秋感覺,也是因離別而引起的內心感受。後三句追憶惜別,解佩分釵,相戀的兩個人互贈信物,依依惜別。其中“鸞鑑分收”四字化用南朝徐德言和其妻破鏡各留一半的情景,暗示破鏡難再圓的悲劇結局。

“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樹織離憂”兩句寫詞人在情人離開後所見所想。他靜默地站立在原地,遠望着吞沒了情人背影的長路,被淡淡疏煙、樹影籠罩。詞人用“織”字形容煙影交錯的景象,靜態中表述出一種動態,離憂彷彿詞人的內心一般綿軟,讓人不忍觸碰。無法挽留情人的詞人,只能看着那樓前默默長流的水,獨品傷悲,靜靜地流淚。“伴人清淚長流”一句,把流水寫得善解人意,這種移情入景的手法,表面寫水多情,實際上是在影射詞人爲情所苦。

在此後,詞人開始預想沒了戀人陪伴的生活。以往秋深霧濃時,總有伊人爲他打理衣服被衾,可如今再也不會有人記起這些了。“念粉館重來”,詞人舊地重遊,昔日二人嬉鬧的地方,如今塵埃滿院,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她殘留的香氣中尋找記憶了。這裏詞人慾寫苦情反寫蜜事,以今日的“無”來反襯往昔的“有”,離別對比,用筆曲折,相思的苦痛如娓娓道來。

“情知”兩句爲詞人以己之情揣度昔日戀人此時的心理,想象着她也和自己一樣正被別愁深深困擾,只能借酒來澆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酒喝得愈多,思念愈是幹回百轉,折磨詞人。戀人所去之地浮山在江北,而張孝祥所居之地在東南,二人雖然彼此牽掛,卻遙遙相隔不能在一起。所以詞人“脈脈無言競日”,看着雙宿雙飛的鳧鳥黯然銷魂,遙想“南州”(暗指李氏居住的地方)。

整首詞有景有情,有現實有回憶,也有預想,筆觸柔情細膩,直敘中亦有傷懷,平常而不流於呆板,婉轉搖曳,情深款款。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1

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翻譯

鴻鵠春燕已飛走,黃鶯隨後也歸去。這些可愛的鳥兒,一個個與我分離。仔細尋思起來,人生漂浮不定,千頭萬緒。鶯歌燕舞的春景,像夢幻般沒有幾時,便如同秋雲那樣散去,再也難以尋覓她的影蹤。

像卓文君那樣聞琴而知音,像漢水江妃那樣溫柔多情,遇到鄭交甫解佩相贈,這樣的神仙般的伴侶早已離我而去,即使挽斷她們綾羅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們的倩影。勸君莫要作舉世昏醉,唯我獨醒的人,不如到花間去盡情狂飲,讓酒來麻醉我這顆受傷的心靈。

註釋

浮生:謂人生漂浮不定。

春夢:喻好景不長。

聞琴:據《史記》

載:文君新寡,司馬相如於夜以琴挑之,文君遂與相如私奔。

解佩:據劉向《列仙傳》

載:鄭交甫行漢水之濱,遇二美女而悅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贈。

獨醒人:僅有的清醒的人。

賞析

這首詞借青春和愛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無常,細膩含蓄而婉轉地表達了作者的複雜情感。這是一首優美動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詞作,爲晏殊詞的另類作品。

起句“燕鴻過後鶯歸去”寫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來,鴻雁春天往北方飛,黃鶯逢春而鳴,這些禽鳥按季節該來的來了,該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來過又走了。這裏寫的是鶯語燕飛的春歸時候,恰逢鶯燕都稀,更覺悵惘。“鶯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繼散去,美好的年華與美好的愛情都不能長保,怎不讓人感慨萬千。“細算浮生千萬緒”一句從客觀轉到主觀,說對着上述現象,千頭萬緒,細細盤算,使人不能不正視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暫起,這兩句前後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兩句:“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這兩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詞句“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但旨意不同。作者此處寫的是對於整個人生問題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華、愛情與春夢的短長相比較,把親愛的人的聚難散易與秋雲的留、逝相對照,內涵廣闊,感慨深沉。

