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3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名篇,爲著名的浪漫詩人代表的李白所創作,展現了李白與詩人孟浩然之間的深厚的友情。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3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一: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李白寓情於景,傾訴着離別。原本送別之中必然會有互訴衷腸,互致珍重的話語,但詩人卻惜墨如金,只寄情於江水,以水傳情,更顯示出開闊深遠、超凡脫俗的送別意境,表達出含蓄深沉的送友之情。

有人說:詩歌是無聲的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讓學生享受古詩的韻律美,畫面美以及整體美,以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要使學生披文以入情,教師就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披文入境,進而入情。

一、從初讀裏靠近詩音。

詩題是古詩的“眼睛”。意境教學的基礎必定是建立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的,沒有良好的底蘊又如何可以體會美好的情感?詩是有韻味的文學,沒有熟讀成誦,又怎麼能體會其中的精髓呢?於是,在介紹完詩人之後,我設計了一個讀的環節。讀,卻不是搖頭晃腦,漫無目的、有形無實的吟誦,讓孩子帶着問題去讀,去思考,纔是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初讀的過程中,讓他們談談了解、在詩面上做做文章。我要求孩子們動起筆來畫一畫,把自己的瞭解批註下來,把口頭語言轉化爲書面語言,還是那句話“不懂筆墨不讀書啊!”。就是在這樣的初讀中,讓他們從生澀的朗讀裏學會思考,而後又在思考中感受詩中的“景”。

二、在細品中理解詩意。

完成初讀後,再次細細品味詩詞,古人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果然不錯啊!在反覆誦讀的學習活動中,原本生澀的詩句已然漸漸清晰明瞭,如同撥開濃霧一般,一一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此時,我適時地讓學生展開質疑,“你們真行,初讀古詩就可以瞭解這麼多。那請你們再放聲的朗讀一遍,這次把不理解的用你常用的符號畫出來。”緊接着進行集體討論,結合課文註釋解決發現的問題。(我在一旁適時地點撥了一些,發現他們的思維特別活躍,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這裏得到了體現。)最後,利用小組彙報的機會,讓孩子來說說詩句的意思。雖然孩子們的語言並不準確,也還不能感悟到詩中的美,但聽了他們頗具文學性的譯文,我知道他們在細細品味的過程中,已經揭開了詩中之“意”

三、在想象內領悟情感。

情感,往往是厚積薄發的,特別是在這一篇詩作裏,詩人李白並沒有把情感直接地表達出來,他把這份情感巧妙地融進了黃鶴樓周圍的美境裏。一江春水,一葉孤帆,無不處處蘊含着這位大詩人對孟浩然無比嚮往之情。遺憾的是,學生稚嫩的心靈有怎麼能理解呢?這時教師的“導”便應該不失時宜的出現。在教學設計裏,我將李白與孟浩然的友情大致敘述了一番,讓學生稍微瞭解了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如此的鋪墊如同一塊小小的碎石,必然會泛起層層漣漪。我適時地拋磚引玉,一層層剝開詩作中蘊含的真情:從“這樣的朋友遠行,李白的心情將如何?”——“若是朋友要去的地方美麗無比,李白會傷心嗎?”——“如此說來,李白會把孟浩然留住嗎?”連續的幾個問題,並不是盲目的,它們引領着孩子們的思維,一步步走向詩人情感的最高峯——“嚮往”。是的,正是這嚮往之情,當李白意欲同行而又不能時,纔會面對滾滾江水,寫下這感人的詩篇。讓孩子們從對古人的崇拜中,走進意境,走進詩句,感悟到詩人對朋友那種真摯之“情”。

四、遊情境中感悟延伸。

詩的教學本該結束了,但文字的結束並不能滿足孩子們的慾望,他們仍然激動着,渴望着。他們需要一種方式來宣泄心中的情感,朗讀就是其中之一。於是我更近一步的創設情景,用舒緩的語氣引導孩子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李白此時想對孟浩然說些什麼?”“祝你一路順風!”“我多想和你一起去揚州啊!”……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語言描述着這份不捨,不僅在情感上得到昇華,更在語言上得到了訓練。接着便是我的引導:李白是一個浪漫的詩人,是一個喜歡山水的人,他多希望也能到揚州去玩玩。更主要的是,他多希望和自己敬佩的朋友——孟浩然一起去遊山玩水。可是現在他只能看着孤單的小船遠去,煙花三月,長江上本該是千帆過盡的,可是他的眼裏卻只有孟浩然的那艘小船,心裏還在爲朋友的遠行依依不捨。於是他輕輕地吟誦下這首詩。是啊,那小船最後也漸漸離開了李白的視線,只能看到奔騰不盡的長江滾滾東流而去。他無不感慨地再次吟誦了這首詩。

