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李煒古箏 春江花月夜

李煒,當代著名中國古箏演奏家、作曲家。他以“細膩”、“新穎”、“瀟灑”的現代浪漫派演奏風格著稱,那麼他的古箏作品《春江花月夜》大家知道?

李煒古箏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原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古曲【春江花月夜】簡介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國古典樂曲。早在1875年以前就已流傳在民間,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成爲中國古典音樂寶庫之中的經典作品之一。

這首樂曲原名叫《夕陽簫鼓》(也稱《潯陽琵琶》),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後來曾經改爲合奏的'形式,取名叫《潯陽月夜》(或《潯陽曲》),直到1930年由鄭覲文改名爲《春江花月夜》。

樂曲內容是描寫在夕陽西下、月上東山時分,春江的月夜幽靜而安詳,水面碧波盪漾,落日的餘輝灑在江面上,恬靜、醉人,從遠處的一葉輕舟上隱約傳來在船上演奏簫鼓的聲音,飄渺、悠長,使人沉湎於這詩情畫意之中……

《春江花月夜》古色古香、柔婉動聽,深得中外聽衆的讚賞。

全曲共分爲十個小的段落,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標題:

《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水轉》、《花影層臺》、《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