下片“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寫失去美好愛情的舊事,是對上片感慨的具體申述,又是產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這樣使上下片的關係交互鉤連,自然過渡。“聞琴”,指漢代的卓文君,她聞司馬相如彈琴而愛慕他:“解佩”,指傳說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贈給情人。這兩句是說象卓文君、神女這樣的神仙伴侶要離開,挽斷她們的羅衣也無法留住。隨後作者激動地呼出:“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意思是勸人要趁好花尚開的時候,花間痛飲消愁。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應,是對失去美與愛的更大的痛心。聯繫晏殊的生平來看,他寫這件事,應該是別有寄託,非真寫男女訣別。公元1043年(宋仁宗慶曆三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其時,范仲淹爲參知政事(副宰相),韓琦、富弼爲樞密副使,歐陽修、蔡襄爲諫官,人才濟濟,盛極一時。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爲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對於賢才相繼離開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們的被貶,比作“挽斷羅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侶”。不宜“獨醒”、只宜“爛醉”,當是一種憤慨之聲。

此詞化用前人的詩句,信手拈來,自然貼切。詞中的複雜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態度和襟懷。

創作背景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晏殊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樞密使,握軍政大權。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斷明察,又聽信反對派的攻擊之言,則韓琦先被放出爲外官,范仲淹、富弼、歐陽修也相繼外放,晏殊則罷相。此詞即作於這種背景之下。

評析

本詞寫美景不長,春去難歸的無奈及人去難留, 只好借酒澆愁的心情。表面看很消極,骨子裏卻有深深的隱憂和熾熱的感情。上片寫浮生如夢,夢破雲散之悲。下片寫愛侶之逝,曠達自解。尤其“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兩句,既讚美愛侶似卓文君那樣知意,像江汜二女那樣多情,又表達了詞人願與愛侶永結“神仙侶”的美好期望,願像同乘鳳凰遊而去的蕭史與弄玉一樣夫妻和諧美滿。這大約是詞人對往日夫妻和美的眷戀。“挽斷羅衣”句則寫出詞人與愛侶訣別的悲愴,出語激切,在晏殊詞中實爲罕見,顯現其悲痛、絕望、難以自抑。這首詞的題旨在於感慨世間萬物皆有定數,而人生苦短,韶華易逝,莫如及時行樂。就人生觀而言,有其消極的一面,但同時也真誠、坦率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沉體驗。詞的上片,以“燕鴻過後鶯歸去”起興,寫歲月蹉跎,時光易逝。“長於”二句,以工整流暢的屬對錶達了對人生苦短的主題。詞的下片,全是用典。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宛如仙女般的女友既然挽留不住,只有在花酒之間暫時排遣忘卻。“聞琴”暗指卓文君事。司馬相如貧賤時,飲於富豪卓王孫家,適卓王孫之女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挑之,文君夜奔相如。“解佩”之典出版在漢代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僕曰:‘我欲下請其佩’……遂手解佩與交甫。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這是一段人神相愛的故事。全詞用比興手法抒情達意,用典嫺熟貼切,藝術風格在晏詞中實不多見。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2

木蘭花慢·壽秋壑

記瓊林宴起,軟紅路、幾西風。想漢影千年,荊江萬頃,槎信長通。金狨。錦韉賜馬,又霜橫、漢節棗仍紅。細柳春陰喜色,四郊秋事年豐。

從容。歲晚玉關,長不閉、靜邊鴻。訪武昌舊壘,山川相繆,日費詩筒。蘭宮。系書翠羽,帶天香、飛下玉芙蓉。明月瑤笙奏徹,倚樓黃鶴聲中。

鑑賞

《木蘭花慢》,唐教坊曲,從雙調《木蘭花》演變而來。《樂章集》入“南呂調”。雙調,一百零一字,前片十句五平韻,後片十句七平韻,爲定格。還有前片四平韻,後片六平韻的,系慢調變格。此詞爲定格。