有人說這只是一首寫景的詩,你看:黃鶴樓,煙花三月,孤帆遠影,長江東流,這明明是寫景啊,可是,它真的只是單純寫景的詩嗎?那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再來朗誦一次這首詩。學生的情感在朗讀裏得到了抒發,或舒緩,或若有所思的長吟,無不體現着孩子對詩文的理解。孩子們的心情在飛揚,思緒在膨脹。我適時地要求孩子們進行背誦,這樣的情感,這樣的詩句,如果不透過背誦來積累,將會在下課鈴拉響之後煙消雲散,背誦能使這樣的情感逐漸融入、內化。

古詩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我和孩子們的互動中活化了教學過程,透過解詩題──曉詩音──明詩意──悟詩情這樣的教學過程,重新煥發了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較好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特點,把孩子從生澀難懂的`詩文中解脫出來,讓古詩教學既充滿靈動飄逸、灑脫不羈,又洋溢書畫香氣,且蘊涵深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的28個字表達了一種對友人的依依之情,同時又有一種開闊大氣的意境。

這節課的目的,既想教給學生一種學習古詩的方法,又希望學生能發散思維,大膽想象。在教學設定上先讓學生逐步理解字、詞、句,再整體把握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感情朗讀。最後把靜態的畫面更具體化,讓李白對友人說話,活躍課堂,開闊想象。

在操作過程中,對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不夠好,在解釋字、詞、句上佔用的時間過多,有點拖沓,導致在朗讀方面的用的時間較少,想象力這一環節因時間關係而不能盡情發揮,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在表揚學生方面做得比較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讚揚學生的用詞比較格式化,感覺與學生還是有點距離。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學到很多新的教學技巧,但同時有產生一種困惑:傳統的教學重基礎缺創造,新課程重創造而底蘊不足,精於思維而表達卻跟不上。究竟這兩種教學方式是否只取一瓢,還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良?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反思篇三: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短短的28個字表達了一種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同時又有一種闊大深遠的意境。這是唐代時期非常盛行的送別詩中的佳作,讀來很有韻味。《新課標》對三、四年級詩詞教學的要求是“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中體驗情感。”古代詩詞語言精美,生動,本節課我用音樂、媒體教學等手段,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自研自得、入境悟情,從而領悟詩意,體驗詩情。用精心準備的導語和切合詩意的古曲音樂,烘托出一個濃濃的讀書氛圍,放開學生的手腳,放飛學生的思維。而板書立求簡潔、明瞭。

我遵循農村小學生學習古詩的原則。在匯入理解課題後逐步採取讀正確、讀出正確的節奏,再讀出詩歌的韻味。在匯入環節,我曾經找了很多個支點,有學生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贈汪倫》、李白的《贈孟浩然》,還有就是這首崔顥的《黃鶴樓》。《贈汪倫》學生太熟,《贈孟浩然》不適合放在這裏,所以就選擇了這首《黃鶴樓》匯入,因爲黃鶴樓正式因爲崔顥的這首詩而聞名的。據說李白到了黃鶴樓這個地方剛想在上面題詩,卻發現上面已經有崔顥寫的《黃鶴樓》,李白看後不敢下筆。世人驚歎這世上還有李白不敢下筆的地方。文獻同時還記載,李白當時沒有寫詩就離開了黃鶴樓,後來作了《登金陵鳳凰臺》勢與崔顥的《黃鶴樓》一較高下。

匯入之後由於詩題較長,所以除了讀正確之外還要讀出節奏。而對於詩文,先做到正確、再讀出節奏,而重點是要讀出韻味。如何進入到詩的情境中去體會詩人的情感,再讀出詩中情。我想這也是這節課做得最不夠的地方。學生都知道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依依惜別”“戀戀不捨”學生能夠說出我們老師要的和考試要的標準答案,可是這種情卻進入不了學生的內心。也就是說學生不是有感而發的。在試教的過程中,我曾經把學生當做“零”起點去教,結果發現沒有一點突破。

有人說:詩歌是無聲的音樂。因此在課堂中要讓學生享受古詩的韻律美,畫面美以及整體美,以達到情感薰陶的目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龍》。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要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要使學生披文以入情,教師就必須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披文入境,進而入情。在 “悟詩情”教學環節時抓住兩個主要意境點“煙花三月”和“故人西辭”,學生的情感體驗被調動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上流淌的是詩意的語言,涌動的是真實的情感,碰撞的是思維的火花。但是這裏比較遺憾的是我的操作太快,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品味的時間。

本節課我還重在積累。拓展學習送別詩,默寫或抄寫本節課要學習的這首古詩。這樣的教學,不僅增加誦讀積累的數量,也是一種初步的對比學習,激發並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愛。

我在反思的時候我突然間想起了白居易的送別詩《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最後的“別時茫茫江浸月”與《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孤帆遠去,詩人李白只見長江的水在天邊流淌着,而同樣的,是分別時刻,詩人白居易望着茫茫江面上的一輪明月,悲從中來。後來我在課堂上補充講《琵琶行》時,效果很好,孩子們特別入情入境。我覺得在執教《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是不是可以與這首《琵琶行》聯繫,相互映襯呢?

當時決定上這首詩的時候,很多同事問我爲什麼要教詩,詩並不好教。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因爲我不會教詩歌,所以想把握這個機會來好好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