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

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

篇一: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繁花似錦,長江邊的柳樹抽出了新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一陣暖風拂過,柳枝就像春姑娘的秀髮,在空中飛舞。花兒爭奇豔,粉紅的桃花、黃的迎春花、紅的梅花……五顏六色。

長江邊,巍然屹立着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金色的琉璃瓦屋頂閃閃發光,門上和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古色古香。這就是黃鶴樓。黃鶴樓裏,一個臨江的房間裏,放着一張紅木方桌,上面擺着幾道小菜,兩個酒杯,一壺酒。孟浩然正在和李白辭別。只見李白站起身來,給兩個酒杯倒滿酒,然後兩手端起酒杯,恭敬的對孟浩然說:“孟兄,此次去揚州,祝你一路順風。”孟浩然也端起酒杯說:“謝謝。”說完,倆人把酒一飲而盡,然後發出一陣爽郎的笑聲。孟浩然感激地說:“賢弟,這些日子多謝你的照顧,愚兄敬薄酒一杯,謝謝你!”倆人喝了一杯又一杯,真心話說了一句又一句。這時船伕在下面催促道:“客官,該上船了。”孟浩然和李白一起攜手走下了樓。

孟浩然登上了船,對李白拱手說:“賢弟,你以後有空一定要來揚州找愚兄啊!”說完,船就離岸了。帆船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碧水藍天的盡頭。李白卻久久佇立在江邊,望着奔騰不息的江水,聽着嘩嘩的江水聲,一份孤獨涌上李白的心頭。他多麼希望這滔滔江水能帶去他對友人的情意,帶去他對友人的祝福,帶去他對友人的思念……

聽着,想着,李白覺得江水好像在吟唱一首帶着憂傷的離別曲子。於是李白詩興大發,高聲吟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茫茫江面上,久久地蕩着着李白那朗朗的聲音。

篇二: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

江面風平浪靜,水光瀲灩,像一面鏡子那樣;柳樹那長長的枝條像小姑娘的辮子,隨風飄動起來,彷彿在跳着歡快的舞蹈。正值三月,百花齊放,衆花爭花鬥豔,給人以一種幸福的感覺。

可黃鶴樓邊,李白馬上要跟自己的好友告別了,但他還有千言萬語未來得及與朋友孟浩然訴說,孟浩然更是依依不捨。李白緊緊地握住孟浩然的手有點遺憾地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是啊!沒想到,時間過的這麼快,我還想同你吟幾首詩呢!可惜呀!”孟浩然說是臉上浮現出難捨難分的表情。李白拍了拍孟浩然的肩膀,抽噎了一聲爽快地說:“你不要在糾結了,不要猶豫了,高興一點,好了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了,你瞧!這裏的景色多美呀!孟浩然擦乾眼淚,應道:“的卻很美,和上次我們在這裏見到的一樣。李兄,你看那兩棵柳樹長在一起,相互幫助,就像我們一樣。”李白突然從烏雲密佈轉到了晴空萬里,說:“好了,時候不早了,早去早回,一個人在外要好好照顧自己,到了那記得回封信給我。”孟浩然似乎忘記了分別的不開心,“一定,一定。”“兄臺保重。”“保重。”兩人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李白目送孟浩然乘船而去,直到事先一點,一點的模糊,才低着頭,黯然離去。

篇三:改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文精選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送別詩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可以說是表現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所以如此,是因爲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爲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繫,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着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着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裏的世界,還幾乎象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鬆雲。”再說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到揚州,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而揚州呢?更是當時整個東南地區最繁華的都會。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遊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裏進行的。李白心裏沒有什麼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爲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嚮往揚州,又嚮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着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着江水盪漾。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爲了點題,更因爲黃鶴樓乃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於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呢?又是傳說仙人飛上天空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爲濃郁。煙花者,煙霧迷濛,繁花似錦也。給人的感覺決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盡、看不透的大片陽春煙景。三月,固然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何嘗不是煙花之地呢?“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清人孫洙譽爲“千古麗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的後兩句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包含着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嚮往,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

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着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用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爲傳神地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