按照此詞中意思看來,賈似道當時剛從鄂州前線回京。

“記瓊林宴起”,兩句,點似道的壽宴期。賈似道生日在秋天八月八日,詞人另有《宴清都·壽秋壑》詞中有“西風舊色,勝東風秀”之語,可證之。“軟紅路”,指繁華都市,蘇軾詩有“軟紅猶戀屬車塵”句可證之。兩句言當皇宮中設壽宴慶賀似道生日的時候,繁華似錦的都城中已經刮過幾次西風了。以“西風”點出秋天的特徵。“想漢影”三句,借傳說喻似道深受皇帝器重。“漢影”,即天河;“荊江”,指湖北以下的長江;“槎信”,即掛星查,每年從天河而來,從不失信,槎、查音近也。《拾遺記》、《博物志》中均有記載,言“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此言詞人猜想千萬年來倒掛空中的銀河一定與水波滔滔的萬里長江相連通,所以有掛星查每年來回傳遞資訊。“天河”也可借指作皇家所在地,“荊江”,又是似道督軍的駐地,所以這裏也是暗示出賈似道深受皇帝器重,年年都有皇上的恩賜物品或是旨意傳送給他。“金狨”三句,頌壽辭也。“金狨”,即金絲猴的毛皮;“錦韉”,即錦鞍;“霜橫”,疑是“霜操”之誤,《南齊書·沈士麟傳》:“霜操日嚴”。霜操,指節操高潔。此言皇上在似道的壽誕之日御賜給他金絲猴皮製成的豪華鞍墊和錦鞍、御馬等物,用來表彰他在湖北前線持節獨當一面,並保持了高潔的節操。“細柳”兩句,也爲頌壽辭。“細柳”句,用周亞夫治軍細柳營的典故。此言賈似道在湖北的治軍與周亞夫治軍細柳營一樣軍紀嚴明。他使鄂州一帶能夠不受戰事的侵害,湖北農村才取得了秋日的豐收。上片祝壽頌辭。向人祝壽,難免帶有奉承、失實之語,如說似道“霜橫漢節棗仍紅”、“細柳春陰喜色”等句,所以詞人會被後人誤會爲諂媚權貴也。

“從容”三句,也爲頌辭。言賈似道在鄂州前線督軍,由於他從容佈置軍事,處理敵情,使敵人不敢冒然侵犯,所以邊關雖設,因無敵來犯,可以經常關門大開,使城內外的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按:元世祖攻鄂之時,似道築木柵環城,一夕而就,世祖顧扈從諸臣曰“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其後廉希憲對世祖亦嘗稱述此言,是似道在那時候也曾見重於敵國君相。那末從這裏可以知道,夢窗對似道頌辭的描述,也有其一定的事實依據在。“訪武昌”三句,承上聯想。“相繆”,相互綢繆,即親熱、作伴之意。“詩筩”,即吟詩飲酒。“筩”,竹酒杯也。此言因爲暫時沒有戰事,所以大家能去武昌遊覽古時的軍事營壘,並且與鄂州的山山水水相親相愛,盪漾其間,吟詩飲酒快樂。“蘭宮”三句,承上游玩兩湖一帶的山水勝景。“蘭宮”,地名,即蘭臺,在今湖北鍾祥縣東。宋玉《風賦》說:“莊襄王遊於蘭臺之宮”。“天香”,即宮中傳來之香,蘇軾詩:“朝回兩袖天香滿”句,可證。“玉芙蓉”,即衡山芙蓉峯,古亦稱容峯。這裏指代衡山。此言賈似道因爲湖北邊境平靜,所以四處遊山玩水。他遊過了莊襄王去過的蘭臺宮,又登上了衡山的芙蓉峯;而皇上仍不斷用“翠羽”飾着聖旨,從都城頻頻傳送給似道。由此可見,當時的賈似道權傾朝野,富貴已極;雖遠在湖北,對都城臨安的資訊也仍舊瞭如指掌。“明月”兩句,復結於壽宴中。此言在這裏明月當空,笙歌陣陣,杭城賈府中的壽宴正處在高潮之中,但是不知道湖北前線是否還能夠登上黃鶴樓,倚欄靜坐聽樂。結尾兩句,既呼應首句“瓊林宴起”,也在最後一句中,詞人隱隱暗示出湖北一帶終不平靜也。所以賈似道的治邊功績,終將令人生疑。下片頌辭中,略帶隱憂、疑問。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3

