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春江花月夜》賞析論文

引言:《春江花月夜》是中國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下面是小編提供的《春江花月夜》的賞析論文,歡迎大家閱讀!

《春江花月夜》賞析論文

當古人擡頭仰望浩浩夜空時,天上那輪清朗的明月總會觸發他們太多的遐思,月亮也於是成了傳承五千年的中國文化裏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面對月亮,他們寄託了不同的情緒,有李清照“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柔婉,也有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曠達與豪放。在羣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月亮也成就了一位詩人,那就是《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在詩才輩出的唐代,僅憑這一首詩,舉目望去就無人能敵。《春江花月夜》所受的讚譽太多了,從地位氣度上,一句“孤篇橫絕全唐”的評價就足以壓倒一些讚美了。可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從內容方面也給予過一句評價,既中肯,又全面。他說“這裏一番神祕又親切的,有的是強烈地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這是詩中的詩,頂峯上的頂峯。”這種讚美,既來自於張若虛舊瓶裝新酒,用《春江花月夜》的舊題以新的內容打破當時浮豔淺薄的宮體詩一統天下的局面,給當時的詩歌注入了新鮮、清靈、曠達的風氣,又來自於詩歌內容中強烈傳達出的深層意味。

一、強烈的宇宙意識

但凡大成之作,裏面表達的絕非一己之情,它必然有終極的深度關懷。《春江花月夜》亦是如此。

從題目上看,《春江花月夜》頗有些意象詩的味道。作者未用任何連接詞只是並置了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這五種意象有機的勾連、融合,塑造了一幅美輪美奐的月下美景。

詩歌開頭,詩人大處落筆,描繪了一番大氣磅礴的意境。“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詩人充分開啟視野,給我們形神兼備的描繪了一幅宏觀背景。下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上有浩瀚無際的天空中冉冉升起的明月,這月華籠罩了萬物,籠罩了月下思索的我,也籠罩了下文的遊子和思婦。詩人覺得這些宏觀的背景還遠遠不夠,於是又將鏡頭拉向了更加具體的景物:“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像前面四句一樣,詩人描繪了月光之下的多維空間,下面有江水圍繞着開滿鮮花的.郊野曲折流過,銀色的月光照在花林上,彷彿給花林撒上一層雪珠。天空裏由於月色如霜,使得世間萬物都像被淨化了一樣。寫到這裏,詩人已經把氛圍渲染到極致了,整個世界都呈現出沉靜的銀白之色。此時,在整個無人之境裏我們甚至忽略了詩人的蹤跡。可一個“孤”字提示給了我們詩人的存在,並且從詩人眼中的景物裏反觀出他此時的心情。在曠達浩渺永恆的場景對比下,他突然覺得傷感。於是詩人仰望皎皎明月,他發問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一問很稚氣,即便是科技發達文明進步的21世紀,也難以找到確切的答案。只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的美景自然而然的促發了他此番的思索,但詩人並未着意給出答案,他或許明白根本就沒有答案。於是意識像流水一樣被送進更深的思索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和亙古的江月比起來,人太有理由傷懷了,草芥一般短暫的生命,居無定所的顛沛流離,何以能和亙古永恆的江月相抗衡呢?讀及於此,相信每一位讀者都會黯然神傷。這種傷感不是個體的,是全人類共有的,很多文人墨客都表達了這種傷感: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蘇軾“哀人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古詩十九首》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阮籍“人生若塵露,天地邈悠悠”等等表達的多是此類的情感。可對比下來,張若虛的詩句又有某些不同,雖然描繪了人生的短暫,但不像前面的詩句一片哀怨萎靡之色,張若虛既不絕望,也不悲傷。雖然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可是人一代又一代的綿延生息,那長度也是可以和江月對抗的,裏面更多的是對人生的執着和讚美。到了這裏,詩人“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問題似乎有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張若虛的詩歌從習見的景物裏捕捉到了一種哲學裏辯證的味道,從無限到有限,從而讓他的詩歌有了一種淡定從容之下的張力。

二、純潔的愛情

“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月永恆,像是執着的等待着什麼人。詩人不僅僅是一個能描繪美景抒發真情的作家,一個“待”字又讓我們領略到了詩人在邏輯構建上的功力,“待”字不僅賦予了江月以人的情感,更是巧妙地引出了下文。“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既然是相思等待,最綿延久長最打動人心的莫過於遊子和思婦之間的“待”了,所以“白雲一片悠悠而去”把遊子帶走之後,很多地方就被離愁染重了顏色。既然有一葉扁舟漂泊而去的遊子,也就必然有明月夜在某個高樓上望穿秋水的思婦。寫遊子思婦的詩在中國詩歌史上一直是個重要的題材,但像張若虛一樣既兼顧遊子又描繪思婦的還不多見。在這節裏,詩人發出了第二問,如果說第一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約何年初照人?”是對宇宙和人類起源的疑問,可第二問“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姿態明顯就低多了,既然反應大情懷的關乎宇宙和人類起源的問難覓答案,詩人也不着意深究,一筆帶過。可在第二問的處理上詩人顯然要細緻得多,從中可以看出他從生命個體的角度上對遊子和思婦愛情的深切關照。這愛情太悲苦了,作者故意從遊子和思婦不同的角度來描寫,這並不是炫弄技巧,是因爲他想表現在不同的物理空間裏,他們沐浴的是同一輪月光。所以這月光是能寄託相思的,作者敏銳的抓住了思婦對月光既愛又恨的微妙情感。在明月夜的高樓之上,有月光如影隨形和思婦作伴,這本是好事,但月光的無孔不入是一種分離的提示,於是思婦的情緒變得煩躁,想趕走月光,可是“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一切都是徒勞的。這時在思婦眼睛裏,月光已經不是一個有形物,它代表了思婦無法解決又不願面對的離愁別緒。月光惹人懊惱,可是它畢竟照着我的同時也照着千里之外的你,想及於此,思婦對月光的情緒發生了微妙變化,“願逐月華流照君”,剛纔是惱怒,這會變成了嚮往。可這也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因爲她明白長空之中,鴻雁奮飛,也飛不出月的光影。江水之下,魚兒騰躍也只能激起水面的微微波紋。此時,心裏又平添了多少愁苦啊?寫到這裏,詩人視角一轉,將鏡頭對準了千里之外的遊子,沒有思婦的細膩,而是抓住了遊子的一個夢境,“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落花滿潭,春光將逝。可歸期遙遙,江水流春帶走的不僅僅是季節,更是遊子可貴的青春和幸福的可能。一場悽美的相思在月光下展開,又隨着西斜的月拉上序幕。

三、無限的同情心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在“沉沉”二字中我們讀到了遊子的失望孤寂和落寞,現實中碣石和瀟湘的物理距離更增添了這份愁苦。大約體會透了這種苦楚,所以才能推己及人,想到了普天之下和自己一樣命運的遊子思婦,同樣的經歷讓他內心迸發出無限的同情心。月華之下,有幾個人能實現自己未竟的心願,在今夜乘着月華歸來?詩人不知道,所以他將這種憂愁、思念和紛亂的離情都交織在一起,隨着殘月的餘暉灑滿江邊樹上。

至此,詩人在月亮升起到落下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於宇宙、生命、愛情等永恆問題的思索。也正是因爲這種思索和探尋使《春江花月夜》有了深刻的內涵,所以在高度上遠遠超越了那些寫景詩。