木蘭詩原文: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ě),可汗(k hn)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wi)市鞍(ān)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i)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jiān jiān)。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鳴啾啾(jiū jiū)。

萬里赴戎(rng)機,關山度若飛。朔(shu)氣傳金柝(tu),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qing)。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hu hu)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著(zhu)我舊時裳(chng)。當窗理雲鬢(bn),對鏡帖(tiē)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b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翻譯:

嘆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爲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爲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原文和《木蘭詩》翻譯我們一起來學習和參考吧,希望對於同學們的《木蘭詩》原文及翻譯有所幫助,趕緊一起來分享吧,一起分享木蘭從軍的英氣和勇敢智慧吧!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4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神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柳。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緊馬,翠長千縷柔條。

翻譯

殘月未落,在地上留下昏暗的影子。在這樣一個元宵剛過的早春時節,我與客人吟詩酬唱度過了這送別前的不眠之夜,天色已曉。春寒料峭,讓我對即將遠行的詩友無限憐憫,更加上春意未濃,讓人心緒無聊。眼前突然出現幾樹早幾樹早梅,在那梅梢上,尚有數朵殘梅在迎風怒放。潔白的花兒好像對誰依依不捨似的,在東風中滯留殘存,不肯像雪花一樣隨風凋零。它又好像知道友人要就此遠去,所以用撲鼻的清香送他上船,以慰藉他那憂傷的心。你文采高逸,一定會像那明月一樣直上重霄,令人景仰讚歎。只可惜你所赴任的九華與我相隔千里之遙,路途險阻,今後若欲相見,將會非常困難。今朝分別的情景,我想一定會在你我的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會時時再現於你我今後的夢境裏的。在那河橋兩側,楊柳尚未睜開惺鬆的睡眼,想折下一枝送給友人,又恐怕它還不能留人,只能增添自己心中的傷感。暫且留着它吧,等到將來某一天友人重來,楊柳一定是萬條柔枝披拂,那時再以綠柳繫馬,定能挽留得住柳繫馬,定能挽留得住他。

註釋

靄:即靄靄,形容月光昏暗的樣子。

芳陰:即月影。“芳”是爲了增添詞的色彩而加的修飾。

乍:此處是正好剛剛的意思。

顧藉:顧惜。

詩翁:對友人的敬稱。

蘭橈:代指船。橈,船槳。

清標:指清美脫俗的文采。

會:定當,定要。

柳愁未醒:是對柳樹尚未綻芽吐綠的含蓄說法。

行人:指即將遠行的友人。

越魂:指越中送行的詞人自己。

鑑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於作者的詩友欲赴九華走馬上任之際。九華:地名,在今安徽省。

詞的上闋從送別時的天氣、時節寫起,借早春的殘梅加以發揮,謂梅花不肯輕落,是有意要等待這位品格清逸的詩翁,爲他送行。下闋借早春的楊柳抒發自己對友人的挽留惜別之情。河橋的楊柳尚未綻芽吐綠,所以不能留人,若以贈別,徒留傷心,只能等到對方歸來之 時,長條千縷,方能留得住他。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訝客袖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聊。”開頭幾句寫詞人與詩友吟詩至曉,時值送別,既傷感又無緒。詞人開篇渲染送別時的清冷無緒,爲下文梅的出現作好了鋪墊。

“梅梢,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知道詩翁欲去,遞香要送蘭橈。”這幾句由“春色無聊”驟然而寫到“未肯雪輕飄”的早梅,給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覺,並以梅的等待和相送,讚美了友人品格文采之高邁。

“清標,會上叢霄。千里阻,九華遙。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這幾句先承讚頌之意,然後又抒發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這幾句直接抒懷,表達對朋友的敬重和對分別的傷感,對別後的設想則更細膩地抒發了自己對友誼的珍惜。

“河橋,柳愁未醒,贈行人,又恐越魂銷。留取歸來繫馬,翠長千縷柔條。”這幾句借柳抒懷,表達對友人的惜別挽留之意。這幾句表意細膩而委婉,充分利用“柳”和“留”的諧音,把一腔離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而又耐人尋味。

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中,梅花是品格的象徵,柳枝是感情的象徵。詞人以梅花頌人,寫殘梅有心;以柳條送客,寫早柳未發,故無法留住遠行之人。既切合剛過元宵的早春時節,爲送別實見之景,又巧妙地託物爲喻,傳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總體來說,詞人將一個送別的傳統題材寄託於對梅柳的刻畫中,可以說是別具一格,清雅脫俗。

木蘭詩翻譯及原文15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爲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翻譯

相逢時你默默不語,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輕顫。容顏嬌羞而紅潤,鳳翹斜插在你的鬟間。

等到想要低聲喚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別人看見。想要一訴離愁,可你已轉過身去,只能拔下玉釵在回闌輕叩。

註釋

芙蓉:又稱爲“荷”、“蓮”。這裏刻畫了一位如荷般美麗、和諧、恬靜的女子。

小暈紅潮:謂臉色微微泛起了紅暈。

鬟:總髮也。

鳳翹:古代女子鳳形的頭飾。

直爲:只是由於……。

凝情:深細而濃烈的感情。

回闌:曲折的欄干。闌,同“欄”。

創作背景

據清代無名氏《賃廡筆記》記載:“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有婚姻之約。旋此女入宮,頓成陌路。容若愁思鬱結,誓必一見,了此夙因。會遭國喪,喇嘛每日應入宮唪經,容若賄通喇嘛,披袈娑,居然入宮,果得彼妹一見。而宮禁森嚴,竟不能通一語,悵然而出。”

賞析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寫人物則是少見,且是極爲困難的。而這首詞,卻以精煉的筆觸,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愛的少女的形象。詞的上片側重靜態的刻畫,寫出了少女外貌的美麗動人。下片側重於動態的摩畫,將其一剎那間複雜嬌羞的心理表現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動感人。

上闋開頭四字便採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幅緊扣心絃,相愛者偶然相遇,心事卻難以訴說,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遠走的場景。這種神態,恰是人物內心矛盾的真切表達,盡見苦悶之狀。第二句透過細節描寫寫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帶露的芙蓉一樣搖曳生姿,後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間臉飛紅暈,抖動的玉釵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靜態人物素描。下闋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難見面,“待將低喚”,可是聲音還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見”。可如此分開又心存不甘,於是抓緊時間,轉過迴廊,在不顯眼的地方輕叩玉釵。這暗示的舉動,在滿是溫情的心中又深蘊着萬般無奈的悽苦,那是心上不變的暗號,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實有時候,絕了心念,也不是壞事。

這首詞在藝術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寫的成功,塑造了一個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寫肖像,她是那麼可愛,簡直就是一朵帶雨滴的荷花,臉龐羞得泛起紅潮,就更加嫵媚迷人。乍一相逢,機會難得,有多少話要互相訴說,但又怕別人看見,只好匆匆離開。動作描寫,生動再現了少女輕叩玉釵的舉動,不是輕佻,而是少女內心複雜活動排解矛盾後做出的重大決定,即情定終生。透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少女複雜的內心世界。

其次是環境描寫,把人物限定在迴廊的一個典型的環境裏,使這場會面更加難忘。就是在這個迴廊裏,他們幽情暗結。也許是初戀使人難以忘懷,在《虞美人》一詞中他寫有“迴廊一寸相思地”;在《紅窗月》中寫有“猶記迴廊影裏誓生生”。因此,迴廊也就成爲這首詞的一個重要意象。

標籤:木蘭 翻譯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